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13|回复: 9

再傳一以前寫的吧---網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0 2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傳一以前寫的吧---網聚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前天的网聚
前天在我家里开一次网聚,不像是peter他们在广州开的网聚,只有一把琴,前天的网聚倒是有五把琴,其中两把是vowinkel 2a,先谈谈2a吧。两把2a一把是木心的、另一把是pan的朋友的,是一支二手的2a琴,买来9000多港元,相当于一万多元人民币吧! 这琴来历不明,但我看到面板上因为没保护好,以致被琴弦弄花了,我觉的很痛心,一支琴的保护是何等重要。这两支琴上系着不同牌子的琴弦,木心的琴上用的是汉纳巴赫815,pan的朋友的琴上系的是ej45,说真的,我这支2a发出的音色要好过那支很多、很多,高音一听就知道,很清纯,倒是把2a琴上的风格显的典雅多了.....
   pan的朋友试了1a,其实,他是想来看看1a的,其次呢,想试试我的这支2a,大概是打算从1a.2a两支琴里比较一下吧。
   来我家的朋友先是来了一位,pan的第一位朋友,真是一位才子,学了两年多,弹的很好,从他的琴声里,可以感受到一股灵气......很从容的弹一曲阿拉伯风格倚想曲,弹的很好。
   他是第一位来我家的,没有带琴来,有一支aria--ac80,也想换琴。
   第二位来我家的朋友才是带着2a的,住在沙田。
   pan的这位先来的朋友,在我家里弹这支1a,简直爱不释手,呵呵,是vowinkel 琴太好弹了,一上手,简直就是直觉上肯定,这支琴是为我的手型定制的,怎么弹都是这般的如鱼得水......
    他也住屯门良景,离我家不远,呵呵,木心以后大约不会太孤单了吧,想听琴请他来弹一曲。他年龄比pan小一些,学了两年有这样的成绩,实在是难得,颇让人觉的很有天赋之感!
    他问起我指甲的问题,我细看了一下,他的指甲是天生那种单薄型的,弹一会吉他,就会起毛了,有什么办法呢?想想,要是tong先生在场就好了,真是可惜,应该请tong先生来一趟呢,我们定然学得不少知识。
    -------------------------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0 21: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pan的老师来了,真是可怜,饭也没吃,拎着一个饭盒来家里,一坐下,马上大吃起来,呵呵.....
   pan的老师也是kneipp琴的用家。据他所说,用了好几年了....
 我把kneipp琴拎出来给他,他弹了一段,呵呵,其实我早听et朋友说,他是弹索尔的《魔笛主题变奏曲》的好手,首本名曲,果然在指逢里犹如涓涓细水般的流出来,弹的很好。他在我这支琴上,竟然不会出现了滑弦现像,而我就常出现,是我的手指按的太偏了,不是像他的这种垂直按弦法,kneipp琴的现代风格,他可谓是己经可以发挥的淋漓尽致了,据他所说,他的琴是早期的kneipp琴呢。
 停了下来,他品鉴着我这支琴,很喜欢,说他的琴不是像我这样的,不过,说的一件事很让我吃惊,他竟然说,他的那支kneipp琴没上漆,是光身的....
 他说,相比之下,现在的kneipp琴己经是制作的非常出色了。
 kneipp琴的音色己经开始有变化了,弹了近一年多,音量大了一些,延音时间长了很多,特别是高音,比较起刚到手时,时间长了很多,这就是开声后的感觉了。----现在的高音己经偏向了传统琴的风格了。
 pan的老师很有趣,看完我的琴,交给那位带来2a的琴友弹,要看我的乐谱,呵呵,一定是来我家前pan听说过,木心有很多乐谱,也能进很多乐谱。
 可惜,屯门住所我只是放了几本我深夜弹琴的乐谱,不过,有一套卡雷巴洛教本,是在买2a时,让peter捎来的。他一直翻着这教本,连声说太好了,很需要这类的教本,哈哈,一定是在打我的这套的主意,我说,你要是要话,可以找peter买呢,通常寄来深圳我家里,然后我带回来,这教本很不错的。
 相信他是看了我的这几本后大流口水了,我可不能让他带走呢。
 说来也奇怪,香港就是仅仅有几位琴友有卡雷巴洛教本,我的建议是,老师应该有一套作为教学参考,这教材很不错,有时阅读常给人带来恍然大悟的感觉....
