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3-19 13: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aolv 于 2008-3-19 12:39 发表
请白斑竹 赐教共振的方式:) . 颈部的 位置因该是 照相角度的问题。不会因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哥们儿太客气了。。。
首先我注意到的是“脖子”和“后背”这两张
脖子 那张,似乎neck有切割问题,感觉是向一边偏,也或许是照相角度的问题吧
后背 那张,似乎是body在切割的时候并没有能够很好的与neck结合,实施上采取“粘贴”这种方式是由于可以使neck与body紧密的结合,而假设材料都是非常敏感的话,那么这种“有点偏”的结合,确实无法使得共振比“严密”的更好,因为从图上看出实际上neck接入body的长度并不长。这样做的话,甚至声音并不一定好过4个螺丝的bolt-on。
过去我发表过自己的看法说是结构对声音有影响,但是这个有一个前提是达到乐器制作的精确工艺,假如工艺本身达不到一定标准,那么是不可能出来好的声音的,
举例来讲,国内有一些自己做电吉他的朋友,使用的材料看起来很不错,但是以高过韩产ibz的价格仍然不能达到韩产ibz的声音档次;
像04年的时候,刚好朋友的父亲去纽约公干,我曾想托老人家帮我把琴拿过去给roger sadowsky给重新set-up一下,但是得知重新set-up(包括修品,组装,调整,以及安装preamp)的价格大约是1100还是1300美元,总之是等于重新买一把新美芬的价格了,于是只好作罢,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了,组装工艺对声音的影响吧。
同样的,我认真对比过美产spector与捷克产spector,从选材上捷克spector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同时弹过两把琴后,给人印象最大的就是美产spector的工艺,名匠制作确实和作坊手工是不一样的,当然就只说音量的对比,同样装备了emg同样型号主动拾音器的两把琴,美产的音量要大很多(不接电就能听的出有区别)。
说这些例子,我只是想说,做琴应当先看重工艺的提高,有时候一些复杂的,高成本的结构制作,当没有足够的工艺水准能够支撑的时候,我个人观点里只会拿这些当做“噱头”,就像越南有的工厂,也做neck-thru,各种华丽贴面和镶嵌,7弦bass之类,只卖200美元,但是做出来的琴,品都拉手,音准都有问题,何谈什么演奏呢?
国内很多做琴师傅也好,diy爱好者也好,无不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要知道决定乐器最后的是声音,而非外观,实际上像fodera的neck dlx, neck elite,这些,单就成本来讲并非一定会高过传统意义上的neck-thru,但是对于工艺的要求,绝非韩国或者中国工厂里的工人能够做的到的,所以ibanez, cort都做廉价的neck-thru,他们的bolt-on也可以做的很舒服,但是不会做这样的琴。
所以我一直建议我认识的那些制琴者,开始的时候从最简单的fender类琴做起,良友就是一个好例子,虽然我很不喜欢他在琴头打logo的做法,但是他起码没有那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作风。同样的,王秦的东西我也很推崇,因为他的工艺确实达到一定的水准了。但是这两位完全没有非要去模仿“蝴蝶外观”的意思,因为声音和外观没有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