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64|回复: 13

如何选择音乐会用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11 15: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这是很多吉他爱好者水平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都会遇到的问题。试想一个好骑手没有一匹适合骑的好马,无论他有多好的骑木,也难以发挥出最佳水平。同样的道理,要是你有不错的吉他技术和音乐感觉,但用的却是一把千感很差,连音准都有问题的琴,不但无法表达出你心中的音乐,还会拖慢你的学习进度,严重的话还将动摇你学琴的信心以致放弃你对吉他的热爱。通常,好的吉他价格一般会较贵,但贵的却不一定是好吉他。在国内,吉他制作起步较晚,历史短暂,加上信息沟通阔塞,交流渠道有限,绝大多数爱好者没有条件对不同档次、不同质量、各种价钱的吉他做出比较和鉴别,以至大量夸夸其谈的广告和物非所值的吉他充斥于市场,使大家蒙受其害。倘若爱好者们对吉他的品质、结构和用材有?quot;些初步认识的话,那么对大家在选琴时一定会有所帮助。下面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先从实际的问题开始,打算用多少钱?不得个承认国内日前生产的琴虽然便宜,但仍未有够水平的音乐会用琴生产出来,由于目前音乐会用等的生产仍然空白(除了个别手工制作的琴),故此专业的音乐会用琴只好选进口琴,价钱一般从几千至上万元不等,对大多数爱好者来说,价格是很大的负担。但我们应先了解对音乐会用琴应如何要求,再按自己的经济条件做出选择,以下从六个方而来分别加以说明。
 
一、音色
这方面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口味,亦比较抽象。很多人说要旋律线条清楚,低音浑厚,高音明亮等等只能靠自己想像,很难有具体的衡量标准。最实际的办法是自己多听多比较。世界一流的大师我们未必都有机会去现场欣赏,但他们的录音应该还可以找到,可尝试听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或大卫·罗素(David Russell)等以音色好而闻名的大师们的演奏录音,当然在听时要注意录音带、唱片和音响设备的素质不能太差,由于对音色的感受是主观的感受,我们亦不可能发出与大师完全相同的音色,故从唱片听到的只能作为参考。
 
二、音准
再好的音色要是音准有问题,这亚倩故遣荒苡谩?杀冉系?2品的泛音与实音是否一致,再按一个包括空弦和高把位音的和弦,看看是否协和,当然在试验前先要装上素质良好而稳定的弦,例如达达里奥(D'Addario)的Pro.Arte或萨瓦列斯(Savarez)的Alliance等。
 
三、弦长
现代的吉他所用的有效弦长一般从640至664mm都有,只要不是太极端的差距,音色、音量似乎与弦长并无绝对关系,一般以650至660mm。的比较常见。塞戈维亚用的霍塞·拉米列斯(Jose Ramirez)吉他是664mm。,而他有一段很长时间用的赫尔曼·豪塞(Herman Hauser)吉他却是650mm。的。现代大部分吉他演奏家所用的吉他弦长多是650mm,相信主要原因是这种弦长可选的音他品牌比较多,此外可配合的弦亦可以有较多选择。
 
四、弦线间距
一般在下弦枕(琴马)处①至⑥弦的间距为58mm,,而常见的有56一60mm,,但一般人似乎对这部分的大小并不敏感,但上弦枕(颈桥)的弦距则影响较大。以东方人来说,手比较大的人可选用43mm,,而手并不大的可用41或42mm的人但最重要是自己弹奏时觉得舒服,而且这部分可以日后再改,故要是差别不大的话,也可考虑将来自行更换。
 
