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983|回复: 30

讨论:应用"弹性速度"练习演奏布罗威尔练习曲第六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5-19 10: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威廉斯讨厌"弹性速度","弹性速度"真的令人那么讨厌吗?
塞哥维亚常用"弹性速度".为什么?
试一试应用"弹性速度"演奏表现布罗威尔练习曲第六号.
会有什么所得?: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1: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我想所谓"弹性速度"是"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的综合表现.比如上坡的加速度是"负"的加速度,下坡是"正"的加速度.过弧线坡有二种情况,一种是凹型弧状的,一种是凸型弧状的.
而对于结构音来说,它的延音延时也是一种平衡自然的表达.
驾驭"弹性速度"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良好的音乐感觉.
就像把对能够把握海浪的节奏,做到与浪共舞的冲浪运动员姑且叫他水手的话.在音乐表现中能够驾驭"弹性速度"的也是对乐手的一般技术要求.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5-19 11:3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1:54:3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我想,弹性速度的运用主要是克服音乐表现中的"生硬"与"机械",使之变得"圆润"和"顺乎自然".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7-5-19 11:5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2: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弹性速度跟REBATO不同.后一种是重新安排节奏.
弹性速度还可以是确定在平均时值的节奏型一定时值范围内凭感觉自由发挥.----比如在乐队配合或重奏合奏中[或独奏中]
另外弹性速度还可以进一步地打破上面的限制凭感觉自由发挥.它的韵味和律动[音乐]简直无法用常用的记谱法完好无损地记录下来.-----比如表现高山流水般的民乐....:lol: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2: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葛路路 于 2007-5-19 11:54 发表
通常认为,弹性速度是撞上高山被迫减速的托词,
初学这么搞必然被骂:好好使节拍器.
我觉得弹性速度不是什么托词.而是顺应自然的目标对人们提出的一种基本技术要求.
我认为初学者二个方面都要抓.
一是使用节拍器的机械训练.
二是利用节拍器或脱离节拍器的顺乎自然的音乐表现.(比如弹性速度的练习和应用.)

比如怎样看待弹奏乐谱时的后续"目标引导"?怎样做到技术性衔接的圆润?克服生硬的表达音乐?
又比如怎样做到脱离机械节拍的机械"命令",把个音,乐节乐句表达得顺乎自然.富有音乐的张力感.使音乐的表达有韵味,有韵律.而其音乐表现与作曲者的本意并不矛盾.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5-19 12:33 编辑 ]
发表于 2007-5-19 13:3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每部交响作品都有“弹性”演奏的时候,节奏和节拍的丰富变化,渐快,渐慢,渐强、减弱的处理,都很正常,但是“弹性”演奏的前提是作品需要你怎样去表达情绪,而不是因为技术方面的问题而刻意去制造所谓“弹性”的空间,从而不能完整连贯地去表达作品,说实在的,我个人实在不怎么喜欢老塞的演奏,虽然他老人家是大师。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3:39: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觉得怕高的弹性怎么样?
太阳舞蹈的三人奏中的弹性怎么样?
发表于 2007-5-19 13: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阳的舞蹈我刚看完,三位大师的技巧无可非议,我现在不明白你说的‘弹性’到底是什么意思,威廉斯讨厌的所谓“弹性”是因为技巧的难关无法克服而去刻意制作的“弹性”,而不是正常表达作品而应有的“弹性”,刚才看的三位大师们就没有那种威廉斯所讨厌的那种生涩的“弹性”,他们是真正逾越了技巧的难关,在尽情地享受音乐,此“弹性”非彼“弹性”。
发表于 2007-5-19 14: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弹性为借口,随个人喜好处理作品,实在是一件不太上档次的事。最好不要说出口。
发表于 2007-5-19 14: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练习时千万不要这样...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4:4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ogenyingxiong 于 2007-5-19 13:57 发表
太阳的舞蹈我刚看完,三位大师的技巧无可非议,我现在不明白你说的‘弹性’到底是什么意思,威廉斯讨厌的所谓“弹性”是因为技巧的难关无法克服而去刻意制作的“弹性”,而不是正常表达作品而应有的“弹性”,刚 ...

