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62|回复: 3

文艺复兴时期吉他(1500-165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12-29 21: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复兴时期吉他(1500-1650)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The Renaissance Guitar 1500-1650
By James Tyler        严瑞祥译

前言
近二十年来, 国际间鲁特琴与古典吉他的研究深度和广度都大有进展,但中文的世界里,资料却少得可怜而当以讹传讹的论着或不知所云的翻译往往是中文求知者唯一的知识来源时,不得不令中国的音乐学者感到汗颜难道音乐的研究无法使用全世界最大的语言,有鉴于此特节译James Tyler 之The Renaissance Guitar 1500-1650  in Early Music, Vol. 3, No. 4 (October, 1975) [1] 也希望陆续有时间翻译更多的好文章。

严瑞祥

早期吉他概述Vihuela, Viola or Guitar?
首先我们要区别吉他与Vihuela(比维拉琴)的差异,后者可以说是”吉他型”的乐器,具有十一或十二条弦,分装成六组,它外形起码和现代吉他一样大,有时候还要大些。这些都是从残存的文献中获知的,此乐器在其原始阶段,弦就非常长,有80公分,从另一方面来看,早期的吉他外型就非常小,从十六世纪留下的两支古琴得知,弦长只有55公分‧

十六世纪的吉他是四弦组的乐器(虽然已有五弦组吉他存在),它的外型小,不但从图画中可以看出来,而且在音乐处理上,有时要把左手指伸得很开,如果在大型乐器上,这就会显得非常困难‧从一些仅存的少数乐器中,我们对Vihuela琴 (fig. 1) 及早期吉他的详细结构知道得也很少,它们的共同点是用薄木棒做弦桥(bridge),与鲁特琴相似,以及用可移动的羊肠绑在琴颈上做为音柱(fret),这点也与鲁特琴相似,早期吉他与Vihuela琴都不用固定镶嵌的琴格,即使在今天,实际经验告诉我们,可移动的琴格在调音时有极大的好处。两乐器都是用纯羊肠弦,众所周知,低音卷弦是在十七世纪末才开始使用,所以早期吉他所弹出的声音,一定与今天的吉他相当不同,吉他与鲁特琴低音弦较粗,高音弦较细,如此可避免声音太迟钝‧

早期吉他或Vihuela琴在外观上,并不能提供我们任何背部结构的线索,但是现存古Vihuela琴它的背部是平的且恻面非常浅,浅到只有现代吉他的一半深度,但从另一方面来看,1581年的Diaz(笛雅兹)吉他(fig. 2)背部结构是拱型的,并且恻面也很浅,在十七世纪,这种型式变得很普遍,我们可以从现今仍保存的乐器来判断,会发现拱型比平背型要多很多,由现今的观点证实,从Turnbull [2]的书中所说明两者浅侧面的造型,都是优良的选择,却不能显示背部结构何者为优,然而我们可以假设平背与拱背的结构,在当时是同时存在的。

术语的疑惑
引起用辞疑惑的并非吉他名太多,而是很多乐器都用吉他为名,实际上却不是吉他之故,十六世纪意大利称 "chitarra”西班牙称 "guitarra”法国称 "guiterne”都是最通俗的名称,英国用法国的说法,但却将之英语化为'gittern”.意大利的'viola da mano与西班牙的vihuela de mano通常只做为拨弦乐器的通称,但逐渐地被用来称呼上述大型六弦的吉他形乐器‧
在十六世纪这些名辞既然不能很清楚的定义,Fuenllana给五弦组与六弦组的都称为"vihuela"  Antonio de Santa Cruz的手抄本把五弦组吉他称为biguela hordinaria,另外墨西哥的抄本称五弦组吉他为”Vihuela琴”,然而从音乐文献判断,Vihuela指的是一种相当大的乐器,而guitarra、guiterne等指的是软小的一种,一般只有四弦组。