 pan的老师在教育pan和他的那位琴弹的很好的朋友,说是,你们拿着这几张复印的乐谱(pan的朋友拿着一份复印的布罗维尔的黑人十日谈)考场的话,给考官看到了,没准给你一个最低分....我们听了觉的很有趣,我没听过香港皇家音乐学院考级的故事呢,等我以后了解一下,写给大家看看吧。
 pan的老师说起了香港现在的古典吉他教学现况,说是现在好多了,以前教来教去只有六、七个学生,现在的古典吉他普及很快,都有20.30个学生了。
 他把我的索尔的练习曲集带走了,可怜,说是这些书找不到也买不到,我看,我还是进一些给他们吧。
 时间过得很快,他们在厅里弹琴,我进睡房开计算机看论坛贴子了。
 这时,pan的老师要赶着给学生上课要走了,我出来送他出门,回来后,我们还是在那里快乐的弹着琴。
 pan告诉我,那位弹得很好的朋友的老师要来了,他会带来一支澳州的西檬.马汀琴来。
-------------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0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pan的朋友的老师打来了电话,我们也该下楼吃些东西了。就到了卓尔居广场的一间卖西点的餐厅里吃东西,那位等了很久的老师来了,他是香港演艺学院的梁先生,弹的一手好琴,等一会就知道了。
 他背着一支琴,是用背包装着的,看起来很深重。
 我们谈的很多,边吃边谈,没想到梁先生也住在屯门。真是巧了,呵呵,屯门有这两位好老师,也有两位学生,只有我不是,呵呵,还是做我的业余爱好者吧。
 梁先生用的是一支西檬.马汀琴,我不是了解这支琴的来历。很少琴友提起过,记得有一位和我买过东西的香港琴友提过他有这支琴,但不是这位梁先生的琴,梁先生的琴才到港两星期,而那位琴友和我买dvd时己经是四月的事了。
 呵呵,我的好友et--丁先生也来了,他还是和去年来我家网聚的朋友一齐来的,这一年见一次会,三年来见了三次面,木心说来还真不好意思呢。以后常见面吧,我这样想道.....我招呼了et来坐下了,大家又快乐的聊起来。
 et抱怨他的新买的阿尔汗布拉琴不理想,我忘了型号了,像是顶级的,每一个人购琴的经历不同,倒是很少像我这样,在香港居住后,第一支买了个rockson一支非常差的烂琴,用了650元; 第二支好一些,是一支yamaha130a用了1800元,第三支就是vowinkel2a了,之后一直上去,也没感觉买错了琴,这还要感谢peter老兄的建议,不然,我还是像e t一样,用个一万八仟元买一个抱怨连连的琴来。
 我一直想见一见et的琴,很久了,我觉得很遗憾,当时,他给我的信里说,他买了一支红松面板的琴,手感很好....也很喜欢。
 我一直想见,可等不到,等到的是他的抱怨,真是可惜...不过,照他的老好人性格,买都买了,就玩下去吧,我过两天给他一包hannabach琴弦,看看他是否快乐些,心里总是这样打算着....
 吃完东西,我们到了我家里,呵呵,ej抱起我那支vowinkel琴,一下子就弹起来,一首阿尔汗布拉的回忆,我早说了,这hannabach琴弦在vowinkel1a琴上,弹这支曲子,谁人听了,都会有绕梁三日之感,说了你也不信,在高音上,每一个震音清清楚楚的、没一丝的混浊感,很稳定......简直是听了入了迷。
 pan的朋友的老师也听迷了.......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0 2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客厅里的冷气机还是有些讨厌的噪音,分体冷气机也是这样,此时的琴声是这般的完美,真不想错了每一个音。et 的阿尔汗布拉的回忆是很不错的,很流利,在每一个音细细品来,他的震音很稳定,很流畅。善于控制这曲子里的震音的音色缠绵与曲调低扬是个关健,他处理的很好.....说真的,我在琴友的演奏里,也就听他弹这曲子很满意。
 et的朋友从pan手里接过kneipp琴来,这时响起了两支同样的曲子--阿尔汗布拉的回忆,kneipp琴的音色要大一些,vowinkel1a琴的音量要小一些。但以韵味来看,还真的以vowinkel1a琴的音色最为迷人,只因为,它的音色很温馨感人...
  两人弹奏完了,大家都从琴声的消失里醒过神来。
  这时梁先生追不及待的从ej手里接过vowinkel 1a琴,弹了几个音,说,音色好美!甜美!
又发现我的琴弦有特别,问我:你装的是什么弦,不是达达里奥,是hanse弦吧。
  我笑着说: 不是,是hannabach琴弦,风格和hanse是相近的。
   他说,这琴弦很适合这支琴。很美....
