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946|回复: 17

古典吉他曲谱特殊术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0-18 2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吉他曲谱特殊术语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这里所言的特殊,是相对于以前发贴中的速度术语、力度术语、表情术语(见http://www.guitarschina.com/shownews.asp?newsid=1737)等而言的,因为在吉他曲谱中,除了这些常用术语外,还有一些单词或短语,直接对某一音符或某一小节、某一段落的演奏做一些特别处理的提示,而这些术语大多数是意大利或西班牙语,因此有必要做些专门的解释,以助于在识谱时理解其意思。以下所列举的词条全都是从古典吉他谱中挑选出来的。

apagados[西]原意为“不突出”,标在曲谱中,表示该处音符在独奏时应使声音压抑些、沉闷些。该词还有“捂住、蒙住”的意思。

a piacere[意]随兴处理。在独奏中,类似处理华彩段部分的要求,即表情、速度或力度等方面均可以由独奏者随兴所至,自由发挥。与下面一词同义。

ad libitum[意、拉]随意处理。在此记号范围内的曲谱可以按照演奏者自己的意愿处理速度、表情和表演风格等。

apoyando[西]靠弦弹奏法。这是右手弹法的一种,即弹弦后手指顺势停靠在另一根弦上。这种奏法能发出坚强有力、稳定扎实的声音,一般用在旋律部分和和弦的根音。与勾弦法(pulsar al aire)相对。

arpeggio[意]琶音奏法。此术语相当于直接在和弦前标上琶音记号。

bien[意]充分,很。该词通常作为副词或形容词与其他词合用,如bien cantado(非常柔美如歌地)

cadeza[意]华彩段。华彩段最初是17世纪时在歌剧咏叹调的演唱中,为博得观众的喝彩,在曲末终止式的四六和弦后歌唱者即兴查唱的显示精湛技巧的片段。后被器乐作品运用,特别是从贝多芬开始,出于曲作者对风格统一的考虑,由作曲家本人直接将华彩段写在曲谱上,成为经过性的及装饰性乐句或乐段。许多大型吉他独奏曲中,也都加有华彩段,供演奏者发挥。通常在华彩段标有"Cadenza ad lib.solo”,意即华彩段可随意即兴独奏。

cediendo[意]逐渐减速并变得柔和地。

con[意、西]介词,常见含义:“……地”、“或用……”。

coda[意]尾声,结束段。

Finale[意]终曲。其含义不同于fine(曲终),Finale表示进入全曲的最后一部分,fine表示全曲结束。

il basso marcato[意]强调并突出低音部。标有该术语的部分,削弱高音。

Intonare[意]启唱(奏),起音、定音。

Introduction[英]序曲。

mezza voce[意]用一半音量弹奏。

molto ten.[意]尽量保持。此记号相当于在符头上或下面加一短横线的保持音作用,表示该音或该组音必须弹奏满时值。

obli.[西]obligado的缩写,在该记号范围内的音为助奏声部(含有小过门的意思)。

Rubato[意]伸缩处理。这是速度处理的手法之一,属于变化速度,常记为“tempo Rubato”,指弹奏某个音乐片段时要求整体上保持乐谱上所指示的基本速度,而对其中各个单拍的拍速则稍有不同变化。如允许有些音符时值略延长,另一些则相应缩短,后者的一部分时值被前者夺走,以补偿其延长所占用的时值。注意,伸缩处理不同于随意处理,弹奏时必须清楚地保持基本速度概念。

发表于 2003-10-19 0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a piacere[意]随兴处理。在独奏中,类似处理华彩段部分的要求,即表情、速度或力度等方面均可以由独奏者随兴所至,自由发挥。与下面一词同义。

ad libitum[意、拉]随意处理。在此记号范围内的曲谱可以按照演奏者自己的意愿处理速度、表情和表演风格等。

这2个哪个是 散板啊?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9 08: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一般情况下,上面两个术语是等同的,但它们与“散板”术语意思有区别。我认为与散板意思等同的应该是Rubato,因为在民乐中,有了散板标记后,仍然会把音符及表情记号标记出来,说明散板在表情、力度、旋律方面是不能随意处理的。

