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6-28 01: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看来后面段落的#2音我错弹成2音了.
1.先不说右手.说左手,我在慢弹练习中的顺次按弦采用的是"慢镜头歇落式"的按弦,与右手触绷放发音同步.你的左手按弦较急.右手发音也同步地急.我的机械表现在注重左手按玄平均时值上落点,缺乏惯性的圆润.有点不自然.需要更放松地顺其惯性自然的双手协调.
你的发音像威廉斯式的发音.音头比较重.相对音与音的连接延音不够波浪状的平滑,也算是另一种的机械.[姑且这么认为].幽怨的吟唱线条被破坏掉了.
2.为去除右手较重的音头,就是在心理意识上右手不花任何力气去练习轻轻地抚摸过弦发音.柔软得像一团棉花.形成一种"肌肉记忆"的习惯.[姑且这么说].我觉得慢手柔手的典型代表杨永喜,老郭还有论坛上的老倪.我对此专门针对自己的"拂拉门歌"手练习了二年.在这方面找到一点感觉.左手的练习有点类似.协调练习又是一个考验.若说在这方面控制,我似乎觉得那是对双手放松的自然协调控制.说得不是很精确.仅供参考.
3,发现自己录音中所呈现的隐约的低音线条在实际弹奏中并没注意,只是在听多的基础上感觉到.其律动性和线条的连贯性须在以后的练习中给予照顾.你是否用了消音.先不消音以后再消音你觉得如何?
4,我对第三段的旋律线条不是很注意,你的已表现出来了,在我上述出错音的地方特明显.赞.
你的素质比较全面.我的粗中有细.但喜欢钻"牛角尖".
杨永喜先生有厚实的童子功.发音这方面他比较内行.
我都觉得我五岁的小儿子在吉他上的发音比我也要好听.他的手柔软得可爱.^9
哎,我可怜的近乎残废的右手无名指.没有义甲相信是发不出唯美的音色了.^20
[ 本帖最后由 12356 于 2007-6-28 02:4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