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希望完全独立而完整地表达自己,于是有了独立音乐人,独立电影人,独立作家,当然还有独立的指弹家。人们希望能用一个人,两只手来描绘属于自己的自由和浪漫,心情与梦想,而不依赖于鼓手,键盘手,乐队,只要有一把吉他,就可以完整的表演,说是一把吉他逞能也好,一把吉他的表现力的发掘也好,反正我们做到了一些,我觉得指弹仅仅刚刚开始,而这个队伍正在飞速壮大,我觉得各种天才每天都在重新定义着“Finger Style”这个概念,尤其是那些极有天分的人。过去的那些也许仅仅都是过程,也许所谓“正确”还只是星星点点,还没有广泛涌现。但无论如何,现代世界的人们生活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眼前飞速闪过无数不了解的东西,而内心却越发孤独。整个工业的污染毁坏着每个人的脑神经,人人都身心疲惫,世界越来越让人怀疑,而有种东西叫艺术,它给我们指引方向;艺术中有音乐,音乐中有指弹。指弹就是用吉他直达心扉的音符在指尖流露心曲。还有自由的拍击,连串的泛音,打鼓奏法……我们惊奇的发现双手加上六根弦的可能性是这么多,这么令人激动,技巧的丰富多样性远远的超越了钢琴,滑音和颤音,快速旋律的组合又是那么纯净而甜美,浪漫的和声效果令世界仿佛变样……但吉他的乐器架构又是这样的有局限,它让我们不能用演奏钢琴的那种思维方法来演奏它,我们必须在六根线的镣铐上舞动心曲。这一点上我觉得Andy Mckee做得很好,他从一开始就是"Play the guitar like playing the very guitar",如果说“妙曲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恐怕不知所云,但从理论上讲,一种乐器发明以后,它的所有演奏的排列组合构成的它的所有曲目(天文数字)已经确定了,而这两种曲目“集合”对于钢琴和吉他来讲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两片星系。钢琴的那片已经被发现了很多,因为它太有规律,而吉他的可能性还远远没被发掘。从这个意义上讲汤米和查特阿肯斯的流派是失败的,因为他们过于讲究对位和声部,而那并不是吉他天生的思维方式。爵士指弹也是有局限性的,可能因为演奏者过于良好的乐感,造成了他自己的极度陶醉,而听众并不一定因为那些摇摆又摇摆,切分又切分的节奏感动。过于华丽的和声不一定是必要的,但如果你不掌握尽可能多的和声,你不可能有动人的旋律写作。对于吉他来说,如果以“妙曲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来概括一切,便意味着抛弃了表层的动作而尽量让自己的音乐触觉更敏锐,更不拘泥于手法,以自由的精神来创作,才能获得成功的曲目。所以说吉他不是比不上钢琴,而是它是一种在完全独奏领域的价值绝对高于钢琴(因为它的表现力无限丰富,而又可以随身轻便携带),而又绝对比钢琴发展得晚的一种乐器。只有人类的文化发展到更高的层面的时候,吉他独奏才能完全与钢琴独奏平起平坐。再说回主题,我们大家为这种“独立演奏的思潮”坚持得很辛苦,押尾打拼得很辛苦,尽管他有了今天的地位,但我感觉这仅仅是开始的开始,而且还不稳定。Don Ross的编曲方法很辛苦,看他演奏就觉得累。不用那么累的,其实,在指弹音乐未被发觉的银河里,多数的成功曲目都是舒缓而又优雅的,旋律也一定是第一位,因为大多数的地球人还需要这种明白的主题表现,但好旋律必然是阅历丰富的人写出的。放弃那种想靠撞彩写出好旋律的想法吧!那是不可能的。指弹的明天必将需要我们中更有天分的人来推动,指弹的明天必将是成功的。音乐的独立革命也将给我们每个人以彻底表现自己的机会。
1.首先比较的对象不合适
Tommy Emmanuel与Chet Atkins的对位声部是传统指弹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你现在不但是在拿不同时代的演奏者做比较也是在拿不同风格的音乐做比较,难道都要与某些现代指弹一样要编出过于丰富的和声与找不到北的旋律才是正确的??如果有弹爵士的朋友看到此番言论可能要吐血,你能拿不同风格的乐曲来说对错难道不觉得自己太主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