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21|回复: 33

艺术正在走向死亡(首发天涯关天茶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2-17 10: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正在走向死亡(首发天涯关天茶社)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艺术正在走向死亡




作者:李巴赫        提交日期:2004-2-13 10:26:00

??艺术是人类最伟大的精神文明成果之一,艺术代表了理想,纯美,善,崇高,激情。。。。艺术抒发着人类的个性,情感,体验,追求;艺术冲击着现实,社会,道德,习惯;艺术展示着哲理,矛盾,对立,张力。。。。。总之,艺术是很伟大的无言的思想与情感之花,从事艺术的人是很了不起的人物。    可是,这么伟大的艺术现在却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死亡!当然我这句话也不算新鲜。几十年前就有人喊着,诗歌死了,文学死了。。。20年前搞摇滚的也喊出了同样的艺术死了之类的话~~然而国际化了之后的中国我更有理由和体验作出同样的呼喊。     以音乐为例来说:    1)创作,表现方式基本上已被穷尽,古典时期就将和声调式等体系建立全面地起来了,经过浪漫主义,印象派,民族派,现代派到20世纪后期21世纪,基本上已经乏善可陈。    2)由于商业化,产业化的社会化分工,细化的运做方式,使得古典音乐艺术越来越偏离其单纯,高尚,艺术性的范畴,变的逐利,犬儒,和异化。这反过来一步步地将听众,欣赏者引入艺术的歧途。    3)社会的强势消费主义文化使得职业古典音乐家们日益浮躁,异化,同时使得大师难以产生,而乐匠越来越多。这进一步加速了古典音乐整体的衰退。    4)器乐革新方面,正规的古典乐器正逐步地工厂化,高水平的手工制作者越来越难以和市场的廉价,大量,生产迅速相抗衡。     消费主义功利性社会在尘嚣日上,泥沙俱下中开动脑筋全力以赴地实现着人类贪婪的物欲秉性,其结果是抹杀了人的精神自由和独立想象思考的能力。活生生的人成了被时尚遮眼的瞎子,被广告轰炸了的聋子,被财富和流行包装了的哑巴和被电视传媒操纵下的木偶。  为了追求“廉价”最终结果是连工业生产本身也开始堕落了------这在中国体现的尤其明显。    而艺术要求的是什么呢?    艺术要求的第一是严肃纯真,不是说个人的为人处世,而是不能以一个浮华不实虚伪的心对待艺术;不能够沉下心来耕耘艺术,心境浮躁不安,这就阻碍了绝大多数业余爱好者在艺术上达到“专业线”。甚至很多专业人士也是如此,“投机取巧”心理严重,抄袭,拼凑,随手。。。值得庆幸的是,所有现代艺术的怪异,宽容,个性化的风格还有观众,评委们的低档次使得这些欺世盗名的作品很容易蒙混过关,甚至黑马破关。    第二艺术产生的条件必须是在“自由独立”的大脑中而不是功利性的,受局限的。这一点我想就不消多说了,总之是十分地堕落,无耻之极!为了钱什么都卖了。    第三,艺术还要求人必须怀有敬畏之心,不能“无法无天”,“不敬鬼神”。那些独大的人,自他骄傲的那天起就已经不能理解和达到更高的艺术层次了。遗憾的现代化的包装炒作手段,FANS的轰鸣,名利双收,社会影响力增强。。。都使得越来越多的艺术人士膨胀起来,找不着东南西北,其艺术水平也就停滞不前,或者跑步后退了,这倒不要紧,关键是他的一帮徒弟,学生们也就此完结了,误人子弟啊。    。。。有的人会振振有辞地,各个时代都会存在你说的情况。不错,但是你要考虑到有一个限度的问题。这就要用“熵律”来解释了。达到一定程度,各种制约因素的成长必然会和系统本身的发展和自控力持平,然后制约因素会逐渐超过系统的自控,最终这个系统提前崩溃,或自然热寂。就好比人的生死一样。    虽然如此说,我们还是应该希望艺术本身是伴随人类的灭亡而“热寂”而死,不要先于人类而崩溃堕落。特别是由于人的短视,愚蠢而造成的种种。比如城市中丑陋造作,或者玩弄概念坑蒙拐骗的建筑,雕塑;假惺惺的街心花园,人造湖泊喷泉等等~~    我们必须再一次地呼唤文艺复兴!!
发表于 2004-2-17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以下是引用李巴赫在2004-2-17 10:38:00的发言:…………    第三,艺术还要求人必须怀有敬畏之心,不能“无法无天”,…………  我们必须再一次地呼唤文艺复兴!!嗯,是的!
发表于 2004-2-17 18: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赞!!不知道地球还要过多久才能再出一个巴赫一样的人物啊