五、琴身(琴鼓)大小
琴身大或小会影响音色,但主要是音色不同而不是哪一种音色会更好。通常琴身较大的音色会较浑厚,而较小的会比较明亮,这可按自己的口味来选择。
 
六、上下弦枕
一般音乐会用琴的上下弦枕最常用的是兽骨而更高级的会用象牙,以笔者的经验是下弦枕(琴马处)比较重要,塑料枕的琴声力量不够,特别是低音及高把位的部分,换上骨头做的枕,可以马上感觉出低音会有所改善,高音也会更亮,但某些情况下会感到高音较硬及不够甜美。象牙弦枕的音量不见得比骨弦枕更大,但音色似乎较甜。若条件许可,是较佳的选择。但现在因象已受保护,象牙一般已很少采用。上弦枕(颈桥处)由于这部分不会有大多振动,故此对声音影响较少,但仍然以采用骨或象牙为佳。但不管用哪种材料均要求弦枕的大小必须与槽坑要绝对吻台,不能有丝毫虚晃,否则对音准和清晰度均有影响。
 
以上谈到的除了上下弦枕是与售价有关外,其他方面基本上是制作认真合理与否的区别,当然采用高级材料制作的琴会有较好的音色,但要是制作合理的话,即使不太昂贵的材料制作的琴亦可发出悦耳的声音,大家亦不必盲目追求高价罕。前面已提到过,高级琴价格会较高,而高价琴却未必都是高级琴,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和实际需要慎重选择。下面所说的制琴用材的五个方面跟价格有关,可以作为参考。有些部分并不见得会对声音有很大影响,但价格却差别很大。
 
一、面板(Top)
这是整把吉他中对声音影响最大的部分,现在主要用的材料有白松(Spruce)及红松(cedar)两大类,而其中还有不同的品种,在这里不打算细说,只谈白松及红松这两大类的分别。白松的颜色较浅,硬度比红松高,纹理以疏密中等的多,在20世纪以前是主要的面板材料,特点是旋律线条很清楚,穿透力强,音色亮丽,对演奏多声部的音乐有很好的表现。红松是近代才开始使用的材料,主要由拉米列斯(Jose Ramirez)所普及,纹理细密而平均,颜色为浅褐色,特点是音量在新琴时期已经很大(一般全单板的琴均需要弹奏一段时间,才可能把它的全部音量及音色发挥出未,白松要一至两年而红松只要几个月),音色甜美而热情,对弹奏两班牙音乐表现特别好,两类材料各有优点,可按自己口味来选择。塞戈维亚用的豪塞(Hauser)是白松面板,而他另外常常用的拉米列斯(Ramirez)及弗列达(Fleta)却是红松。可见这两种木材均可做出一流的吉他。
 
二、背板、侧板(Back&Side)
一般均以玫瑰木类为最多,常用的有巴两玫瑰木(Brazilian Rosewood或Jacaranda)、印度玫瑰木(India Rosewood)、洪都拉斯玫瑰木(Honduras Palisander)等,首选为巴西玫瑰木。一般同一制作人的最高级的平均会是用巴两玫瑰木,而通常均会有较好的低音及较华丽的高音,它木色较深,有漂亮的花纹,但由于过度采伐,现已被保护,价钱亦变得很贵,只有少数吉他采用;而其他两种玫瑰本亦有漂亮的花纹,但硬度及弹性似乎不如巴西攻瑰木,但也有很高级的琴用它们做材料。而笔者亦遇过不比巴西玫瑰木差的琴,例如弗列达(Fleta)及罗曼尼奥(RomanilIos)。
 
三、指板(Fingerboard)
基本上只有鸟木(Ebony)可以用在音乐会琴上。以笔者所见亦未发现有高级音乐会用琴以其他材料做指板。上品的鸟木颜色乌黑而带光泽,密度及硬度均十分高,作为指板也确实是很好的材料。产地以非洲的较好,而其他热带地区亦有生产,但一般均缺少光泽,密度亦稍有不如。除了乌木外印度玫瑰木也是一个选择,我个人经验似乎对低音的清晰及延音有些小损失。
 
四、琴颈(Neck)
常见的材料有桃花心木(Mahogany)及杉木(Central American Cedar),两种木材均为褐色,纹理平直而稳定。桃花心木硬度较高及稍重,杉木颜色较淡,油漆后十分漂亮,但硬度比桃花心木稍有不如。可能因为这原因,有在琴颈中镶入鸟木的做法,但要木材裁切正确。在琴颈中镶人乌木似乎并非一定必需,虽然琴颈对声音传导有影响,但以音量大而闻名的斯摩曼(Smallman)吉他却只是用裁切正确的桃花心木而并未有在琴颈中镶入乌木。
 