图表记谱 (Tablature)
所有的吉他音乐直到十八世纪末为止都以tablature(fig. 3)记载,虽然很多吉他家认为它是一种暧昧不清、困难、神秘的系统(千万不要这样想),而事实上tablature是一既精简又清楚的拨弦乐器记谱法,简单又有效,可以在半小时就学会弹了‧
读tablature的主要目的是要研究及演奏早期的吉他音乐,使我们仅演奏许多以现代记法所无法表达的术材,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曲者的音乐风格,就好象以最现代化的手法去作曲或改编的一样。

调弦与音乐
吉他在十六世纪前有一段很长的历史,尤其在意大利与西班牙,但仅从十六世纪以后才有了精碓的调弦,同时也为了某些吉他曲有不同的调弦‧
Juan Bermudo(伯目多)在他Declaracion de instrumentos musicales...(1555)书中,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料,不仅是六弦与七弦组的Vihuela琴,逻包括了吉他,他说吉他较Vihuela琴为小,通常有四组弦,其调弦音种类似vihuela琴的第二到第五组弦,他给了下述新旧两种的调弦法:
Temple Nuevos新调弦法: gg’, c’c’, e’e’, a’(a’)。
Temple viejos旧调弦法: ff’, c’c’, e’e’, a’(a’)

Bermudo还写道,要把音乐记成tablature,我们可以想象把吉他与vihuela琴任意调成适合的音高,今天的吉他家如果想弹十六世纪的吉他音乐,他只要用调夹Capo III 或 IV然后仅弹前四弦即可,(独奏音乐在tablature并不是记载所要弹奏的绝对音高)。

现存最早的吉他音乐是四弦吉他,有六首Alonso Mudarra (阿龙索 目达拉)所写vihuela书内的曲子,Tres Libros de Musica…(1546),这组曲包括—首幻想曲旧调弦法”temple Viejo”,三首以新调弦法 “temple nuovo”,一首Pavana,及一组用古意大利Romanesca舞曲作变奏基底的O guardame las vacas ,其品质与Mudarra其它六弦Vihuela琴的高水平曲子一样
在意大利, Melchior Barberiis的鲁特琴谱 Opera Intitolata Contina...Libro Decimo(1549)内有四首吉他"幻想曲”,事实上,它们是轻快的舞曲型式,其中之一后来还在巴黎印成branle (乡村舞曲),Barberiis称他的乐器为chitara da sette corde,特指它有七弦却要调整成四弦组,第一弦像鲁特琴一样只有单弦。
但是在法国,四弦组吉他最受到重视,1550年起开始出版Guillaume Morlaye, Simon Gorllier  Gregoire Brayssing(实际上他是一位被放逐的德国人),以及Adrian Le Roy的作品,提供了一些愉快的演奏曲目,像幻想曲。舞曲以及为吉他独奏写的香颂,在舞曲中,吉他领导其它乐器,或者在歌曲中,吉他变成伴唱的乐器。
当时的法王亨利二世本身,对吉他似乎也有相当的偏爱,他在西班牙当人质的四年中,可能就熟悉吉他了,但法国宫庭音乐主要受意大利的影响,并且很多意大利音乐家都受雇于亨利,法国许多出版的吉他曲子,都是源于意大利之舞曲, 又如优美的吉他幻想曲就由亨利的宫庭鲁特琴师Alberto da Rippa所写, 但最后,法国本土音乐却逐渐占优势, Sermisy, Certon等用tablature记谱的香颂, 一些branles(法国乡间的舞曲),这些材料后来就由Flemish地区在 1570年Phalese再版  而得传遍全欧洲。
从图画中证明, 最迟在十五世纪末五弦组吉他已被使用,Raimondi插图约在1510年(fig. 2) 从弦钮数可以看出是五弦组,它的音箱很大,从放在地上的琴盒形状,显示出它应有拱型的背板,与后来发现的许多吉他一样,这乐器用意大利语称为viola da mano 需知 “viola”或 “vihuela”在当时仅是弦乐器的通称,并非特定乐器‧从Francesco da Milano琴谱:Intavolatura de viola overa lauto. . . (Naples, 1536), 我们更可看出当时最有名的鲁特琴家将鲁特琴与viola (viola overa laudo)视为可互换之乐器, 此外Castiglione名著:The Book of Courtier (1528),曾谈到与viola对唱 ,他意思是说一个乐器像Raimondi的插图,与我们今天所指的弓弦乐器绝对不一橡,有趣的是Thomas Hoby在他1561年翻译Castiglione 的书时,即把viola翻成lute。
五弦组吉他谱首度出现在 Fuenllana的 Ophenica Lyra (1554)书上,谱上记载第五弦组比第四弦组低了四度,对音高或八度弦组都没有任何记载,但Juan Carlos Amat有类似的写法如下,这个乐器与 Raimondi的大型” viola da mono”乐器很相似,其中有Morales作之弥撒Vasquez的uillancico,及六首精彩的幻想曲。这些是延袭自四弦组吉他幻想曲的谱‧
Bermudo在其书中屡次提到guitarra de cinco ordenes(五弦吉他),并且谈到我们可以把四弦组吉他加一条四度的弦,就变成五弦组吉他了,他也讨论到新的调律,例如: c, g, c1, e1, g1,更进一步又提到guitarra grande为六弦吉他,并且他给四弦吉他有更特别的调弦法, 但没有任何以此调弦法的音乐存留。
其它五弦组吉他的记载,从十六世纪起就只有Juan Carlos Amat写的Guitarra Espanola... (1586), Amat首次区别了五弦组的音高:
Aa, dd’, gg, bb, e’(e’)