   这才发现,这位梁先生实在是弹的太棒了,弹了很多曲子,哇,太动听了。这心里想,这支琴可能在他手上才发挥到本质上的美.....真是惭愧,我太少练琴了,真是不好意思呢,这vownkel 1a琴到我这里这么一个月来,今天才是像是新娘披上嫁衣一样的充满了美丽与快乐。
   他弹了一首巴雷奥斯的圆舞曲之四,我实在是说不出的好字啦,太棒了,算直像是约翰.威廉斯的cd里的那样,只是音色不一样,多了几分温馨感。
   人人都称赞vowinkel 1a琴的手感,真是一上手就一串串音符飞了出来,飘扬于耳际,梁先生看来很喜欢vowinkel 1a琴。
   他是喜欢那种传统音色琴的人,几乎每一位琴友摸过1a琴的,莫不为它的手感、易弹而感到快乐。
   木心的台湾琴友也是这样的,他们对vowinkel 1a琴的第一感觉是,一上了琴,好难下来,呵呵,太好弹了,手感一点也不拖泥带水.....一上手,没人舍得转手给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0 21: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AN说我,不要说他的朋友的琴不好,呵呵,他下了很大的决心才买这支琴的....
  但在下楼搭电梯时,我听那个有2a的朋友说,他的琴款还没付,看来,这支2手琴也买不成了。我也不好的说些什么------这支琴的保养很差,前琴主没细心保护的恶果显示易见:琴码下方被琴弦打出一个陷坑来,手摸上去,感觉很不舒服,我看了很痛心,可还是没多说些什么......
  网聚最快乐和最受益的莫过于可以听到不同的演奏者的演奏和对一些音乐处理的评价以及每支琴在演奏者手中的表现......
  pan的朋友带来一份乐谱,是复印的巴雷奥斯的圣景之梦,这首曲子在某个乐句中,是一定要用到最高音的,一般来说,吉他琴只有19品位,这首曲子却要求演奏到第一弦的20品位,我们订制的手工琴大多是加了20品,但pan的老师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个音还是改了为妙。原因是:当我们弹奏这个最高音时,吉他发出的声音听起来并不完美,简单来说,发出的声音没有清晰感,嘭嘭嘭的声音,好听吗?但改为其它音就完美多了.......
  --------------说的也有道理,演奏此曲者也可以参考看看吧!
   pan的老师可以说,能把kneipp琴的特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这需要对此琴有很大的了解,深入此琴,发挥其最大的潜力为标准。可以试试利用琴低音浑厚有力的特点,在演奏一些例如《阿斯图利亚斯传奇》的乐曲力度上发挥kneipp琴的特性 ,我想,会有一番可观的表现。
   kneipp琴的低音强大是特点,在其伴奏声部如运用的效果好可谓是震撼人心......我们选择一些现代曲子,例如多听听约翰.威廉斯演奏的巴雷奥斯的一些作品,可以在里面找到很多启发性的演奏表情方式----利用琴的音量来加强乐句色彩的渲染。斯摩曼琴在他们语言里,不知为什么,反被说成声音干枯,音色泛味.....木心没有摸过斯摩曼琴,et说是他的朋友有这支琴,有空带我去看看.....反而是,他们对kneipp琴的音色表示很赞赏!--------这是在最后吃饭时,要散会了才听他们说的。
   vowinkel 琴的风格取向和kneipp琴的不同,他是选择传统琴的风格的。低音自然没有kneipp琴的低音宏伟深广,可高音一拨几个音,一下子就醉入人心!
  我没有问过pan的朋友的老师梁先生对这琴评价,只是从他的行为里看出他对此琴是非常赞赏的,他不是那种主动评价什么琴好什么琴不合口味的人,从我交给他这支vowinkel 琴时,他也没留意看标签(像et和他的朋友,说真的,最想看的,倒是那个特别为木心而制作的中文字,算是全球第一支)以前也没摸过vowinkel琴吧。我猜,他心里接触到这支琴第一感觉时一定是在这么想:,这支vowinkel 琴很轻,似乎没有什么份量一样!也没什么特别的样子。
  不过,当他把vowinkel琴抱于怀中,只弹了高音弦的几个音,口里却禁不住了惊叹起来:音色很美! 很甜美!-----------这一切,我们都看在了眼里。
    vowinkel系列琴有个特点,音色先不用谈了,就是手感特别称心如意,可以这么说,一位没见过此琴者,一上手,很快就能适应其极佳的状态中,演奏会很从容。这几乎是每一位试琴者的评价!-----pan的朋友,弹的很好的那位,过不久要参加一项乐器比赛,我倒是建议他用这支vowinkel 琴呢。
   时间过的很快,大家弹了很久的琴,在kneipp琴和vowinkel琴两支琴合奏时,我似乎 觉得其风格有些不溶合只是个人感觉,呵呵,大家可能觉的奇怪我何出此言,因为et和他的朋友在合奏一曲阿尔汗布拉宫的回忆时,vowinkel表现出的高音是这般的典雅美丽、而kneipp在此曲伴奏旋律低音部份又是如此浑厚迷人,可反转过来,vowinkel 的低音和kneipp琴的高音又有别了。唉,品来品去,手心手背都是肉,两支都是我的心爱的宝贝,我不知偏向那一支......
