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86|回复: 3

ZT 无线音乐无法拯救音乐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0 16: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ZT 无线音乐无法拯救音乐人

中国(内地)音乐圈历来存在着一个观念上的“生物链”——做古典的瞧不起流行的,流行的瞧不起民族的,民族的瞧不起摇滚的,摇滚的瞧不起MIDI的,MIDI的朝身边一看,没有什么人可以供他们瞧不起,只好转过头瞧不起古典的……

这是笑谈,但也印证了事实。

一直以来,中国(内地)音乐圈最敏感的神经并不在音乐的创作与发展,而在用它来寻找可供自己蔑视、排斥与桎梏的对象。

但也不能完全归咎于中国(内地)音乐人,这不过是中国文化传统观念的一种折射而已。就是先不问开拓,不问融合,而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把自己的地盘先期占好,图一个塌实。我们可以想象,从天窗、从井底可以看到什么。

别说周杰伦、飞儿了,看看他们被本土并“业余”的刀郎、杨臣刚、刘嘉亮、司文、粥稀稀们打败的样子也就知道了底细。

中国(内地)音乐人基本上都是平面人,他们只能在平面上挣扎,却以为自己是在攀登。门第、流派的人为隔膜及与之相应的个体素质,使他们只能选择这样的观念与生存方式。周杰伦出来了就说周杰伦短命,结果人家一年一次台风,把他们吹到了不知道的角落。刀郎出来了就说刀郎农民,结果人家就和当年的“泥腿子”一样占领了整个城市。

还有那些长年混迹于音乐圈的唱片、演艺公司的所谓专业人士,也只能正邪媾和,沆瀣一气,制造些盗版CD或组织些草台班子般的演出,靠这样的低端技术及市场苟且生存。

但据说今年有所不同。一年下来,中国(内地)音乐圈的惊喜欢叫就不曾断过,一向冷清萧条的音乐市场忽然持续高温起来,盖因为无线音乐成了一座诱人的金矿。

资本的钻头近乎疯狂地钻进了无线增值的地域,创投VC日益成为无线音乐身体中的果味VC,既健身又治病,令本来每况愈下的音乐行业焕发了新的生机——软银投资1000万给了太合麦田;华友世纪与华谊兄弟合作投资1000万抢占音乐市场;北京无限艺能与京文唱片合并,投资1000万组建艺能京文传媒控股集团;华友世纪出资756万收购飞乐唱片;源泉受了宏基500万;华动飞天获得了1000万;而作为先期已抢占领了国内大部分音乐版权资源,囤积了多年“粮草”的北京龙乐也正受到DFJ、戈壁和IDG等多家VC的注意……大概掰着手指是算不过来的,在短短的时间里竟有将近5亿人民币投进了国内音乐市场!

按照以往包装新人、制作专辑的玩法,光这5亿资金便足够支付几百个孙楠韩红张亚东孟军了,而偏偏近些年内地音乐圈根本就没有几个好的歌手与制作人。

资本强势介入音乐市场自然令人欢欣鼓舞,但只需向深处一看,实际上这场热流并未真正涌向音乐圈,而是在身边假模假势拐了个弯儿,却一头奔向了无线增值的营盘——因为那里汇集着一些远远走在音乐之前、之上的人们,就是那些将传统音乐与IT牢固焊接起来的精英。实际上他们与本质的音乐早已失去了联系,甚至原本毫无联系。

最早进入无线增值行业的北京龙乐公司总经理李凡似乎是唯一出于正宗音乐学院的业内成功者。自1997年创建中国乐坛网站涉足互联网,2002年始涉足无线增值业务,创建“C+S”模式后,便鲜有音乐创作,实现了由音乐圈向IT业的完全转型。

“华纳中国”、“创盟音乐”始创人许晓峰做过翻译、娱乐公司经纪人、唱片公司总裁、话剧导演、“北大教授”,而他说:“商人是我的职业。我是做娱乐品的制造和销售这样一个工作的,商人是我的一个工作,一个职业。”

同样经常表明自己“商人”身份的还有太麦老总宋柯。出于清华的他与音乐的关系也只是当初的校园歌手,海归后创立了“麦田音乐”而已。他与音乐的间隔恰恰成为成功经营音乐的基础,包括唱片及现在所做的无线音乐。

出于清华系的还有TOM首席执行官王雷雷,A8集团创始人、CEO刘晓松。王雷雷一直供职于IT业,带领作为顶级SP的TOM在无线增值领域常有惊人手笔,是属成功的实践家。而刘晓松则提出了“手机要做第六媒体”和“电媒音乐”的全新概念,被业内人士冠以“SP思想革命家”美誉。

同样高调进入业内的还有源泉公司CEO吴峻。吴峻毕业于英国伦敦帝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先期创办灵通网,主要向国内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娱乐内容为主的无线增值服务。03年始尝试全新的数字化平台及商业运营,推出了“R2G”理念。

陆游说“功夫在诗外”,是个大道理。自然不止诗外,还有“乐”,甚或一切领域。

相比之下,有些“另类”的则是京文唱片老总许钟民。大概他也是业内唯一没有正式大学文凭的CEO。但这不影响京文唱片在无线音乐上走得更快一步。今年京文与SP无限艺能合并成立艺能京文控股公司,自然是想一展宏图。

所以,中国(内地)音乐圈中人大可不必先行举起他们迎接春天的手臂。随着新音乐形式——网络音乐的兴起,该颠覆的一切都被颠覆了。2005年,给运营商及SP们带来亿元以上收成的歌曲大多出于名不见经传的网络歌手,身价愈千万的也仅有《两只蝴蝶》、《老鼠爱大米》、《别说我的眼泪你无所谓》、《你到底爱谁》、《回来我的爱》等。而这些奇迹的制造很少,甚至可以说与我们通常所谓的音乐人毫无干系。

只需看看那些在无线音乐里翻云覆雨的人物就可知一二——无线音乐的爆发并不能拯救音乐人,而它所青睐的倒是那些其实与音乐并不贴近,却可以从中大发横财的人们。
 楼主| 发表于 2006-7-10 17: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我觉得对大家可能有帮助.....至少 了解一些 我们 生存 的环境 究竟 是怎么样的·~
发表于 2009-7-14 21:38:35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猪圈三步曲
发表于 2009-7-14 21: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5 03:4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