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00|回复: 26

[古典吉他教学] 陈派教学的秘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7 23: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整理一下,换个主题~~]
外行人唱戏班,我来推测几点:
1,因人而异,看病会诊。
2,根据录音改进技术。
3,分析大家[师]创优出新。
4,理性第一感性第二。
5,运筹数学科学育人。-----[胡说的,我也不大懂,就节拍器的使用令人有所启示]
6,一眼洞穿,因材施教。
7,爱护学生,如己求学。
8,遵守门规,循序渐进以防东施效颦。
[看人凭感觉,育人重技术。------这也许是陈派的杀手锏。]
9,尊重原谱教学,二次创作靠你今后修为。
10,重视陈氏方法论,而后延伸拓展
11。不惜下苦功拿下瓶颈,把最好的一面奉献观众。
12。试验试验再试验,炼出适合个人特点最佳表现技术。
。。。。。。。
若再想到什么再说。
我说的仅是个人体会,是我走马看花“观查”陈派“底细”体查自己过去的不足心有所得。
陈派“门规”,我推测有那么几点:
1,陈派弟子不得随意公开文章“教学”,不向外界随意透露陈派技法及教学方法。除非私下个别带生,归于门下。以免误人子弟,影响陈派声誉。
2,管好自己的门,练好自己的琴。不得随意上网灌水,以免引入是非。
[陈老师可能教哪个学生有一套,教另个学生有另一套。学生网上公开陈派教学秘诀的也许是学生个人附加的见解。不利于陈派的弘扬光大和涉嫌破坏陈派教学运转秩序。
陈老师也许会在适当的时候发表他新的教学文章。他总是不断进取。他有理由不让自己的一些观点认识在自己未公开发布之前让人提前说出去。----也许他觉得某些理念还不够成熟或者。。。。。]
3,不上小组课,一带一。免得相互干扰。-----不要交流,要求认真完成老师交待的作业。

:Q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18 00:15 编辑 ]
发表于 2007-4-18 01: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高度概括!

让我想起《小学生守则》,我被罚抄了过百遍,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呵呵~

这“门规”好像比这里“法 x 宫”的规矩还严。。。
发表于 2007-4-18 09:31:43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12356兄,我觉得不必过于迷信陈老师,世界上的教师和演奏者数不胜数,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吉他教学方法不再是武学秘籍,资料也是浩如烟海,很多勤奋而聪慧的人们经过刻苦的练习和深入的研究和横向的交流,已经能够达到驾轻就熟。 在中国,吉他飞速发展,制作吉他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世界中低端吉他制作的市场已经被中国人彻底攻占,要做的是向高端进发,到时候西班牙的Luthier只怕都要下岗了!^10
 楼主| 发表于 2007-4-18 12:03: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原帖由 sands 于 2007-4-18 09:31 发表
12356兄,我觉得不必过于迷信陈老师,世界上的教师和演奏者数不胜数,随着信息化的到来,吉他教学方法不再是武学秘籍,资料也是浩如烟海,很多勤奋而聪慧的人们经过刻苦的练习和深入的研究和横向的交流,已经能 ...

我没迷信啊.
我自己也看不出来我的迷信.
我只是觉得陈派有一套科学治学的方法论值得细细推敲.:Q
发表于 2007-4-18 14: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陈派教学的公开录像带,我们也能学不少东西,但是是不是还有很多所谓的“葵花宝典”没有公开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4-18 16: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的版主都不是陈派的,所以加精是几乎不可能的.
如果这里的班主是陈派的,他不可能给你加精.除非他违犯"门规"
除非......:)
发表于 2007-4-19 10: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这个有意思!
发表于 2007-4-19 12: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jyfromlz 于 2007-4-18 14:56 发表
通过陈派教学的公开录像带,我们也能学不少东西,但是是不是还有很多所谓的“葵花宝典”没有公开啊?








这是肯定的,就连陈先生现在已经出师的弟子们有谁敢说他们学到了先生身上4成的工夫?
发表于 2007-4-19 14: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里,我需要解释的是,并不是说,先生不把身上的东西教给学生们,而是因材施教。如果用教李洁的方法去教苏盟的话,那么俩个人就都不行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22: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c911 于 2007-4-19 12:37 发表








这是肯定的,就连陈先生现在已经出师的弟子们有谁敢说他们学到了先生身上4成的工夫?

