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236|回复: 54

谁能边弹琴边讲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5 00: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荷塘月色配吉他曲《月光》。边弹边朗颂。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的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棉歌。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 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 ,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象 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 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 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 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 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今晚若有人采莲,这儿的莲花也算是“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为纪念朱自清将校园内一古亭命名为“自清亭”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0: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谁能边弹琴边讲故事?
古爾雅斯厲害之處不單在於他的彈奏技巧,更在他的「敘事功力」。一個演奏家能否鶴立雞群,端看他能不能說出魅力十足的故事,吸引人們的耳朵繼續聽下去。古爾雅斯不僅做到了,而且還做得很好。
----转自《红吉他》评语。
------------------------------------------------------------------------------
这句话很中听。弹琴要给别人有连续的想像空间。
若能边弹边说,自圆其说。那又是另外一番味道。-----直接的感性风味小餐。不知谁有这样的爱好,非常愿意和您交朋友!
我大约可以边弹琴边念即兴的歪诗,胡编的情景小故事。
不过我有一个想法,做到一边朗颂朱自清的《菏塘月色》,一边弹着《月光》。感觉这是对自身的一种挑战。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0:29:23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感觉自己能行。就是朗颂得可能会有点滑嵇。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0: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还要设计一下月光的段落与《荷塘月色》的段落对比。还要争取快讲的方式在月光的某一段落的演奏时间里把《荷塘月色》的某一长段落讲完。。。:mad:
[我想这么长的文章《月光》得奏二遍。。。再设另一把吉他重奏,一遍是日本版的重奏,一遍是德国版的重奏]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5 00:4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1: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现在回家试了一下.就朗诵完第一自然段刚好弹到316131...的位置,弹316131的时候,刚好是"沿着荷塘...."
这么长的文章,我看得删点掉.
我这么罗索了,弹这曲的时候却发觉朱自清老大比我更罗索...:)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2: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的第二自然段也刚好得用<月光>的二个自然段16小节去应付.说到"路上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乐曲弹到了乐曲第一段主题回顾段落....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2: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象 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 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 ,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
第三自然段删繁就简成这样刚好过一遍:
 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象 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 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2: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 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 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 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今晚若有人采莲,这儿的莲花也算是“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
看来后面这么长的文章得删成前面大小的二个自然段,那样乐曲重复时只有朗诵的二个自然段的时间长度了.
------------------------------------------------------------
要么想办法处理成七个自然段,把月光再从头到尾弹一次,反复段再来一次...:) :cool: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2: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朋友,帮帮忙,帮我把荷塘月色的后面段落裁减处理成文章第一自然段大小的七个自然段.总共十个自然段.<月光>乐曲刚好反复弹二次.这样还有呼吸的空闲,使单人版的朗诵配乐变得有味起来.
我准备把它拿到酒吧边弹边朗诵....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2:5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 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一了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 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到这里<月光>奏了整曲一次]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 ...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 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    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
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今晚若有人采莲,这儿的莲花也算是“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音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1927年,7月,北京清华园。)
-------------------------------------------------------------------
发表于 2007-4-25 02: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一大堆不明白!
如果说我一边弹琴一边走神你信不信!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3: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ue_dream 于 2007-4-25 02:55 发表
说了一大堆不明白!
如果说我一边弹琴一边走神你信不信!
我是练过的,跟平常弹琴差不多,嘴里快慢不要紧.弹琴的呼吸和朗诵的呼吸合拍就行.
不弹琴分段落跟着乐曲朗诵,那样你是否可以了?!
---------------------------------------------------------------
我以前注重机械练习,把弹曲子也当作机器的自然运转.边弹边说话.所以加上朗诵弹琴也不会乱.弹阿宫也可以,弹大教堂聊天还可以,朗诵就可能有一点点结巴了.:D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03: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lue_dream 于 2007-4-25 02:55 发表

如果说我一边弹琴一边走神你信不信!
我信.绝对信.我也走神.曲子照样弹下去.不走神的话边弹边说话念不了歪诗.:cool:
发表于 2007-4-25 08:5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虞老师是个性情中人啊,又尝试新东东:time:
发表于 2007-4-25 09: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边弹琴边讲故事和边弹琴边唱歌不是差不多吗。。。:lol
发表于 2007-4-25 10: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rz 于 2007-4-25 08:53 发表
虞老师是个性情中人啊,又尝试新东东:time:



