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之神
UID8126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25408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02-8-22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08-1-7 04:3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旋律及其感知
旋律又称曲调,是基本元素音高和节奏合成的有机体。一方面由旋律音程连缀
而形成旋律线,另一方面节奏、节拍在其中起组织作用。在诸多音乐表现手段中,旋
律是特别重要、不可或缺的。它是单声部音乐的主体,也是多声部音乐的主要声
部,还可以构成音乐作品的核心——主题。当然,在实际的音乐作品及其表演中,
旋律也不可能脱离调式 调性、速度、音量、音色等多种因素的配合。
1、感知旋律线的表现特征
旋律是音乐塑造美、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传情达意的主要手段。在旋律的表现功能
里,它的构成要素——音高和节奏的作用固然重要,但是,旋律并不完全等同于音高
长短各异的一系列单音,正如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整体大于部分之和。首先,
旋律的基础是旋律音程,而不是单音,如同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而不是相互间没有
关联的单个的字一样。而且,一连串的旋律音程在节奏、节拍的组织下形成的旋律
线, 其运动形态、状貌给人以美感。同时也可以模拟、表现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
还可以模拟,表现人的情绪情感活动状态,使人在生理、心理上对音乐产生共鸣。
一般而言,起伏跌宕的旋律线多伴随着较强的音量,常常与变化多端的景物,跳跃
的动作或激动不安的情绪情感表现有关;微微波动的旋律线多伴随着中等的音量,
常常与宁静、优雅、舒缓、平和、宽广等情景、气氛有关;一定长度、幅度的上行
旋律线,往往伴随着渐强或较强的音量,大多和高、长、上升前进等形象有关,和
意志、力量、期待、希望的增长等表现有关,总的情绪情感渐趋激烈、紧张度加强
以及作品高潮的形成有关;而相反较长、较大幅度的下行旋律线,往往伴随着渐弱
或较弱的音量,则大多和下降、渐小、渐远、后退、消失等形象有关,和失败、衰
颓、沮丧或满足、放松等表现有关,总的和情绪情感渐趋平缓、紧张度减弱以及作
品的告一段落有关;如果是延续时间不长的上、下行旋律线,也会有类似的效果,
但不那么明显、强烈。
旋律线的这些表现特征在轮廓上还要视乎节奏、速度的配合,而细节上也要视乎旋
律进行的类型。旋律进行通常有同音反复、级进、跳进和曲折进行等不同的类型,
形成的旋律线形态各异,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情趣。例如同音反复,如果与动力性较
强的、多变的节奏以及稍快的速度结合,可以造成紧张、强烈、推进的效果,像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前奏中的三连音,还有贝芬著名的“命运”动机;如果与中等长
度的、不快的节奏结合,则可给人平稳、单纯感,这种类型常常出现在作为背景的
伴奏声部中;如果处于较低音区的同音进行与变化不大的缓慢的节奏结合,还可以
表现悲哀、失望的心情。又如上、下行旋律线,曲折进行的与级进的效果就有所不
同,而其中还有节奏的作用。斯美塔那交响诗《沃尔塔瓦河》里,开始表现河流源
头小溪的主题旋律是曲折进行,配合着较细密的节奏;而河流的主题旋律是级进,
节奏较舒缓,两段旋律的音域相差不远,速度也大致相同,但小溪的蜿蜒流淌和大
河的波涛起伏跃然谱上,仅从视觉上已可以明显区别开来。此例也说明,旋律线之
所以能表现客观事物,主要是依赖乐音和表现对象在运动形态上异质同构的关系,
同时也借助了视听通感。而对旋律线特征的感知,在视、听的基础上还可以加上与
动觉的通感,如让学生以随乐自由做律动,其动作往往能反映出旋律线的特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