发表于 2004-2-17 20: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发这贴我感觉是对艺术的理解太狭隘了.艺术本身有很多派系,把艺术片面的说成一个点那是不对的.最简单也最有趣的说法,交际艺术.金钱艺术.等等五花八门的,那也是一门艺术啊,走像死亡????哈哈哈.旧的死了还会新的诞生,这是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






[此贴子已经被999T于2004-2-17 21:11:28编辑过]

发表于 2004-2-17 20: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少有点杞人忧天,琴曲多有失传,可琴还在,还有热爱他的人。任何艺术我想也是这样的,何必要求它们全都大行其道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旋律。一句说的好,寂寞的人做寂寞的事,在你喜欢的天地间逍遥游吧。

发表于 2004-2-17 20: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巴赫出来的时候,保守派们也大呼艺术死亡了!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4-2-17 2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4-2-17 2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我希望大家能看明白我真正的意思。
发表于 2004-2-17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hi
发表于 2004-2-18 22: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单谈艺术死了,实在是太泛了,巴赫兄的道理只能从冰山一角来解释个人的看法,因而论证起来是力不从心的。几十年仅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滴浪花,它会蒸发消失,但那条河永远向前……

发表于 2004-2-18 22: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艺术的分类         


                                                         艺术可以分类吗?这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人们对艺术分类问题的看法,必然是从属于他们对艺术的本质的理解的。既然对于什么是艺术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在分类问题上出现分歧就不奇怪了。大抵主张美不能分类的人(如克罗齐、开端特)也主张艺术不能分类。而在主张美和艺术可以分类的人们之中,各人所持的分类原则和所提出的分类方法又都大不相同。这里只能介绍其中影响较大的几种:                                                          最早的分类学是亚里斯多德提出来的。亚里斯多德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根据这一观点,他在《诗学》一书中提出了三种模仿的区别:“象画家和其他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模仿者,他就必须在三种模仿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模仿: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模仿,按照事物为人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模仿,按照事物应当有的样子去模仿。”这一思想对后世文艺理论有过长远的影响,后来人们根据艺术创作是侧重表现理想还是侧重再现现实,把艺术区分为浪漫主义的和现实主义的两大类。这一理论把表现事物应当有的样子的艺术称之为浪漫主义艺术,把再现事物已经有的样子的艺术称之为现实主义艺术。自从苏联的文艺理论在我国流行以来,这种分法是大家所熟知的。                                                          另一种分类法来自把艺术看作观念的表现的那一部分人,德国古典哲学总的来讲倾向于这一类。例如谢林认为,艺术和哲学的区别,仅仅在于后者是现实占优势而前者是理想占优势。就艺术而言,谢林认为,也可以分为现实的和理想的两大类。前者如音乐、绘画、雕塑等,后者如抒情诗、史诗、诗剧等。又如黑格尔把艺术分为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三大类。象征型艺术的特征是物质压倒精神,或者说,形式压倒内容。在黑格尔看来,建筑是象征艺术的代表,因为在建筑中,物质材料和它们的实用要求起主导作用。他认为古代东方艺术都是象征艺术。古典型艺术的特征是精神与物质的和谐协调,或者说内容和形式统一。这种统一使艺术达到完善的境界。古希腊罗马的雕刻是它的代表,因为在其中“内在的心灵第一次显出它永恒的静穆和本质上的独立自足”。