五,弦钮(琴准)(Machine Head)
并无确实的资料显示弦钮对音色有影响,但要是调校不顺畅亦会影响音准的稳定和使用不便。高级的有手工制作的英国罗爵士(David Rogers)及德国的威士(Reischl),此外美国的史隆(Sloane)、高拨(John Gilbert)亦有很多人使用,但它们均是几千元的高级品,并不是每个人均能负担。一般可考虑日本的高多(Gotoh)或德国的史加勒(Schaller),价钱只是上述高级品的十分之一或几分之一,但质量亦不错。例如河野贤(Kohno)吉他便是用高多(Gotoh),而威廉斯(John Williams)的斯摩曼吉他所用的是史加勒,实际选择时要注意调校音准时反应敏感,及上弦时松紧合适便可。
 
如何才是一把好的古典吉他这题目并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上面只谈及一些比较表面的情况,希望以后能再在每一个细节上与大家一起研究。另外提醒大家记着琴只是工具,如何利用它奏出美妙的音乐才是最重要的。
 
附注:
白松(Spurce)在这里泛指浅色而质地较硬的松及杉,包括云杉(Sikta Spurce及Fri)、冷杉(Swiss Pine)、德国松(German Spurce)及英格曼松(Engleman Spurce)等木材,而红松(Cedar)指的是加拿大松(Canadian Cedar)、红木(Red Wood)及美国松(Red Cedar)等棕色或赤褐色的软质木材。
发表于 2006-5-11 16: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哦,这是香港邝伟棠先生的一篇文章,确实很好,但请楼主最好注明出处,免得。。。。。
发表于 2006-5-12 01: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文章当然不错,
不过也说明, 真正的音乐会吉他价格应该在$4000/5000以上. 虽然$4000/5000以上的吉他不一定有资格成为真正的音乐会吉他.
AA100, YAMAHA GC 41以下, Ramirez E系列, Ramirez R系列, 还有万元人民币的"世界上最有名的"Alhambra吉他, 都不是真正的音乐会吉他.
发表于 2006-5-12 01:54:0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转贴请著名出处,要不然惹来麻烦,可就不好了。
发表于 2006-5-12 07: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邝先生对吉他和音乐的见解让人敬佩. 当年只身替俺把吉他从西班牙背回,甚是感动.
好久未见, 想念中...
发表于 2006-5-12 12: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6-5-12 07:06 发表
邝先生对吉他和音乐的见解让人敬佩. 当年只身替俺把吉他从西班牙背回,甚是感动.
好久未见, 想念中...

原来哈哈的懵带箩也是邝先生卖给你的呀,邝先生已经带了好多把好琴进入中国大陆了。
发表于 2006-5-12 14: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enry 于 2006-5-12 12:35 发表

原来哈哈的懵带箩也是邝先生卖给你的呀,邝先生已经带了好多把好琴进入中国大陆了。


是的,邝先生的确带过几把非常优异的吉他到中国大陆. 我这把MONTERO是邝先生亲自从制作家手中带过来的. 而且是一把MONTERO先生本人都很满意的琴.
发表于 2006-5-12 15: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价位??

超级羡慕!
1 专家之选
2 实乃走私(免去关税\运费),呵呵
超值!!
发表于 2006-5-12 15: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luxnet 于 2006-5-12 15:04 发表
价位??

超级羡慕!
1 专家之选
2 实乃走私(免去关税\运费),呵呵
超值!!


没有. 这只琴只是邝先生带回来给我的.我并没有从他手里买.
发表于 2006-5-12 15: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更加羡慕

能从邝先生手里得到馈赠,难能可贵

高人也
发表于 2006-5-12 20:3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没什么意义


要选音乐会用琴,可以开演奏会的人不会泡论坛的。再说,都到了那个程度了还用看这种“如何选琴”的文章?
发表于 2006-5-13 03:5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yohmysc 于 2006-5-12 20:38 发表
没什么意义
要选音乐会用琴,可以开演奏会的人不会泡论坛的。再说,都到了那个程度了还用看这种“如何选琴”的文章?

