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在深圳
昨天下午去了深圳方放的家里,我和乐仔一起去的,还好从香港去深圳的人不是很多,过关没用了多久的时间。深圳的家里放着乐仔的2a,我特地没带回来,原来打算也是带回来拍照的,但后来我联络过他之后,想带他去方放家里听他弹琴.......乐仔在路上说,没了这2a 他老是玩那个很难受的yamaha琴,呵呵.....那日子真难受,现在结束了又有琴玩了呢。
取了琴吃过晚饭,我拎了一支1a、乐仔拎了2a,两个人乘出租车去了方放家里了。到了鹏城花园,门口的保安问我们做什么的,夜色太晚了,或许看不清我们拎着的两支吉他盒吧,不像是好人哦......终于放我们进去了。
到了方放家附近,又来一个保安员了,哦,这位保安员很不错哦,一见我们拎着的两支家伙,就来带路,他知道我们找谁呢指着方放家的门口,说道:“在这里,拎这东西的人全是来这里找这家的....”呵呵......方放在家对面坐着一位没见过面可聊了很久的琴友,大家也知道他,常上论坛来,刚买了一支阿曼莎436,呵呵,我还第一次见过合板琴阿曼莎436呢,音色、手感怎样没兴趣说。凑合着做学习琴还可以吧.......方放说了,也别要求太高了呢。
先是我、乐仔和lostmouse围着方放坐在那听琴,方放抱着1a弹了首不知名的曲子,很动听的也很通俗易懂的,我们都听迷了.....弹完了,都拍起掌来。
方放没这曲名是什么,我说真的大家也不信,见了方放几次了,还是第一次听他弹琴呢,我此时想说的,怎样弹琴很重要,方放的不靠弦奏法,实在是让人很兴趣,其实我想让乐仔来找方放学琴呢。和peter聊天时,他说过,方放的发音很好,很美的,看来,我有空多去深圳找方放学学吧。方放用1a弹了很多曲子,足以是一场免费的演奏会,听众太少了,可也很珍贵呢。说来真是惭愧呀,这支1a琴到我手上,只有两次是给高手摸过的,一是香港的梁先生,二是昨天的方放弹的了。原想把琴留给方放,让他弹一段时间,帮我开声吧,呵呵。
方放又弹起了多梅尼康尼的曲子,很动听、我们都听的入迷了。
方放弹了一首泰雷加的【泪】,这曲子大概无人不知吧,很多人会弹,可方放的演奏意境很美,它像一首小诗,以恬静的主题为第一段,是少女、是孩童的泪吗?不像,只觉的没有伤感和忧愁,我的理 解是这样的,要不然,怎能和第二段的略带欢快的乐思连接呢!在欣赏唱片里,时常听到这两首脍炙人口的小品,阿德丽塔的是对比性最强的,一位少女宁静时的温柔,和第二段少女的快乐的表现成为两段的对比。 泪则不同,像是描绘少女、孩童的天真,没有伤感,在第二段里,我们可以听的出,像是在说明那天真的泪是怎样是乐的流下来的。乐曲是情绪是充满温馨的....
弹完了这首泪,方放停了下来,和我们聊了一会,接下来,又弹起了卡瓦蒂娜。一个很优美的旋律又在出现了,1A这类温馨的曲子像是如鱼得水般的,只因它的风格就是这种温馨型。方放说,这支1A没开声,是白松面板的,开声怕是要等一年以后了。记得第一次见到方放时,是我去他那里取一些我订的教材,之后几次了都是去取教材的,这一次倒是真心诚意的拎了两支琴找他。
我很想见见方放的妈妈,我在网站介绍里------是香港结他比赛的介绍里,看过他们的照片,无论是方放演出、比赛,都是一直这样陪伴着他、在人生成长中给予了莫大的支持,这是一股让方放成长成材的动力.......
我说了也不信,第二次见到方放他们时,方放的妈妈坐在沙发上做着针线活的,我和他聊了一会,突然想起我妈妈来,我得赶紧回家,木心呀,他也想妈妈了呢......
-------------------------------
方放的人随和,当我把琴交给他时,他笑着对我说,这琴就留下吧.....呵呵,我帮你开声,包你新琴变旧琴.....
他又弹了一首阿拉伯风格绮想曲,开始主旋律的第一个音他没有处理成滑音或是没有很强烈的突出这个音,因我这段时间也在学这曲子,倒是很留意这些细节.....