那威廉斯的彼弹性有没有?
我觉得老威的弹性似乎有点不足......相对同级别的演奏家,[比如杨雪菲],老威表现得有点比较高级化的"机械"和"生硬".
发表于 2007-5-19 15: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56 于 2007-5-19 14:46 发表

那威廉斯的彼弹性有没有?
我觉得老威的弹性似乎有点不足......相对同级别的演奏家,,老威表现得有点比较高级化的"机械"和"生硬".

这个没有什么可比性,每个演奏家乃至大师们的因为出生时代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性格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一般老一代的演奏家们的演奏比较细腻、沉稳、注重细节,新进年轻的演奏家们演绎作品时大多比较张扬、豪放、更注重作品的表达方式,更有现代气息,也更容易被我们所接受,对音乐的理解是因时代和地域的变化而更为多元化,同样的作品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文化环境下有不同的演绎方式……我还是先打住吧,这个话题就大了,不是我们这些爱好者所能够讨论的。我个人以为想要弹好古典吉他必须苦练基本功,克服技术上的难关,先完整流畅的把作品演奏好为上,对大多数人而言,先过了音色、节奏、强弱这几关再说,至于什么“弹性”不“弹性”的还是先不要考虑了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5: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沃尔夫岗 于 2007-5-19 14:23 发表
以弹性为借口,随个人喜好处理作品,实在是一件不太上档次的事。最好不要说出口。

弹性不是借口.吉他发出每个音符都有它固有的"弹性",在乐句里每个音的弹性处理应该有所不同.要注意顺其自然,而不是机械的表达.
弹性的控制处理还应该包括[音色]力度,速度,律动等要素.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5-19 16:18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5: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ogenyingxiong 于 2007-5-19 15:37 发表

这个没有什么可比性,每个演奏家乃至大师们的因为出生时代和生活环境的不同而性格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同,一般老一代的演奏家们的演奏比较细腻、沉稳、注重细节,新进年轻的演奏家们演绎作品时大多比较张扬 ...

在可以把握控制的技术范围内有所表现无可厚非.
我觉得应该要有所尝试.即便初学者也一样.
恰恰这也是追求细腻的表现.
发表于 2007-5-19 15: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56 于 2007-5-19 15:45 发表

在可以把握控制的技术范围内有所表现无可厚非.
我觉得应该要有所尝试.即便初学者也一样.
恰恰这也是追求细腻的表现.

在可以把握控制的技术范围内有所表现无可厚非.!!!!!!那就不是我们爱好者和初学者所能达到的程度了……哎~~我赶紧练琴去!!!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6: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ogenyingxiong 于 2007-5-19 15:57 发表

在可以把握控制的技术范围内有所表现无可厚非.!!!!!!那就不是我们爱好者和初学者所能达到的程度了……哎~~我赶紧练琴去!!!
如果你认为演奏者的素质跟乐手的素质要求是不同的.我也不说什么.
我认为要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古典吉他演奏者必须要注重乐手素质的训练.
弹性速度的训练也是乐手素质训练的功课之一.
不同的看法归不同的看法,谢谢你的精彩回复!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5-19 16:2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19 17: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提一个问题:
就是在布罗威尔第六号练习曲中去掉每个重复乐节,你觉得演奏的效果怎样?
我的感觉是听起来变得不舒服了.
弹起来也是乐谱命令式的被牵着鼻子走.

有二个小节的重复多好!:lol:

就像是二个人的对话:
古典美眉亲切地问12356:你吃过饭了吗?
12356很高兴:我吃过了.
美眉又说:菜合不合胃口?
12356喜滋滋的:好吃,好吃!
美眉还是挺关心:要给你敲敲背不?
12356:西西,有这等好事.早说嘛~
美眉:上网可别太久了
12356:好的~
.................
:L
这就是弹性速度的功效.:lol: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5-19 17:44 编辑 ]
发表于 2007-5-20 02: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弹出来怎样才好听?用文字描述要写多长?然后编译入大脑进行想象,“弹性”。。。。

音乐是声音的子集,能听到的声音就是物体震动把能量通过空气传导入人耳,刺激耳内神经再使大脑产生反应。人类记录声音的方法通常就是电磁

模拟或是计算机数码化。现代科技要记录声音有多难?在互联网上讨论声音何不基于某声音记录?


