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UID52329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145216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3-10-16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提到Mark Knopfler(马克·诺普弗勒),可能很多人会感觉陌生,但是如果提到八十年代风靡全球的英国乐队Dire Straits(恐怖海峡),恐怕就没有几个人不知道了。而作为主唱兼主音吉他手,Mark Knopfler可以说凭一己之力塑造了Dire Straits,使之成为主流根源摇滚乐队的杰出代表。在1986年的格莱美,Dire Straits的《Brothers In Arms》(战火中的兄弟)一举获得多项提名,在竞争最激烈的年度最佳歌曲评选中,惜败给当时Michael Jackson(迈克尔 杰克逊)与Lionel Riche(莱昂纳尔 里奇)联手打造,群星合唱献给非洲儿童的《We Are The World》(我们是世界). 这种情况就好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本身完全无可挑剔,但是在当年的奥斯卡评奖中遇到了更体现美国文化的“阿甘正传”,正所谓“既生瑜,何生亮”。
其实无论从歌曲本身的词曲,异或后期的编曲制作,还是精神意义及社会价值,Brothers In Arms都堪称经典,而对于广大中国乐迷来说,也几乎都是从这张专辑知道的Dire Straits。可对于现场演出,我们更多的只有望洋兴叹,带着这份兴奋,这份好奇,我走进了现场!
可能是年轻时领军Dire Straits时Mark Knopfler的英姿太深入人心,那卷曲的长发,那曾引领时尚的发带...第一次现场看到他,不同于以往在杂志上或是DVD中,发带已经不在,可能是因为谢顶的缘故,头发只剩了不到一半,人也发福,啤酒肚已经明显了。然而,有些地方老头还是一贯保持的,他的类似于说的唱腔,他浓重的苏格兰口音,他在舞台上下的随性,当然还有他的精湛琴艺以及完美恢宏的编曲技巧。
整场演唱会Mark Knopfler只唱了新专辑《SHANGRI-LA》(香格里拉)里面的两首歌,也许是为了照顾老歌迷吧,老人家心里估计也清楚这么多人花钱买票,想听的还是老歌。然而开场前几首歌设备却出了问题,人声特飘,吉他的高音太大,听起来很不饱满却很刺耳,贝司低音也太大,听到的全是“噗噗”的疵音,而且似乎军鼓和贝司的共振也没解决好,整体听起来基本是一团糟。在国外看演唱会有过很多次了,每次我都被现场的灯光,设计,音响效果深深震撼,总是在想,为什么同是摇滚乐队,人家的现场作出来就那么好?而我们的东西让人听起来总觉得不是大制作,即使是当初郑钧上海八万人体育场演唱会已经到达了摇滚乐现场演出的顶峰,但仍有很多地方不尽如人意;近期听说许巍会在北京开个唱,不知道能不能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扯远了,书归正传,但这次Mark Knopfler让我有点诧异,像他这种人对设备及现场要求一定很高的,可现在却出现了这种问题真让人想不通。好在瑞典的观众都很礼貌也很理解,虽然效果不好,还是猛鼓掌。借着乐手和调音师调整设备的间隙,Mark Knopfler和瑞典观众也套了套近乎,他说:我基本上每四年就会来一次斯德哥尔摩,算是常客了,每次来都很高兴,你们很棒,希望今天我们都能玩得高兴。