乐曲处理的很不错,是典雅型的风格,大家喜欢谁的版本呢,romero pepe的,帕肯宁的、叶佩斯的、布尔姆的......好多版本,可我怎么听着方放的演奏有点像罗素的那个风格呢.......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感觉而已。
方放弹了很多曲子,直到最后,他对我们说道: 他这样在轮椅上弹,很不方便。方放让他的学生把琴盒放在上面,琴身可以靠在上面,这样他可以弹一首伟大的作品来。
方放把琴架在琴盒上,对我们说道:“我要弹一首翻版的夏康舞曲,呵呵......希望大家耐心听吧,这首时间长了一点。把琴架在琴盒上,稳定的好一些”。我笑着对他说:“方放,不要改的太多呢”。他笑着说道“我的这个版本是有始以来,改编的最少的......”说完,就很小心的奏起这支伟大的乐曲来。一条熟悉的再也不能熟悉的犹如进行曲的主题奏了起来,一步一步的产生一个个巴洛克的旋涡里,阶梯般的力度,在每一个乐节里,总是跟随着持续低音,这就是巴洛克音乐的动力特征。
巴赫的bvw1004作品中的恰空舞曲,它的特点是一个主题旋律开始,大量的变奏组成了这个内容盘大的作品。这是一首古老的舞曲,音乐历史上对夏康舞曲的注释大都不全面的,我买的国内出版的一本音乐词典,仅有一本是正确的阐述夏康舞曲的地源的。它源于墨西哥,具体的去解释的话,在1599年以前考证在墨西哥己经有了这支舞曲了,当时的夏康并非是这样的风格,塞万提斯的小说作品是就提过这支曲子是印地安的舞曲。当1599年墨西哥被强大的西班牙军队入侵,军队在当时和印地安人跳着这种定期约会的舞蹈,那时的夏康舞曲并非是现在的这般温文典雅,而是有着不同血统的混种偷情结交方式。
西班牙人把夏康舞曲引进了西班牙并流传至整个欧州,长期的发展,夏康舞曲反而渐渐把原来的放荡狂野的性格消失了。它成为一首温文尔雅的舞曲,甚至步入了教堂竟然成为宗教的音乐赞美方式。----------夏康舞曲的起源
-------------------------
方放演奏着这曲子,版本真的没改多少,反而简洁了很多,我很喜欢的录音里,塞戈维亚的版本是最好的,其次是巴鲁埃科的、第三是威廉斯的,第四是那个在拿索斯出版的唱片里的,不知为什么,总是在聆听他的夏康曲舞曲版本里,隐隐看到巴鲁埃科的影子......
方放的版本里,有一段是夏康舞曲最为激动人心的一段,似乎描写上下翻滚的黑云,不断的滚动着,一直盘旋上升,这时的旋转也是一样的穿云而出,直到毫无尽头时,它无力的跌落下来,化为一片模糊昏暗的细雨-----------它的改编版本,在这一段和威廉斯的不期相同,考虑的也应该是同一个构思-----简洁。
塞戈维亚的则用了旋律盘旋上升时,不断的在每一句用一个和弦低音来加强、每一段都是这样的、巴鲁埃科的也是一样的处理 。但我最欣赏的却是威廉斯灵活使用的斯摩曼琴的
音量大特点,它没有用低音来加强,这个盘旋上升至极的旋律,在他的构思里,是以的力 度来加强的,我们知道,巴洛克音乐的特色其一就是阶梯般的力度,一步步的,从一开头就到终止。威廉斯的改编是符合其要求的,只是琴的音色太现代化,引至人们的反对此种改编方式。我们可以理 解与接受.....
------------这篇文章就在这论坛里写吧,平淡一些也就纯朴些吧!
这首曲子,将会收集到2004年出版的方放唱片里,希望是.......很希望他能录自一首fuge曲子,又是一首巴洛克的标志,副格源自拉丁语,意为飞翔的意思,意味着,从一个主题自由的飞向或穿插另一个主题。希望他能考虑一下,收录一首吧。
方放弹完夏康舞曲,此时,己经是十点了,乐仔和我们还真的听呆了。我一下子不能写出多感受,这样只听一次提笔写的话,就会失实了,我需要多听几次他的改编版本,看来,只有等唱片推出以后才能深深领会到了。---------这部作品太伟大了,或许要听个十次才能把写的版本完全消化下来。
我的电话响起来,我堂哥打来电话,说我应该去接我妈了,她刚从厦门旅游回来到我堂哥家里正等着我呢,天呀,听这场免费的音乐会,我竟然错过了接我妈的时间。我连忙起身,对方放和几位琴友说,各位不好意思,我要去接人了。一溜烟跑了....到了罗湖桥社天桥口,只见一个老太婆站在那里,横眉看着我大声说道:“说好了十点来接我,现在等到十点半......”唉,欣赏一场免费的音乐会唷,竟然忘了自己的老妈子没人接招来一阵骂-----------可是,值!
------完 木心
[此贴子已经被wangjianguo于2003-11-14 9:13:1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