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6|回复: 8

学钢琴学成郎朗和买彩票中500万 概率哪个大?(转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11 11:05: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在钢琴论坛上见到这么一篇文章, 相信对吉他爱好者也有帮助:
原文:
http://www.piano-china.com/bbs/dispbbs.asp?boardID=2&ID=1839&page=1

学钢琴学成郎朗和买彩票中500万 概率哪个大?

12月3日,快报第2版有篇报道《杭州的家长同志们看看人家四无妈妈怎样当妈妈》,说的是武汉一位离了婚的四无妈妈(无学历、无技术、无文凭、离婚无老公),怎么不惜血本培养孩子学钢琴的故事。为了让儿子学钢琴,这位穷得家里连桌椅床铺都没有的妈妈一口气找了5份工,在餐馆洗碗、卖书……母子俩一天的生活费最多只有4块钱……生活尽管艰苦,这位母亲还是想方设法凑钱,把儿子送到国外学习。幸运的是,如今24岁的儿子在国际钢琴大赛上已经拿了16个大奖,崭露头角。
杭州现在学钢琴的孩子有多少?我决定先到学校作一个小型调查。正好有亲戚在杭州的小学当班主任,跟他一说来意,他声音明显高了起来:“是的是的,有同感,学钢琴真是越来越热了。”我马上打印了调查表送了去。
调查结果显示,全班34个学生中,学过钢琴的6个人,占六分之一(注①)。
杭州六城区(不含萧山、余杭)现有小学生人数12万多,如果按上面这个比例估算,小学生中的琴童在2万人左右。2万人这个数据准不准确?
浙江省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英龙说,差不多。而这还不包括幼儿园以及中学的学琴大军。
另一件事也可以说明现在学钢琴有多热。浙江教育学院音乐系钢琴老师万欣说,前两年,她带的一个小孩转学到上海一所普通小学,在填写入学调查表时,在“特长”一项里填了“会弹钢琴”,老师看了后说,会弹钢琴不是特长,现在会的人太多了。

