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侠客
UID399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3419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1-11-16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3-5-29 11: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其实反映了目前国内演奏和欣赏古典音乐的不同的取向和潮流。套用一句老人家的语录“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也来乱套几句吧:
给音乐加上各种事先定义好的包装和语言符号,是我们国内惯用的音乐教育手法和“音乐欣赏指南”导师们常常使用的不二法门,比如一说贝多芬的命运就要说到命运的敲门砖和坚韧不拔的抗争,一说柴科夫斯基就要说到俄罗斯民族的苦难,一说《月光》就要说优雅而小资的意境,一说舒伯特《小夜曲》就要说如何的优美……相信大家已经见得多了,因此也不赘述。
长久以来,这种事先定义好的东西被植入了我们的大脑,但是事实上我们真的“学会”了如何鉴赏音乐吗?如果事实上我们不过是根据“他们”指定的道路来判定好和坏,那么我们真的“学会”了如何演奏音乐吗?
如果我个人不认为贝多芬就一定是个不屈不挠的斗士,我认为他的音乐不过是古代摇滚乐,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力改变现实的郁闷;如果我个人不认为舒伯特的小夜曲是贵族勾兑美女的最佳优美曲目,而是舒伯特贫病交加,求助无门的真实写照;如果我不认为索尔《月光》一定反映了多么小资的月下情调,而不过是一首B小调的练习曲……我相信会有很多人对我或不满,或愤怒,或嗤之以鼻,或曰孺子不可教也,或干脆就提个板砖让我提神,:)———————但是我仍然坚定的相信我个人有这样理解的自由。
同样,如果我要演奏,我最多只保证我弹的音符不错,节拍不错,可能会按我的习惯加上一点强弱处理,如此而已。听的人听到曲子后怎么“感性的思维和想象”,则请自便。
诚如圣斗士兄所言,音乐就是音乐,他不过是各种声音的混合,他是声音的艺术,是听觉的享受,我们必须要还音乐一个本来的面目,[B]按一个具体的曲目应该有的声音让乐器或者嗓子发出声音来,在发出声音的过程中,当然由于不同的人的水平、习惯,会有所差异,而不是电子音乐那样重复一万遍都一个模样,这就是音乐的本来面目。[/B]至于我们不同的人在同样的音乐中体会到什么,不妨模仿一下佛家的口气———音乐是水,我们听音乐时的思想活动不过是投射到水中的影子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