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17|回复: 4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傅庚辰做客新浪聊天实录(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6 06: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http://blog.sina.com.cn/lm/8/2006/0825/5935.html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啊, 应该是大音乐家了吧...不但如此, 还有少将军衔


照片从左至右:希望书库基金会秘书长杨博喻、傅庚辰、新浪网副总编辑侯小强

[ 本帖最后由 cyberninja 于 2006-8-26 06:35 编辑 ]
U1570P346DT2006082517400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6-8-26 06: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1)

吉他中国抖音
8月25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傅庚辰做客新浪,和广大网友畅聊《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红星照我去战斗》、《雷锋,我们的战友》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的创作故事。

  以下为本次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大家光临我们的新浪宽频直播间,主持人马骧向大家问好。今天上午我们请到了一位贵宾,给大家介绍一下,他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原解放军艺术院学院院长傅庚辰老先生。欢迎您傅老师!

  我想提起傅老师来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不是特别熟悉,但是提起傅老师的歌曲,可能很多年轻的朋友对您就了解了,因为傅老师很多的作品都非常的家喻户晓,比如说《地道战》、《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红星照我去战斗》,这个小时候我唱过,还有《映山红》、《雷锋,我们的战友》。这些歌曲我的父辈应该非常熟悉,而且我小时候也非常熟悉,我想现在的孩子应该也能经常听到这些歌。

  今天我们请到这些非常优美的歌曲的创作者来到我们新浪直播间跟大家聊一聊,可能聊很多方面的事情,比如您当初创作这些歌曲的故事,很多朋友就很感兴趣。这些歌里面,感觉自己创作的时候最自然、最有激情的时候是哪首歌,还是每首歌都一样?

  傅庚辰:都一样,都是很有激情的时候才能写出来。

  主持人:比如《地道战》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

  傅庚辰:是1965年为电影写的,我想你刚才说的这些歌曲的名字,还有更多的歌曲,因为我写了七八百首甚至上千首的歌了,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想说说现在创作的事情。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建党85周年,也是中国红军创立70年,为纪念这两个日子由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中国艺术家协会、解放军艺术学院、总政歌舞团、中国交响乐团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创业者的歌傅庚辰作品音乐会,6月1日演出了一场,7月又公开演了一场。

  为什么叫创业者的歌呢?因为这个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歌曲。第二部分是2003年写的航天之歌的选曲,因为全部演太长了。第三部分是05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是写的《地道战留给后世的故事》。第四部分是交响师《红星照我去战斗》,就是根据《闪闪的红星》音乐整理创作的。第五部分是《小平之歌》。这是全部演出的。

  从节目单上就可以看出,第一部分和第五部分是这个音乐会的两个重点,一头一尾。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歌曲,可以说是老一步革命家他们的理想、信仰、情操、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我说的是歌词,同时也是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推翻三座大山、改革开放、造福人民的历史足迹。因为除了第一部分歌词,也包括最后一部分《小平之歌》嘛,所以因此加创业者之歌,特别是两个纪念日的时候要特别提出来。

  比如老一辈革命家歌词,我本来提出十首,可是音乐会时间有限,六首,第一首是周恩来的歌,是1917年写的,就是他19岁写的,1917年中国**也没有成立,中国的五四运动也没有爆发,他当时只是一个19岁的青年,可是这首歌是他明志的歌。一个19岁的青年就对国家、对民族的命运非常关心,把个人和国家和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了。这个歌的最后一句“难愁到海成英雄”,前边是“大江戈坝掉头东”,为了救国嘛,为了救被外国人欺压的国家,这是一个明志的歌,当时他只有19岁,也没有参加**,也没有中国**。

  第二首,《大军西去》,是1931年陈毅被留到了江西,带了很重的伤,所以写这个歌是描述当时的情况的。

  特别是第三首《梅岭三章》,我觉得这个特别能说明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操。可以说这首诗是他写的绝命诗,他当时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吃的东西都没有,吃野菜、野果、动物、树皮、草根,然后部队减员,有的叛变了、有的走了,他带了很少的一部分人。而这天他的部队下去搞东西,就带了一个人,结果那个人也死了,结果敌人那时候放火烧山,他以为他活不了。十多年的征战、奋斗,很多人都牺牲了,就是我陈毅死了,到了阴曹地府也要跟反对派干到底,所以多么坚贞的信念。“此头需向国民悬”,所以这是一个绝命诗,也是抒发**人感情的诗。

