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7-5-5 00:4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tlover 于 2007-5-5 00:23 发表
意境
yìjìng
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西人评论音乐作品这词用得多不多?中国人用这词似乎象用口头语那么习惯。日本的福田进一的讲课也有类似地提到跟“意境”差不多的比喻。比如说《恰空》就像某人从婴儿慢慢长大,而且他也特别喜好用演奏的“身体语言”--[动作幅度较大]来提示受众“我”将给你的是什么“意境”,就连他的门下那个叫什么织女的在演奏时的身体动作几乎跟他一模一样,好像是同个模子里印出来似的。当然演奏时动作幅度最大的要数牛郎---山下和仁了。韩国人也有这个倾向。杨米米的也比较大。陈派的苏萌,李洁她们的附加动作幅度却很小。
是不是“意境”的提法是神秘东方的专利?!:D:victory: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5-5 00:5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