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pima的顺序弹轮指,很快就会习惯的。我反着弹轮指比不少琴友用pami 弹得要好。这样做除了能锻炼ma的独立性,对增加 i 指在轮指中的力度也是最好的练习方法。一般来说,轮指中都是 i 指的力度最弱,这是由于在弹轮指时p指发力后,和p指作用力相反方向的a指先发力,由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这个a指的力量一般会很大,而反作用力是按着时间的顺序递衰的(即我们常说的“强弩之末”),所以到 i 指时力量已经变弱了不少。因此可以看到不少大师用加大 i 指运动幅度的方法来增加 i 指的力度。反着弹可以帮助找到 i 指在轮指中力度均衡的感觉。
2.用pmia的顺序弹,这种方法也很有效。对轮指的认识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完全按乐谱上时值来弹轮指,很多大师也是这么做的,这样在弹p指时上面的轮指就会出现断裂。有_xxx_xxx_xxx........的感觉。这主要是由于五线谱记谱的局限性所造成的误解(如果用三连音的方式记谱而把P指的音插在前一个三连音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三连音第一个音之间,时值和谱面就太难看了,演奏者也无法按谱面把握时值)。另一种认识认为上面的弦律应该是连续的,我支持后一种,因为轮指的目的是想达到弓弦乐器那种长音的效果,而在提琴上这种长音是绝对不允许每三个音就断裂一次的。通过练习基本可以做到使上面的轮指听起来像不间断的3连音的效果,但不是pa两指同时触弦。可笑的是,有不少人认为这种方法是错误的,其实这种方法能控制好,前一种方式就太简单了。用pmia的顺序弹轮指能够有效地帮助 i 和a之间的连接而拉开am之间的粘性,这样做习惯了再用pami的顺序弹就可以达到不间断的效果了。还可以做piam练习。
当然,无论如何,每个手指的独立性很重要,轮指一定要有颗粒感。
另外,轮指的指甲音与指甲的形状、长短,触弦的角度和方法关系很大。想知道自己轮指的杂音最好是录音,否则有时感觉不到杂音是那么惊人。
阿宫轮指中圆滑音的演奏之我见
按乐谱上是弹两下,用m指弹圆滑音的三个音(靠左手指的击弦和勾弦),i 指空出一次,但几乎所有吉他大师这个圆滑音都没能弹清楚,更不用说爱好者了。后来听别的乐器、合奏以及人声演绎这首曲子发现他们几乎全部是弹出来的,人声唱的也非常清楚。因此建议弹三下,m指发圆滑音的前面两个音(左手指的击弦发后一个音),i 指弹圆滑音的第三个音(m指发圆滑音的前面1个音,i 指弹圆滑音的第二、三个音也可,但效果和原谱的差异大些)。这样所有的音都能发清楚,时值在快速的轮指中和原谱也分辨不出差异,并且左右手的难度都降低。
如真想弹两下也可,用p m i 弹,不用a,很快就会习惯的并能确保三连音的清楚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