走专业路子 40万元只是起步
让我们来看一条大多数钢琴家走的路径——先到老师家练琴、然后报考音乐学院附小、附中。之后有两条路:一条是出国,另一条是继续进入国内音乐学院。由于国内的音乐市场还不成熟,缺少相应的经纪、演出公司,所以国内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几乎全部到国外发展。郎朗、李云迪都是走的这条路。
上海音乐学院附小(以下简称上音附小)和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是家有琴童的家长们“梦开始的地方”,其中上音附小因为离杭州近,更受杭州家长偏爱。上音附小只招收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2006年,钢琴方向小四班招了10人,小五班1人,小六班2人。之所以只招这么点人,该校招生办的老师说,“这条路走得比较窄,得为学生的今后考虑”。
能进入上音附小的琴童,当然是天才中的天才,尖子中的尖子(最近这两年,杭州没有学生能考入上音附小)。许多家长会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把家搬到上海,请上音的老师为孩子开小灶。
考入附小,只是迈出了“梦想”第一步,更大更艰难的路还在后边。进了附小并不能保证可以顺利毕业,第一年(小四班),属于试读阶段,不仅考察学生的技艺,也考察学生的品质,如果不合格,随时淘汰。所以这一年,学生家长都紧张得不得了,遍请名师。小五班时,稍稍平静一点,但绝不能松弛,攒足力气进入六年级。到了六年级也就是进附小第三年,是冲刺阶段,能不能考上上音附中至关重要。
上音附小的学生并不能直升上音附中,得和外校的学生同等竞争。每年上音附中招收钢琴方向的学生只有几个,而上音附小每年毕业的钢琴学生就有10来个,何况外面还有好的学生要打进来。学到这个时候,总不能半途而废吧,这个时候的学生和家长是最拼了命的时候。
就算考入附中,第一年也是试读,仍有淘汰的可能,家长更不能撒手。初二,悬着的心总算可以休整一下。到了初三,得选择孩子的出路了,是出国深造呢?还是进入高中后再考音乐学院?
我们算了一下,你的孩子从上音附中初中毕业时,总投入至少要40万元(注②),这还不包括来回的交通费、家长误工费、住宿费等杂费。
读音乐专业不难
但成为郎朗呢?
国内现在有多少琴童(包括就读音乐学院的大学生,及在普通学校的学琴孩子)?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王志在今年初采访朗朗的专辑里,说是3600万。《南方周末》在今年1月19日的相关报道中,也说是3600万。当然了,这3600万包括了学其他乐器的孩子。
学乐器的琴童中,学钢琴的比例有多大?浙江省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英龙说,接近一半。
一半就是1800万。
而这几年,能够成为国际级钢琴演奏家、在国内又有票房号召力的,也就李云迪、郎朗等寥寥数人。
成为李云迪、郎朗们的概率只有千万分之一,简直比买彩票中500万大奖还要难。
“顶尖的钢琴家都是天生的。”浙江省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英龙说这话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超凡的天赋,后天再努力也没用。
郎朗的父亲曾说过这样一件事:郎朗两岁的时候,看动画片《猫和老鼠》,其中有段老猫弹斯特劳斯《狂想曲》的片断,郎朗看完后,马上在自家钢琴上把这段旋律弹了出来,而之前,他从来没学过钢琴。
超凡的天赋+强烈兴趣+勤奋+人来疯的性格+雄厚的财力+名师+运气,缺一不可。有的人琴艺很高,但性格内向,一到大庭广众之中,表现不出来,也不行。
在钢琴界,还有一个说法:每十万个学琴者中,出一个职业钢琴演奏者。这些演奏者虽然个人没有太大的票房号召力,但可以在国外一些二三流乐团中谋得一份差事。
就业越来越难
除了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这些名牌专业院校非常难考外,普通院校的音乐专业,比我们想像中要容易进得多。我省报考音乐专业的考生中,九成以上的考生达到专业分数线,最后没录取的,大多是因为文化课丢了分。
阿琴(为了不影响她找工作,这里用的是化名)是杭州一所普通高校钢琴专业大四学生,明年即将毕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她不再出去当家教,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找工作上。“第一选择是当老师。”因为不是省级或校级优秀毕业生,“我只能回浙南老家。”参加了几次专场招聘会,也去家乡的教育局打听过,所有的学校都已经“客满了”。问她,万一进不了学校,怎么办?她一脸苦笑,“我也不知道。”
阿琴班上17个同学中,目前落实工作的只有一个。其他的,都还“吊在半空中”。
“十年前,音乐专业的毕业生很少,用人单位到学校里来抢的。现在,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工作也越来越难找。”尽管好工作难找,浙江省音乐家协会钢琴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林英龙说,钢琴专业的毕业生现在还不会饿死,最不济,也能当家教养活自己。
学琴为什么 家长很茫然
前两天,到浙江教育学院钢琴老师万欣家采访,正巧遇到几个家长带着孩子来上课。万老师住在城西的南都德加公寓,最远的学生竟然从鼓楼赶来,虔诚与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我在这些家长中作了个小调查(注③)。
陆女士当初让女儿学琴,出发点与大多数家长一样,“只是想扫扫音盲,我们这代人连五线谱都不认识,还是蛮遗憾的”。女儿现在8岁,学琴4年,学琴的花费已经超过了三万元(其中包括14000元的钢琴购置费)。
“投入了,总想有收获。但现在感觉很茫然的,不知道学出来后,她能干点什么?当钢琴家,我们没指望。当老师,可能性也小。学钢琴又必须得坚持,熟能生巧,现在不学的话,马上就忘光了,前几年的投入全泡汤了。先练到小学毕业再说吧,学一点算一点,不学,这点时间玩别的也玩掉了。”末了,陆女士想了想说,“以后,教教她自己的孩子,总还可以吧。”
这正是许多琴童家长的心态。
万老师说,大多数的家长心态还是不错的,但也有一些家长功利性很强,抱着这样那样的幻想,天天逼着孩子考级。为了考级,有的学生一年里,反反复复就弹这么三四首曲子,不讨厌才怪。
“学钢琴最大的锻炼是培养孩子怎么集中注意力和分配注意力(看琴谱要一目几行),告诉他们如何养成习惯,这样,他们即使今后不往音乐方面发展,对于日常学习,帮助也是有的。”万老师说。
有部韩剧叫《看了又看》,我们这个栏目就取了这部电视剧的字面意思。
新闻这东西很少有人看了又看,快报每天刊登天下事,但新闻作为一种快速消费产品,大多数情况下,读者扫一眼就过去了。
但有些新闻,回过头去换个眼光再看看,或者再用科学的、精确的态度调查,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解释一番,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意思。
注① 小型调查
1.你学过钢琴吗?
共34人,学过6人,没学过28人。
2.几岁开始学的?
4岁一个、5岁两个、6岁两个、7岁一个。
3.家里有钢琴吗?
6人中,家里都有钢琴。
4.现在还在学吗?
只剩下两人。
5.有没有请过私人老师?
6个孩子中,5个请过。
6.你怎么看学钢琴这件事?
学过钢琴的6个孩子,都认为学钢琴有用,可以培养自己的艺术素养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对开发大脑也有帮助。
没学过钢琴的28位孩子,有13位认为有用,10位认为没用。没用的原因是:成音乐家的概率太小了,用这个赚钱不太可能,费时、费力、费钱。“除了有空的时候弹首曲子调节一下心情,和在朋友面前炫耀一下之外,我想不出有什么用,还不如出去玩。”还有5位孩子觉得“一半有用,一半没用”、“自愿有用,不自愿没用。”
注② 小调查
你送孩子学钢琴的原因是什么?
答:1.培养孩子音乐素养,学一门技艺;
2.现在的孩子太幸福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着,学钢琴是要让他们吃点苦,让孩子知道贵在坚持的道理,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轻易到手的。
注③40万元 仅仅初中毕业
1.钢琴。8000元以上,从我的调查来看,杭州家长买得最多的是15000元左右的钢琴。
2.请私人老师。杭州最便宜的私人老师是钢琴专业在校大学生,每节课(45分钟)50元起步。最贵的是歌舞剧团的专职钢琴师和大学钢琴老师,150元以上。
学钢琴最好从四五岁开始(现在名满天下的青年钢琴家郎朗,3岁开始接触钢琴)。学到小学三年级,一共是4年左右。每周到老师家里上一次课,花费至少150元(如果要让孩子今后吃钢琴这碗饭,当然得请好一点的老师),一年至少8000元,4年至少30000元。
3.报考上音附小。以提前半年到上海“热身”为例。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老师每节课的收费是300-1000元以上。至少要请三个老师:钢琴老师、视听练耳老师和乐理老师。即使每周各上一节课,每月的花费也要4000-10000元。半年就是24000-60000元。
4.进入上音附小。为了防止被打道回府,还得请老师补课。三个老师每周各一次,小学三年就是150000-360000元。加上学费每年8000元,三年是24000元。小学三年总投入170000-380000元。
5.进入上音附中。初中三年,学费也是每年8000元,加上补课费,三年也是170000-380000元。
这样算一下,初中毕业时,你在孩子身上的投入至少得40万元。这个时候,你的孩子能不能成为顶尖钢琴家,基本上有些眉目了。接下来是出国留学,还是读高三、上音乐学院,就要看孩子的潜质和家长财力了,花费就更难以估算了(除了平时请老师的花费外,每次参加钢琴大赛,更得请老师有针对性地指点,一堂课的花费就可能以万元计,还不一定请得到人)。
可以预见的费用是,上音附中高中三年,每年学费8000元;上海音乐学院钢琴专业本科四年,每年学费10000元。上海音乐学院钢琴专业硕士三年,每年学费23000元(以2006年为准)。
发表于 2006-12-11 11: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这文章是挺中肯,也相当客观,从中可以看到要当演奏家维生有多难。
说概率是千万也太乐观了点,从前的不算,这10年来钢琴就出了一个郎朗,一个李云迪,所以概率是1800万*10/2=9000万,几乎是忆万份一。
古典吉他是更惨,从中国有历史以来到今天,就只出了一个杨血飞可当演奏家维生,我的算术能力太低,这成功概率我是不会算,大家有空自己算算。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6-12-11 11: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1 16: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不过, 其实国内外体制上和观点上都有点区别, 国内有些音乐学院毕业的可能还想着找"单位", 其实国外全靠自己做marketing, 做sales, 做perform. "当家教养活自己"可能在国内还不算什么"正式工作", 但在国外是很正常的职业. 另外开录音室, 去音乐商店干一阵子, 自己开琴行, 去教会, 婚礼, 餐厅等地方演出, 都是很正常的.

