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813|回复: 24

对乐曲的理解影响演奏的节奏及处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3-22 19: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对乐曲的理解影响演奏的节奏及处理


最近在恢复练习传奇,打算早日录一曲上来。于是常听大师们的演奏,也听很多网友的演奏。刚才听着听着不同的演奏者的风格,突然有个念头想写点什么。纯粹是个人的观点,觉得有点意思自然就不辛苦我打半天字;觉得是在说疯话,别理我就是。


  首先,我用几个例子来拉开我的主题:

1、我手上有赛格维亚、威廉斯、巴鲁科、崔洪等大师、高手们演奏的《传奇》的视频录音若干,仔细品味后发现,有的差别简直非常大。我要强调的是差别不是指其他的,而是节奏甚至音符。而该曲的作者只有一个,作品也只有一个。那么这些延伸、扩展甚至改动算不算合理呢?回答是:大师改就是合理的。业余改就不是合理的。(等会我再来反驳这个观点)
2、《悲伤的礼拜堂》,我也有同样的录音不止一个,可也有着同上的区别。
3、如果再听听、再看看李洁、杨雪非、及陈姗姗和国外大师的科庸巴巴演奏,你会也发现:谱子只有一个,节奏也就是一个原创,为什么他们的理解和演奏如此大的差别?当然,不是指大部分节奏的改变。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那么我就开始以我的理解来针对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首先要阐述的是:现在很多音乐爱好者,实在太教条。总是牢老地以记住原创作品的背景、描写的场景等等来作为自己不可逾越的标尺,也用于判断别人作品的尺度。这实在很可笑。看到这里,有人会说你呆鸟一个,也有资格说这?那好,我先说二个例子。
    大家一定知道贝多芬的英雄,当初他写这曲子是为了献给拿破伦的!因为他开始对拿破伦一直有好感,认为他就是英雄,于是想在拿破伦凯旋的时候献给他。可后来正在他完成这部曲子的过程中,拿破伦暴露了他侵略的野心,很让贝多芬失望和痛心。于是,他改变了主意。结果,这部作品变成了广义的英雄。后来有人问他:“可你写的时候是想着拿破伦写的,那么现在不是不符合乐的逻辑性和歌颂性?”,贝多芬的回答是:“的确,但是音乐是有着丰富延伸性的,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作品的理解,就是真正的、他所理解的音乐。何必在意背景?”   
   如果觉得这个例子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请继续:二泉映月,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部带忧伤色彩的曲子。但是原作品的意思是描写夜晚,月亮映在水里,优美的夜色、、、。可由于一部电影“瞎子啊柄”,主角悲惨的遭遇,造成了“一听这首曲子就觉得忧伤”、“或者从来没有听过的人一听就觉得忧伤”。那么谁是对的呢?结论是都没有错。

  因此,或许山下和仁在演奏传奇的时候,满脑子想的就是“战场上都TMD是骑着马的,刀光剑影,不快能行吗?”,可威廉斯弹的时候想的是“在快也还没有生产出手枪吧?何况如果太快,那步兵跟得上吗?”。在某个地方,巴鲁科认为这里实在是太需要以浑厚、不急燥的音符加以突出,于是大胆地明显改变小节奏;而赛格维亚认为这里实在没有必要把装饰音弄这么明显,干脆不表现!

  记得几年前我第一次听到科雍芭芭的时候,还不知道它的作曲背景,我沉醉了!当时我脑子里想的就是我走过的生活之路,我的起伏,我的成功、失败、忧郁、奋起,尤其是最后高潮的时候,我简直就在浏览我的人生之路,我的喜怒哀乐。于是我觉得,这简直是一部极好的能够与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比美的作品!结果我上网一找,晕,人家是描写草原放牧、、、、。当时很沮丧,觉得自己的欣赏水平也太糟糕了。直到有一天我把曲子给我在中央音乐学院的义母李梦懿和已经是职业钢琴手的表妹听后,她们的理解才让我找到一点安慰。