这乐器叫做Guitarra Espanola(西班牙吉他),若省略了八度的弦组,就与我们今天吉他的前五弦调法一样了Amat也是第一个建议要用有系统和弦记谱法(Alfabeto system)的人,在1555年Bermudo早就说过是老式的弹法了,但在十七世纪之初,它却成为一种主要并且广为流行的独特弹法。alfabeto system的观念是源自杷指板上的和弦全部以字母代表,每个字母,必须摆出一系列的垂直线,然后右手在一条水平线的上下分别以指头往上或往下击弦,另有很多节奏与拍子,有时我们也用这些字母在谱上把它当做一种惯用的符号,虽然现在我们已知道这些字母并非和弦的碓实名称,但这个系统乃为暗示着和弦符号系统,而类似今日流行音乐吉他家们所使用的系统。
Amat的系统在+七世纪意大利人做了细部的改变,他们称为 “alfabeto”这种 “rasgado”记法却有相当节表感的振奋作用,而值得做一系列的探讨。从十七世纪初期, chitarra spagnola逐渐取代鲁特琴,Cittern及小型吉他的地位,而获得了广大的喜爱,然而小型吉他并没有完全被压抑下去, Scipione Cerreto在他所作 Della Pattica Musica (1601))给四弦组吉他特别的调弦法,叙述如下:g’g’, d’d’, f#’f#’, b’b’

第四组弦调成同度,并且音高回升(re-entrant) [3],与某些五弦组吉他相同,(在后面我们会讨论),除此之外Cerreto调弦法与Bermudo的旧式调法相似,只是一个音较高,这种调法及其高音部份,会确定在二个不知名的音域内,1645年出版的Conserto Vago书内, trios就包含有”tiorba”,”liuto”” Chitarrino”,在意大利调成正常a1的鲁特琴,意思就是说chitarrino的调法与Cerreto所说的一样‧
Michael Praetorius是个大力提倡意大利音乐的人 在他的Syntagma Musicum(vol.ii 1619)书中,提供了很丰富的资料,例如:”Quinterna或Chiterna是一种四弦组乐器,与早期鲁特琴的调弦法相似””它的复弦(double-string)调成c,f,a,d’,但它的背部不是拱型,而是平的,就像bandora,并且几乎仅有两三指深. . . 某些为五弦组, Praetorius给我们下列两种调律:
I.         c, f, a, d’
II.         f, b, d’, g’
四弦组吉他也采用西班牙吉他的  alfabeto 系统,弹出 rasgado与  punteado”或鲁特琴的技巧, Pietro Millioni  写的Corona del Primo... Libro...(1627)书中谈到四弦组吉他chitarrino、的alfabeto是西班牙吉他技巧之一‧
有关四弦组吉他最后的出版物是John Playford的A Booke of New Lessons for the Cittern and Gittern (1652),它只记载了punteado技巧的音乐。上面它也提到吉他的回升(re-entrant)调音。
注意在1650年以前,谱上的调律都是Amat式的,并且上面也很少发现有更多不常用的型式,而Donald Gi11的”巴洛克吉他调律”之论着却是在这个主题上‧
其它在 1650年以前的五弦吉他之重要作者,包括Angielo Michele Bartolotti,Carlo Calci, Antonio Carbonchi, Giovanni Battista Granata与Stefano Pesori,这些以及其它许多作者列在Peter Danner的目表上 [4]‧


