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8306|回复: 75

梦想终实现 得琴在英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9 17:3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从97年弹琴到现在断断续续的也算有10年有余了。
想想上学时的苦练,排练时的艰辛,演出时的兴奋,真的好怀念。
这些年一直忙着工作和家庭,几乎很少弹琴了,但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几乎都和音乐和吉他有着微妙的关系。
虽然现在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一天7、8个小时的练琴,但对吉他的钟爱一刻都未停过。
看到好多朋友都从国外带回一把把好琴,心里也在想何时我也能出国买把琴?
终于今年有了一次来英国学习的机会,前些天发了个“伦敦琴行”的求助帖,在这再次感谢大家热情的帮助。
进过反复的比较,最终买了一把美产Fender  telecaster。虽是二手,但成色几乎全新。琴行人说如果是新琴的话大概要900多磅,
在挑选的时候,和同价位的新琴比较了一番,这把琴音色确实很fender,相比其他几把tele而言,音色没有那么亮,但更暖和、厚实。自己还是非常喜欢的。
由于激动,忘了问型号,请大家帮忙给看看,给俺这琴个身份。
话不多说,上图!
My Fender.jpg
My Fender (1).jpg
My Fender (2).jpg
My Fender (3).jpg
My Fender (4).jpg
My Fender (5).jpg
My Fender (6).jpg
My Fender (7).jpg
发表于 2009-2-9 18: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停产前的美标
Z2 + 5 or 6 digits
Z3 + 5 or 6 digits
DZ3 + 5 or 6 digits (Am. Deluxe)
V + 5 or 6 digits (American Vintage Series except '52 Telecaster)  2003  
Z3 + 5 or 6 digits
Z4 + 5 or 6 digits
DZ4 + 5 or 6 digits (Am. Deluxe)
V + 5 or 6 digits (American Vintage Series except '52 Telecaster)
XN4 + 4 digits  2004  


http://www.fender.com/support/usa_instruments.php
这里看看吧,希望有帮助
发表于 2009-2-9 19:02:38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英国的乐器价格远远比咱们中国高,真不如国内买,
发表于 2009-2-9 19:12:57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这个我同意,我在欧洲和澳洲,还有美国都看过很多琴,价格最低是中国。
不过尽管价格便宜,我所有的琴都是在国外买的。 我宁愿多花点钱,效果器,键盘都是在澳洲买的。放心,塌实!

[ 本帖最后由 teddy_bb 于 2009-2-9 19:14 编辑 ]
发表于 2009-2-9 2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的你找好地方 价格也好 也塌实。。。。。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1: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国内这样的二手 似乎不多哦!
发表于 2009-2-9 21:3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哦? 何以见得 哈哈 好琴 赞一个。
发表于 2009-2-9 21: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人民币升值了,美元英镑都贬得厉害,恰恰是出手国外的时候了……况且国外的二手价格也太划算了……只是,国内做私货和代购的日子就不好混了……
发表于 2009-2-10 01:4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潜水很久了~上来看看。想说一下这就是8400(美标)啊!全新要900多磅?晕~也太贵了吧~还真不如在国内买!
发表于 2009-2-10 02: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900磅能多少钱??????不是很便宜么?
发表于 2009-2-10 02:47:02 | 显示全部楼层
900多磅是多少?
贵不贵要看是901磅还是999磅了, 901磅的话比国内贵几百块
发表于 2009-2-10 03: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LZ在哪个城市?
发表于 2009-2-10 04: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划算. 楼主应该等下次机会去美国, 你看满地的fender tele standard才多少钱.
发表于 2009-2-10 11:2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价格划算不划算, 大家不能以你们在中国的经济水平来衡量。

要和每个人的收入划等号。

我一个月大概薪水是 1万2千多美圆。 如果让我花个3千4千美圆去买把琴, 我会眉头都不眨一下就去买。

因为我买的琴和我的收入比率来说,是很小的一部分。 如果我的薪水放在中国,我一个月1万2千人民币,你让我去买把大G, 我也会先考虑我的肚子问题和居住问题,然后再去考虑琴。

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选择而已。
发表于 2009-2-10 13: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说错了,完全是汇率的问题,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1:1,也就是说你在中国挣2000也就够生活费,在美国你挣2000美元是一样的,涉及到进口了,汇率低的就吃亏了。
发表于 2009-2-10 13: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rx 于 2009-2-10 13:08 发表
楼上的说错了,完全是汇率的问题,人民币和美元的购买力1:1,也就是说你在中国挣2000也就够生活费,在美国你挣2000美元是一样的,涉及到进口了,汇率低的就吃亏了。