二、关于节奏。前面我曾经说过:大师改就是合理的。业余改就不是合理的。打个比喻:“如果我是一位大师,那么我怎么变,也相信有一部份人甚至很多人认可,因为我是大师。”可我认为,音乐,是一种只有进入了人的耳朵里才叫做音乐的东西,也就是说只有经过欣赏者、演奏者理解、表现才叫成为音乐。杨雪非演奏的彝族舞曲和殷飚的演奏,无论从歌唱性还是节奏,都是风和牛(夸张一点)。可都是那么美。
      既然这样,业余的爱好者,为什么不能以自己的理解去演奏自己的诠释呢?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最好不要逃避困难的指法而解释为“我要去这么理解”。
      如果要真按节奏去绝对处理,我看这里的所有非职业的一切录音、视频,都有问题,不是我说有问题,而是随便拿一个大师的演奏对比就知道。可比如WONDERWINGS、Rokylin、JoeNo1等不少高手的演奏,我就十分佩服也喜欢,尤其还专门收集了WONDERWINGS的所有视频所谓学习对照。因为我觉得,他们注入了自己感情,这就足够了。

三、最后总结一下:音乐不是数学,绝对不能有死的公式。如果当初小斯特劳斯宁可和自己父亲吵翻而坚决追求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那么他说不定不会成为在“博大”上比他父亲还牛的音乐伟人。
   对于初学者,自然还是循规蹈矩好点,但是我主张一但有了一定的认识,不妨按自己的路子去理解音乐,去诠释它。演奏一首曲子,有几大要素才能完美,感情+技巧+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大师们比一般人强在哪里呢?技巧!
但是,如果让威廉斯去演奏“加州旅馆”的主旋律,无论他技巧再好,也绝对没有那位吉他手演奏得那么有魅力和激情。

   还是那句话:“音乐,你理解的、听到的,就是音乐。”
发表于 2006-3-22 19: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说的太好了,顶。

实际上感觉是很多教条的人扼杀了很多未来的音乐爱好者的兴趣。

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哈姆雷特,用在音乐上也很恰当。

当然也的确得避免另一种极端,就是以“艺术”为借口逃避技术问题。

我的信条是,没有技术,不谈艺术(是对于具体的曲子说的),不能全面地掌握一首曲子里用到的技术就想艺术

地表现它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
发表于 2006-3-22 23: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让乐谱自己说话最好.

演奏就如朗颂, 可以有自己各种各样的风格, 但不能违背朗诵的基本原则.

自由的发挥必须以遵守朗育基本原则为前提.

我们现在的最大问题不是发挥不够, 而是对朗诵基本原则的一窍不通.

大师的发挥千差万别, 但他们的演奏都是对的.

我们的发挥千差万别, 但我们的演奏是错的.

首先要解决对与不对的问题, 然后才是好与不好的问题.

呵呵,我发现,爱好者总喜欢做大师做的事情......
发表于 2006-3-22 23: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我由于工作关系以前接触过台词和播音, 你可以把一篇文章朗诵得欢乐, 或悲伤,或激动, 或....都是可以的. 都没有错.

但是你必须有气息, 有断句, 有起,有承,有转,有合. 这就是需要学习和严格遵守的. 如果违背, 就是错误. 音乐更是如此.

当然, 对音乐的分析, 我知之甚少.
发表于 2006-3-22 23: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听哈哥的朗诵录音~~~
发表于 2006-3-23 03: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哈哈 顶哈哈
发表于 2006-3-23 09:3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oodles 于 2006-3-22 23:49 发表
我想听哈哥的朗诵录音~~~



现在不灵了, 呵呵.

对音乐分析更不灵, 老郭讲的一些东西很受益. 比如作品演奏的完整性, 又比如南美乐曲, 听起来千差万别, 旋律处理可以非常自由,但音乐的魂,节奏型始终存在其中, 所谓外行听热闹,内行听门道.等等,呵呵.

艺术都有规律性的东西, 看到他们的差异很容易,表现上千差万别, 正如楼主所言----"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 但我们要有所提高, 就必须学习到他们的共性(不变的东西). 知道了共性, 就算是入门了.

