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06|回复: 26

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可惜還未完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3 17: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可惜還未完整。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可惜還未完整。

http://www.peterfang.com/guitari ... xuefei_eur_tong.htm

一篇發人深省的文章,可惜還未完整。
发表于 2004-1-3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欧游杂记和杨雪霏的近况(1) Tong


十一月初因为公事要到英国,以往每次到英国都会顺道找找杨雪霏,看看她当时的情况怎么样,但她今年从10月份开始至12月底会在外地演出,原先以为这次不能与她碰头,但因为我的工作可以完成得比较早,离下一个工作又有几天空间,便安排从英国飞往比利时去听她的演出,她演出的是消遥音乐会之夜(Night of the Proms),这类消遥音乐会现时在欧洲很流行,是音乐圈中的盛事,但我从来没有参与过这类音乐会,出于好奇,加上杨雪霏希望我替她听听效果,反正从英国飞比利时只要一个小时,机票也大约只是深圳飞厦门的价钱,故此不用多考虑便加上这行程。

这次杨雪霏参与的消遥音乐会之夜,规模可能是目前同类音乐会中最大的,在欧洲的比利时,荷兰和德国三个国家(实际还有法国,但因为时间上不连在一起,杨雪霏可能不会参与)的多个城市举行,首站是在比利时的安特惠普市(Antwerpen)演出,从首都布鲁塞尔机场前去可以坐巴士或火车,车程大约一个小时,车费约5欧元,由于杨雪霏入住的酒店离开火车站只有投石的距离,所以便选择了火车;虽然我每年几乎有三份一时间在路上,但由于没有想到比利时国家这么小(有说人口是1,000万,也有人说是1,200
万),但安特惠普火车站却有南北和中三个,因此下错了车站而多花了大半个小时,到达时没有在大堂见到约好了的杨雪霏,但发现那是一家曾经有很多名人入住(墙上贴了不少名人的签名照片)的五星酒店,由于国外这类五星酒店通常都会非常昂贵,正考虑要不要住这酒店,还是住到旁边的商务酒店时,便见到杨雪霏,说不出她有什么不一样,但当时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正打量她时,她说已经替我留了房,我可以不用付 钱,因为和主办单位签的合约是要安排一个额外的房间给她的助手或经理人,但她的经
理人只在活动开始时留了两天,下次再来会是在德国站的演出,而她也没有助手,故此要是我不介意算她的工作人员,便可以住在她名下富裕出来的房间,有免费住五星酒店这样的好事,当然是不介意啦。

把行李安顿好后,发现我的房间和杨雪霏的虽然在同一楼层,但她的房间是更高级的行政人员套房,从这些情况来看,杨雪霏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杨雪霏,已经是接受着大师待遇的演奏家了,由于我在她九岁时便认识她,所以她的小女孩形象在我的记忆中是太深刻了,没察觉她早已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演奏家,再到现时,她已是吉他圈中其一最被广泛谈论和看好的明星,与及国际主流乐坛上的新星,而现在她流露出一种自信和典雅的感觉,相信是她多年的学习、演出和生活体验所累积而来的气质,便是让我刚才眼前一亮的主要原因。

住下来后已经中午一点多,赶忙便去吃饭,这家酒店旁边便是安市的唐人街,因利成便,找了一家中国餐馆用午饭,由于目前欧元高企,兑换美元已经从去年的一欧元对0.9美元,升至目前的一欧元高于1.2美元,心里已经准备好那是一顿特别贵的午餐,但出乎意料,比利时的物价虽在欧元高企下,午饭的消费也只是跟香港的水平差不多或稍贵一点点而已,后来在安市的其它地方吃饭,发现他们最少在吃饭的消费上并不高,以一杯加布奇诺咖啡来作标准(一般在餐牌上最贵的咖啡),大概是1.3至2.5欧元,
最常见是1.6-1.9欧元,由于物价不贵(特别是比较起我不久前在上海,喝过70元一杯,还不怎么样的加布奇诺),当时马上便想买些当地特产送人,可惜一打探发现当地的特产原来是钻石,只好作罢。

在吃饭期间我跟杨雪霏说,这次见到她时,发现她比以前漂亮了,成熟了,而且整个人散发出一种自信而典雅的气质,是不是有什么原因,她说她确实比以前自信多了,其它情况便自己倒没有觉得,但这话题打开后,便谈到了很多她最近的情况。