有啊,单说郦嘉炯大约有4成以上。:D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19 22:0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22: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到报纸,说刘翔和美国泳将[七枚世界冠军得主]交流,相约2008北京奥运,说的内容是改进训练,再出好成绩。主题是“理念   创新”。
陈老师正是凭借着他的“理念-- 创新” 树立了 “陈” 字招牌,建立了一支非常有潜力的陈家军。
我深感敬佩。:Q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19 22:2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22:3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看到报纸,说刘翔和美国泳将[七枚世界冠军得主]交流,相约2008北京奥运,说的内容是改进训练,再出好成绩。主题是“理念 创新”。-----并说,游泳也好赛跑也好,为进一步提高水平的训练的指导思想是相通的,高手之争就看谁在今后的训练中创新理念,理念创新。
陈老师正是凭借着他的“理念 创新”树立了“陈”字招牌,建立了一支非常有潜力的陈家军。
我深感敬佩。
发表于 2007-4-21 18: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D :D :D
发表于 2007-4-21 19: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便宜了那个BARRUECCO:)

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秘籍:P
发表于 2007-4-21 20: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沙漠之鱼 的帖子

什么意思?没看明白.:hug:
 楼主| 发表于 2007-4-22 02: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z0926 于 2007-4-21 20:23 发表
什么意思?没看明白.:hug:

他好像说巴鲁耶科对他透露了点什么秘籍。:D
发表于 2007-4-23 14: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沙漠之鱼 于 2007-4-21 19:09 发表
便宜了那个BARRUECCO:)

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秘籍:P

这么说, 也便宜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lol

[ 本帖最后由 cyberninja 于 2007-4-23 14:47 编辑 ]
发表于 2007-4-23 15: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56 于 2007-4-22 02:53 发表

他好像说巴鲁耶科对他透露了点什么秘籍。:D


前两天看了<Manuel Barrueco A Gift and a Life>,人家M.B家里的葡萄酒那是整面个墙壁呀,估计老虞家里的什么古越龙山、绍兴老酒也不老少:)
发表于 2007-4-23 15: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yberninja 于 2007-4-23 14:42 发表

这么说, 也便宜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lol


以后还要继续输出光辉思想,解放世界上所有的劳苦大众……;)
发表于 2007-4-23 19: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种说法太不地道了,我也算吉他中国论坛的“老人”了,说话要负责任知道吗?没有陈志老师,中国的古典吉他能有现在的发展吗?不要误导初学者
发表于 2007-4-23 23: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Q
发表于 2007-4-24 06: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ilverfox 于 2007-4-23 19:56 发表
你这种说法太不地道了,我也算吉他中国论坛的“老人”了,说话要负责任知道吗?没有陈志老师,中国的古典吉他能有现在的发展吗?不要误导初学者



拜托了,79年改革开放到现在快30年了

你的思想怎么还停留在70年?:)

谁误导初学者?

别动不动就拿陈志老师吓人

谁不知道陈老师为国内古典吉他做了不少?

更别自称什么“老人”,让俺笑掉大牙

顶部的能准确说出87年珠海艺术节国内所有演出者名字的才是;)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18: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生了什么事件。一头雾水。
 楼主| 发表于 2007-5-1 23: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今天在看体育台,世界游泳锦标赛,十米台跳水.中国的二名20岁不到的选手连得二个满分.不可争议地夺冠.评论员说,他们的注意力是那么集中,动作是那么地统一,基本功技术水平超好.给普通观众的感觉都是非常之好!
心想,比技术技巧,中国人的真是强项!
回想王雅梦和苏萌的韩国音乐会,令韩国人惊呼:哇!!~~这无疑是世界上最高的古典吉他演奏技术水准!
我真有点确信无疑了.

2007-5-1 23:16:02
 楼主| 发表于 2007-5-1 23: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国古典吉他杂志:陈志先生专访!
        

      
            

        2003-12-16日 20:22 阅读:2105次         作者:第七弦音 [大 中         小]

            
                                               


吉他中国论坛琴友Yun提供原版资料,琴友第七弦音翻译!

