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琴魔
UID88856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17265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4-5-8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07-8-12 23:5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后来有幸参与了高君和一个朋友的合作,他放弃了自己在兰州的那家乐器公司,因为合作的是一家国企,在人事和资金上产生了不少麻烦,根本无法正常生产。我曾去看过那个地方,还有大量的产品粗坯无法处理,一些零件和成堆的鲍鱼壳(用作工艺装饰)都不能再利用,真是可惜。在北京建厂,一切都得从头再来,条件可以用比较恶劣来概括,连带锯机都是从南京运过来的。不过,只要能干起来,他对工作条件倒不是很计较。他手下有五六个工人,但他事无巨细都亲自动手,,工人倒有点像是多余的,好在手下几个人从第一次见到他开刨子,就对他非常服气,知道他万事求全的性格,也都习惯了。第一批生产了十来把琴,两把意外碰伤,其余的都在意料之中,挑出两把与G-200Deluxe/FM反复比较,音质音量可以说在伯仲之间,低音方面稍有不足,那可是一把价值七八千美金的琴。而正是高君保留的两把意外碰伤的琴,其中较严重的一把,有幸接受了世界顶级专家的检阅,今年吉布森公司的首席制作师Ren Forguson来中国,在一次交流会上,他对这把琴的定位是,在美国市场上大约价值2500美金,与吉布森吉他有些类似的特质...。我们没有必要再去挑剔美国佬还心存多少的本土主义思想了,因为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这已经足够了。事后曹平对我说,他电话鼓动高君将他唯一的那把身残志坚的吉他带到会场,本以为高君会说那把琴不能代表他的水平,不愿意展出。没想到高君却说:“那当然了,不然我去干什么?莫非你认为我会去听Gibson的人弹琴不成?...。
还记得在九七年的乐器博览会上,一家德国吉他公司的人死活不相信那些琴是他亲手所作,因为他没有展位,只好自己背着琴在那儿“巡回展出”;日本艾力亚公司的老板、日本古典吉他协会主席荒井史郎对“高君吉他”唏嘘不已,得知高君缺东少西的,亲自到高君的地下室工厂,将数十套弦钮和一些琴弦、配件送给高君。遗憾的是,合作的那位朋友资金上出了问题,不得不将厂子停了下来。
这件事对高君、甚至可以说是对中国的吉他制作事业构成了伤害,事实上,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高君靠享受这种伤害而生活,有时候甚至到了崇尚失败的地步,因为他看见了这样一个契约:作为现代生活的缔造者,只有资本有权决定谁将获得或得不到它的恩宠,而人的意义,仅限于接受。
可高君是个把手艺当作生活法则的人,只有在把各种琐碎的材料码放成一件中看重用的东西时,他才能感受到完美和绝对,在双手的劳作中,心灵自发地与事物打成一片。他信任手艺,以至手艺都成了他人性的一部分,他相信,手艺是使人变得伟大的唯一值得信赖的法门。尽管资本能够使得它所操作的东西装模作样的形象高大起来,但手艺却是如此自然而然的形象高大,两者间的差别就象一口袋粮食和一口袋爆米花,看上去都内心丰满,分量却截然不同。我敢说,如果让他必须在背叛艺术和背叛手艺之间作出选择,我相信他有勇气背叛艺术,因为手艺比艺术更纯粹也更美。
他决定不马上绝望,小心地拿出变节的勇气去接近资本。说来好笑,我们曾经共同藐视过一些东西,但至今,我们也不敢藐视资本。
有时候我想,过度沉溺于手艺会不会让人滋生出对无用事物的热情,让人不思进取,对整个世界变革充耳不闻。苛求完美的手艺人必须专注于一件美妙事物的全部细节,以至最终可能被这个东西渗透和束缚,甚至被奴役。如果高君开始练的不是什麽Finger Style,而是《九阴真经》,结果将完全不同。所谓剑胆琴心,高君又刚好是练过武艺的,我总有种幻觉,说不定哪天高君弹指间送出的不再是《BEAN TIME》,而是《清心普善咒》,该有多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