这才是符合实际的话
发表于 2006-5-13 11: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两篇是本人编译的关于吉他品质与制作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鉴赏吉他的品质

[发表时间:2005-12-5] [ 文章来源:吉他教学网 ] [点击:325]
如何鉴赏吉他的品质



出于教学和销售的目的,从5个方面考量吉他的质量是比较方便可行的,即:材料,设计,工艺,手感和音色。只有考察至少这5个方面的特点,我们才可能对吉他有全面而客观评价。

由于吉他爱好者不了解吉他评判需要从整体性和综合性上来把握,他们很容易沉迷于吉他的某个细小方面,而看不到全貌。举例来说,有爱好者可能听说,好的吉他都有“密而对称”的条纹,或者,“条纹越密,声音越好”。于是,爱好者从此就把注意力全用在这些枝节问题上。

材料方面:根据所用材料,吉他可分为各种档次,基本可以这样分:全合板吉他(比如很多廉价的亚洲吉他,价格在50美元-400美元);面板为单板,背侧板为夹板的吉他(价格在400-2000美元);全单板的吉他(从1000或1100美元起价)。

对制作者来说,根据木材的硬度,色泽,弯曲度,条纹的疏密,一块实木面板的成本大约在10美元-100美元。

就背板和侧板而言,硬度通常是最影响价格的因素。夹层的背板和侧板成本通常在8-30美元,实木桃花心木背板和侧板在20美元,印度玫瑰木为50-100美元,西班牙柏树为80-150美元,巴西玫瑰木为400-800美元(巴西玫瑰木很昂贵,原因是对此类出口实行国际禁运)。

一位高档古典吉他代理商最近向我透露,上述有关木材价格的信息可能会误导一些消费者,因为他们看不到各种潜在的成本。说的明白点就是,消费者应该认识到,在采集了木材之后,还必须进行适当的干燥和老化--这可能需要多年。

正确的干燥过程将大大增加基本木材的成本。另外,消费者还必须认识到,即便是惊心挑选的木材,也可能有暗藏的暇疵,因而,就可能无法使用。

木材必须适当地切割并干燥。大多数制造吉他的木材是通过KILN进行烘干的(KILN是一种特别设计的烘干装置,在加热和烘干木材的过程中可以控制湿度。如果在加热过程中木材的湿度过小就可能开裂)。

KILN烘干一块1寸厚的中密度木材大约需要1个月的时间,比如桃花心木;而烘干玫瑰木或乌木这样较高密度的木材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一些定制吉他的师傅喜欢风干木材,因为他们声称自然干燥的木材声音会更好。自然干燥一块背板硬木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马德里的制作家felix manzanero使用的木材自然干燥的时间全部超过30年)。

干燥木材的重要性(无论是烘干还是风干)是不容低估的。如果木材在制作吉他之间没有经过干燥,做成的吉他就会不稳定。当这些木材最终干燥了的时候,结果可能是吉他琴颈弯曲,或琴体或面板开裂。

吉他的不同部分需要使用不同个性的木材。经验证明,欧洲白松,ENGELMANN白松和红松,加利福尼亚红松适合作面板;巴西玫瑰木,枫木,和某些桃花心木适合做背侧板。西班牙红松或古巴桃花心木适合做琴颈。乌木或玫瑰木适合做指板。

旋扭在价格和质量上差异很大。简单的镍制旋扭每套约5-15美元;高质量的黄铜或合金旋扭约15-80美元。手工雕刻的黄金旋扭(比如西班牙的fustero旋扭),每套为250-300美元。