当医生也是这样, 要么自己开疹所, 要么和别人合作. 医院也不过是个organizer, 里面的医生平常都有自己的疹所. 只是固定时间来一下. 议员也是, 总理也是, Harper等下了台, 不会有个什么人大副委员长的位置等着他.

记得俺前阵子去Long & McQuade买调音器, 看到一个非常便宜的, 想看调音器准不准, 服务员是个飘飘亮亮的blond, 本来以为她是个花瓶, 准备找个电子钢琴对一下音, 结果人家说不用了, 然后用纯净的女高音唱出每个音符 -- 人家是声乐专业的.

[ 本帖最后由 cyberninja 于 2006-12-11 16:40 编辑 ]
发表于 2006-12-11 18: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打算以后有了孩子也让他学呢!

:hug:
发表于 2006-12-11 19: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才啊
21世纪最珍贵的是什么?人才~

PS:楼主 也到这玩啊?

http://www.piano-china.com/bbs
发表于 2006-12-11 19:2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然是选择买彩票了.虽然每次都以失败告终.:cool:
发表于 2006-12-11 20: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钢琴学成郎朗和买彩票中500万 概率,哪个都比练成指挥家"舟舟"的概率大得多!

以上内容绝无半点对舟舟的不敬.请大家明鉴!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01:58: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兵吉他 于 2006-12-11 19:12 发表

PS:楼主 也到这玩啊?

http://www.piano-china.com/bbs

以前常去, 有时还发发牢骚, 现在国内的钢琴考级简直成范进中举了. 难而无用, 不过好象那里现在人气不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4 11:52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