  访问中国 —— 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国家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看看吉他爱好者在这里的比例,如果你对13亿没有概念的话,就想象800个100万,这是英国的24倍,美国的5倍!如果只有百万分之一的人谈吉他,那中国的吉他手将也有130000!
  陈志,建立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吉他系,对于这种乐器的普及占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还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建立了正式的吉他课程。当然也曾经历了许多坎坷,最主要的是一些禁止,在那个困难时期,他的身心都倍受伤害。
  苦尽甘来,陈教授的年轻学员们空前繁荣,他的班里有不少于12个获奖学生,有很高的竞争力,这仅仅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也一样做得到!
Q: 你是从小开始学吉他的吗?还是别的什么乐器?
A: 我在学校的专业是数学,不是音乐,音乐是我在上海的童年的一部分,我学过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
Q: 能谈谈古典吉他在中国的历史吗?什么时候,怎样开始的?
A: 从1950年开始的,那时已经有很多很多吉他朋友了,但古典吉他仍然普及不起来,只有极少数人的会。只是简单的弹唱
Q: 是你最先引入古典吉他在中国的吗?怎样开始的?
A:也不能这么说,在我小的时候,我的俄国老师带来了Carcassi方法,在1950年以前,也有一些日本吉他手带来了Carcassi的书。不过严格的说,正规的吉他老师,可能我是第一个,那是1958年。之后在1982年,我在北京建立了一间古典吉他学校,那是中国第一个古典吉他学校。
Q: 然后你们遇到麻烦了是吗?
A:1958年我开始在学校教学,1964年我参加了中国交响乐团,在那里我作为专家演奏古典和夏威夷吉他。两年后,文革开始了,经历了10年,那段时间里,大多数的音乐家受到迫害。比如中央音乐学院的校长,一个小提琴家,连他都难逃此劫。吉他教学被禁止了,只要你碰一下,就得进监狱。
Q: 那时年来你还有接触音乐吗?
A: 因为我也涉及革命歌曲的创作,才可以免受牢狱之灾,但我不准碰吉他,很不自由。
Q: 那其它乐器可以了?
A: 是的,手风琴。钢琴只能演奏《黄河大合唱》,小提琴就只能演奏《化蝶》和其他流行的音乐,贝多芬是完全禁止的。我绝对没有机会表演。
Q: 那一定很压抑了?
A: 十年来,什么都没有!我曾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名叫黄永炎,是位很出名的画家,有时我们悄悄地听音乐,我们必须很小心的关紧门窗。十年什么都没有敢成。
Q:现在吉他在中国看来已经立足了脚跟了,能不能统计一下中国吉他手的数目?
A:我曾想过要分几步走,首先就是建立了古典吉他学院在1982年,是我可以公开传授古典吉他。
Q: 在中央音乐学院?
A: 不是,只是面向业余爱好者,当时在那个城市里只有我被允许教吉他,原因是在80年代早期我曾出过国,然后以不同的身份回到祖国使得我有权教古典吉他。虽然还有别人也有能力教,但他们没这个资格,我有华侨的关系,这些使得中国**更加注意我,也许吧。
Q: 你教出了很多非常出色的古典吉他演奏者,有没有同样多出色的作曲家呢?
A: 还没有,有的学生曾试着创作一些简单的曲目,可是都不太成功。有些学生改编了一些琵琶曲。
  我刚才提到了1982年的第一步,我建立了吉他学校。1984年得到了突破 – 中国中央广播出了一套教学节目,随后宣布**同意吉他教学!1982年只在北京有学院,在这个节目播出之后,全国各大城市也开始了。