设计方面:设计涉及审美和实用的问题,而审美又涉及吉他的比例和形状,比如,现代的西班牙式设计的吉他,顶端和底端的长度比例为3:4,腰部与底端的比例为2:3,从12品向上向下为1:1。一把漂亮吉他的设计是遵从这些隐藏的几何原则的;琴体轮廓,琴头设计和音空饰圈的形式也都是遵循了经典的设计原则,而这些经典的原则早已深深根植于革列歌-罗马人的美学和比例理念之中。

做工方面:工艺涉及木工手艺和组装技术。最近几年,工厂吉他的工艺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现代化的设备能将吉他的外观制做的非常完美,足以与最优秀的大师的工艺相媲美。

工厂吉他生产体系与定制吉他体系相比的优势在于,根据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可以制造出高质量的吉他,其成本比定制吉他要低。举例来说,木材切割机可以在1分钟之内切割出10几个统一标准和形状的琴颈,而如果人工切割,一个琴颈可能就会需要1个小时。相反,定制吉他的一个优势在于,制琴师可以根据木材的特点修改原先的设计(比如面板的厚度或音梁的安装),从而在理论上可以使特定木材的声音潜质发挥得最好。

对于外行来说,吉他的工艺水平有时难以鉴别,当然,诸如错误的切割,锯痕,接缝不严等毛病可以比较容易看到;而其他的一些问题则比较难以识别,比如,琴颈与琴体的结合是V形连接还是斜形连接等。

大多数的现代吉他都使用催化丙烯酸油漆,这种油漆非常耐用,如果涂层不太厚也不会影响声音品质。在吉他工厂,上漆工序需要5天。25-50年前,吉他使用硝化纤维漆,由于该类油漆需要的干燥时间长,而且需要打磨,所以,上漆工序需要几个星期。最耗时的油漆是法国漆(多数为虫漆),这种漆需要30个小时,总体上需要4-8周才能完成。上述各种漆外观不同,且每种都对音质有轻微影响,哪一种“最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一般情况下,优质的法国漆是最昂贵的。

手感方面:一把吉他的手感受多个因素影响,比如,琴颈的角度,琴颈有无弯曲,音品形状及光滑度,琴码琴桥的高度。.

品弦距低的吉他弹起来轻松,但不利于声音的远达性和持续性,因此,许多训练有素指力强劲的音乐会演奏家往往调高品弦距,而这样的吉他对缺乏专业训练的演奏者来说弹起来就会不舒服。在大量观众面前且没有扩音设备的情况下的演奏,要求吉他的品弦距要高;而低品弦距的琴更适合录音或加麦。

在FERNANDEZ音乐节上,我亲自为每把吉他调整品弦距,以达到良好的演奏状态。这种调整至少要动琴码,使古典吉他6弦在12品的品弦为4豪米,1弦为3-3.2毫米,(腐烂门哥吉他6弦为3.2-3,1弦为2.7-3.0)。另外,我还检查音品的高度,具体作法是每3品为一组进行比较,然后,如有必要,就重新安装或打磨。

声音方面:声音的质量涉及远达性,平衡性,持续性,清晰度等,鉴别吉他音质的能力需要数年的训练。测试吉他声音最重要的方法是在室各个角度聆听,而不单单是在吉他的背后。声音整体都传递得很好吗?高音音量足且清晰吗?高中低音都平衡吗?

薄面板的吉他可以轻易弹出丰厚的低音,而高音就是个问题。完美的声音要求面板有足够的硬度--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

很多人可能都会听出“好吉他”和“差吉他”的区别,但却很少有人能感觉到“好吉他”和“优秀之作”的差别。这种鉴赏吉他的能力需要专业知识作后盾,且需要许多年的培养才会获得。本文所述评价吉他的5个标准只是一些最基本的要求。

最后,需要指出的重要一点就是:价格只是市场需求的体现,而非质量的体现,不同的人会对不同的事物感兴趣。我们知道,质量本身并不决定价格,因为吉他必须要有一个招牌,名气意味着金钱。一把不知名的吉他,它的市场是有限的;另外,一把质量平平的吉他可能由于与某个名人有关而会价格大增。