其它型式的吉他
BANDURRA:是一种由吉他衍生而来的小型拨弦乐器,对其实际形状在十六世纪一无所知,但我们从Bermudo论着知道是一种小型的高音乐器,三弦(羊肠弦?)以五度调音(没有讲音高),有时候将三弦调成四度与五度,或者反过来调,根据Bermudo,演奏者缩短吉他长度减少弦数,而发展出bandurria,某些演奏者不用琴格(fret),有些人用6或7根,但是由于弦短,要安装音柱是很困难的,也又进一步说可以装上第四弦组,因此在美国看到过五弦组的bandurria,役来在17与18世纪,bandurria成六组复弦,在合奏时大多数用plectrum(pick)来弹奏高音部,这仍是现在bandurria弹奏的方法‧

CHITARRIGLIA:是一种小型的五弦组吉他,调律类似西班牙吉他,但第一弦音高较高(例如g’或a’),十七世纪有许多书写如何使用此乐器, 包括Calvi,Granata与Pesori等人, 早期发现的Diaz吉他,可洗就是chitarriglia‧  

CHITARRINO:十七世纪的小型四弦组吉他,
CHITARRA BATTENTE: 是一种五弦组吉他,它是使用金属卷弦的,弦通常不是成对安装的,有时(如下面例于所示)是三条弦一起装,它用翎管制的plectrum(弦拨)弹奏,所以可能是以alfabeto方式演奏,把chitarra battente”的名称仅用来做乐足的叙述,  而不是找它来当参考书,这是对的,它可以广称一切拱型背部的任何吉他,而把它们列人售  货目表内,从来这些乎背,固定弦伍的吉他,很明显的是设计来用羊肠弦的,而不像chitarra battente用金属弦,一般来说,以拒器的背部形状、头部形状,或是音箱形状来区分,很快的就会发现这种方法不故接受,以功纭、属性,做成设计特微,才是主要考虑之处,没有人会把十六世纪’\$型的  y i OI(小提琴的前身)称做吉他,因为吉他有其音柱及外形, chitarra battente的音乐没有遗留下来,tePesori的IConcertl  Armonici……c.1645包括一些” SCh-  erzldl penna”也可以算是这个乐器的”
ENGLISH GUITAR
MONDOLA:可能是最小型的吉他,它的名字在十六世纪很少出现,所以在当时小型的高音鲁特琴不称mandora”,法国称”mandore”,意大利称”pandora”或”pandarina”,,从Bonanni的Gablneito Armonico……1716,解释mando-la是一种小型的op弦吉他,形状像现代的夏威夷四弦琴, 1677年RICCi在他的吉他书Scuola宜Intovolatura……,印着mandola的高音谱表”Ballettp”一曲,它的名称,复来就变成泛指所有的1院颌族的乐凿了。(参阅Vandola)
VANDOLA:此名称又再度不谈碓定为何乐器了,直到我们研究很多原始资料后,才知道的, Juan oarlos y Amat的vandola,在其 15 8 6年的首页出现,是一种很好的。J、型五弦组吉他,意大利人称之为” chitarr-iglia”,从另一方面来说,较迟的资料显示, Pablo Mingnet y Yrol的Reg-las  y Advertencias……c. 1752,称vandola是中高音( alto)的H弦或六弦曼院铃(参阅mandola),而陷入了van-d of  a,    b a n d of  a,    ma n d of  a    O及其它类似者的名称内,而混淆不清了,超过了150年的分辨 从这两本参考书里,我们可以想象是为两种不同的乐器‧