浪漫型艺术的特征是精神超越物质,或者说内容压倒形式,使艺术进入理想。绘画,诗歌和音乐是浪漫艺术的代表,因为只有在这些艺术作品之中,特别是在诗歌之中,内容(精神)才越过形式(物质)的规定而自由地表现自己。                                                          还有一种著名的分法就是把艺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综合艺术三种。近代的卡瑞埃、黑田信鹏等许多人都持这种观点。他们认为音乐是时间艺术,因为它并不占据空间,而只是在一定的时间限度以内,通过一定的时间来表现的。绘画、雕塑、建筑等的存在,相对地来说没有时间性,许多千百年前的雕刻绘画和建筑现在还存在,但这些实体都必须占据一定的空间,所以属于空间艺术。综合艺术是指在其表现中既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的艺术,戏剧、舞蹈、电影等属于这一类,所以被称之为综合艺术。这种分法,以及库森,哈特曼等人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想象艺术三类的那种分法,由于没有和艺术的本质联系起来,不是从对一定艺术本质的理解中引申出来的,所以和上两种分类法比较起来,就显得非常之肤浅。                                                          我们上次说过,艺术作品的存在同欣赏过程不可分割。美感直觉虽然是在刹那间完成的,但是也有一个过程。任何欣赏都有一个持续过程,看一幅画或一本小说,读一首诗,参观一幢建筑,都需要持续一定的时间。这个持续过程也同听音乐一样,是时间过程,是艺术借时间而存在的过程。卡瑞埃等人的分类法无视这一点,所以当美学的研究深入到区分艺术和艺术作品的时候,就不会有人再提到它了。从审美活动的特征来看,库森等人的分类法也有明显的缺陷。人类的审美活动是一种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想象等多种因素在内的主动能动的活动。把艺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和想象的,也就等于把现象从视觉和听觉中分解出来,这样视觉和听觉也就退化了,倒退到生理的、动物的感觉那里去了,哪里还谈得上审美,谈得上欣赏艺术呢?                                                          联系美和艺术的本质来看,第一种和第二种分类法也有许多问题。我们上次说过,艺术作为一种人类的精神生产品,主要是人类感情的表现。所以它的本质不是模仿,不是再现,而是表现。如果它模仿、或者说再现,那也是通过模仿来表现,即通过再现来表现。由于它所表现的情感本身就带有理想的成分,或者说浪漫的成分,所以一切诗人(真正的艺术家本,质上都是诗人),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浪漫的气质,一切艺术都不可避免地带有浪漫的因素,毋宁说艺术本身就是浪漫精神的产物。所以这种把表现和再现对立起来,把理想和现实加以区分的观点,和艺术的现实并没有共同之处,事实上从来没有哪一个伟大的作家自认是浪漫主义者或者现实主义者,就连苏联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也承认:“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好象是永远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事实。立足于事实,我们不主张过分强调这种分类,立足于艺术的本质,我们更不主张过分强调这种分类。                                                          同这种分类法相比,黑格尔的分类法要深刻得多了。但是问题仍然在于,他对艺术本质的理解是我们不能接受的。他把艺术看作是绝对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他的分类实质上并不是艺术的分类,而是一种凭思辨的演绎法推导出来的历史逻辑的分类。他所谓的艺术的不同类型,实际上不过是绝对精神自我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已:在最初的阶段上,想象力倾向于努力从自然转到精神,这种努力还只是对精神的追求,还没有为精神找到真正的形式,因此只能用外在的形式来表示内在的意义,于是出现了象征。型艺术。象征是一种符号,但不是语言、旗帜那样抽象的符号,例如狮子象征刚强,圆形象征永恒等等。这种象征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始终没有达到内容与形式统一的目的。这个目的是在精神发展的第二阶段,即古典型艺术中才达到的。古典型艺术因为达到了形式与内容、即物质与精神的统一而臻于完美,但还不是理想的境界。精神发展在第三阶段上突破了物质的束缚(内容超越形式)回到自身,便表现为浪漫型艺术。在这里艺术的不同类型不过是精神发展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所以这样的一种分类法也是我们难以利用的。                                                          艺术分类的原则只能从艺术的本质中引伸出来。