世间万物皆如此,  <易经>的伟大更如此, 很多人认为易经很难, 解释更是千差万别, 但它无非就是两个字"变与不变". 易为变, 经为不变. 太极是也. 每一天发生的事情都是不同, 有雪, 有雨, 有逆石流, 有SARS, 但每天日出日落, 是永远不变的. 呵呵. 音乐表现, 也离不开变与不变. 说悬了....哈哈哈.:D:D
发表于 2006-3-23 10:4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嗯,阳爻和阴爻其实就是二进制的1和0,千变万化由此衍生。
你没有以前的朗诵录音吗?
发表于 2006-3-23 10: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oodles 于 2006-3-23 10:46 发表
嗯,阳爻和阴爻其实就是二进制的1和0,千变万化由此衍生。
你没有以前的朗诵录音吗?



有, 以前作过的很多电视片, 有些是自己配音的, 但现在都不在我手上.:mad:
发表于 2006-3-23 11: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理解才是正确的?

[mp=1]http://www.JoeNo1.com/Guitar/temp/1.wma[/mp]

[mp=1]http://www.JoeNo1.com/Guitar/temp/2.wma[/mp]
发表于 2006-3-23 11: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oeNo1 于 2006-3-23 11:19 发表
哪个理解才是正确的?

[mp=1]http://www.JoeNo1.com/Guitar/temp/1.wma[/mp]

[mp=1]http://www.JoeNo1.com/Guitar/temp/2.wma[/mp]



偶听不懂啊, 只要是大师弹的都正确.:D:D
发表于 2006-3-23 11:4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6-3-23 11:35 发表



偶听不懂啊, 只要是大师弹的都正确.:D:D



到底是哪位大师正确呢?
发表于 2006-3-23 11:48:29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解万岁,让听众说话
发表于 2006-3-23 12: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oeNo1 于 2006-3-23 11:40 发表



到底是哪位大师正确呢?


呵呵,大概以前发过讨论过吧.:D
有印象.

我觉得都正确.大师层次上的东西, 不是对与错, 而是好与不好的问题. 呵呵.
发表于 2006-3-23 12: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我来说只要我喜欢,错的都不要紧,比如"铬" 音为"ge",很多人念"luo",若说"luo",别人就明白,若说"ge"别人还搞不懂.有人说殷飚的彝族舞曲有很多错误,可是有很多人喜欢,甚至影响了一代人,别人改编的可能没有错误,可是我感觉味道不对.所以我宁愿听错的也不愿听对的.音乐对我来说只有好听不好听,或是喜欢和不喜欢,至于表现了什么,心中想到什么就是什么了.
发表于 2006-3-23 13: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发自于心  凝结于心
若聆听时也能至此  其他还有什么重要的呢??


感谢 孤独伤心的狼  朋友抬爱
发表于 2006-3-23 13:5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的观点,不过现在大多数的业余我个人认为还是严格照节拍来弹,等有一定基础了才能象你所说的那样去做,所以我建议初学者不要看这贴。
发表于 2006-3-23 15: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lli883 于 2006-3-23 12:27 发表
对我来说只要我喜欢,错的都不要紧,比如"铬" 音为"ge",很多人念"luo",若说"luo",别人就明白,若说"ge"别人还搞不懂.有人说殷飚的彝族舞曲有很多错误,可是有很多 ...

“铬”我一直都读“ge”,不过像李玟的名字,虽然传说“玟”字读“min”,但我从来读“wen”
发表于 2006-3-23 17: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6-3-23 12:09 发表


呵呵,大概以前发过讨论过吧.:D
有印象.

我觉得都正确.大师层次上的东西, 不是对与错, 而是好与不好的问题. 呵呵.



以前没发过,我今天才从CD上复制上传的。信不信由你,是同一个人弹的!这人谁都认识。。。:P
发表于 2006-3-23 17:4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影响一代人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甚至是错得离谱的,中国这种事太多了。而且很多人还在往错误的方向走。

[ 本帖最后由 henry 于 2006-3-23 17:52 编辑 ]
发表于 2006-3-23 18: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没资格说这些`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3-23 18: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个空对空的帖子
发表于 2006-3-23 20: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上!!!
发表于 2006-3-31 23: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牛帖
发表于 2006-4-1 01: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业余爱好者也许不用注意作品的背景什么的,但是职业演奏者必须注意这些
这也是业余和职业的明显区别。

对业余者,需要从理性的束缚中释放感性
但是对于专业的演奏着,要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感性

如果你听过不少层次较高的音乐会,就会有同感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24 08:10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