音乐再响起,果然已经不一样了。Mark Knopfler的音乐偏重营造氛围,个人的炫技几乎很少,人声的旋律也不是特别注重,而靠各乐器整体营造的氛围给听众一种感受。这方面,他似乎没有变过,无论是当初在Dire Straits还是后来单飞,听他的东西一直有种感觉,就是第一次听很难一下吸引住你,但是当你听过几遍之后,当你进入了他营造的氛围,就会不可自拔深深的陷入其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首器乐曲《Walk of Life》(人生旅程),开始只是淡淡的吉他,慢慢的键盘加起来,大贝司,鼓声藏在琴声后面若隐若现,直到高潮部分才彻底跳出来,最后Mark Knopfler的主音吉他奏响,宛如夜空里划过的一道闪电,高亢而嘹亮,锋利而饱满,配上五彩变幻的灯光,实在是一种对感官全方位的震撼冲击,可称完美之感受!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与Sting和Paul Simon相仿,Mark Knopfler在单飞之后也逐渐向世界音乐发展。在演唱会中,他也将这一点向观众作出了很好的诠释。而在此不得不提一下几位伴奏乐手的才华,除鼓手外,另外四人都表演了他们对各种乐器纯熟的演奏技巧以及即兴的发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吉他手Richard演奏了希腊传统乐器Bousouki。我的几个希腊朋友经常和我提起Bousouki,还说将来我去希腊玩儿一定带我看Bousouki的现场,可谓“大名鼎鼎”,只是没想到第一次见竟然是在Mark Knopfler的演唱会上。
演唱会中还有一个场景很有意思,在大概进行到一半的时候,Mark Knopfler拿把椅子坐了下来,透过话筒,他说的每一句话全场观众都听得一清二楚。他先是问观众坐的累不累,说自己已经渴了,继而叫工作人员端上一杯茶,然后又问“Richard(吉他手)在哪儿?Richard快过来, 没了你我可不行”;于是Richard也搬了把椅子坐下了,他又问“你喝茶吗?来杯茶吧,咱们边喝边聊”;于是工作人员又给Richard端上一杯茶,两个人就这样在舞台正中央相隔一张茶桌分坐两旁,无所顾忌的表演起来,边喝边聊,悠然自得地就好像是平日排练间隙的休息;而观众就好像是在看现场的话剧一样,津津有味的看着听着欣赏着。看过很多演出,但像这样的还真是第一次见,也亲身体会了一次Mark Knopfler的随性。事后想起来这一幕应该也可以算作一种行为艺术了吧。
演出很快进行到了尾声,返场曲目便是那首经典的《Brothers In Arms》, 在弦乐和长笛的铺垫下,Mark Knopfler的主音吉他前奏甫一响起,全场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而随着音乐的继续,人群又平静下来,静静的聆听着,关于歌曲本身已经勿需多言,只需安静的倾听Mark Knopfler低声的诉说。一曲终了不等掌声平息,激昂的失真吉他将观众再次带动起来,《Money For Nothing》(金钱非万能), 另一首Dire Straits时期的经典曲目,同时也是他们为数不多的Hard Rock曲风之中杰出的一首。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与Mark Knopfler一起唱着,和着节奏身体晃着,万人齐唱,这应当是每一个艺人开演唱会时最期望的效果了。
高潮并没有就此结束,当Mark Knopfler率领众多乐手向观众致意准备谢 幕的时候,全场又是鼓掌又是跺脚,并齐声喊着“one more, one more”;台上的Mark Knopfler临时与乐手们商量了一下,又各自回到各自的岗位,居然第二次加演!《Hand In Hand》(手牵手), 只从字面的角度以这首歌结尾也再合适不过了。
而全场最具戏剧性的一幕此时出现了,由于兴奋,前排的歌迷开始往前挤,想到台前和自己的偶像握手,却被保安一个个都拦住了。这时, Mark Knopfler用他擦琴的破布直直的打在了保安的脑袋上,歌迷顺势拥到台前,又是聊天又是握手的好不热闹。在这儿应该说一下,整场演出Mark Knopfler身边一直放着一块破布,是他用来擦琴的(因为他对他那把59年的Les Paul Standard爱惜备至),其实这已经不是这块布第一 次“表演”了:中间介绍乐手的时候,他甚至就拿着那块布伸出手,全场就这么目瞪口呆的看着那块破布从他手中垂下来,随着他的胳膊左晃右晃,而他一副不在乎的样子。呵呵,这就是Mark Knopfler,一个诙谐不拘小节的老头儿,当年叱诧风云的Dire Straits的领军核心,一位吉他大师,表里如一的摇滚老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