在今年初的时候,她还在为前途正担心,对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可能以为国外到处都是机会,实际上机会的确是不少,但竞争却更多,吉他圈的竞争是非常非常厉害,单是音乐学院每年毕业(在国外这只是一个基础起点,连这个都没有的话,可以说是根本不用混了)出来的吉他手便数以百计,加上世界各地出色的吉他手都会选择前往一些文化活动蓬勃的大城市寻求发展,例如中南美的吉他演奏者多会前往纽约碰运气,一些东欧的会前往伦敦找机会等,所以在这些大城市虽然机会多,但好手也多,实际竞争是只有更残酷,不是特别出色,根本毫无机会,靠演奏便可以维生的只是有限人(以笔者所能知道的,单靠古典吉他演奏便可以生活的,全世界范围内,可能也不足十人),而音乐院校每年的教席空缺也不可能有多少,所以不少人最后便只好在乐器店当个店员或老师,改为制作吉他或干脆转行了,即使得到一些演出,通常报酬也大多只有3至5百美元一场(一般在国外的演出,有一百来听众已经不算是小演出,票价也很少高于20美元,所以也很难负担较高的出场费),减去交通和其它费用,也就剩不了多少(一些资料,美国GFA比赛的奖品之一是约50场的演出,很多参赛者以为赢出后将会因此而出人头地,也可以攒到不少钱,名气方面,在短期间内无疑会在吉他圈中提高不少,但那50场的演出,基本上都是由美国各地方的吉他组织所办,观众人数大都不多,所有演出完成后,结帐时会发现不单不能赚钱,通常还会是亏本的,Denis Azabagic便是一个例子,另外一位赢得GFA的参赛者,他前往美国的机票已经有人赞助(所有演出都是不含机票路费),但在演出行程当中,仍然因为收入不足以抵销费用,弄至非常狼狈,最后要由别人资助,才可以解决,可能因为这个结果,这位仁兄回国后也便放弃作为一个演奏家了)。
发表于 2004-1-3 1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杨雪飞回国开琴行也许不错
发表于 2004-1-3 2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古典吉他在国外就是边缘乐器,以后也是。
只要我们真心喜欢就行了!
发表于 2004-1-3 23: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yx在2004-1-3 23:22:00的发言:
古典吉他在国外就是边缘乐器,以后也是。
只要我们真心喜欢就行了!


什么意思?不懂。
国外几乎每家音乐学院都有这主科,主修的学生也不少,怎么说是边缘乐器?

发表于 2004-1-4 0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不过..游记有啥发人深省的?.........
发表于 2004-1-4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指的是作为一个演奏家的艰辛那部份。
发表于 2004-1-4 14: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他药器也这样
发表于 2004-1-4 14: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说乐器了,做什么事也好,真正能出人头地的能有多少?但要当成功的演奏家是更难,而中国人在他乡,特别是作为演奏家,更是难上加难,到今天,在国外能真正被认同的中国演奏家能有多少?
发表于 2004-1-4 14: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guitarguitar在2004-1-4 14:55:00的发言:
不要说乐器了,做什么事也好,真正能出人头地的能有多少?但要当成功的演奏家是更难,而中国人在他乡,特别是作为演奏家,更是难上加难,到今天,在国外能真正被认同的中国演奏家能有多少?


最可恨的是,很多人海龟回国吹牛B
发表于 2004-1-4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类人是那儿都有,但他们也就骗骗一般人和那些祟洋媚外的人,真有本事的,在国外时应该在重要的演出场地,收取正常酬金而又常常有演出,回来后也可以经常出国演出才是,但大家都是讨口饭吃,只要别吹得太过头,像什么最好最杰出之类,也便马马虎虎算了,可惜都是吹牛B的多。
发表于 2004-1-4 22: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力支持杨雪菲,怀念和她一起在音院的日子!
可惜全世界前100的音院有99所把吉他放在边缘位置!`
发表于 2004-1-5 0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yx在2004-1-4 22:47:00的发言:
全力支持杨雪菲,怀念和她一起在音院的日子!
可惜全世界前100的音院有99所把吉他放在边缘位置!`


同意全力支持杨雪霏,但不同意全世界前100的音院有99所把吉他放在边缘位置这一说,你去调查过,还是有什么原因支持这说法?
我特意去查了几家世界最有名音院的网页,发现都很重视吉他这专业,我还找出杨雪霏取得皇家学校委员会的惟一奖学金,美国茱莉亚给吉他的奖学金也不比提琴钢琴少,这些都证明他们并没有小看吉他,我看陈志老师的文章也有说中央音乐学院也很支持吉他专业,西班牙是更不用说了,怎么也不至于放在边缘位置,我认为吉他在音院不比其它乐器高,但也不见得低。
发表于 2004-1-5 04: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央音乐学院很支持吉他专业,但在对所有专业的支持中在前十之后,那些校领导和教授们对吉他的态度我不喜欢,但也有特好的,例如陈子明教授。
现今全世界吉他最好的是英国皇家和美国朱利亚,很支持吉他专业,但在对所有专业的支持中也在前十之后。西班牙和法国的吉他专业已经衰落,巴黎音院连巴黎师范的吉他都不如,西班牙在校生最多,但那是人家的民乐系,外国一流学生也不去。
全力支持杨雪菲!全力支持中国吉他发展!但要有正确认识,否则对吉他和对自己进步不利。

发表于 2004-1-5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外吉他地位不太高的这个说法,我比较认同。美国州立大学在本州应该算是文化生活的集散地。可是这里的音乐学院只开一堂吉他课,而且还是电吉他。吉他店里上百只吉他只有三五把是古典的;吉他店老板不知道萨瓦列兹弦;大多数人不知道古典和民谣的区别;电视上卖吉他的“吉他手”们把古典琴放在右腿上弹。

听起来可能比较奇怪,但都是事实。
发表于 2004-1-5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yx在2004-1-3 23:22:00的发言:
古典吉他在国外就是边缘乐器,以后也是。
只要我们真心喜欢就行了!