Q: 你是说你用了14年来实现这一切吗? 从文革到1984年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是吗?
A: 是的,宣传花了很长的时间。其他地方的老师也开始教,但水平都不怎么高,所以我和中央音乐学院的和声,乐理和其他科目的老师达成协议,建了三个时期进行老师的培训,我教吉他。
Q: 你教他们如何教学生?
A: 是的,在1990年底,中央音乐学院开设了吉他专业,在中学就有了,晚些是学院。
Q: 中国有国家级的吉他大赛吗?
A: 我弄了一个,大约在1986年吧,但后来我把他停了,已经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吉他比赛了,但全部都是业余的,我绝不会组织业余级的比赛。第二,我的学生也不许去,我也不会去作裁判,我不是很经常让我的学生去参赛。
第一次,没有北京的学生去参赛,第二次有两个,他们分别获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最后一次香港比赛,进入决赛的六名选手4名是我的学生,但我将不会每次都让我的学生参赛。
Q: 在北京可不可能有一天举办一场世界级的吉他大赛?
A: 也曾有人邀请我举办一个,但资金是个大问题。对于裁判的要求很高,比赛也要很高的水准,我可不想有一大堆的参赛者,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有实力的选手,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
Q: 你对于培养高水平的吉他演奏者很有一套办法,你的学生多次在国际大赛上获奖就足以证明,你是怎么做到的,能说说你的训练方法吗?
A: 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得先说说中国的环境,世界各地又非常多的朋友深爱着吉他演奏,顺便说说伦敦的Maurice Summerfield 就曾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Q: 我们都在洗耳恭听!
A: 在中国我培养了一大批吉他演奏者,1985年,中国轻工业制造局举办了一次乐器制造大赛,收集了来自各地的各式吉他。数据显示每年制作80万把吉他。
  吉他的质量非常差,也许很难买到高品质的吉他。60到70年代,中国根本没有私人的吉他制作商,只有乐器工厂,广州的红棉吉他场算是最有名的了,在那个特殊时期,尤其是吉他声产量很小的情况下,要买一把吉他甚至得买票,后来就不用了。现在,很不幸,红棉吉他厂倒闭了,但我觉得他的质量是在是非常差。
  每年,中国生产80万把吉他,十年就是800万把,所以中国至少应该有800万朋友弹吉他,但也有很多只是喜欢听,不弹。
  广播持续了十年了,每天都有超过200封信来自听众。电视录像也非常普及了,这是高科技的产物,我也作了其他的电视节目,但不是很高水平的,杨雪霏和王雅梦在那个节目里,雪十岁,雅梦十五岁,这个节目推动了吉他教学的发展。
  学校的学生和军人们也喜欢吉他,他们喜欢弹唱的那种。
Q: 很明显你的学生都非常努力,你是怎样做到的?是什么样的观念在影响着你们?
A:首先,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演奏方式,两手都要有正确的演奏方式,一个好的电视教学片一定要重视右手的演奏,所有的学生必须重视右手在演奏中的位置。手指必须在完全正确的位置,同样还要注意力度的掌握。音色和音质是至关重要的,好像一个歌手,歌唱得非常有感情,可是声音不好,那还是白搭,所以学生们一定要注意右手的练习。
  对于我来说,选择练习曲是非常重要的,我需要为我的每一个学生量身选择它需要的练习,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学习。我也写一些简短的练习曲,但只是一些很短的部分,用以补充学生们在联系中的不足。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知道很多西方的吉他教师也很重视右手的练习,也很会为学生选练习曲,但他们常常忽略了一点就是没有详细告诉学生注意节拍的掌握。就好像一个西方的药剂师会告诉你一天吃两片药,但如果是个老中医,他不仅会让你吃药,还会说明药的成分。
  我通过经验给我的学生找最有效的方法,比如说,一个练习曲需要练习多少次?我会选择3、4 个不同的节拍,见效之后,马上换另一个联系。这个办法非常有效,尤其是对小孩子,因为他们很听话。
Q: 可能听话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英国的孩子可没这么听话
A: 建筑上,要建好一座结实稳固的大楼,一个稳固的地基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方面,我决不会马上就叫学生演奏,因为如果对于基本的技法没有一个坚固的基础,那演奏只不过也是无稽之谈了。