[1] 部分内容采用James Tyler之后的著作The Early Guitar, (Lo9ndon, 1980)
[2] Harvey Turnbull, The Guitar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Present Day (London, 1974).
[3]所谓re-entrant调音,就是弦的音高不是由高而低顺序下来,其中有一弦突然提高,如Ex. 5
[4] Danner, peter. ‘Bibliography of Guitar Tablatures” in Journal of the Lute Society of America, Vol. VI (1973)

来源:http://www2.ouk.edu.tw/yen/Chinese/renaissanceguitar.htm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9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严瑞祥

美国亚历桑那州立大学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音乐艺术博士 (Doctor of Musical Arts),是以吉他演奏(Guitar Performance)获此学位的第一位中国人。留美期间事师吉他家Frank Koonce﹑Andrew Schulman,并与Gregory Lynn学习合唱指挥,Roland Hutchinson﹑Denise Cineli﹑Barbara Baily等教授学习早期乐器的演奏。

严瑞祥多次在美国,台湾、举行独奏会及各颣型的室内乐演出,1994年参加Arizona Lyric Opera Theater演出音乐剧Bandit of the Wood,1995年与国际知名直笛家Eva Legene合作演出儿童音乐剧The Prince Wants a Bird,并应聘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音乐院。1996年六月回国任教。
 楼主| 发表于 2003-12-29 2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他的另一篇文章:

现代吉他音乐的异国主义


   「异国主义」(Exoticism) 一辞,是指任何外来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凡属将外来文化与本国文化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时尚、风格或美学称之。
    西方的异国主义常是「东方主义」(Orientalism)  的同义辞,在欧洲民族定义下的东方,涵括了三个文化与音乐孕育滋长的中心区域﹕

1) 回教的近东与小亚细亚
2)南亚的印度
3)东亚的中国

    在音乐的五个参数﹕音高、强弱、长短、位置及音色中,传统西方器乐对音色最不重视,而在东方,音色却极为重要。此一特点部份应归功于东方音乐持续有着丰富的拨弦乐器传统。中国早在十四世纪,便对古琴弹奏的音色有着详细而复杂的记录。在西方作曲家逐渐重视音色的现代,同为拨弦乐器的吉他正成为作曲家运用「异国主义」音乐的最佳利器。

    在这张专辑中,我以四个主题讨论各种不同.层面的异国主义,分别介绍如下:

一、突厥情 (Alla Turca):

Carlo Domeniconi: Koyunbaba, suite for guitar, op. 19

           土耳其是紧临西方的亚洲国家,自古罗马帝国时期起,便不断与西方文化交通。在音乐方面,Alla Turca (土耳其风) 常是异国风 (Exotic) 的代名辞,因此若将 Alla Turca 喻为第一层次的异国主义应是十分贴切。凡作曲家在接触东方音乐后,模仿其弦律、节奏、形式等音乐元素,风格上可属这一类型之异国主义。

           意大利吉他作曲家Carlo Domeniconi 在完成其音乐训练后,于1977年来到土耳其,寻找灵感与美,并在伊斯坦堡音乐院成立吉他系。Domeniconi 接触土耳其音乐的成果非常丰盛,在完成Variations on a Turkish Theme and a collection of Turkish folk song for guitar等作品后,Domeniconi写作Koyunbaba,可说是他将土耳其民俗音乐融入吉他技法最大胆的尝试。根据 Domeniconi的叙述, Koyunbaba 是四个乐章的牧歌,其灵感来自Koyunbaba -- 土耳其西南的一个美丽的小溪流,原是古代在当地居留之圣徒 (Koyun 原义是绵羊,Baba 原义是父亲,两字合成,唤起一种牧人看守羊群的联想。) 当他旅游该地,深深地为当地的美景所慑服,也就成了写作 Koyunbaba 丰沛的灵感。本曲虽为四个乐章的组曲,但相互关联,一气呵成,将土耳其民族乐器 Saz 的技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于吉他上。
  
