荣誉会员
UID102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83454
阅读权限225
注册时间2001-8-31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6-3-7 12:2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乐曲理解越深就越能弹好, 这话不假. 但是, 我们怎样去理解乐曲?
不要忘了,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表达情绪的语言, 而乐谱就是音乐的书面语言. 读谱子本身便可了解该曲所要表达的情绪.
至少可以这么说, 只要能够准确地理解乐谱, 演奏出来至少不应该有错误的情绪表达.
我想, 最重要的和最首先要解决的应该是要读懂乐谱吧.
在没有任何文字资料情况下,只根据乐谱演奏, 如果一个真正的演奏家把作曲家的创作意图表达得差之千里, 那么只说明一点: 这是一个不合格的作曲家. 或者说这个作曲家根本不会利用音乐语言.
文字资料或者标题, 只是一个补充. 不是本质的东西. 乐谱才是真正的音乐语言. 我们应该读懂它. 音乐的标题, 很多是后人根据乐谱所表达的情绪所加, 贝多芬的<命运>, 其实叫作<床上的欢娱>, 也未尝不可. 再比如<二泉映月>, 标题本身毫无意义, 是录音的时候临时加的, 就是因为阿炳家门口有两个泉而已(大致如此), 改叫<小平南巡>, 我看也可以....标题, 我感觉不是很重要. 巴赫的作品没有标题, 难道我们就不知道作曲家要表达什么了?
大家熟知的<梦森林>, 其实这也是个错误的译法, 但这丝毫不影响演奏杨雪菲把它弹得美伦美涣, 因为作曲家所表达的意境, 全写在音符之间了....
所以, 我们最好学会从乐谱中领悟更多的东西...特别是作为业余爱好者, 我们要学会读谱子. 等我们会读谱了, 再去了解其他的也不迟. 因为,能把谱子本身所表达的东西都表达出来, 这已经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我发现,我们业余爱好者最喜欢作大师作的事情...
....
.
[ 本帖最后由 哈哈 于 2006-3-7 13:0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