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翻开了老CD盒,拣起了一张老CD,超载I,感觉真好。
听了一小会后对昨晚超载糟糕表现(从观众的业余角度,我认为昨晚超载的表现并不好)的心理阴霾荡然无存,一股尊敬与肃慕之情油然而生, 主要因为另人激动的贝斯线,因为我是贝斯手(姑且容我说自己是名乐手),于是让我本能的又拣出了另一盘老磁带 面孔 火的本能 ,这是一张由张炬录制的专辑,而当中 梦 这首歌的贝斯同样来自超载I的贝斯手 --王学科,反复听了多次。。。。。心中一股久违的激动涌上心头。
带着对这位中国优秀贝斯手的尊敬与感激(感激同样源于尊敬),我写了这一小段文字,借以表达我对这位偶像的崇敬,世事多变,人生无常,英雄永不磨灭!
中国的贝斯偶像--王学科
学科原籍河南(祖籍河北),在陕西渭南华山脚下的一个钼矿上度过了他的少年儿童时代。五岁起师从父亲(著名三弦演奏家,原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练三弦,十五岁的时候去河南当文艺兵,还是弹三弦。复员后随二歌学辉(吉他手)到珠海,开始跟二哥学BASS。一年多以后,因偶然的机会来北京,和暮阳一起干歌厅,半年后暮阳的哥哥老大把他介绍给苦寻不到BASS手的超载,他也由此成了超载第十三任BASS手,开始了一段传奇般的乐手生涯。
1995年春夏之交,传说中的那次精神危机降临了,但实际情况并不象传闻中那么夸张,充其量也就是三天三夜没睡觉,喝了点酒,砸了家里一些东西。但即便这短暂的亢奋也足以引起家人的担心了,他们把他接回珠海,原则上不许他再回北京,由此,近十年的隐居生活开始了。
起初,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很不适应珠海的生活,但没过多长时间,他便全身心投入到对BASS的钻研当中,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只要我一练琴,就什么烦恼都没了。”呵呵,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十年当中,他从朋克到西雅图到英伦到时尚另类。。。几乎所有摇滚风格都有所涉猎,更另人叫绝的是,他自然无形地把某些三弦技巧融入到BASS演奏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2002年的深圳,当时隔七年以后看到这个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人都以为会悄然沉寂的BASS手弹琴的时候,震惊之余激动地差点掉眼泪。抛开个人感情不说,他的契而不舍和在琴技上达到的高度就足以令人感动了。
前些年的一个春节前,这个桀骜不逊的老男孩结婚了,娶了一个小他十二岁的漂亮的珠海姑娘。春节过后,他终于忍受不住离群的孤寂,在一干老友的怂恿下,象出笼的小鸟一样,飞回了这个让他十年来魂牵梦绕、给他光荣与梦想的地方。结果“黎嫂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跑到老母亲面前告了他一状。唉,若干甜言蜜语加上三位数的电话费才把后院搞掂啊,哈哈。
乍一回来,这哥们成路盲了!先别说看到天安门才知道走的是长安街,就连他过去住过的地方也得经过提示才能认出来,好不容易看到点熟悉的地形就高兴地直嚷嚷。也难怪,对一个在珠海隐了十年的人来说,北京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狂玩了几天以后,那双蒲扇般的大手忙起来了,帮高旗录音、帮亮子录音、帮何勇录音,帮张建录音。。。
先写这么多,文笔不好,大家不要介意,文章个别段落引自其他媒体,出处已无法考证,也希望大家见谅。偶像的故事讲不完,并且永远精彩,将此文章献给所有喜爱王学科的琴友,同时再一次表达对中国第一代金属前辈们的尊敬!
[ 本帖最后由 希秦 于 2006-3-25 17:0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