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73|回复: 11

[古典吉他教学] 推荐一篇文章给大家-----建议讨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30 00: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古典吉他独奏曲这个概念比较模糊,需要澄清一下。
不少New Age音乐、轻音乐、艺术歌曲非常动听。出于音色的需要,要想在吉他上弹出这些动人的旋律(和伴奏)。要用到尼龙弦的柔美音色。而这一类的吉他曲和传统的古典吉他曲常被混杂在一起称为“古典吉他独奏曲”。前者是属于finglestyle的一种风格,后者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典”。比如像cavatina、sunburst、memory这些尼龙弦吉他独奏曲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古典”,他们属于fingllestyle,像美国的吉他大师Michael Chapdelaine就属于这种“尼龙弦吉他的抒情指弹风格”
不知是谁称12品的常见的尼龙弦吉他为“古典吉他”,这种称呼和没有意识到美国声学吉他强大的独奏表现力的、称之为folk guitar的英国人一样狭隘。如果看下leo kottke用称之为“古典吉他”的吉他弹bean time,clapton用“古典吉他”弹唱,老鹰乐队用“古典吉他”演奏后,就会认为把这种尼龙弦吉他称为“古典吉他”是多么的狭隘,广义的称呼应该是尼龙弦木吉他,或尼龙弦箱琴。当然,称之为经典吉他也比较恰当。
那是台湾的finglestyle的new aga风趋势,以美国乡村音乐为题材和以leo kottke、john fahey为代表的的美国指弹吉他风格的魅力会经久不衰。指弹吉他的魅力还是乡村音乐的演奏。其他风格的finglestyle常常会出现和“古典吉他独奏曲“混淆的情况。
另外补充一句,乡村音乐的指弹吉他风格虽然有时也用所谓的”古典吉他“来演奏,一搬这种情况有几个原因,一是曲子的在左手按弦方面的难度太大,用”古典吉他“会比较好弹。像Bean time即是。二是对于一些旋律过于优美的用”古典吉他“效果会好些。像fisherman即是。尽管如此,它强烈的bass rhythm绝对不会让人觉得是”古典吉他独奏曲“。
现在声学吉他一般只分尼龙弦(nylon-string)吉他和钢弦吉他(steel-string)。
只有中国人才管钢弦吉他叫民谣吉他,从这个叫法上就能看出中国人对钢弦吉他的理解很片面。
发表于 2008-4-30 00: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先顶后学^13 ^13
发表于 2008-4-30 01: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值得探讨的话题.
我在下面的贴子里简单作了一些说明:
http://bbs.guitarschina.com/thread-624054-1-1.html
关于指弹和古典, 其实区分还是比较明显的. 我听过Michael Chapdelaine的课也和他探讨过, 他演奏古典吉他是使用古典吉他, 而且是比较传统的风格, 并不是指弹风格, 他是Segovia的学生, 演奏上有Segovia的影子. Michael演奏蓝草音乐时(指弹的一种)使用钢丝弦的吉他, 应该是Jazz吉他吧, 这个时候才是完全的指弹风格.
把指弹风格应用于吉他严肃音乐(classical guitar music)并使用古典吉他演奏的应该是Andrew York, 上上星期我听他的现场, 就是这种感觉. 和Michael Chapdelaine不同, York演奏传统古典吉他作品比如BWV1009, 无论音乐性还是技巧上都有随意自由, 不在乎错音破音的特点.
发表于 2008-4-30 04: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作为业余爱好者,从我的角度看我并不关心他们是如何定义与分类的,无论什么风格,只要好玩、好听的我都想尝试,钢弦、电都有好玩的地方。。。

名词的定义分类的任务就交给有学术研究的人了,完成后,发表研究报告,并以浅显的说明让大家学习就好,呵呵~

[ 本帖最后由 JoeNo1 于 2008-4-30 04:28 编辑 ]
发表于 2008-4-30 04: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oeNo1 于 2008-4-30 04:25 发表
作为业余爱好者,从我的角度看我并不关心他们是如何定义与分类的,无论什么风格,只要好玩、好听的我都想尝试,钢弦、电都有好玩的地方。。。

名词的定义分类的任务就交给有学术研究的人了,完成后,发表研究 ...


名词的定义分类本来就是学术研究的人做的, 无论业余爱好者还是不业余的爱好者, 知道的向大家普及一下, 讨论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好.

否则, 对于弹奏技巧, 如果用类似的逻辑说"研究弹奏技巧的任务就交给有职业演奏家了, 作为业余爱好者并不关心...." 是不是大家会觉得满意呢?  

何况, 掌握了一定的基本技术后, 对音乐理论有一些基本的了解, 是必要的. 再说这里又不是谈什么高深的理论. 理论本来就来源于实践并且服务于实践.

其实, 即使对业余爱好者来说, 这有时候也是很现实的问题, VCGS的Open Stage活动, 我有个韩国朋友想带他的乐队参加, 但他擅长的是gypsy Jazz而不是古典, 我向理事会提出能否增加一个Jazz类的表演, 但学院派的老教授就提到这个理论问题, 并准备下次会上和其他议题一起讨论.

所以我觉得高艺推荐的文章是值得大家看看思考的.