  陈毅同志后来当了军务副主席、当了外交部长,但是我认为最光彩的就是他三年赣南游击战,是不容易的,三年不是一天两天的,所以《梅岭三章》我认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中国作曲家协会主席傅庚辰

  主持人:傅主席,您看您在创造这些老一辈革命家诗词的时候,为这些诗词谱曲的时候,是否会比词曲都以后创作压力更大一些?

  傅庚辰:可以这么说,因为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很深刻,另外文学上也是精品,你要把这些的精品、把这样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内涵表达出来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在写这些诗词,当然我写了好几十首,跨度很多年,比如《梅岭三章》是1977年写的,到现在已经是快30年了。写的时候我就力求能够准确的深入再深入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标的出来,所以这也有压力。但是也有东西,为什么呢?我在写这些诗词的时候对我是激励、教育的过程,怎么做人、做事,这些老一辈革命家是我们的榜样。所以我写的时候认真的研究他当时创作的背景、当时的思想境界,去琢磨、去分析,然后确定你的音乐风格、气质要跟这个吻合。一般来说他们的诗词气势都比较大,如果我们写的很淡、很小不行,跟他是不向称的。因此写的过程中有时候不断的变化,比如写周恩来的那个就是写的男中音独唱,后来就写了无伴奏合唱,再写的交响乐伴奏,一步一步的丰富,直到最后觉得反正在我的能力下就写到这样的水平了。因此对我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应该说也是提高我创作能力的过程。

  主持人:第一部为这些老一辈革命家诗词谱曲是哪一年,还记得吗?

  傅庚辰:我最早写的是1960年,我是写的毛泽东的诗《长征》,当时那个曲子没有唱出去,当时真正写完了用是1977年,为话剧《东进东进》,是以陈毅为主人公写的,那一次就写了6首。1978年就写了《八十抒怀》,1962年还写了叶剑英的诗《远望》。之后的就写的多了,比如叶剑英的大型文献片都是我作曲,那里面写了叶剑英的诗十首之多,后代拍陈毅的故事片用了七首。后来比如说前董必武我也写了将近十首,当然最后没有用那么多。所以写陈毅、叶剑英、董必武的片子的时候都写了若干首,此后包括总理的诗、胡乔木的诗等等,大概40多首。

  主持人:1962年的时候第一部作品是公演了。

  傅庚辰:那是独唱,那个演了,那个参加全军第四届会演的时候,有一位男高音歌唱家唱过。

  主持人:1962年年不到30岁,应该是27岁,那个时候很年轻,那个时候接到这样的任务还是说自发的创作?

  傅庚辰:自发的,因为毛泽东的诗词也是精品,也是很吸引人的、很有魅力,我自发写的。但是我认为我那次没有写成功,所以没有拿出来唱过,但是那是我第一次,那是《长征》60年,1962年写的叶剑英的《远望》,然后真正写的比较顺手的就是1977年以后了,一个一个的,基本上写完了都用了,要么是话剧、要么是电影、要么是专题文献片。

  应该说离这时间最近的就是董必武的诗词。

  主持人:我从您的个人介绍上看到,除了创作歌曲特别多之外,当然也得了很多奖,我们刚开始介绍的时候也担任了很多职务,得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傅庚辰:得奖学生时候就开始了。我想讲一个革命家诗词的故事,1994年我作为全国政协的代表团受泰国的邀请去,我是这个代表团的团长,代表团有三位北大的教授,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我们五个人。当时我们去参观议会五世的王宫,一进议会的休息室,文教委的主任一路小跑就来了,他管我叫副将军,他们泰国报纸上是登傅庚辰将军率中国政协代表团,一进来说傅光军我们一长要会见你,我一听一楞,我说日程没有啊,因为外事无小事,我说最好别间,因为日程没有准备,不知道会谈什么内容。他说不行啊,议长已经在会见厅等着了,我就问李秘书长怎么办,他说就去啊,不去不礼貌啊。为什么说老一辈革命家诗词,我们那天临走我就问李秘书长,我说咱们要不要带礼品,因为我们去泰国的礼品准备的是非常好的,包括启功先生的字,还有杭州的诗词,说不有,咱们也不会见任何人,不带任何礼品。我说这样以防万一我们带一盒录音带,就是老一辈革命家诗词,1991年建党70周年出版的,老一辈革命家诗词《大江歌》,我就揣多兜里了。