二、东西会 (East Meets West):

Ravi Shankar: L'aube enchantee

           印度的西塔琴家 Ravi Shankar 也许是当今最有名的亚洲音乐家,Shankar 之于印度音乐也常以改革者著称,他以西方乐器作曲,对其也算是种异国主义的表现。

           印度音乐包含两个主要元素:Raga 与 Tala。Raga 是印度音乐的灵魂,一切音乐表现乃是根据不同的 Raga 来完成,不同的Raga有不同的调式﹑表情与演奏时间。Tala类似西方音乐的节奏式(rhythmic mode),印度音乐藉此作为反复循环即兴变奏的主题。乐曲通常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阐释所属的Raga,第二部分则根据一特定的Tala作即兴变奏。L’aube enchantee是根据Raga Todi而作,带有忧伤而献身的气氛,通常在早晨的第一个时段弹奏。
  
三、中国风 (Chinoiserie):

Benjamin Britten: Songs from the Chinese, op. 58

           Chinoiserie 一辞,原属西方装饰艺术中将东方色彩的主题融入的一种风格,其效果在引发一种中国的情趣。在音乐上 Puccini、Stravinsky、Mahler 等作曲家都曾在其作品中引用 Chinoiserie 的元素。英国作曲家 Benjamin Britten 庶来钟爱作曲家Mahler采撷中国诗词而作的 Das Lied von der Erde (大地之歌),其作品Songs from the Chinese, op. 58 (中国歌曲集) 更是对 Das Lied 的直接反映与挑战。的确,在对照两首作品时,我发现无可磨灭的关联,简言之,从歌词取材到曲式、调性的安排上,都可看出 Britten 以最简明的形式响应Mahler以繁复大型乐团所制造的效果。 在世界观上,Britten更进一步以Microcosm、乐观主义对应Mahler的Macrocosm与悲观主义。

           Songs from the Chinese, op. 58 歌词选自名汉学家Arthur Waley中国诗词译作选集One hundred and Seventy Poems,Britten不但高明地萃取了Waley毕生钜着的精髓,更反应出其个人的世界观与中国文化的认知。我很幸运的在浩瀚的汉诗中比照出这些译诗的原文,在诠释上又增添了几许中国味,歌词记载于篇尾附录。

四、共同语 (Lingua Franca)

Dusan Bogdanovic: Introduction and Pasacaglia for the Golden Flower

           东西交汇之处的巴尔干半岛也就是地中海东南区,此地向来都是种族混杂,充满异国色彩。历史上这块土地同被欧洲人与亚洲人占领过,这个地区包括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乃致于西方文化摇篮--希腊。有趣的是,自古以来这地区便有种叫Koine 的共同语 (Lingua Franca) 通行各族之间,在异国主义音乐上,凡能将不同文化的音乐真正的合成,应与 Lingua Franca 的真义相通。

           生于南斯拉夫,Dusan Bogdanovic 身兼吉他家与作曲家二职,他一贯的作曲语言合成了古典、爵士及种族音乐。Introduction and Passacoglia for the Golden Flower 是他近年来最重要的作品。Golden Flower(金华)源自惠明经,象征道家中道的本质,「金」代表光,心灵的光;「华」意喻「绽放」或「开启」心灵的光,因此金华二字有「真我潜能唤醒」的意思。据作曲者叙述,本曲的基本意念乃是「不藉外力的发展」,在作曲题材上融合东西﹔简言之,它的框架是沿用巴洛克作曲形式,内在组织是印度的周期性变奏及巴尔干式的复节奏素材,但它真正的精神,应和着中国道家的思想:

           太极生两仪
           两仪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
           八卦生万物

对我而言,这是音乐的异国主义发挥到其兴味的极至。
发表于 2003-12-29 22: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第二篇看了...能安静下来看这样得文章也只有这样安静的夜晚了..伴随着麦斯基的大提.....舒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9 17:25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