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沧桑阅尽不成诗---浅释(忠奸人)
评论(5)发表时间:2006年9月6日 5时5分 作者:声声蛮
| | | 英雄末路或许能感受到诗性的悲壮,一个失败者的末路亦能让人无比凄酸,非关成功失败,善恶黑白,非关生或死.正义或罪恶,当你选择了你的生活方式,你就要尊守着生活中那些约定俗成的潜规则.
镜头伊始,约翰尼.德普紧闭的双目占据了整个屏幕,背景是街上混杂的嘈音,慢慢地.小提琴SOIO接过混杂的嘈音,德普微微张开的眼神忧郁得让人心碎.接着一幅幅档案式的黑白照片陆续闪过.随着艾尔.帕西诺老迈的身影出现,弦乐群响起,哀伤的旋律缓缓地笼罩了一切........
在教夫三部曲中老帕的眼神就是酷和冷的代言,一举手一投足都付带着浓烈的雄性标签,此片中老帕那对著名的虎眼迷离颓散,神情落魄,他镌刻的是个年老力歇,郁郁寡欢,在黑道里打拼了三十年仍得不到大老板器重的小头目.
影片的格调从开场起就游浮着挥之不散的苍凉和强烈的宿命感,难得带点温馨的是老帕和德普在圣诞夜一起进餐时那一幕,老帕架着老花眼镜,笨手笨脚地在烧菜,一边配料时,一边和众人调笑说:"这个世界,把菜烧得最好的总是男人,这个道理你就是搬去火星仍是真理”.镜头拉后,饭毕,温馨感褪尽,老帕在和德普坦露心菲:"我的生活一蹋糊涂,就象我爱(贝者)马一样,我下注的那匹马总是输家”.
老帕片中有着一个忠诚的女友,一个常年吸毒的儿子,背着或许一辈子也还不清的各式债务.他对着德普时所说的梦想是存够钱买一艘游艇,然后带着女友远走高飞.但内心言,那种黑道的宿命感已是深烙在他骨子里.在黑衫尼荣升后和老帕重逢那幕,和桑尼他们走近那个可能是枪杀他的机场仓库时他神色绝望,但脚步仍毫不迟疑......当他儿子吸毒过量在进行急救时,他并不显得急躁不安,而是淡漠地对德普说:"他廿八岁了,当年就在这间医院出生,廿八年前和今天一样.一点变化都没有,他在病房里面生死未卜,我依旧在病房外头无能为力”.那失败者的口吻凄酸得无以复加,他所感触的是近三十年如一日的事业.青春粉碎,辉煌难觅,无论是他或是其亲人,生或死根本也不在他所能预料的范畴内.
当德普后来在桥车上要给老帕买游艇的钱,暗示老帕可一走了之时,老帕一脸茫然.那段桥车上的戏极尽沧桑,德普是个卧底或许他早以猜到,但他一直以来对德普的信任已是超出了一种兄弟式的感情,他在德普身上找到了他的寄托,德普年轻.能干,他把德普当成了自已的希望,他在他身上看到了他或许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然而命运给他开了一个最无情的玩笑.他最为信任的人却是他命中天生的对头.那刻,他不断地把玩着手枪,时而萌发着自杀的念头或干掉德普的念头不断交替,那种矛盾的表情把老帕的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
剧中德普对老帕的感情和老帕对他的感情不同,他对老帕本身是出于是一种同情,哀其不争,哀其不幸,后来演变成了那种各式笔墨或逻辑推理也分析不了的,自远古以来.只会出现于男人身上,有别于女性的那种最为纯粹最为直接的信任之情-------义气.但不幸的是,德普的工作和目的就是要出卖这义气.作为一个人,违背着人格上最为纯洁的天性, 当一个人的工作就是出卖别人给他的信任,无论其藉口是多么的大义凛然,可想而知,在良心的遣责上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
德普的演技于此片中可谓惊艳.他镌刻的是一个性格异常复杂的人物,他是一个战绩斐然的特工,和老帕一样,他的生死不在他所能控制的范畴内,他承受着常人难以体会的种种压力,他整天都是活在无形的惶恐中,他对妻儿不能尽爱.对将身家性命付托及其的兄弟不可能尽忠,对着整天只要求他完成任务的上级,他也渐渐从心里也产生了潜意识的底触,在影片的尾段,巨大的压力让德普一度是迷失了,他的精神已临近崩溃,其思想和身份陷进了虚无的地步.他到底是个卧底或是个黑帮成员他已是渐趋模糊............
结局,老帕的宿命无可更改,因引荐了德普这个卧底的错误注定要被帮会处决,从他接到电话到出门那两分钟,老帕的表演将那种悲凉无奈的气氛演到了极致,我感到了一股摄人心魄的冷,非教父中那种力沉千钧,孤独的冷,此刻是一种完全丧掉了生命力,悲哀绝望的冷.看着那幕老帕在抽屉边廿十来秒的戏,听着耳边忽然响起,能把人心揉碎的小提琴旋律,整个天地象忽然也阴霾了起来......
这部电影讲叙的是一个老套的黑帮和卧底的故事,两个多小时的影片中没有史诗般的镜头,也找不到直接刺激肾下腺素的暴力情节,一切都看似平淡无奇,德普演的特工和老帕演的黑帮小头目各怀鬼胎在唠叨的家常中相互利用,相互工作.最后彼此信任,惺惺相惜........结尾也能让人很轻易地猜到,就是特工完成了任务.黑帮分子惨遭灭亡.
这是两个男人的电影,关于责任,关于信任.关于家庭,关于宿命.......日渐苍老的艾尔.帕西诺和风华正茂约翰尼.德普这两个一老一嫩,可能是地球上两个演技最好的银幕男人为你演绎着一个平淡得令人心悸的故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