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MA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LAG
搜索
查看: 8353|回复: 20

一个似乎被忽略的问题:强弱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9 22: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最近在练岸部真明的《奇迹之山》,深有感触。通过这个作品我发现,一直以来我的理解上面就有一个误区,即弹得越快越好,弹得快水平才高。这真是大错特错。由于个人偏好问题,以前我所弹的东西速度很少有低于120的。逐渐的养成了一个习惯,弹什么都快,这个习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我弹琴的感觉。再加上我最早玩过电琴,把追求速度放在了第一位。
《奇迹之山》的速度是75,这么慢的曲子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还没开始练我就在GP5里把速度给改成了109。弹是弹下来了,可是却难听得要死。于是我想,好吧,慢下来还不容易。结果岂止是不容易,真把我难倒了。居然无法慢下来,超不过三个小节就逐渐回到了原来的速度。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跟着GP5,脚打节拍,深吸一口气,经过了一个星期终于算是慢下来了(85左右),可依然难听,简直就是弹得一堆垃圾。问题出在哪里,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速度已经下来了;节奏,四四拍的标准节奏不可能有什么问题;旋律,虽然改了几个根音但不至于影响大局;琴,一直是这把琴终于在一个深夜,一遍又一遍听着岸部真明的原版演奏的时候,我想明白了这个问题。
岸部大师的每一个音符都来得饱含深情,那水银泻地般的琶音犹如天籁。这说明慢速的作品更要求感情的投入。我的演奏则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了速度上,一个音一个音十分机械地弹出来,没有任何感情,难听是肯定的了。那么问题又出现了,感情的投入如何在演奏中体现出来,岸部是如何做到的呢?速度、节奏、旋律,一个音乐作品的基本特征我都注意到了不对,还有一项!这时候小学上的音乐课还是起到了一点作用,还差一项:强弱!
记得音乐课上老师让我们用手指在空中划来划去,来找出一首歌的强弱拍,一大帮孩子一齐喊着:“强、弱、次强、弱”(此处略去我如何在音乐课上被老师轰出去三百字),可见强弱对一个音乐作品的重要性。强弱有差,如果每个音符全是一个强度,那就没法听了。一个音乐作品要有生命,就要表现出每个音之间的强弱差别。这在古典音乐中更加明显,大师通过改变强弱关系,同一个音乐作品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我试着把自己以前弹过的东西改变其中的强弱关系重新再弹,立刻就有很大的不同。通过体现强弱关系,我找到了《奇迹之山》的精髓所在,这首作品在我手里终于不再难听了。朋友们可以找个弹得最熟练的曲目自己试一试(慢歌更明显一些),没注意过强弱的体现出强弱,加上强弱的改变其中的强弱关系,作品体现出的不同面貌会让你很吃惊的(慢歌更明显)。
许多作品为了体现强弱关系用到了不少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切分,此外还有抡扫、拍弦、SLAP、闷音、灵魂音等等。还有一些作品没有用到这些技巧,可不是说强弱关系就没有了,也同样重要!曾经有大师说过:一切技巧最终都是为了效果服务的。拿《奇迹之山》举例,此作品没有用到上述任何技巧,谱面上也只有两处标明“重音标记”,注意是重音标记,这肯定是强拍,但并不是指这个作品当中只有这两处是强拍!岸部真明的演奏强弱变化很多,作品所表现出的款款深情以及强烈的画面感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此而来。
旋律、节奏、速度、强弱,这是音乐的四大要素,在这当中,强弱是最后的一步,是让一个音乐作品趋向完美的重要的最终一环,同时也是个人色彩最浓重的一项。同一个音乐作品,不同的演奏者绝没有完全相同的演绎。这关乎演奏者如何去把握一个作品的内涵(即中心思想),以及去表现演奏者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在这当中,强弱可以说起着最主要的作用。
这是一个似乎被忽略的问题,因为在这个论坛上少有人提到这两个字;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讨论研究的问题,因为我考虑得不全面,不深入。XCHAINS抛砖引玉,期望大家注意到这个问题共同进步。
发表于 2007-1-19 22: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嗯,讲得很好,强弱拍的这个问题我也意识到了,但是在演奏的时候还是把握不好:(
发表于 2007-1-20 00: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学习了,顶~!
发表于 2007-1-20 01:0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强弱拍直接印象演奏效果。。。在所有乐器中,可以说是担任一个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角色~~
发表于 2007-1-20 01: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當初學WindSong的時候就知道了~~
因爲怎麽彈都跟押尾的不一樣~~
但是知道歸知道~~~
就是掌握不好~~:) :)
发表于 2007-1-20 02: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太对了!!!:Q 大家对这个问题应该重视起来,强弱的对比是一首曲子的神,如果能把握好的话,那么弹出的东西就不会有生硬的感觉了。
发表于 2007-1-20 07: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练了这首曲子,学到东西了,继续完善
发表于 2007-1-20 09:3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恩.确实.我也有越弹越快的毛病.有节拍器可是总是不用
 楼主| 发表于 2007-1-20 10: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弱不好把握。我写这篇东西更多的是写给和我一样的“中菜”的。个人认为我们和大师之间有很大差距,主要一条就是差在如何体现强弱拍这方面了。大师都非常注意这一点。如何赋予音乐作品以生命力,以感情,强弱不容忽视!
发表于 2007-1-20 11: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大问题,一定要解决的。
发表于 2007-1-20 12: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只有多听原曲和多放感情,才能掌握好吧
发表于 2007-1-20 13: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凭自己的感觉吧,多听原版的音乐,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影象,平时没有事情多哼哼,投入感情,就象唱歌一样!时间长了,你自然对音乐表达的情绪有自己的感觉,弹起来绝对进步很快!至于乐理只是一种规律,独特的音乐有些地方就是凭艺术家的感觉。用心去感受,用头脑理解作曲者的情绪,然后演奏的时候投入得靠近那种感觉!
发表于 2007-1-20 13: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凭自己的感觉吧,多听原版的音乐,在头脑中形成深刻的影象,平时没有事情多哼哼,投入感情,就象唱歌一样!时间长了,你自然对音乐表达的情绪有自己的感觉,弹起来绝对进步很快!至于乐理只是一种规律,独特的音乐有些地方就是凭艺术家的感觉。用心去感受,用头脑理解作曲者的情绪,然后演奏的时候投入得靠近那种感觉!
发表于 2007-1-20 14: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就在练这个了
发表于 2007-1-20 15: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Q Good Point!
发表于 2007-1-23 14: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让更多论坛的兄弟看到
发表于 2007-1-23 15: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幸好我的老師在第一堂
課就告訴強弱拍的重要性
雖然覺得沒什麼......
但一首歌若大家都會彈
裡面有人能區分出強弱拍
如此就技高一籌了....
而且彈出來的曲子更有味道....
可惜我還在捉摸其中的平衡處......
因為講的簡單...做起來不容易啊:(
发表于 2007-1-24 08: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

确实        深有体会
发表于 2011-9-12 12: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弱有致对音乐的表现力很敏感。
发表于 2011-9-12 12: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太好了 但是改进方法呢?
发表于 2011-9-12 14: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学不来,是天生的。也就是区分大师和普通乐手的区别。一个声音的强弱是由人的情绪发出来的。有这么强的情绪吗?有这样浓的情感吗?怪不得说,音乐大师都是疯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2 01:3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