谢谢你的指正,不过我说的也是这个问题。汇率只是经济作物的一个天平,它主要是负责转换货币。我的意思,是指中国国民经济太差,人民收入太低,中国老百姓的经济年平均收入是2000美圆一年。 我现在居住在澳大利亚,我给你说个简单例子,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人均年收入是5万8千美圆一年。
你可以拿中国人的收入来和澳洲人的收入对比一下。 你就知道为什么我在国外花钱买东西很随意。因为经济好,国家富裕。
汇率在这个问题上是不起任何辩解作用,你去看看日本,日本Yen对美圆的汇率比中国低的不是一点,但是日本国民经济好。人家工资高,福利好,待遇好,所以一把大G哪怕在日本就算的比在中国贵的多,日本人也是消费的起的。
再者, 中国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非常差,和欧美国家差距哪是一两百年能够拉近的。 我现在在澳洲享受公费医疗,享受政府补贴,我每个月自己工资还能退税,你在中国做的到吗?
所以,请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汇率在这问题上它并不影响购买力。 我给你个金融的等式   汇率≠ 购买力。
我也非常希望中国经济能够发展的更好,中国的乐迷能够人手一把大G和美F。
发表于 2009-2-10 13: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不对,如果从大体上来说那是综合国力的问题,咱们虽然比以前要有钱多了,但要赶上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那还是有一定的距离,有钱的只是一部分人,不是所有人都有钱,咱是农业国,农民还是占多数.人家美国人是60美元一个小时.国内工薪族才多少钱一个月哦.就算是外币有点贬值,还是有钱,他们的生产力已经是高度发达了,国家有钱了,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社会的各种福利也会提高的.
发表于 2009-2-10 13:57: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本帖最后由 GC电声客服 于 2009-2-12 17:24 编辑 ]
发表于 2009-2-10 14: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国外,如果不涉及人工和进出口,那么美元和人民币一样,美国人吃碗面5美元,咱们也得5块钱,一样的,但涉及到进出口,咱们是一定吃亏的,但吃亏的只是汇率!!!购买力1:1是绝对的,这个别跟我较劲,汇率和进出口这一系列的差异,造成了我们很“穷”!如果汇率也是1:1的话,那我们的消费水平也是上档次的,也就是说你吃碗面起码也得好几十了!在美国,平均年薪2w美元左右,中国2w人民币,如果只买自己国家的产品,那么花的钱数量基本是一样的,但如果买进口的,比如够买日本轿车,那就涉及汇率了,肯定就不一样!!!不要比消费水平,要看国际大环境!
发表于 2009-2-10 14: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这个琴大概就900美元左右全新的,二手在ebay上大概也就600美元左右。人民币4000左右吧。

英国东西太贵了。
发表于 2009-2-10 14: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都是贵族级的吉他爱好者~~~~~~~~~· [em09]
发表于 2009-2-10 14:4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买东西一定要到原产国买呗,肯定便宜,运到应该也要钱啊,琴行也要赚钱啊,那的消费水平也高
发表于 2009-2-10 20: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vrx 于 2009-2-10 14:19 发表
在国外,如果不涉及人工和进出口,那么美元和人民币一样,美国人吃碗面5美元,咱们也得5块钱,一样的,但涉及到进出口,咱们是一定吃亏的,但吃亏的只是汇率!!!购买力1:1是绝对的,这个别跟我较劲,汇率和进出口 ...

你很单纯的把汇率看作了是掌控购买力的标准,美国人是吃碗面要5美圆。我也不例外。 可是我挣的多。
或者说, 我在日本的时候,吃一碗面要人民币100多块,可是日本人挣的多。所以人家消费100多块一碗的面,根本不会有经济压力。
你一直在强调汇率,你没有思考大众消费能力。我们国家的大众工资水平低的是不是一点半点,这个才是真正的决定因素。
如果把我们国家的经济换成日本的经济,就算我们的汇率再低,我们的购买力也会强于现在的中国至少20倍。
你老把中国当成一个汇率受害者来看待,你去看韩国,看日本,人家汇率哪一个高于我们?
但是人家的消费能力,购买力,消费水平都高于中国几十倍。
我是经济学出身,如果你也是,我提醒你别忘记消费者行为有两点,第一点就是 收入对消费力的影响。建议你回到本科或者硕士的书本去读一读。
其他我也不说了,既然你不同意,那么咱们就维护论坛和谐。此帖我到此为止。
发表于 2009-2-10 21: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欧洲的平均工资约合人民币2W块上下,他们的生活成本在饮食,通信和交通上较高,房价水平相对于收入,也就是说的购买力来说,比我们强得多,医疗比我们保障强,高等教育呢,可以贷款然后慢慢去还给银行。欧洲人可以很容易地去贷款填满各种欲壑,毕竟不用给子女存钱买房,给自己存钱住院。。。这点需要国家在政策上去完善。