我弹过 Etude VI - Leo Brouwer,视频里第 1首,这个记录不会因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记录下来了可以发现我就有因技术问题而“弹性”的因

素:
http://cn.joeno1.com/Guitar/tmp/50mins.wmv
自:http://blog.joeno1.com/article.asp?id=52
这基本就是我对这首作品的理解了。录下来了就有参照物了,以后任何时候听都可以了解自己当时是怎么会事儿。

别人也录下来了,我就可以参考。发现了令我佩服的理解,因为我弹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的思维,所以当然也没有这样的效果了,里面的“弹性”属于什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36_X-bojjUY


讨论的参照物,录下来就有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5-20 08: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得要像JOE说的这样,录音上传.废话少说.

为了响应这个倡导,12356准备暑期开始发录音凑热闹.
发表于 2007-5-20 09:3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56 于 2007-5-20 08:41 AM 发表
确实得要像JOE说的这样,录音上传.废话少说.

为了响应这个倡导,12356准备暑期开始发录音凑热闹.




  :Q :Q 好!!!........大力支持!!!~~~~~~:kiss: :kiss: :kiss:
发表于 2007-5-20 09: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12356  先生



期待:Q
发表于 2007-5-20 22: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56 于 2007-5-20 08:41 发表
确实得要像JOE说的这样,录音上传.废话少说.

为了响应这个倡导,12356准备暑期开始发录音凑热闹.

123456,你准备暑期发些什么曲目,我也找找练练,看看我们谁更有“弹性”,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01: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好,一起出题吧.
我的无名指实在出不来好音色,肉指没指甲的干活,凑合着来吧.
从小曲开始.先折腾几个月吧.:D

或者段落也可以,别太长了.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5-21 01:2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03:04: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还可以用古典吉他弹单音旋律,听一听每个人表现的旋律声线色彩和韵味是非常有趣的事.
有好事者可以另加伴奏.
发表于 2007-5-21 04: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会推荐自己弹过的: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362667-1-1.html

推荐:Leo Brouwer 的简易 20 Estudios 就很好,现代风格作品,每首都有标注完成时间,大多数都非常短,1分钟内完成,有的还标注“能弹多快就弹多快”,就是说你可以慢弹,也可以疯弹,呵呵~

见贴:
推荐:Leo Brouwer - 20 Estudios No.1 视频+乐谱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377455-1-1.html

推荐:Leo Brouwer - 20 Estudios No.7 视频+乐谱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381355-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7-5-21 22: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杨雪霏 - 望春风

杨雪霏最新CD-- Romance.De.Amor

你好空间有音频。谁来传下谱。谢家齐改编。

杨的“弹性”比老威的要好。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5-21 22:3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00: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oeNo1 于 2007-5-21 04:12 发表
我只会推荐自己弹过的: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362667-1-1.html

推荐:Leo Brouwer 的简易 20 Estudios 就很好,现代风格作品,每首都有标注完成时间,大多数都非常短,1分钟内完成,有的还标 ...
下载了一个多小时。在听呢。
有很多小品我也弹过。还记得一些。
希望暑期有很多人来凑热闹。: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07-5-22 01: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oeNo1 于 2007-5-21 04:12 发表
我只会推荐自己弹过的: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362667-1-1.html

推荐:Leo Brouwer 的简易 20 Estudios 就很好,现代风格作品,每首都有标注完成时间,大多数都非常短,1分钟内完成,有的还标 ...
一边看贴一边听完了你的50分钟视奏练习。你弹卡伐缔那的感觉比那个村织好多了。:lol
对布罗威尔第六号的重复句我觉得采用问答式的处理比较好。
感觉你以前弹的I  belive  的感觉和表现很不错。把那个谱转过来好吗?:lol:

广东人对“当代流行音乐”的感觉就是好!赞。:Q
发表于 2007-5-22 08: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56 于 2007-5-22 01:02 发表
一边看贴一边听完了你的50分钟视奏练习。你弹卡伐缔那的感觉比那个村织好多了。:lol
对布罗威尔第六号的重复句我觉得采用问答式的处理比较好。
感觉你以前弹的I  belive  的感觉和表现很不错。把那个谱转过来 ...



贴得我手都软了:I Believe 乐谱+视频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376003-1-1.html
这都可以跟广东人挂上钩。。。:D
发表于 2007-5-31 13:28: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没什么可争的,武器无罪,有罪的是人。任何事物都在于人的运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3 12:58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