艺术作为一种产生于人类精神交往的需要的劳动产品,是人类思想感情的表现,首先是感情的表现。并非一切感情的表现都是艺术,笑和哭也是感情的表现,但不是艺术。其所以不是,是因为它们是感情的“自在的”状态,而不是它的“自为的”表现。这就是说,对于笑和哭的人,感情并不是他所要表现的对象,而是它自身。在这里,人不是创作的主体,或者说主体不是艺术家。只有在他把自己的感情或者他所同情的别人的感情作为对象,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一定的加工手段真实地表现出来的时候,他的活动才是艺术创作,他的活动的成果才是艺术作品。所谓创作得成功不成功,也就是指表现得充分不充分。                                                          情感有各式各样,表现的方式和手段各式各样,所凭借的物质媒介各式各样,从而艺术也有各式各样。所以艺术的分类,实际上也就是表现手段和物质媒介的分类。在这里手段本身也是一种媒介,因为它只有通过物质实体的加工才能实现。同一个形象,例如同一个人,可以用画来描绘,也可以用石头来雕刻,可以用语言来塑造,也可以用活人来扮演。这里面有物质媒介的区分,也有表现手段的区分,两种区分是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的。                                                          一种思想感情,或者说一种精神内容,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最理想的形式只有一个。油画的厚重和水彩画的明快,或者进行曲的壮严和小夜曲的轻松都是不能互相取代的。于是同一艺术,就呈现出丰富的门类。有表情艺术;有造型艺术;有语言艺术;有综合艺术;如果把次要艺术也算在里面,还有实用艺术。在这些不同艺术的门下又分出不同的类:表情艺术分出音乐、舞蹈等;造型艺术分出绘画雕塑等;语言艺术分出诗歌、小说等;综合艺术分出电影、戏剧等等。不同类的艺术又可根据材料、体裁、质量的不同更细地分为不同的种。拿音乐为例,就有管乐、弦乐、打击乐、交响乐、独唱等,独唱又可分为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男高音中又有进行曲、抒情曲小调等……不过说到这里,已经说到美学的边缘,越出美学的范围了。具体说明各类艺术的异同和规律是文艺理论的任务,具体说明各种艺术的异同和规律是更专门的文艺理论、例如音乐理论、美术理论、戏曲理论等等的任务。                                                          各别的文艺理论告诉我们各种艺术的特点和规律,提醒我们不要向水彩画提出油画的要求,不要向雕塑提出素描的要求,提醒我们电影不应当仅仅按照剧本以画面讲故事,也不应当接受舞台戏剧时空观的束缚,如此等等,这里面有美学,但美学的任务不是这个。美学作为一种基础理论和应用科学有不同的任务。这个任务好象恰恰相反,它不是说明各种艺术的特点而是说明各种艺术的同点,即它们各自的局限性和共同的基本规律。                                                          各种艺术都有自己的局限性,例如舞蹈不长于叙事,建筑不长于表情……但归根结底,各门艺术又都是相通的:画家未必意识到自己是雕塑家、是音乐家、是诗人,但当他工作时,他是用笔在平面上雕塑,使色彩的节奏和光暗的旋律变成了无声的音乐,从而借助视觉形象说出了诗人难以言传的心声……所以在艺术中一切门类是相通的,书法是纸上的音乐和舞蹈,雕塑是戏剧性高潮在刹那间的凝固。如果具体分析起来,我们甚至可以发现,李贺的诗和弗鲁拜尔的画,它们依靠不同的媒介手段所表现出来的东西是相同的:李贺语词的跳跃就象弗鲁拜尔色块的跳跃,那种五彩碎玻璃镶嵌似的手法创造出来的境界也相同:忧郁、飘忽,而又带着一种恐怖和不安的情调。                                                          前面我们曾经多次地强调说明各门艺术是各种不同的语言,各自说着不同的东西,不可以互相代替。现在又说艺术中一切门类是相通的。这是否互相矛盾的呢?表面上看来是这样,实际并不。一方面,一切艺术都要有美,美作为一种整体性动力结构,即作为一种生气贯注的话的形象,是一切艺术共同的要素。正如黑格尔所说:“诗(美)在一切艺术中流注着”。这是一方面。但是另一方面,美与美是不同的。变化、差异和多样性是美的生命。在前一个意义上说,美不可以分类。在后一个意义上说,美又是可以分类的。我们应当从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之中去理解美,也应当从两个方面的矛盾统一中去理解艺术。                                                          正因为如此,各类艺术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例如史诗转化为小说和戏剧,音乐转化为诗、词、曲、小令,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还会不断地产生出新的艺术种类。美学只有把握了各门艺术的共同本质,才有可能在其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用以指导文艺理论,以及指导艺术创作和审美的实践。