  后来我们同意会见了,一个女的礼宾官来了,她说傅将军带礼品了吗?我说带了,她就拿去包装了,然后给我们了。我们就过去了,一转过楼道就看到议长站在那了,当时旁边有很多议员,一进去插着两国国旗,我们这边就五个人,那边就很多记者,摄像机、照相机就拍。他说我近两年去中国了几次,说北京、上海都变化很大,说请问是什么原因?我说邓小平先生有一些名言,我们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重心,我们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等等。

  过程就不说了,就赠送礼品,我是团长五样东西,其他东西都是四样东西,很华丽,泰国不是鳄鱼湖嘛,送了很多鳄鱼的皮包等等。然后回赠,我说我的礼品很简单,就是一小盒录音带,但是我说我要解释一下,这个录音带是我们老一辈革命家诗词的12首,我作的曲。作者有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叶剑英等等这些人,我说这些诗词不仅仅是文学上的精品,同时是他们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创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足迹。我说完以后你知道他怎么说,没有想到,他说哎呀你的礼品太珍贵了,比我的礼品好多了。他说我对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非常尊重,你这个礼品我拿回去要很好的永远的珍藏它,我要好好的听。这个回答让我们非常的高兴,出乎意料之外。因为这个诗词内容政治内容也是很强的,但是他不同社会制度的领导人居然能作出这样的反应。可见我们老一辈革命家诗词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也具有相当的思想、品格、精神境界、情操的震撼力,不仅震撼了我们,也震撼了一位泰国的领导人。

  主持人:我想他拿到礼物之后回去听以后会对他对中国的那一段历史、这一代人都有更多的了解。

  傅庚辰:是的。
 楼主| 发表于 2006-8-26 06: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2)

GC视频号
主持人:这是这部分的内容,6首的创业者之歌第一部分。

  傅庚辰:还有周恩来的《大江史》,陈毅的《梅岭三章》,四就是毛泽东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当时毛泽东跟陈毅、邓小平对话,毛泽东说你们有没有写在此留名啊,然后他们说到那儿再留。第五首是朱德元帅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5周年。第6首就是叶剑英的《八十抒怀》,所以一共六首。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了,在谈话过程中跟泰国的议长也说到中国当时的经济发展那么快迅速的原因是什么,跟邓小平先生的领导分不开。

  傅庚辰:他的主张。

  主持人:我看到资料里面,2004年创作了大型声乐套曲《小平之歌》,邓小平他个人的历史和他做领导的种种功绩我们都非常清楚,但是好象这样音乐题材的作品现在为止只有这一套。

  傅庚辰:当然咱们没有统计过,反正没有听过,反正听到的大型器乐也有一部,2004年是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作曲的这个是我们俩自发写的,泰峰同志做词的,我们俩2003年写出大型声乐套曲《航天之歌》当时演两天,演完之后泰峰同志的夫人就说明年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你们不写东西吗,然后我们着手他4月份写词,5月份改了好几稿。然后我还到小平同志当时呆的地方,我反复体会他当时的心态、思想。小平同志有过南巡谈话,他在谈话里讲了发展是硬道理,讲了可以搞市场经济,讲了可以搞股票、市场,讲了要胆子大一点、步子开一点,讲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能变,等等这些话都是指导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的至关重要的论述。

  那次我受到很大教育,对于改革开放有了进一步了解,经过等等当然还有包括他的一些文集的学习,另外关键他的行为让我们尊敬。因为是他提出来了把党的工作重心从以经济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是他提出来的拨乱反正,是他提出来要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否则不是社会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他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一系列的论断,所以都说改革开放好,不忘邓小平。因此我要由衷的写一部这样的作品,2004年时机来到了。我和泰峰同志多次研究和修改,这里面我想讲一下《小路》,是其中的第三段声乐,原来通常的词都叫做《邓小平小道》,我们为什么叫小路呢,这样好唱一点,意境更含蓄、深刻一些吧。