  一个建筑物必须有坚实的框架,打好框架,才能开始内部华丽的装修,整个建筑首先必须坚实不会倒塌。
  只有当学生打好了技术基础,具体的演奏技巧才能得到灵活运用
  有人说我太过于重视技巧的练习,我不同意。我更愿意说我是重视基础。我觉得对于年轻的学员来说,有个坚实的技巧基础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非常小的学员,就像很多我的学生。
  在早期的学习中,理论和基础,如果我教他们演奏多一些,那技巧方面就会被忽略,对于年轻的学员来说这的确很难接受,即使他们完成了练习曲也好。
  现在我来回答你关于怎样促进年轻的学生。首先,学生的父母必须足够重视,这其实不容易,当家长把孩子送到我这里来学琴,那这对父母中至少有一个人是吉他爱好者,来自父母的支持对于孩子的练习时非常重要的。
  第二点,同样重要的是让学员们自己发生足够的兴趣去学习古典吉他,必须要发掘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有足够的兴趣自己往上爬。如果能让一个孩子感觉到及他很好学,他就会更感兴趣,我决不会强迫我的学员练习一段我认为不适合它的曲子,进步是要自发的和循序渐进的,我也决不会让学生觉得一个联系比上一个难得多,一点一点,慢慢来。
  我也尝试成小组教学,一个小组三到四个人,练习同一段练习曲。女孩跟男孩在一起,如果一组只有男孩他们会很淘气,只有女孩的相对比较听话,而男孩和女孩掺在一起的组是效率最高的。
  当他们的水平有所提高了,我就会把他们分开,然后分配一些二重奏给他们练,男孩的兴奋一些,女孩的平和一些,然后再和其它的组进行比赛。
  我也运用同样的理论在我的音乐学院学生,我不会让他们经常见面,只有当火候差不多了才动身。
Q: 多长时间一个学期,一个星期?一个月?
A: 一个月,有的时候对于我的音乐学院的学生要两个月。比如说,当王雅梦练习的时候,不会让别人看到她,但两个月后我会让其他同学听她演奏新的曲目。
  与此同时雅梦也不会听到其他同学的进程,比如苏蒙也集训两个月,在这两个月中,对于亚蒙来说也是一种刺激作用。
  在两个月后的一个星期,我们将会有一个小组会议,各自演奏练习成果,然后作出评估。
  我肯定我的所有学生都很出色,他们都会在其中学到不少对方的优点。
  总体来说两点:互相激励,互相学习。这就好像在篮球比赛中,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特长,有的善于投篮,有的传球奇准。现在我有越来越多的球员,然后我让他们寻找对方的优点。当我们开小组会议时,我就会介绍一些有特点的学员让其他人可以从中获益,比如说,陈珊珊对音乐有非常好的感觉,有时我就会让她不参加小组赛而安排一些简单但非常动听的练习给她。她很聪明但是太年轻我就会安排一些技术性的练习。
  老一点的学生就很忙了,王雅梦要练习三到四个小时每天,她有非常坚实的基础,而且学新的东西很快,比如Assad,她两个月就学会了,还有Koshkin圆舞曲,两个星期就拿下了。苏蒙也很用功,每天练习四到五个小时,而且考试期间还没有时间练习。有些网友说他们每天练习十个小时,这多是不可能的,我更关心练习的效率而不是时间。
Q: 你的学生怎样选择音乐?是你帮他们选还是完全自由的?比如亚蒙怎样选择Assad 的?
A: 我帮他们选的。
Q: 她同意时因为她喜欢还是因为她比较听话?
A: 开始是因为顺从吧,但当她真正开始练习,她会开始喜欢的。
Q: 有没有学生曾说过“我不要弹着首曲子”?
A: 有时候吧,有的学生会说“有人谈过这首曲子了,能换一个给我吗?”,我会坚决地说不!
  这就好像吃药,不管它好不好吃,只要你需要,就得吃。选什么练习曲没得商量,不过如果学生要开音乐会,那可以坐下来讨论一下演奏什么曲目。
Q: 能不能谈谈吉他在中国的现状,和你对未来的期望?
A: 目前我们有五间吉他学院在五大城市: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和沈阳音乐学院,上海和广州目前还没有,不过正在计划建设中。他们都是我的学生,水平很高。
  所有的老师都出自我的门下,在我的活动中用到了所有主要的曲子,其他人追随着我。
  所有的音乐学院都有一个吉他系,所以最终有吉他学院的地区的吉他水平都会不断提高,这将是我计划中的第一步。
  第二步,我将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国际大赛中。
Q: 当一个非常小的孩子开始学吉他的时候,用什么来吸引他?什么会让一个小孩在对吉他产生浓厚的兴趣?
A: 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会让非常小的学员看到王雅梦和苏蒙的成果,也许这也是一种刺激吧。他们可以看雅梦在同样很小的年纪获的奖,苏蒙也是 – 只有14岁。学生们和他们的家长都在期望。王立新,一个11岁的小男孩,张腾跃,只有8岁!他们会想像他们那样演出。
