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8-26 06:2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1)
8月25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傅庚辰做客新浪,和广大网友畅聊《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红星照我去战斗》、《雷锋,我们的战友》等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的创作故事。
以下为本次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亲爱的新浪网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大家光临我们的新浪宽频直播间,主持人马骧向大家问好。今天上午我们请到了一位贵宾,给大家介绍一下,他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国家一级作曲、原解放军艺术院学院院长傅庚辰老先生。欢迎您傅老师!
我想提起傅老师来大家可能对这个名字不是特别熟悉,但是提起傅老师的歌曲,可能很多年轻的朋友对您就了解了,因为傅老师很多的作品都非常的家喻户晓,比如说《地道战》、《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红星照我去战斗》,这个小时候我唱过,还有《映山红》、《雷锋,我们的战友》。这些歌曲我的父辈应该非常熟悉,而且我小时候也非常熟悉,我想现在的孩子应该也能经常听到这些歌。
今天我们请到这些非常优美的歌曲的创作者来到我们新浪直播间跟大家聊一聊,可能聊很多方面的事情,比如您当初创作这些歌曲的故事,很多朋友就很感兴趣。这些歌里面,感觉自己创作的时候最自然、最有激情的时候是哪首歌,还是每首歌都一样?
傅庚辰:都一样,都是很有激情的时候才能写出来。
主持人:比如《地道战》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
傅庚辰:是1965年为电影写的,我想你刚才说的这些歌曲的名字,还有更多的歌曲,因为我写了七八百首甚至上千首的歌了,这些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想说说现在创作的事情。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建党85周年,也是中国红军创立70年,为纪念这两个日子由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中国艺术家协会、解放军艺术学院、总政歌舞团、中国交响乐团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创业者的歌傅庚辰作品音乐会,6月1日演出了一场,7月又公开演了一场。
为什么叫创业者的歌呢?因为这个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歌曲。第二部分是2003年写的航天之歌的选曲,因为全部演太长了。第三部分是05年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是写的《地道战留给后世的故事》。第四部分是交响师《红星照我去战斗》,就是根据《闪闪的红星》音乐整理创作的。第五部分是《小平之歌》。这是全部演出的。
从节目单上就可以看出,第一部分和第五部分是这个音乐会的两个重点,一头一尾。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歌曲,可以说是老一步革命家他们的理想、信仰、情操、精神境界的真实写照,我说的是歌词,同时也是老一辈革命家为了推翻三座大山、改革开放、造福人民的历史足迹。因为除了第一部分歌词,也包括最后一部分《小平之歌》嘛,所以因此加创业者之歌,特别是两个纪念日的时候要特别提出来。
比如老一辈革命家歌词,我本来提出十首,可是音乐会时间有限,六首,第一首是周恩来的歌,是1917年写的,就是他19岁写的,1917年中国**也没有成立,中国的五四运动也没有爆发,他当时只是一个19岁的青年,可是这首歌是他明志的歌。一个19岁的青年就对国家、对民族的命运非常关心,把个人和国家和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了。这个歌的最后一句“难愁到海成英雄”,前边是“大江戈坝掉头东”,为了救国嘛,为了救被外国人欺压的国家,这是一个明志的歌,当时他只有19岁,也没有参加**,也没有中国**。
第二首,《大军西去》,是1931年陈毅被留到了江西,带了很重的伤,所以写这个歌是描述当时的情况的。
特别是第三首《梅岭三章》,我觉得这个特别能说明老一辈革命家的情操。可以说这首诗是他写的绝命诗,他当时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吃的东西都没有,吃野菜、野果、动物、树皮、草根,然后部队减员,有的叛变了、有的走了,他带了很少的一部分人。而这天他的部队下去搞东西,就带了一个人,结果那个人也死了,结果敌人那时候放火烧山,他以为他活不了。十多年的征战、奋斗,很多人都牺牲了,就是我陈毅死了,到了阴曹地府也要跟反对派干到底,所以多么坚贞的信念。“此头需向国民悬”,所以这是一个绝命诗,也是抒发**人感情的诗。
陈毅同志后来当了军务副主席、当了外交部长,但是我认为最光彩的就是他三年赣南游击战,是不容易的,三年不是一天两天的,所以《梅岭三章》我认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中国作曲家协会主席傅庚辰
主持人:傅主席,您看您在创造这些老一辈革命家诗词的时候,为这些诗词谱曲的时候,是否会比词曲都以后创作压力更大一些?
傅庚辰:可以这么说,因为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很深刻,另外文学上也是精品,你要把这些的精品、把这样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内涵表达出来不是容易的事情。我在写这些诗词,当然我写了好几十首,跨度很多年,比如《梅岭三章》是1977年写的,到现在已经是快30年了。写的时候我就力求能够准确的深入再深入在我的能力范围内标的出来,所以这也有压力。但是也有东西,为什么呢?我在写这些诗词的时候对我是激励、教育的过程,怎么做人、做事,这些老一辈革命家是我们的榜样。所以我写的时候认真的研究他当时创作的背景、当时的思想境界,去琢磨、去分析,然后确定你的音乐风格、气质要跟这个吻合。一般来说他们的诗词气势都比较大,如果我们写的很淡、很小不行,跟他是不向称的。因此写的过程中有时候不断的变化,比如写周恩来的那个就是写的男中音独唱,后来就写了无伴奏合唱,再写的交响乐伴奏,一步一步的丰富,直到最后觉得反正在我的能力下就写到这样的水平了。因此对我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应该说也是提高我创作能力的过程。
主持人:第一部为这些老一辈革命家诗词谱曲是哪一年,还记得吗?
