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师傅
UID44676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1900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3-7-26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发表于 2003-8-10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三喻
昨晚,我正在观看大师们的视频,突有球友(乒乓)来访。他不懂吉他,也不喜欢吉他。无奈我兴趣正浓,他也只好陪我同看。
未几,他突然指着山下和仁(蜘蛛之歌)说,这人是谁,他是不是很厉害?
我说,怎么啦?
他说,这人每弹一下,我的心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跳动。
我说,是吗?
过了一会,是另一位大师的视频《大圣堂》。
他又说,这人弹得真快,可是我还是觉得刚才的好听。——他虽然弹得不快,但每一下都好象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我说,他们都是当今颇负盛名的吉他大师,只是演奏的曲目和风格不同而已。
他不好意思地说,我还是听不懂吉他。
今天早上起来,我一看到吉他,又想起这件事。我打开电脑,重看了一遍威廉斯的《塞维利亚音乐会》。突然,我非常清晰地感觉到,吉他在不同的人手里,有不同的身份:
吉他在爱好者手中,它是一件圣物。我们只有非常用心去拔弄它,它才能发出吉他的声音;
吉他在大师们手中,特别是在威廉斯手中,它是一件工具。威廉斯驾驭它,让它发出威廉斯的声音;
吉他在山下和仁的手中,它是山下的另一半,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山下的倾情演奏,让它发出人、琴的共鸣。
也许,我的感受很肤浅、很片面。诸位朋友,能不能谈谈您们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