Q: 从一开始你就给他们树立个榜样是吗?
A: 不同年龄的学生要不同对待,比如8到12岁的孩子会有一个偶像,可是12到16岁的就可能有很多了。
Q: 你是怎样凑钱送你的学生去参加国际比赛的?
A: 王雅梦参赛时,是我付的全部开销,东京,马德里……重要的是让她展示自己。后来,**出钱了,好像东京和维也纳。但是去香港,我要自己出银子了。
  一个陈志学生,11岁的小男孩曾告诉我他也在创作吉他曲,陈志先生的回应是他写着玩的。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当他们真正的像演奏吉他那样认真地开始创作了,我们一定会听到他们很多作品的,在这期间,陈志教授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的高效高质量的大量吉他演奏家也在层出不穷,我们拭目以待。
(Classical Guitar in English)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6: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自己跟徐宏在一起的感触吧。上一次与徐宏是今年元月在杭州碰的面。这次他给我带过来的感动是震撼!作为一个演奏者无法想像在短短的四个月他的音乐和技术表现竟有如此的突飞猛进。[在写这段文字之前,我有意地看听了较多的国内外吉他演奏家的音视频],在感叹人比人气死人的同时,又一次对陈派的技术进步法感到由衷的惊讶和钦佩。可怕的陈派!
四个月以前说徐宏是国内优秀的古典吉他老师我相信。说他已立身演奏家的行列我怀疑。而现在我真服了他。他似乎已踏上了“古典吉他演奏家”的运行轨道,积蓄了能量向更高的境界前进。
无论他在视奏简单的乐曲还是在练习演奏10--20分钟的长篇曲目,在不干扰他的前提下,我都在很认真地听。我对他说:你比以前有很大的不同。他说,其他人也有这个说法,你是怎么看的。我说了,他似乎同意我的说法。
他弹琴的音色很迷人。乐曲层次感很强。乐句分段很清晰---我故意只听其中的声部,发觉都是那样的完美。对休止符的控制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他的左手和右手的协调配合和控制变得那么的自然,仿佛都在“心理演奏”的把握之中。
若是提到应该怎样引导初学者上路的话题,很可能众说纷云,今天中午我,王杰,徐宏共进午餐时我说,对于引导初学者入古典吉他门道,徐宏没问题,他弹简单的曲子都是那样的迷人,初学者听到那种声音就会为之着迷,能“目标引导”初学者轻松上路了,无需拿初学者摘不到的葡萄架吊人家胃口。
在昨日的温州吉他发烧友齐聚瑞安大地纯音乐酒吧的活动中,有200来名客人在酒吧就坐,温州吉协会长魏建西一行12人也来到了大地酒吧,我充当了临时的主持人,一系列吉他节目过后,我先讲了吉他来源的美丽传说之后请出了徐宏。
徐宏在台上献演了三个曲目:
(1)老罗梅罗的《古巴幻想曲》---他自己扒的带。
(2)流行歌曲改编曲《插了翅膀的女孩》---他自己改编的。
(3)皮革探戈
。。。。。台下掌声响起!!!:victory:


。。。。说到有人问及徐宏怎样演奏好古典吉他,他说,
(1)你得做到在演奏吉他乐曲的时候把曲中的每个声部都能独立地唱出来。
(2)你得把乐曲的分句[分段]交待清楚,不能“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反正就这意思。
(3)他说自己也记不清了。
(4)在做到上面的要求之后再来考虑把你的音乐感觉融进演奏当中。
------[我在想:]-跟国外的某些音乐教育思想真的不同。
老外一开始就崇尚自由。
中国的应试应赛教育有时真的很管用,别说跳水,就艺术体操,体操之类在国际上中国也是强项。
个人感觉,徐宏除了有陈派思想根基之外,还有他自己的一些闪光的思绪。
在我写完这篇杂文之时,徐宏所乘的车[瑞安---杭州,下午2:40发车]大约到了宁波境内,杭州也快到了吧。
祝他一路好走~~~;)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5-4 17:0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4 18: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演奏乐曲,若是能把所有的技术性要求都做到位演奏出来,其可听性就很强了。但出来的东西绝不是迷笛。--------这是12356现在最想说的内心感触。:P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5-4 18:4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3 16:15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