这个应该不是什么新东东。

Bruce Springsteen 就会这个。而且是边弹吉她,边吹口琴,边讲故事。我清楚地记得VH1台去年曾经专门有一栏节目"storytellers",就是他主持表演的。幽幽的蓝色灯光,娓娓道来的故事,伴着吉他的变幻旋律和色彩,和着口琴的乡音 ... 只能叹息表演者的多才多艺和心灵手巧。有兴趣地可以看这个链接:

http://www.vh1.com/shows/dyn/storytellers/90825/episode.jhtml

有兴趣的可以上YouTube搜搜看有没有他边弹琴边讲故事的视频。

如果大家对Bruce Springsteen觉得陌生的话,相信大家在知道他就是凭"Streets of Philadelphia"获多项格莱美大奖的艺人后就会对他很熟悉起来了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1:4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uorz 于 2007-4-25 08:53 发表
虞老师是个性情中人啊,又尝试新东东:time:
那是十多年前就会的,就是想"正规"点,用荷塘月色和月光"混响"地来一下.
诗散文配乐朗诵几千年就有了.
吉他叫作"诗琴"也可能是几千年以前就有.
独角戏地边弹古典乐曲边朗诵外国人肯定会有,不知道网友中有没这个爱好.想交个朋友.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1:5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轻兮笑 于 2007-4-25 09:13 发表
边弹琴边讲故事和边弹琴边唱歌不是差不多吗。。。:lol

那要比弹唱要克服更多的心理障碍....不信你试试.
我觉得首先得把弹曲子训练成为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和手工活机械运动",再留着你的意识开口说话并加工手中机械的"艺术品".而做到这一点与弹唱的手工活机械化程度相比,边弹古典曲目边朗诵的要精细地多.复杂的多.有如现代小汽车与农用拖拉机的比较.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5 12:35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1: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mj 于 2007-4-25 10:47 发表



这个应该不是什么新东东。

Bruce Springsteen 就会这个。而且是边弹吉她,边吹口琴,边讲故事。我清楚地记得VH1台去年曾经专门有一栏节目"storytellers",就是他主持表演的。幽幽的蓝色灯光 ...

前些日子听你说起过.有空听听.:D
发表于 2007-4-25 17: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我边弹边唱还行  边弹边说有难度 说着说着就说出旋律了 汗~~~就跟琴声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22:4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荷塘月色

-----[第一次《月光》边演奏,边朗颂]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 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 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1)月亮渐渐的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模模糊糊地哼着儿歌。我悄悄地披上大衫,带上门出去。(2)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 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3)路的一旁 ,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4)
  路上只我一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象 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 个世界里。(5)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象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6)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7)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8)
这时候叶子 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 塘的那边去了。肩并肩密挨着的叶子,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9)叶子底下是脉 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10)

------[第二次《月光》边演奏边朗颂]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象是笼着轻纱的梦。(1)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我却以为这恰到好处,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2)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象是特为月光留下的。(3)树色的一例象一团烟雾;杨柳落下她稀疏的靓影。树梢上隐约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4)
     树缝里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5)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6)
采莲是江南的旧俗 ,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7)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8)
   今晚若有人采莲,这儿的莲花也算是“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9)--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没有声响,妻[老婆]已睡熟好久了。 朱自清。(10)
-----------------------------------------------------------------------------------
朱老大太罗索了,被12356删了不少,看看通了没有:) ~~:cool:
演奏一次月光加反复段是80个小节,每8小节一个自然段。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5 23:02 编辑 ]
发表于 2007-4-25 23:07:56 | 显示全部楼层
于思雷,你最近是不是挺闲的?;)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23: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哈哈 于 2007-4-25 23:07 发表
于思雷,你最近是不是挺闲的?;)
今天下午开卷考,三门课考试:行政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学,感觉都有80分了。二个小时不到就出来了。
明天陪领导到我下派的村看看,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后天和星期六又有三门课学习考试。
去今年下派工作休闲,但事情干了不少。
谢谢关心。:D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01:4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成功了.我一边重复演奏<月光>曲二次,朗诵完<荷塘月色>------弹琴和朗诵同步进行,音乐出来一点后,朗诵开始,造成错位体现音乐和散文.有一定的立体感音响效果.
缩短了其中原文段落的句子,放慢吐词的速度或留有嘴巴不动的空闲时间让音乐静静地透露出来.别有一番风味.