  我做这个曲子的时候就推敲,我说小平同志在这个地方呆了三年多,就是1969年10月到1973年的3月,3年零5个多月的时间,他在这条小道上反复走了一千多次。这个小道的由来是本来他从他住的地方到工厂劳动来回要很长时间,后来为了节省时间开了一个小道,他反复走了千一多次。我想他更多的还是想党和国家的命运怎么样。如果他出去工作他讲怎么样治理这个国家,他必然会想,而且会想的很多、会想的很远、会想的很深。所以我认为这一千多次在这个小道上的来回行走是他拨乱反正的思想酝酿,是他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思想酝酿,是他改革开放的思想酝酿,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段非常中国,要把这个意境写出来,但是不能直呼其名。

  “我们这条歌一条弯弯的小路轻轻的在诉说,有一位老人曾在这里走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默默无语,他深深思索,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我的祖国,你走向何方,你走向何方,亲爱的人民,亲爱的祖国,婚牵梦绕难割舍”。他的思想酝酿,他改变中华民族开创新的历史时期,都是在这个地方酝酿的。所以他一出来就大刀阔斧嘛,所以这段至关重要。

  (傅庚辰唱“我们这条歌一条弯弯的小路轻轻的在诉说,有一位老人曾在这里走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默默无语,他深深思索,我的祖国,我的祖国,我的祖国,你走向何方,你走向何方,亲爱的人民,亲爱的祖国,魂牵梦萦难割舍”)

  主持人:您在那个小道走过多少次?

  傅庚辰:我也来回走啊,我到他住的地方去看、到他劳动的工厂去看、多他的家乡去看,构思了相当长的时间,有的曲调是在满洲里写出来的,这个《小路》实际上满洲里定稿才写出来的,脑子里都是在构思的。

  主持人:我看到有不少网友提问题,挺有意思,各种各样的问题都有。

  网友:回顾过去的日子,向您问好。

  网友:您听现在的流行歌曲不听,对现在的流行音乐怎么看?

  傅庚辰:我也听,但是听的少,其实说到这里我也可以说一个不能算秘密的事,我是中国第一个出任这种歌曲的评委,1985年国家文化部派我到波兰的索伯特参加第22届世界歌曲节的评委,之前我不了解,到了那之看全是流行歌曲,那时候我对流行歌曲有印象,当时很惊讶。惊讶之后我就深深的思索这个问题,踏歌氛围很浓,索伯特那个剧场是在一个山坡上,有机玻璃下面灯光这样照出来,然后票早就卖完了,一些人8月天都披着毯子,没有墙,风在山间吹进来很凉,可是很热。当时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是中国也是亚洲唯一的评委,因为波兰人是要吃肉的,内部团结工会食物很紧张,但是中国人给他们肉,所以他们对中国人印象好,对日本人印象差。我在街上经常被问到,是中国人吗?我说是中国人。

  在当评委的时候我接触到流行音乐,后来我就反复的思考怎么样对待流行音乐。回国以后正好是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就是彭丽媛得金奖那次,我当时是总政歌舞团团长,彭丽媛是我团里的,就让我领一个伯乐奖。主持人就向我提了问题,说你是世界歌曲节的评委,你怎么看待这个流行的唱法。因为后来我是经过很认真的思考,而且回来以后我写了一个报告,我参加第26届歌曲节的情况,我就建议中国派住选手参加比赛,我评委嘛,我说我们明年要派出选手。后来成立一个三人的选举小组,我就是三人之一,就把韦唯和毛阿敏派出去了,韦唯去之后还到我那儿了解情况,我把一些材料给了她。

  在青歌赛上主持人问我的时候我是这样回答的,我说流行歌曲的演唱和流行歌曲的作品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不是你允许它存在它就存在,不允许它存在就不存在,不是这个,是世界性的文化现象,特别是在青年当中有很大的影响面。包括在一些古典音乐发达的国家,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为我在那儿跟那些德国的、美国的、英国的评委都交谈过,所以我们不是说允不允许它存在的问题,是如何健康的发展它的问题,让它为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主持人:现在这么多年来看,时过境迁,确实像当初您说的一样。毛阿敏是那次出去得的奖?

