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学生
UID325358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147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06-11-16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达摩在少林寺面壁十年期间,收了四个徒弟,其中有一个叫阿门庆喜。达摩在要离开的时候就问这几个弟子对佛法领悟到什么程度了,庆喜回答说【文字只是一种工具】。那么音乐呢?这种在情感的表现上无与伦比的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啊 。前段时间我有个朋友说『哎呀,爵士音乐太好听了,我一定要开始学习这种伟大的音乐』,完后这家伙找来一大堆资料,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国内到国外{反正我去他家一瞧就头晕的不行} 。好几个月过去了,在一次聚会上碰到闲聊起这件事来,我问他修炼的如何啊?结果这哥们把几个爵士吉他大师大骂了一顿,什么玩意啊,还让不让人活了?根本就不照着教材上拍子来,音阶模式也不对,总之就是一个字【乱】。呵呵,真是这样吗?前面阿门庆喜说过【文字只是一种工具】,君不见现在圈内人士天天大喊唱片工业,产业化怎么才能形成?首先必须得有一整套完整的生产模式。音乐理论在里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就是这个角色让好多人迷失掉自己的方向,我们从古时就有碰见事情先去翻书本的老毛病了,先看看前辈们是怎么解决的,从大事到小事莫不如此。并不是说理论不重要,但是过了就麻烦了。十二平均律大家都晓得吧,真是能把人们的情感表现的极度准确吗?和声学和对位法学会了就能变成指挥家了吗?按照某个大师的练习照章全搬就会变成下一个大师吗?是不是应该在创作的时候满脑子里想的都是音乐理论里面那些烦琐的条条框框?很遗憾,结果是美妙绝伦的音乐好像都不是这么写的。土著民族应该不知道八分、十六分音符之类,更不晓得主音、导音、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等等。可是好多大师级人物照样年年跑去他们那里聆听他们最原始的音乐,还死皮赖脸的在人家那里长住一段日子{蹭吃蹭喝}。为什么?十二平均律不够好听么?各种调式音阶不够实用吗?人们用好几百年时间建立的音乐体系还比不上那些最原始的呐喊?我就不服了,来,开始PK。:mad: :mad: :mad: 靠,输了,输的还挺惨。十二平均律确实很呆板,调式音节就是个框子,剩下可怜的音乐体系在土著们的震天的呐喊和让人崩溃的节奏中像个呆瓜。怎么会这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