准确地评价一把吉他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很多评估标准本身就是矛盾的。但无论如何,从长远来看,质量和价格在某种程度上与制造者的名气和社会认知度密切相关。
发表于 2006-5-13 11:0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指板在音准和手感方面的改善


(本文為著名吉他製作大師Stenzel先生所作,網友邱巍先生翻譯)
音乐会吉他的发展有过辉煌,但也历经停滞。制作家安东尼奥-托列士(Antonio de Torres)通过不懈努力使吉他成为能登大雅之堂的正规乐器,后来,Santos Hernandes在人们心目中成了西班牙最后一位托列士风格的伟大继承者。再后来,就在Llobet, Pujol和年轻的Segovia在世界吉他舞台上声名鹊起的时候,吉他制作在西班牙却陷入了长期的低靡,当然,这与弗朗哥王朝统治下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

德国的情况也不尽人意:Herrmann Hauser一世去世之后,吉他制作在音色上几乎毫无建树。二战之后,以Robert Bouchet(后来是Daniel Friedrich)为代表的新生代在巴黎重整旗鼓;70年代出现的“吉他音乐的繁荣”为制作业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西班牙的制琴传统得到发扬广大,而且音乐会吉他的制作也已日趋国际化;80年代,吉他音量增大的趋势初现端倪;今天,吉他演奏家们再也不必为追求音量而付出音色的代价了。

然而,在吉他制作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指板设计的问题却被人们长期忽视了,而指板对音准和手感恰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琴弦在很早以前就达到了音准和手感方面的要求,但是,仅仅在几年之前,我还建议那些对吉他音准大为不满(用常规方法调试的 吉他)的演奏者转攻小提琴。这对一名吉他制作家来说是多么悲哀的现实啊!

在指板调整制作中,人们普遍通过计算的方法来划分音品的间距。但是,该方法却无法将下列因素计算在内:当演奏者将弦按向音品时,琴弦的张力实际上变大了,而相应地提高了音高。为对由此造成音准偏差进行修正,乐器制作家们通常会“增加琴弦的长度”,比如,将琴桥后移,以达到降低音高的目的。琴桥后移的距离通过比较空弦音高和第12品音高确定:12品音高应比空弦高8度。但是,这种方法足以
较准其他所有的音高吗?

不幸的是,这种方法对此无能为力。音准偏差如图所示:

图1表示未调整琴桥所可能产生的音高偏差;图2表示经上述调整后所发生的变化:指板顶端和12品附近的结果令人满意,而最大的偏差出现在第5品和指板末端附近。由此可见,上述方法至少不是修正音准的万全之策。


二,在音乐会吉他中,这种“内在结构性”的音准偏差存在于听感范围之内。不幸的是,还有其他的导致音准问题的变数:其中之一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适度的调整(temperated tuning)本身就寓意着妥协;常规的修正音准的方法未将6根琴弦的不同特性考虑在内,因而无法做到十分准确(除非使用特殊的琴桥,比如电吉他的琴桥);琴弦在受到手指的按压时总会向某个方向上轻微移动;另外, 靠手工标记音品位置并不精确,而昂贵的手工吉他往往是靠人工定音位的。

由于存在上述种种缺憾,一些小提琴演奏家讥笑吉他演奏家是听力残障的音乐低能儿。如此以来,人们呼吁吉他制作家尽一切力量去克服需要克服的一切,毕竟,吉他演奏家除了调调琴弦和正确运指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改善音准的妙药了。

另外,听觉感受到的和声的不和谐程度还取决于吉他可闻泛音的水平,这与两件乐器演奏的音程有很大不同。构成音程的两个音的泛音越强烈越丰富,该音程的可辨性就越高。另外,音品位置的改变对泛音的影响大于对基本频率的影响。在其他的因素当中,琴弦的材料决定其被按压时音调变高的程度。当然,在这一点上,音乐会吉他用的尼龙弦比金属弦更不容易出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尼龙弦距指板相对较高。

由此,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材质不同(低音弦有缠绕),6根弦的响应有所不同;而且不同品牌琴弦的响应也是有差别的。