值得提到的是,民乐记谱中,散板往往用虚线来代替小节线,另外还常用到一个符号“ 艹”,有了这个符号就不用分小节。例如:
发表于 2003-10-19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强!
发表于 2003-10-19 1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ngjianguo在2003-10-19 8:32:00的发言:
一般情况下,上面两个术语是等同的,但它们与“散板”术语意思有区别。我认为与散板意思等同的应该是Rubato,因为在民乐中,有了散板标记后,仍然会把音符及表情记号标记出来,说明散板在表情、力度、旋律方面是不能随意处理的。

值得提到的是,民乐记谱中,散板往往用虚线来代替小节线,另外还常用到一个符号“ 艹”,有了这个符号就不用分小节。例如:

借四骂要七?(天津话)
发表于 2003-10-19 10: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辟耙吗?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9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琵琶独奏曲)这是两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武曲。

  曲谱初见于清代华秋萍1818年辑的《琵琶谱》。均以我国历史上的楚汉相争为题材,描绘刘邦和项羽在垓下决战的情景。

  据卫仲乐的传谱,前者共有十三段。后者共有十四段。这两首乐曲都具有我国传统戏曲及章回小说所常用的按故事情节发展的陈述方式,依次表现了大战 前的准备、激烈的战争场面和战争的结局。

  《十面埋伏》主要歌颂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者刘邦,尽力刻画了“得胜之师”的威武雄姿,而《霸王卸甲》则着重渲染了西楚霸王的英雄悲剧,对这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历史人物表现了更多的同情和赞颂。 由于作者的立意不同, 因此两曲的重点段落也不一样。《十面埋伏》逼真地描绘了气势磅礴的大战的场面,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犹如“雄军百万,铁骑纵横,呼号震天,如雷如霆也。”

  而《霸王卸甲》对于战斗的描写并没有花更多的笔墨,着重通过“楚歌”和“别姬”两段以表现项羽与楚军的心绪。 这两首同一题材的琵琶曲,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段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 是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灿烂的艺术明珠。《十面埋伏》中琵琶各种独特技法的巧妙运用,以及在《霸王卸甲》中用一个简单的音乐素材,经过多种手法变奏处理等等,都显示出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高度发达。
发表于 2003-10-19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3-10-19 10:10:00的发言:
是辟耙吗?


看铺子上面最多四个音儿同时出来,大概是吧
枇杷为啥用低音扑耗呢?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9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民乐没有五线谱的,今人记谱时视声部具体音高而定,用低音、次中音谱表或高音谱表按实际音记谱。 这与古典吉他不同。
发表于 2003-10-19 10: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霸王蟹夹..还没听过~~~建国兄有不?来个链接吧~~最好效果好点的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9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cncdshop.com/qiyue/mus/020709bawang/11.asf
试听。
发表于 2003-10-19 10: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胡用啥谱号?
发表于 2003-10-19 10: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胡是简谱吧~~~古筝都是简谱~不过上面标号很多..
--------------------------------------------------------------------
谢谢建国兄..下载中.........
发表于 2003-10-19 10: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xwzx在2003-10-19 10:27:00的发言:
二胡是简谱吧~~~古筝都是简谱~不过上面标号很多..

估计也有五线谱。

有没有二线谱?
明白人告诉告诉俺
发表于 2003-10-19 10: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倒..只有1分钟...这个听起来跟市面埋伏太像了~~民族古典作品还是太少~也没什么发展..脱离不了这个格式呀...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9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民乐没有五线记谱,现在的民乐五线谱是后人重新记谱的。
一般地,属于高音乐器的象小提琴、二胡、高胡、长笛、小号、双簧管、笛子等等是都使用高音谱表,当然还包括包括人声的男女高音声部。
发表于 2003-10-19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个人认为   霸王卸甲  要比  十面埋伏  又气势~~~~
发表于 2003-10-19 23: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啊,你好有研究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8 04:15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