  傅庚辰:对,韦唯她们都是世界获奖者了嘛。

  主持人:那时候我10岁,还有印象,当时感觉回来以后就不一样了。

  傅庚辰:当时派出选手是我提出的建议。
 楼主| 发表于 2006-8-26 06: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3)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主持人:是这样一段过去的事情,很有意思。

  您从事创作这么多年,当时比如说我们说到85年,也是总政歌舞团的团长。

  傅庚辰:对,我是1983年当到1989年。

  主持人:后来是军艺的院长。

  傅庚辰:我是1989年当副院长,1992年当正院长。

  主持人:现在的职务也很多,比如中国音乐协会主席等等,工作非常多,我不知道您怎么处理这个关系的,比如说当初在当总政歌舞团团长的时候,应该是非常忙的状态。

  傅庚辰:上班嘛,我反正是当团长、当副院长、当院长,这些我是从来没请国家的,请什么创作假完全没有,完全都是上班,那些年我写作品只能用业余时间写,这几年不同了,我不需要坐班了,我的时间反而机动了,2003年一部大型声乐套曲《航天之歌》,7段演35分钟。2004年大型声乐套曲《小平之歌》,也是6段演32分钟。2005年两部,一部交响诗《红星颂》,一共30分钟。交响组曲《地道战留给后世的故事》就不同了,演了35分钟,用了相当长时间。后来2003、2004、2005一直这么些下来了,两个原因,一个是我时间也机动了,再一个我还有这样创作的心情,还能写得出来。

  主持人:我觉得保持创作的冲动、创作的欲望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能再写出去更是不容易的事情,创作得有40年了?

  傅庚辰:多了,这次创业者之歌音乐会作品跨度是40年,因为从1965年到2005年,我从事音乐工作时间是1958年,我1948年3月参加工作,当然那时候主要是学习嘛,小孩子,但是已经介入这个圈子了。后来写第一个作品的时候1950年,到现在也是56年了。

  主持人:保持这样的创作能力有什么秘诀吗?我觉得很多不光是音乐这个领域,其他的创作领域可能都有一个枯竭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困扰很多人。

  傅庚辰:有一个创作高潮的问题,一般来说人一生很多人只有一次创作高潮,有的人有两次创作高潮,但是也有的人直到老年不断能写出作品来。我倒没有仔细考虑这个问题,我就觉得我现在的头脑、我现在的精力都还有这个力量,为什么不用呢,让它废在这儿。(笑)

  再一个心态,作为一个受**教育多年,我是12岁参加工作嘛,可以说在党和军队的队伍里面对我的培养教育我也有这种责任心,只要我还有这个能力,我能做一点儿事就做,我是这个心态。

新浪主持人马骧和傅庚辰合影

  主持人:少将的军衔,很多的领导工作,创作一直都没停,我们说很高产,然后还担任了其他的工作,我看您担任了希望书库基金会的名义副会长,前文化基金管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的副主席,这样一些带有特别意义的职务和工作,不知道您对这方面怎么看,比如希望书库的项目?

  傅庚辰:经常有一些社会的工作找到我,我都是这种态度,能做一点事就做。比如这个书库的基金会我觉得它是一个振兴中华文化的很有意义的活动,反正我们也不做实际的具体工作,都是人家做,就参与吧,有一个参与的意识。

  另外,作为弘扬中华文化的传统,这也是责无旁贷。

  网友:不知道您对当前的音乐教育幼儿化有什么看法,比如出了很多的少年琴手、少年歌手,您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傅庚辰:当前我们国家的音乐生活可以说是非常火热,空前的,反正就我参加音乐工作到现在58年以来,我认为当前是最火热的时期,建国初期毛泽东主席说过一句话,他说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必将有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遗憾的是他老人家并没有看到这个局面,但是他这个预言实现了,现在我们确实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我们的文化也是非常繁荣,而其中的音乐更是非常火爆。我可以用这么几句话来概括:

  “海外学子纷纷回归”,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各个艺术院校、艺术团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也来参加,我们去留学的那些人纷纷都回来了。国际比赛频频夺冠,我们多少个比赛,年纪小的、年纪大的,一年恐怕有好几十个比赛频频夺冠。

  “音乐培训遍地开花”,我这不是危言耸听,文革之前我们只有7所音乐学院,现在号称音乐学院的有300多所,那些综合大学都设音乐学院,300多所,学音乐的人是翻番的往上增加,此外各种培训班、轮训班多了,什么文化宫办的、少年宫办的、个人办的,个人培训非常多。

  “演出市场空前活跃”,还有哪些名的团没到中国来啊?都来了,帕瓦罗蒂都来好几次了,还来呢,什么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俄罗斯都来过多少次。

  “国际交流高潮迭起”,现在的俄罗斯年,维也纳音乐厅的门槛都要被中国人踏破了。

  这些不说,群众的文化活动也非常丰富,2000年我听一个朋友讲说是景山公园那儿唱歌很热情,他们夫妇都去。过两天我好心就去了,因为精神准备不足就穿的很淡薄,9点多钟一到那儿我前面有一个我熟悉的身影,是我们总政治部的将军,我心想他是唱歌的嘛,果然到哪儿以后从10点半站到12点。后来我问他们说你们是文工团的吗?他们说不是,我说是有组织的吗?他们说不是,自发的。后来回去之后我在音乐协会的会议上我就说了我看到在景山公园看到这样的情景,说明在群众当中蕴藏着巨大的热情,我们要加以重视这个情况。

  结果十月份国家文化部就音协就召开了一个群众歌曲创作研讨会,15号开,我14号又到哪儿去,结果一进门就看到景山公园有两小部分人拿着歌谱在那儿唱。后来走到亭子那儿人多的地方,我就花钱把全部歌片都买了一套,一共当时我记得152首歌。我就向唱歌的相反方向都,我一篇一篇的翻,看看内容怎么看,我全部翻完翻到了11点钟,应该说有两首稍差,其他都很好,革命歌曲、电影歌曲、前苏联歌曲,当然没有流行歌曲,都是这些,歌剧什么什么这些民歌。等我往回走不得了了,进不去了,人山人海,因为我跟我一去的还有开车同志,我说你看有多少人?他说起码有上千人。那个情景,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翠啼春晓》,为了表现斯特劳斯有吸引力,广场有年轻人、老人坐在那儿,三楼从窗户镜头进去以后,看到一个人坐着摇滚听音乐,等到人如潮涌一般涌向劳斯莱斯音乐会那儿,结果一看广场上人没有了,摇椅上也空了,就这种感觉。

  我跟他们交谈过,那里面有当经理的、有当教授的、有当部长的,反正一般都是30多岁以上的人,十几岁的人没有。他们业余指挥告诉我说这里藏龙卧虎,我现在家里住的周围有三个小公园也是这样,公园很小,几十个人唱,所以这种热情是不得了的。可以说从公园到广场到社区,从城市到农村,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充满着歌声激昂音乐的时代。

  主持人:大家都用歌声来表达情感、用歌声来度过这个闲暇时光,很开心。很多人也是通过您的音乐认识了您,特别敬佩您,我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在预告里挂了您在新浪的博客,我点进去看了一下,很多人给你留言。有一位网友也说,大家不要发贴了,这不是傅老师的博客。

  傅庚辰:这是我们工作部的同志在帮助我。

  主持人:希望您有时间去看看这些留言,很有意思,因为有很多工作方面的探讨或者说他们都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傅庚辰:刚刚说了,我们的国家已经是进入到了一个充满着歌声激昂音乐的时代,所以我非常希望特别是我们的青少年在美好音乐的伴随下健康成长,我们的祖国、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在美好音乐的伴随下走向繁荣富强。

  主持人:今天聊天时间差不多了,能代表网友和您这样交流我觉得很高兴。

  傅庚辰:我也高兴。

  主持人:也希望能在聊天过程中感到愉快,希望您常来做客,谢谢您!
发表于 2006-8-26 14:02:5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色音乐家,呵呵
外国人受感动的主要还是一种人文精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5 02:4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