去年我在温州大中院校[温十八中站]巡演时,弹了一首<雨滴>,并像卡通片的配乐解说般的同步胡说了一个阿拉伯小女孩到雨后花园里采磨菇的情景故事,不料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有老师在台上赞这是"高雅艺术",给师生们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音乐课.有评论说:12356拿吉他边弹边说,绝了!!....那时我就说:我有一个心愿,争取做到边弹月光边朗诵<荷塘月色>,在以后的演出中实现这个愿望.
如今我实现了.
:lol: ;) :Q :) :kiss: :victory: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6 01:5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08: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一步的尝试,放月光录音带[刚好二遍],弹德国版重奏声部[日本版的不合适],朗诵荷塘月色散文,三位一体同步进行.
发表于 2007-4-26 08: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D :Q
发表于 2007-4-26 08:5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吉他“弹说”,好啊,值得推广有发展,我回家试试,这还玩出了新花样。
发表于 2007-4-26 13:5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弹说,这个好象早就有了。弹着皮帕说书的,叫什么来着?
:hug:
发表于 2007-4-26 14: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可以一边弹回忆一边讲这个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人家,他天天讲故事片,他说,从前有座山........
发表于 2007-4-26 14: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对, 江南有苏州评弹, 北方有京韵大鼓...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5: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苏评弹要比这个容易得多.弹一句说一句,温州鼓词也行.
发表于 2007-4-26 15: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边弹边背诵那么难的散文,真牛啊!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6: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tlover 于 2007-4-26 15:51 发表
楼主能边弹边背诵那么难的散文,真牛啊!

没背颂,是"看读",再傻乎乎地给点表情和随意.:) :D
看读就像是"视奏".
若能"背颂"那肯定能更随意.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6 16:2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6:4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p82125 于 2007-4-25 17:42 发表
让我边弹边唱还行  边弹边说有难度 说着说着就说出旋律了 汗~~~就跟琴声跑了

其实很简单,电脑为什么可以边放音乐边作业?因为内存的音乐是它的一个"机械程序"
人脑应该比电脑发达.同样弹月光也可以练成是人脑里的一个机械程序,弹到哪里,大脑就下意识地指挥你下步怎么弹.
就当是弹月光是灵魂出壳敲木鱼照样敲.    "魂"来了,口里念念有词.同时木鱼的韵味也浓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6: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56 于 2007-4-26 08:02 发表
下一步的尝试,放月光录音带,弹德国版重奏声部,朗诵荷塘月色散文,三位一体同步进行.

弹重奏声部若能记得牢,不看谱能随意弹出.那这种方式12356也一定能做到.
这不是迷信,一定有它科学的道理.
这几天不是愚人节,不说胡话.:cool:
发表于 2007-4-26 16: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弹阿公会议可以做到,月光还真不行。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16: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tlover 于 2007-4-26 16:51 发表
我弹阿公会议可以做到,月光还真不行。

那以后肯定能行.原理差不多.:Q
发表于 2007-4-26 22: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种情况只能出现在乐曲节奏较平稳且缓慢进行的旋律中,楼主,你试试用大教堂第3乐章来朗诵,看看能否完成?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23: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秋韵情思 于 2007-4-26 22:24 发表
此种情况只能出现在乐曲节奏较平稳且缓慢进行的旋律中,楼主,你试试用大教堂第3乐章来朗诵,看看能否完成?
能比较随便地说话.
这适合煽动性的演说,边弹边讲.即兴地来试过.没问题.[弹的速度160-170左右].只要熟练了就行.
后面的圆滑奏部分放不开讲.说话要结吧.注意力被转到弹琴上了.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4-26 23:1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23: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慢曲可以讲话随意快点,快曲虽可以同步快讲,但我觉得吐词应该要慢一点,拟扬顿错一点.
指法太复杂的曲不大适合边谈边说.假定能够熟练得一踏糊涂,应该也能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3 18:40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