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5-15 14:43:02
|
显示全部楼层
MIDI控制很简单
主要看你的MIDI控制器的记忆功能了。
拿FCB1010来说
JMP1本身是个支持MIDI控制的前级,配合你的G MAJOR也可以进行MIDI控制
设置好JMP1上的一组参数,注意这个参数可以是任何通道的任何设置。
然后设置好G MAJOR的点对于这组前级音色的一个参数。
用MIDI线,串联这些设备。
FCB上设置一个参数,第一次记忆JMP的那组,第二次同样记忆G MAJOR那组。
然后使用这组参数。我记得是踩两下。记忆两组。
使用的时候,选到这个参数,踩一下就能实现切换。
比如一个清音类的,一个过载类的,一个失真类的。
最方便的是TECH21的那个MIDI MOUSE,小巧灵活。很多大师也在用这个。
当然清华的那个哥们儿做的MIDI控制器也不错。很小巧。你也可以考虑。
不用MIDI控制踏板的话就是像我说的,这样设置。
切换的时候,前后两组不同音色设置弄成相邻的。前级与周边各按一次就可以实现快速切换了。
不过手快了也要一秒钟的时间。
切换参数可以,切换通道一般都还是要用踏板的。否则靠手去拨上面的那个开关,很麻烦。
比如V TWIN RACK这样的,就没有MIDI控制和MIDI参数设置。
那么你在用它的两组通道的时候,就一定需要原配的通道切换踏板。
如果这个前级的通道是共用同一组设置的话,比如EQ和音量,那么当切换清音与失真的时候,差异非常大。
上面的参数是不能动的。所以,靠切换通道来换音色,最多只能换该设备可提供的通道数。
也就是说,如果这个设备两个通道,你就只能使用最多两组不同音色来切换。
如果不使用MIDI控制,尤其是没有MIDI控制的前级设备。就需要使用一个专用的像是LOOP SWITCH
或是像G SYSTEM这样有强大路由功能的设备来完成了。更麻烦。
总之是一定要用踏板实现一下瞬间切换的。
否则只能用手至少按两次来切换。
X3不能配MIDI踏板,很让人火大。
自己在家玩,不演出的话,你就买个FCB1010就挺好,没有携带的烦恼。
还可以控制通道和音量。而且使用起来相当方便。
玩机架,其实不光是财力的问题。如果自己其他条件,比如使用环境,场地大小,搬运情况,供电情况,对这些设备的了解和使用,对他们音色的区分和把握,对它们适用的场合与环境,都必须要非常了若指掌才行。否则弄来就基本是个摆设。毕竟你家不是录音棚。
所以在这里,奉劝那些看着眼馋,打算玩机架的朋友们,如果你达不到上述这些条件,那还是玩单块更合适一些。
这些东西首先就是钱,我当初玩到14U的时候,花了差不多12万人民币来做这个大冰箱。后来发现其实需要的就是4个U的前后级加一个周边。
然后就是你必须自己弄懂所有你在使用的机架是要怎么调试和链接的。包括它们之间的交换,路由。这个听着挺像网络设备哈,其实道理都是一样的。
其实这个环节最重要,对设备的了解才能让你充分发挥其功能,得到你想要的音色。
而这么做,需要花费你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这些设备的使用方法,搭配方法。还要用大量时间去实验它们组合起来的音色是否是自己需要的。最后还要设置控制器的使用。
当这些都设置好了,再使用起来就非常非常方便了。但是前期要投入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大牌们都是需要个人的工程师来搞定这些的。因为他们也不愿意花太多时间在研究设备的使用与调试上。所以国外更多的人是玩单块,因为使用和设置都很简单。
如果自己连单块与大合成那么简单的东西都玩不转,那还是别涉足这个RACK的领域了。
乱买乱用,只能让你和郁闷又破财。
E530,JMP1,GMAJOR这类的还算比较简单的设备,很容易上手。
如果你玩过那些巨无霸级别的周边EVENTIDE、LEXICON这样的,那你就郁闷了。因为说明书都厚得跟字典一样。
而且上面并不是所有的都是给吉他贝司用的,好多不是。所以你还要研究那些是自己喜欢的效果。
这里还没提怎么布线,怎么路由。加上这些,更让人头疼。
然后就是电源、散热的问题。
最后就是演出搬运的问题。
个人经验就是,如果RACK多,都是用4U的CASE来装。这样比较容易一个人自己搬运。
缺点就是连线和散热不方便。所以选箱子的时候,有些箱子是提供一个侧面的小口来走线用。
玩RACK,真正圆满的,不是攒够那些自己梦寐以求的设备。
而是真正把它们玩转起来。得到那些能秒杀听众的天籁之音。我觉得这才叫圆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