发表于 2004-2-19 16: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跟古人抬杠,不好。好诗在唐朝就被写完了,也不仅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文学要死那时候就该死了。不过国内的好多城市美化的确实很丑。
发表于 2004-2-19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山一角
 楼主| 发表于 2004-2-20 1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的意思大家没看明白唉~~~~艺术的死不外乎两种,其一,纯艺术他自己死了,其二,搞艺术的群体越来越少,越来越死了

发表于 2004-2-22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人类还有爱美之心,艺术就不会死。

发表于 2004-2-22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人类还存在爱,艺术也不会死。
发表于 2004-2-22 12: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这种讨论没有存在的必要

发表于 2004-2-22 14: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时代的沙尘蒙住了我们的眼,音乐依然在黑暗中指引着我们。


可能我们处在的社会是无法容纳艺术的充斥着贪婪欲望的黑洞,但是我相信,光是年轻的,而阴影生于片刻之间,他一生出来就老了。

发表于 2004-2-22 15: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李老师说的很有道理,当然这个事情要从很多角度去看。艺术本身用文字是无法解释的,用某一个人的思想也无法解释,因为关于艺术这个概念的解释太多了。李老师站的角度或许和建国大哥等老师们站的角度不太一样。从目前这个社会来看,人们已经无法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纯艺术性的音乐工作或者欣赏这些东西了,不过在这个时候有一些替代品出现,就是所谓的“快餐文化”,到底这些东西是否对错我不想讨论了,但是不可否认的出现了一些适应这个时代的文化形式。另外,以前一个搞BLUES的老师跟我说,现在搞音乐已经没有空间了,但是如果你能放弃商业上的一些因素,那么你的空间其实是无限大的。这个话虽然不是很的对,但是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其实我觉得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一个是媒体以一种不尊重的态度去对待音乐,一个就是市场上的绝大多数消费者没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去理解音乐——这在美国和日本相对来讲,要比我们好的多。而美国和日本的一些音乐家也正努力做一些兼具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音乐,比如一些搞FUSION的乐团——当然这个是由于那些国家有这么一个市场,而中国这个市场几乎很小。不过这也代表了作为音乐家的一个出路——在消费者的欣赏水平提高的前提下做一些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的作品。


说了这么多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了,因为本身我写这个东西没有经过什么思考,呵呵,可能有点混乱,请各位老师来指正一下不足之处。

发表于 2004-2-22 17: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艺术对于真正热爱艺术的人来说是内心深处的一座活火山。


我说是活火山是因为即使对于热爱艺术的人来说,发现艺术之美也是需要机缘的,但是千万不要因为火山没有喷发就以为他是座死火山。即使自己的火山死了,也不要认为别人的火山也死了。


很多个世纪以前,就有很多人为了金钱出卖了自己的艺术灵魂,他们为那些低俗的人创造,与其说是在创造陈芥,不如说是在创造利润,但同时,有许多人在艺术的熊熊烈火中燃烧着自己,他们为艺术而艺术,为自己创造,所以,他们的艺术留在人间。在我们这个时代,也有这样的两种人,而既然艺术在以前的岁月里没有死去,那么他现在也不会死去。

发表于 2004-5-7 15: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病呻吟...
发表于 2004-5-7 21: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买了本书,叫《谁杀了古典音乐》,说的也是类似的东西。
发表于 2004-5-8 01: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杀了古典音乐》写得很不错,在书店看到了,就是太贵~~NND,竟然把艺术书做的这么商业生活是艺术赚钱是艺术向左走是艺术向右走是艺术弹琴是艺术砸琴是行为艺术灌水是艺术拍砖是艺术现在你看的最多的字是:艺术~咱也艺术了
发表于 2004-5-8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都晕了,到底什么是所谓的艺术呢.....老师又没教~ 像小兵说的,生活是艺术...什么都艺
术化了,那我们个个都成“艺术家”啦!~~ 嘿嘿 ~~
发表于 2004-5-8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艺术家是:将生活艺术化, 将艺术生活化.
发表于 2004-5-8 1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fait...哈哈,这句话你说了好多次了...
发表于 2004-5-8 1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fat..... 谢谢你常记得我.....
发表于 2004-5-8 1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FT!
发表于 2004-5-8 12: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现在都是制造艺术,而不是在创造艺术!就像在生产线上制造产品一样,需要什么他就制造什么!
发表于 2004-5-8 12: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ngjianguo在2004-2-18 22:42:00的发言:
单谈艺术死了,实在是太泛了,巴赫兄的道理只能从冰山一角来解释个人的看法,因而论证起来是力不从心的。几十年仅是人类历史长河的一滴浪花,它会蒸发消失,但那条河永远向前……

但几十年对我们重要,一个人能有几十年啊!
发表于 2004-5-9 17: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我不懂艺术是什么,在我看来艺术就是情感的发泄,只要人类还热爱生活,还能思考,艺术就不会死亡! 然而现在懂艺术追求艺术的人默默无闻,反而追求商业,名利的“艺术家”名声显赫,这是所有时代的通病,最终将由时间宣判他们的死刑。
发表于 2004-5-9 18: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什么都要与时俱进!?
发表于 2004-5-9 1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每次去琴行上课,我总觉得老师把吉他当谋生工具的成分多一些。在技术他比我认识的一个音乐学院的琴友强得多,但他的音乐中却缺乏感情。
发表于 2004-5-9 18: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魔术大师,,大卫.科波菲尔,本来早就来中国(还是杭州,不太记得了,)但当他听说赞助的是一家烟草公司后,就断然回绝,他说,,他还是一个艺术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4-30 01:48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