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会员
UID13199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61016
阅读权限225
注册时间2002-11-26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纠正一个错误:《赋格(模仿巴赫风格)》(转载)
很多人在听完李洁的CD后对泰雷加的一首曲子产生很大的兴趣,纷纷寻谱来演奏,这首曲子就是《赋格(模仿巴赫风格)》。李洁的演奏几乎成了范本。
在此我要指出的是这首曲子在出版时的一个失误,造成了对很多音乐爱好者的误导。具备一定音乐知识素养的爱好者都会发现这首曲子的结构虽然是复调的,但和赋格毫无关系。无论从听觉上还是谱面上分析都不是一首赋格。那么这到底是一首什么样的曲子呢?
既然这首曲子是模仿巴赫的风格,那么我们只能从巴赫的原作中去寻找答案。不知道有没有爱好者没听李洁的CD就弹过这首曲子。如果我们演奏时把这首曲子的速度加快(泰雷加没有在谱面上标记速度),会发现这样的节奏很像一首吉格舞曲。那么我们的初步推测是乐谱在出版时名字被印错了,把Gige印成了Fuge(德文)。但是这只是一种推测,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明。幸运的是,我并没花太多时间就找到了这首曲子的源头。正如我所料,这首曲子的原型就是巴赫写的一首吉格,出自巴赫的键盘乐帕蒂塔,作品编号BWV825。所幸泰雷加对这首曲子的总体结构并没做太多改动,只能说是把键盘音乐移植到了吉他上,所以很容易辨认。因此我们现在可以很确切地说,泰雷加这首曲子是一首吉格(Gige),而不是赋格(Fuge)。曲名在出版时确实印错了。
在确认了这一点后,我们便面临一个新的问题,就是如何演奏的问题。既然这是一首吉格,那么李洁在演奏时采用的速度就太慢了,根本无法让人感受到这是模仿的巴赫的吉格,吉格的节奏要素被拆散了。她的演绎完全曲解了这首曲子的意思。这样的失误不能完全责怪于出版社,因为一个专业的演奏者一眼就能辨认出这根本不是一首赋格。而唱片说明书上也没有纠正这个错误,说明从演奏到唱片制作整个过程,都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我不由得对演奏者的音乐素养表示质疑。对于专业的演奏者来说,这是个不能容忍的错误。
这个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央音乐学院吉他教学存在的缺陷。如果不能让学生正确地理解作品,那又怎样弹好作品呢?这张唱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丑闻。希望细心的音乐爱好者们能够从中得到些启发,在平时欣赏和演奏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音乐。同时应该具备良好的判断能力,不要一味相信“权威”。
Wilhelm写于2006年5月17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