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99|回复: 1

坐在旁边说音乐(转载较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9 02: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标题:坐在旁边说音乐较瘦
  坐在旁边说音乐

十一月四号,听了一场吉他专场音乐会——《中国风 古典情》殷飚●吉他名家音乐会。这是我唯一一次坐在后台观看音乐会。倒不是殷老师怠慢我。原因很简单,没票了。据说那天下午殷飚还接到越秀区一位领导迟来的电话,然而领导是显然不能坐到后台的,殷飚只有一脸无奈。至于制作家郭玉龙,就要更惨一点。他是到音乐厅门外才发现他的票丢了。票房是肯定买不到票。音乐会一开,里面的手机全没信号。郭大师不知围着音乐厅晃悠了多少圈,直到演完吃宵夜时才跟大伙联系上。跟他们俩比起来,我算幸运。

其实后台有后台的好处。与我并排坐在一块的是位美女主持人, 美女一晚上被冷气冻得咬牙切齿。她不时向我请教些措词、拼音方面的问题,这是我很乐意效劳的差事。所以一场音乐会下来,除了欣赏到美妙的音乐,我还了解了她喜欢吃甜品,喜欢唱歌,并且还没男朋友。

坐在后台,我的身份便有些模糊,我既是观众,又仿佛是舞台工作人员,却还分明能体会到演奏家们出场前的那丝紧张激动、幕后的轻松愉悦。坐在这个角度,我有了更广阔和立体的视野。

(一)“这是一场相当成功的音乐会”

“这是一场相当成功的音乐会!”广东吉他研究会的会长江伟杰说这话的时候是一个字一个字用右手的食指点着说出来的。在我的印象中,江会长是个冷静而严肃的人,从不轻易发表言论。很多人,包括我,从小就学过他的教材,要想在他的书里挑个把错别字比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更难。因此毫无疑问他的话很够份量。

纵观当晚整个演出阵容,在南中国算是一流,中国风有殷飚、张勇,古典有高元利、谭磊,个个炙手可热。殷飚的学生也都非等闲之辈,像柳泽彪、伍立野他们,还在全国比赛中拿过冠军。那些民乐手,也都是广东省歌舞剧院的职业演奏家。演员的水平,基本决定了音乐会的质量。

曲目的编排,也做了精心设计。古典、中国风、二重奏、三重奏、抽奖游戏,穿插进行。每一个节目都有足够的新鲜感,不存在审美疲劳。而指弹吉他演奏家周晓清的出现无疑更是当晚最大的黑马。单从形象上说,发型就特别吸引眼球。那是何等飘逸的一头长发啊,类似于晚清时期刚剪掉辫子的宪兵队长。只闻得琴声一响,技惊四座。虽说他那两首曲子与音乐会的主题沾不上一点边,但那天晚上周晓清除了收获尖叫和呐喊之外,还得到很珍贵的一句话——“再来一个”!

一场高质量的音乐会,还离不开好的后台管理,这是坐在后台才能体会到的。主管后台的是青年教师梁政聪。他一直细心地指挥着几个学生摆台、摧场,有条不紊、忙而不乱。每张椅子每个话筒的位置都事先在舞台上做好记号,并且为每一个即将上台的演奏人员都调试好脚踏的最佳高度。一场将近三个小时的演出,只有他们一直在忙。这些默默无闻的幕后英雄功不可抹。

(二)为什么一票难求

地球人都知道,在以往,开场古典吉他音乐会不亏本已经算是幸运,根本不敢想赚钱的事。但是据说这次的音乐会并不亏本。一方面,这当然得益于殷老师在业内的知名度,另一方面这也与广州的吉他老师们的努力与团结是分不开的。

演奏家的现场表演,是最生动的教科书。有心的人,确实能从中悟到不少巧门。最近几年,在众多老师的带动和推广下,广州学吉他的气氛日渐升温。广州的吉他老师们相互向自己的学生推荐优秀的音乐会,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这便活跃了文化市场。而一场成功的音乐会又势必对吉他的普及和整体水平的提高产生好的影响。这种良性循环,是每个吉他从业者都乐意看到的。

(三)与音乐无关

音乐会结束,按照惯例有一个宴会。那天晚上订了五桌。说实话,在被人称为文化沙漠的这片霓虹灯下,能有如此一大群志趣相投的吉他艺术家、爱好者聚拢到一块,不论贫富贵贱,技艺高下,谈艺术、聊文化,或是吹牛皮、侃大山,这绝对是极其奢侈的享受。这也就让我不得不专门提及音乐会的组织者殷飚。

殷飚的风格类似于宋词里的“豪放派”。他的手只往琴上那么一拔弄,绝对的狂野奔放、与众不同。扬雄曰:“书,心画也” ,放到音乐上,那就叫“乐如其人”。 如果从表面上看殷飚,会让人觉得他是一个养尊处优,注重修饰,而且还很前卫的人;也可能把他看成眼下司空见惯的那类时尚且不甘寂寞的“城市新贵”。可是真正走近他﹑了解了他,尤其是听了他的音乐之后,就会让人大吃一惊——在这么一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社会中,居然有人如此恬静而执着地将中国古典文化渗透于自己的日常审美之中!

殷飚骨子里先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慓悍、好胜﹑倔犟和仗义,什么都力求最好,是个唯美主义者。却痛恨浪费、十分节俭。非常孝顺﹑非常念旧,对故人故事天生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他本能地与人为善,不愿和任何人结仇,对得与失都处之泰然。但你若欺到他头上,侮辱他的智慧,他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捍卫自己的尊严,给你以致命的还击!这一点,大凡有份跟他一起喝过酒或是喝过茶、见识过他那股子狠劲的人都会有同感。

殷飚特别看重友情,从不以性别、年龄、外貌、职业、收入取人。自始至终把朋友们的友情当作人生最重要的财富。因此他的朋友非常之多,可以说是上可与达官贵人平起平坐、坦然面对;下可与贫民布衣如胶似漆、真诚来往。他的朋友三教九流﹑不一而足:有**官员、有边城农民;有豪商巨贾,有江湖术士;有教师医生﹑有广告传媒,也有以捕蛇打鸟掏马蜂窝为生的民间奇人。这种为现代人业已远离的古典风尚,对他一生的为人、为艺、为业都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不是结语

前些天看过他学生为庆祝殷飚吉他演艺学校建校十八周年写的对子:情系六弦缘结三生匠心育苗十八载,名扬五湖义达四海豪气直上九重天。这是好手笔。
发表于 2007-11-9 02: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转帖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2 08:52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