    梁先生低身下去,打开了他背来的琴袋,这时,只见露出琴盒一头,好奇怪的琴盒,我们都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个琴盒,他介绍说,这是一支专门从澳州订制的琴盒,是纤维做的,价值1000澳元,很贵的,约值5000以上人民币!
   他打开了琴盒,从里面慢慢的取出一支背板、侧板非常美丽的一支吉他琴来-----一支澳州产的西檬.马汀琴。
   ---------------------------卖个关子,等我再写下去吧。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0 2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先生从琴盒出这支琴时,我们都惊叹他的这支西檬.马汀琴的背板和侧板是这般的美丽,我接过这支琴,细细的看着这支令人屏住呼吸的美丽,上面竟然有五六朵玫瑰木眼,左右分的均匀,我奇怪怎有这么美丽的木纹,可找不出原因。那美丽的木纹很美.....实在难以形容!这支琴是白松面板的,厚一些,像是比vowinkel 琴厚很多,音量却要比vowinkel琴大一些,原因是,里面上了一层物质,这还是听梁先生说的。这支琴还没有开声,才到手两个星期呢。
   琴交给其它人,就进了睡房找我的数码相机,可一直找不到,没法拍照片了。
   回到厅里,见他们已把琴交还给梁先生,他坐在那里,一脚踏住了纤维琴盒,弹起了一首巴雷奥斯的圆舞曲之四。
   高音很不错,音量明显是览vowinkel琴高量大一些,但低音就没kneipp琴那般的浑厚,我只听说 澳州琴大多是像kneipp琴的特点,这是他们的潮流,几乎是一个国家的制琴标志。可眼前的这支琴,倒像是反转过来一样,我有些不适应这琴的特点。他是介于传统琴与现代琴之间的产物,具体的的例子就在眼前: 在kneipp琴和vowinkel 琴中间的就是他的位置,是的,是这个位置没错,这支琴走的是中间的路向。
   说实在的,我不是很喜欢这琴的音色,太难习惯它的音色了,梁先生的选择有些矛盾,他是偏向于传统琴的,然而去选了一支又不像传统琴的....但音色去接近传统琴的----他的选择让我迷惑......
   下一次见面,我会好好的请教一番他的琴的特点。
   这支琴全身一副高科技的东西,呵呵,就拿琴整来说吧,吉他手和Albert很会磨琴整,这时告诉您两位,这支琴的琴整是定死的,没法磨,也没法换,是纤维做的,我有点担心,要是换琴整那可怎么办?