[ 本帖最后由 cyberninja 于 2008-4-30 06:45 编辑 ]
发表于 2008-4-30 08: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类问题的讨论,国际上也是混淆不清,又何况国内的业务爱好者。基本同意JOE的说法和做法,什么古典、指弹、民谣、尼龙、钢丝、费拉门哥、电吉他。。。。。。等等,在我看来,只是风格不同而已,只要喜欢我们都可以玩,更为重要的是可以自由自在地欣赏,各取所需也。
相信克来得曼也弹过严肃的古典乐曲,朗朗也尝试过跟国内的众多民乐器合作,效果当然是相当精彩!
 楼主| 发表于 2008-4-30 12:5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典吉他曲目的跨界时代到了

我向大家推荐的文章其实是建议大家关注近年来的趋势,也就是古典吉他演奏家所引领的音乐潮流也在悄悄改变着主流。我们这个板块,是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古典吉他论坛,也就是说我们也应该以更严谨的态度来面对。
在以塞戈维亚为代表的时代,以古典音乐为主流的演出曲目并非是古典吉他的演奏者独享的。同时代的其他乐曲也是以是如次。我想这与时代、科技、政治等诸多因素有关。人们听不到太多的异域文化。所以,古典音乐、各民族的地方音乐并存,互不干扰。
而进入以约翰威廉斯为代表的第二代,(请允许我这样分划)流行元素已经无可否人的侵入了古典吉他的领域。所代表的爱的罗曼斯、卡伐蒂娜。进入了人们的视听也吸引了为数不少的人成为吉他爱好者。
而进入Andrew York的现代,随着人们接受信息的多元化,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所谓的经典曲目了。看看当今的演出节目单,古典曲目基本上只代表了演出者的技术水平而存在,而更多的是具有现代元素的多元化形式,并带有了时尚的印记,而且在行内的互相感染下也具备了一定的潮流形式。流行已经不是电吉他和民谣吉他的专利了。观众的爱好影响着演奏家的节目单,而演奏家的曲目在努力迎合的同时又在尝试拿出独特的效果去占领观众的神经。然而,观众的欣赏也同样是多元化的。也就成为了看似一片混战的状态了。
就在不久前,我在上海音乐厅得演出,结束后,有人喜欢memory,有人喜欢彝族舞曲,有人喜欢探戈。。。我觉得是成功的,就觉得自己像一个厨师,每人都可以找到一道喜欢的菜也就是成功了。
所以,我觉得可以说古典吉他曲目的跨界时代到了。
发表于 2008-4-30 15: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生气

挖苦中国人不懂呀?坏坏坏!
不要有些概念不清楚时,就说中国人不懂.吉他属西方乐器吧,传进来的时候就不清楚,所以更迷糊了,应该这样说才对.
就象中国二胡,分类多了,你说外国人能懂呀,不懂,怨人家怨得着吗,咱得找国人懂得跟人家讲清楚才是.
所以不要有些什么问题了,先埋怨中国自己.
劣根!
发表于 2008-5-2 04:4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爱及她 于 2008-4-30 15:36 发表
挖苦中国人不懂呀?坏坏坏!
不要有些概念不清楚时,就说中国人不懂.吉他属西方乐器吧,传进来的时候就不清楚,所以更迷糊了,应该这样说才对.
就象中国二胡,分类多了,你说外国人能懂呀,不懂,怨人家怨得着吗,咱得找 ...

本来就没怨谁啊,何必自己给自己扣啊,
发表于 2008-5-2 04: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巴赫在,就没有必要跨界吧? 若非要跨,就干脆叫吉他曲就全包含了,然后注明用尼龙弦还是刚弦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08-5-2 12: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古典吉他不是某种音乐类型、某种乐器的代表,而只是吉他这个大家庭中一种演奏方式和技巧。一个古典吉他演奏者(家),应该是通过比较科学的、艰苦的训练得到的,他的演奏姿势、触弦发音、以及后续的再提高潜力都是有一定要求和标准的,这在所有吉他当中应该是要求最高的。这就是说许多民谣吉他爱好者,也能用古典吉他琴弹奏一两首索尔的小品,但并不代表他会演奏古典吉他。
      古典吉他本身就是用来表现音乐的乐器,它的发展和音乐本身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20世界音乐发展的很快,印象派地位的确立、和声在前卫性音乐中的运用、流行、爵士、摇滚等音乐的出现使得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古典吉他演奏曲目的多元化也证明了她在发展,是个好现象。我相信,论坛的许多爱好者不是因为听了大教堂、大序曲而喜欢古典吉他的,人对音乐的领悟是需要象孩子那样一点点喂奶发育、成长的。所以,我觉得欢迎卡伐蒂纳那样小曲子加入古典吉他的家庭。
     与此同时,我们所谓的“国粹”京剧,经过了很多年,确停留在文革的样板戏,失去了年轻人的基础,轮为了文化福利。
     个人胡谈,呵呵。

[ 本帖最后由 afzhu 于 2008-5-2 12:16 编辑 ]
发表于 2008-6-20 05: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论坛的许多爱好者不是因为听了大教堂、大序曲而喜欢古典吉他的
这个说的很好.
在西方, 很多孩子们小时侯和家长去教堂, 所以即使长大成为重金属愤青, 巴赫还是在脑海深处死守最后防线....呵呵, 夸张地说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2 0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