在讨论了上述所有困难之后,让我们再次回到最初的话头:常规的修正方式能够保证指板顶端和12品附近的音准,但是不能解决全部的音准调校问题。只有在每个音品的位置都经过单独计算单独调整的情况下,上述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其中的因素(前有讲述)包括:弦到音品的距离,以及弦的材料和成份。(待續)

在音品位置的校正问题上,前人主要根据经验而为之。然而,由于缺乏完善的理论依据,琴琴弦的质量也不达不到现在的质量,因而依靠经验得出的结果无法令人信服。毕竟,要想实现对音品正确校正,首先必需知道弦与每个音品之间的精确距离,并且清楚音高如何随琴弦的伸缩而变化。

让我们暂且把音准问题置之一边,因为品弦间距最直接的影响是指板的手感。品弦间距应该非常小,只有这样才能使演奏时按弦的力量尽可能小;另外还必须保证在强奏时所有的音不打品。

那么,指板与琴弦处于何种状态才能满足上述两个要求呢?迄今为止,乐器制作家们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但鲜有令人信服的答案。


工程师Ernst Frisch已经对上述问题作了学术上的解答,他的研究成果对所有指板乐器的改良意义重大(该理论较为复杂,在此不作详尽表述)。我已经在一弦琴(一种测试音准的乐器)做了试验,证实了该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并成功地将它运用到许多乐器制造中。

总结:目的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手感和音准。如果我们知道指板的高度側面(height profile),也就是说我们知道了每个品格与琴弦之间的最佳距离,那么就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品格校准。前提是我们知道琴弦在扩张时的“表现”。

三,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最为复杂的问题,但是Ernst Frisch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他研究出了一个确定特定琴弦参数的简单测算方法,并且包含了校准音品位置所需的所有因素。由此,我们就知道了每一根琴弦的情况,如上所述,不同的琴弦有不同表现,例如,6弦总体上就比1弦需要更高的位置(运动)。因而,每条弦都需要不同的品格校准。

有些乐器制造者提出了"响应指板"的建议,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骨子里仍在利用纯粹的,毕达哥拉斯或者其他可能的刻度。同时,如果一个人已经接受了细微调整的妥协性,为创造相应指板而进行的努力是否可行就成为一疑问了。

Ernst Frisch工程师也希望保持直的,平行的品格。在这个前提之下,解决不同琴弦音品位置也不同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保持为第12品音准而在琴桥处作的修正,同时平衡其他的不同性。

具体的方法通过电脑程序确立:首先输入弦长信息,琴弦和位置(动作)的测量数据,然后便可得出修正后的音品位置,琴桥的修正要求,最后是完全的指板高度侧面图。

由此计算出的指板高度侧面数,使得一根弦的运动比其在笔直的指板上的位置低25%!另外,该电脑程序还提供对遗留的不精确性结果的评估,这些不精确性是在平衡琴弦之间不同的过程中产生的,比如,精确确立1弦和2弦的音品位置是可能的,但必须容忍6弦高把位的细小偏差。

前面已经提到,不同制造者使用不同的琴弦会导致另一个问题。而我喜欢使用最常见品牌琴弦的数据结果。吉他演奏者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将促使琴弦制造商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误差。

结论:显著改善指板音准和手感的新方法是存在的。这个方法最特别的优点在于:为适应特定的琴弦和特定演奏者的技巧而调整指板是可能的,它适用于所有乐器指板高度侧面的优化。不过,为了改善音准,指板需要被更换,或者说品格需要重新定位,当然,这一做法只对高质量吉他才有意义。

为避不务实际夸夸其谈之嫌,我愿意强调一点,人们可以使用以前制作的常规指板吉他,另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什么人听:我的许多客户听不出吉他在音准方面的改善,直到他们再次弹他们以前的吉他时才体会到。我希望此文能够说明这样一点:尽管这套方法是建立在理论根据之上的,但音乐会吉他的制作仍有改善的空间。(全文完)

[ 本帖最后由 哈哈 于 2006-5-13 11:0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18 15:5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