   琴整是纤维做底,但顶上却镶着一块白色的骨片,是镶死的,取不下来.....梁先生说,琴整要是坏了,这琴也弹不了了。
   我嗅了一下音孔里的香气,还真是不习惯这香气呢,这支琴的身价为:7000美元
   ---------------------------
   我说给大家听,三支琴在一起演奏时的感觉,很奇妙,vowinkel 琴音色较小一些,在中间,两支澳州琴在左右两侧,一个高音音量大,一个低音很充沛,而vowinkel 这中性的音色夹在中间,倒是显得他最迷人......这是我的那天的感觉。
   看来,我的品味还是到了传统琴的境界,我不理解西檬.马汀的音色取向,他的重量要比vowinkel 1a重一半,却要比kneipp琴轻一半,总之是介在两者中间。但音色却走的是两者的中间路线,梁先生给他装上的琴弦已表明了他希望得到这支琴的什么类型的音色------他希望是得到的是传统琴的音色,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他上了一套德国产的hanse琴弦,类似我们用的hannabach琴弦的音色。
   这一切都证明了西檬.马汀琴的音色偏向甜美温馨、却又希望能有斯摩曼琴的音量的希望,大家能试到这琴,也会明白我说的这一点。
   梁先生用此琴演奏了一些曲子,演奏的非常好,我很欣赏他的演奏可对他的这支琴老是不习惯。我也许要多接触这支琴吧,等以后的机会了。
   三支琴里,音色最为表现自然美的要数vowinkel 琴了,其次要论到kneipp琴,西檬.马汀琴自然排到第三位,综合以上的论点: vowinkel 以音色美丽而取胜、kneipp琴要以音量及特长发挥来取胜,西檬.马汀琴要以高音音量来取胜,但低音却又显得有些不足。
   如果要以潜力来评价的话,kneipp琴当属第一,只因为,此琴的音量与音色会有更大的发挥境界,试想,当你演奏一支曲子,可以自由自在的在音色与音量两者发挥演奏表情空间时,有此条件的自然是kneipp琴了。
  ------------当然,这还要看演奏者的发挥了,你要是把kneipp琴当vowinkel 琴的音色特点来弹,这kneipp琴的音量与音色潜力相信也发挥不了。
   香港地区吉他比赛决赛就要来了,届时,会有四支kneipp琴上阵,想想看,如果演奏者在比赛时,能够充分发挥了kneipp琴的特征和潜力,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一番壮烈场面!
  ------------我们都肚子饿够了,这时,己经八点多了,大家都累了,该下楼去吃饭了,梁先生把琴收好,我们就一起下楼去了卓尔居广场的椰林阁了。
   餐厅里的气氛很好,大家聊得很愉快,谈到了kneipp琴会在香港结他比赛出场的效果,谈到了约翰威廉斯的音乐会、谈了很多、很多.......
   pan的老师教完了学生又来了,他坐下没多久,又在和我聊乐谱的事,老打我的主意,呵呵~~一心想要那套卡雷巴洛教本,我想想,等peetr那里书到了,得马上给他弄一套去。
  我们要散会了,人人都吃饱了饭,该散会了,大家都相互道再见,pan和两位朋友上楼取走他们的东西,我们下楼就分别了。
   这天的网聚有不少遗憾的地方,场地太小,在我家里,地方不大,三支琴一弹来,总觉的有点扫兴。
   还是等下一次吧,选个好的场地,地方要大一些,相信,他们还是要来,多快乐多充实的一天呢!
   ---- ---全文完  
     ----------木心   2003.08.16.晚
发表于 2003-10-10 23: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谈琴多过弹琴和谈音乐!有推销吉他的嫌疑:)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0 2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哦~~也不是推銷~~當時試琴和網聚就是這樣一個情況了~~我不推銷琴的~~寫這篇文章就是這樣一直寫下去的,沒廣告之嫌,當時,就只有這幾支琴了。倒是說是過幾天的網聚又會有幾支琴來。
   看來,貼文章也要很小心呢,建議版主刪除這篇文章吧。
    想說的是,我的確不是推銷琴之類的~~誤會了,當時寫文章就是像寫演奏會的過程一樣,一直這樣寫下去~~真不好意思~我又出洋相了~~
发表于 2003-10-10 23: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别太在意,妄自揣测而信口胡言的;对我这“琴”识浅薄的人来说,这类好文求之不得,可以见识到许多东西呢!哈。。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1 00: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里的梁先生是香港演藝學院的畢業生,提到的et琴友,在王震先生來香港開演奏會時,也會上台合奏一曲......
   文章沒完,里面談到的一支澳州琴西蒙.馬汀,當時的表現欠佳,因我這兩天想探討一下琴弦配搭的問題,這支琴用的琴弦是德國漢神琴弦,高音過於偏軟,所以,我懷疑這琴弦在此琴上表現不佳。疑聚力不夠強,音太散了。
  過幾天又要開網聚了,我想請梁先生來,低音用上奧古斯丁、高音用上意大利的老鷹牌,估計如果有大量改善的話,問題肯定又會出來第三弦,音色顯得很弱,我們會探討一下,怎樣去改善。
  他們的琴都彈的很棒,只是琴弦的配搭總讓人不如意。今天是剛起筆寫琴弦的事,倒是把8月寫的文章翻出來,想想原因......
  其實,yun兄有一支好琴,原來一直不如意,真到后來,用對了琴弦,才對此琴有了全面的認識,想想,琴弦的配搭也是非常重要的。
   琴弦配搭的文章好難寫,得好好的想想,怎麼寫,需要多問一些琴友,您能給些意見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13 09:07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