什么叫边缘乐器啊?兄弟?
发表于 2004-1-5 12: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多回国表演,国内演出太少了,国内的观众一定比国外多!

“回来吧!回来呦!浪迹天涯的游子!”
 楼主| 发表于 2004-1-5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yx在2004-1-5 4:19:00的发言: 中央音乐学院很支持吉他专业,但在对所有专业的支持中在前十之后,那些校领导和教授们对吉他的态度我不喜欢,但也有特好的,例如陈子明教授。 现今全世界吉他最好的是英国皇家和美国朱利亚,很支持吉他专业,但在对所有专业的支持中也在前十之后。西班牙和法国的吉他专业已经衰落,巴黎音院连巴黎师范的吉他都不如,西班牙在校生最多,但那是人家的民乐系,外国一流学生也不去。 全力支持杨雪菲!全力支持中国吉他发展!但要有正确认识,否则对吉他和对自己进步不利。
yyx大哥肯定沒有出過國,在國外,最少澳大利亞和美國是這樣,吉他是編在管弦系的,所享有的支持也跟提琴相同,不然可以告學校歧視,這可是很大的罪名,在那兒申請全費資助出國演出,教學和提琴鋼琴要申請一樣,學生也很多,怎可以說是邊緣樂器,如果國內是這樣,那到國外去升學好了。西班牙的民族樂器是法拉門哥吉他,古典吉他是主流樂器,一流學生不去你知道是什麼原因嗎,主要是語文,因為他們上吉他課外還要上音樂課,建築美學,美術等等,不合格的話不管彈得多好,也要重讀,要不是本身語文是西班牙文的誰受得了?他們可是正常都已經要諗8年的,再留級一兩年,畢業時怕要三十開外了,還可以幹什麼?法國我不熟,但那家學校好,如果支持力度相同,應該跟老師有關吧。師範大學是Jose Tomas在教,他很有名,巴黎的我上網查到是一個不知是誰的Oliver在教,好學生當然不去了,但跟學校支持不支持沒有關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1 18:08:40编辑过]

发表于 2004-1-5 19: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阿扎贝壳的网站上面有很多的演出安排,怎么可以说他放弃了?
发表于 2004-1-5 19: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吉他界的劣根-------神秘主义.

一些掌握一定资讯的人最爱搞神秘主义. 目的不是名就是利.

真正的艺术家是把艺术生活化, 生活艺术化的人.
 楼主| 发表于 2004-1-5 19: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math在2004-1-5 19:04:00的发言:
我看阿扎贝壳的网站上面有很多的演出安排,怎么可以说他放弃了?


你可能看得太快,沒注意,我理解文章中說阿扎贝壳是虧本,另一個才是放棄的。
我上網查了,那個放棄的是俄國的,但網上沒有名字,再查查應該便知道,因為只有兩個俄國的贏過,贊助機票的是一個猶太人,他在網頁上還駡GFA胡來,把冠軍演奏會這事當人情,安排給自己有關係的吉他組織,已經演出費只有200美元一場,還要再收演奏家經理人費,交通安排丟給旅行社代辦,也不管價格合理不合理,弄得每一個贏出的演奏者都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而且管事的全是業餘的,現在大家都知道他們的情況,好手都不去,水平已不如以前,只有外國不知情的才去,但他們的評選很有問題,很多時結果都讓大家瞠目結舌,百思不得其解。
发表于 2004-1-5 23: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还是要去西班牙 毕竟正宗 从生活和熏陶上都有利。

感觉英国近些年来几乎没有了世界及的音乐家。

奥地利也有吉他专业 恐怕那吉他的地位……:)
 楼主| 发表于 2004-1-6 1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義大利人認為他們才是吉他王國,西班牙吉他只是吉普賽人彈的法拉門哥,國家本身有沒有好手沒關係,看他們的活動多不多才重要,所以今天的吉他重地應該是美國,英國和德國,特別是德國,活動特別多,可能是未來的吉他重點。
发表于 2004-1-6 2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友何青已去德国学鲁特琴理论了,不过德奥虽是古典音乐正宗,21世纪吉他中心必在USA,古典通俗都是。
发表于 2004-1-11 18: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希望还会经常看到这样类似新闻似的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04-1-11 18: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peterfang.com/guitarist/a-z/guitarist-y/xuefei_yang/europe_tong/xuefei_eur_tong2.htm


第二章出來了。

发表于 2004-1-12 1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yyx在2004-1-6 23:31:00的发言:好友何青已去德国学鲁特琴理论了,不过德奥虽是古典音乐正宗,21世纪吉他中心必在USA,古典通俗都是。
必在?会不会太武断?


美国现在经济不是很好,美元对欧元在一年间从1比0.89变成1比1.27,已经掉了几乎40%,目前还在掉,未来他们要负担好老师,好演奏家可能不是太轻松,没有高水平的,如何提高和如何成为活动中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4-30 20:0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