傅庚辰:我最早写的是1960年,我是写的毛泽东的诗《长征》,当时那个曲子没有唱出去,当时真正写完了用是1977年,为话剧《东进东进》,是以陈毅为主人公写的,那一次就写了6首。1978年就写了《八十抒怀》,1962年还写了叶剑英的诗《远望》。之后的就写的多了,比如叶剑英的大型文献片都是我作曲,那里面写了叶剑英的诗十首之多,后代拍陈毅的故事片用了七首。后来比如说前董必武我也写了将近十首,当然最后没有用那么多。所以写陈毅、叶剑英、董必武的片子的时候都写了若干首,此后包括总理的诗、胡乔木的诗等等,大概40多首。
主持人:1962年的时候第一部作品是公演了。
傅庚辰:那是独唱,那个演了,那个参加全军第四届会演的时候,有一位男高音歌唱家唱过。
主持人:1962年年不到30岁,应该是27岁,那个时候很年轻,那个时候接到这样的任务还是说自发的创作?
傅庚辰:自发的,因为毛泽东的诗词也是精品,也是很吸引人的、很有魅力,我自发写的。但是我认为我那次没有写成功,所以没有拿出来唱过,但是那是我第一次,那是《长征》60年,1962年写的叶剑英的《远望》,然后真正写的比较顺手的就是1977年以后了,一个一个的,基本上写完了都用了,要么是话剧、要么是电影、要么是专题文献片。
应该说离这时间最近的就是董必武的诗词。
主持人:我从您的个人介绍上看到,除了创作歌曲特别多之外,当然也得了很多奖,我们刚开始介绍的时候也担任了很多职务,得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傅庚辰:得奖学生时候就开始了。我想讲一个革命家诗词的故事,1994年我作为全国政协的代表团受泰国的邀请去,我是这个代表团的团长,代表团有三位北大的教授,还有另外一个人,就我们五个人。当时我们去参观议会五世的王宫,一进议会的休息室,文教委的主任一路小跑就来了,他管我叫副将军,他们泰国报纸上是登傅庚辰将军率中国政协代表团,一进来说傅光军我们一长要会见你,我一听一楞,我说日程没有啊,因为外事无小事,我说最好别间,因为日程没有准备,不知道会谈什么内容。他说不行啊,议长已经在会见厅等着了,我就问李秘书长怎么办,他说就去啊,不去不礼貌啊。为什么说老一辈革命家诗词,我们那天临走我就问李秘书长,我说咱们要不要带礼品,因为我们去泰国的礼品准备的是非常好的,包括启功先生的字,还有杭州的诗词,说不有,咱们也不会见任何人,不带任何礼品。我说这样以防万一我们带一盒录音带,就是老一辈革命家诗词,1991年建党70周年出版的,老一辈革命家诗词《大江歌》,我就揣多兜里了。
后来我们同意会见了,一个女的礼宾官来了,她说傅将军带礼品了吗?我说带了,她就拿去包装了,然后给我们了。我们就过去了,一转过楼道就看到议长站在那了,当时旁边有很多议员,一进去插着两国国旗,我们这边就五个人,那边就很多记者,摄像机、照相机就拍。他说我近两年去中国了几次,说北京、上海都变化很大,说请问是什么原因?我说邓小平先生有一些名言,我们的工作重心是以经济建设为重心,我们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生产力等等。
过程就不说了,就赠送礼品,我是团长五样东西,其他东西都是四样东西,很华丽,泰国不是鳄鱼湖嘛,送了很多鳄鱼的皮包等等。然后回赠,我说我的礼品很简单,就是一小盒录音带,但是我说我要解释一下,这个录音带是我们老一辈革命家诗词的12首,我作的曲。作者有毛泽东、周恩来、陈毅、叶剑英等等这些人,我说这些诗词不仅仅是文学上的精品,同时是他们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为了推翻三座大山、创立新中国而奋斗的历史足迹。我说完以后你知道他怎么说,没有想到,他说哎呀你的礼品太珍贵了,比我的礼品好多了。他说我对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非常尊重,你这个礼品我拿回去要很好的永远的珍藏它,我要好好的听。这个回答让我们非常的高兴,出乎意料之外。因为这个诗词内容政治内容也是很强的,但是他不同社会制度的领导人居然能作出这样的反应。可见我们老一辈革命家诗词不仅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也具有相当的思想、品格、精神境界、情操的震撼力,不仅震撼了我们,也震撼了一位泰国的领导人。
主持人:我想他拿到礼物之后回去听以后会对他对中国的那一段历史、这一代人都有更多的了解。
傅庚辰:是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