我们平均工资2000,食品支出就占了一半,剩下的住房,子女教育,存钱用于医疗,这三座大山早日推翻,比涨工资更加可行。

单纯从账面上涨工资能够导致通货膨胀,楼上讲了半天,倒不如如说把劳务工资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增加,减少税收,减少公车消费,合理审批公务支出,取消或改革公务员与社会平均水平不相符的福利等。

在北欧某国,吃葡萄要用粒数,吃橘子每份就几小块,大概和日本也差不多罢,他们真的就能省吃。。。来了中国觉得食品餐饮价格太低了于是疯狂饮食。。。美国游客在中国大吃McD。。。常其居住的外籍人士口中讨伐知识产权,其实呢,能5块钱一张DVD决不给6块,包括很多欧洲使节在内,维护和谐,在此就不点名了。。。

倒觉得消费者行为应该变成:需求,收入,信心;这样可能更能符合目前中国的经济状况。
发表于 2009-2-10 22: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哎  变成经济论坛了……
LS几位都是资深出国专家啊    帮我也弄出去吧(不能当猪仔)

PS:中国的公社基本都解体了…  社会正在悄然变化
发表于 2009-2-11 00: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楼上很多人说的是什么。。就一句话,这琴在中国买还能便宜点,是不是这个意思?
发表于 2009-2-11 02: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teddy_bb 的帖子

呀 楼主啊 不是较真儿是纳闷儿...您一个月在澳洲拿12K美刀, 拿3,4K出来都不当码事儿怎么还特意借着去英国买这么一把琴呢? 至少也应该是把master built或者是vintage tele呀
发表于 2009-2-11 03:0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贵,在英国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伯恩斯什么的琴  相当好~~~
发表于 2009-2-11 04:3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楼主的一字一句中都能问出刺鼻得优越感!又是一个月多少收入,又是什么出身,毛骨悚然!估计楼主还是伯克利的吉他教授吧?!
发表于 2009-2-11 05: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ddy_bb 于 2009-2-10 11:29 发表
价格划算不划算, 大家不能以你们在中国的经济水平来衡量。

要和每个人的收入划等号。

我一个月大概薪水是 1万2千多美圆。 如果让我花个3千4千美圆去买把琴, 我会眉头都不眨一下就去买。

因为我买的琴和我 ...


我很羡慕你。。一个月1万多 美刀啊。。。。
发表于 2009-2-11 09: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ddy_bb 于 2009-2-10 13:30 发表

谢谢你的指正,不过我说的也是这个问题。汇率只是经济作物的一个天平,它主要是负责转换货币。我的意思,是指中国国民经济太差,人民收入太低,中国老百姓的经济年平均收入是2000美圆一年。 我现在居住在澳大利亚, ...


拉倒吧~~~ 5 万奥比 根本就不够花~~ 国内赚 10万RMB 就比澳洲过的爽多了~
发表于 2009-2-11 09: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ddy_bb 于 2009-2-10 20:31 发表

你很单纯的把汇率看作了是掌控购买力的标准,美国人是吃碗面要5美圆。我也不例外。 可是我挣的多。
或者说, 我在日本的时候,吃一碗面要人民币100多块,可是日本人挣的多。所以人家消费100多块一碗的面,根本不会 ...


你这都是什么学校毕业的阿~~
发表于 2009-2-11 09: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一句话是对的,我们挣的还不够多!!
发表于 2009-2-11 10: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bk 于 2009-2-11 09:12 发表


拉倒吧~~~ 5 万奥比 根本就不够花~~ 国内赚 10万RMB 就比澳洲过的爽多了~

自己骗自己?
10万人民币? 你能过的很好?  10万在国内交了房子,交了食物,交了交通,交了各种保险,交了话费生活费,你剩几钱?
你在中国一年挣10万,不吃不喝4年,可以买一台BMW最低级的起步3系。
你在澳洲,一年挣5万7,除了可以买一台BMW3系车,生活也够了。
不过中国也需要你这样的人,至少在贫穷的环境里还能自我满足。很好,很和谐。
发表于 2009-2-11 10: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bk 于 2009-2-11 09:17 发表


你这都是什么学校毕业的阿~~

英国约克大学应用金融硕士学位,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经济学研究性硕士毕业。
发表于 2009-2-11 10:3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bk 于 2009-2-11 09:12 发表


拉倒吧~~~ 5 万奥比 根本就不够花~~ 国内赚 10万RMB 就比澳洲过的爽多了~

我在澳洲开奥迪Q7,我一年薪水也就是将近6万澳元。 你在中国一年10万人民币的,你去街上看下有几个敢开Q7的?

说话要讲事实。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穷。
发表于 2009-2-11 10:4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eddy_bb 于 2009-2-11 10:36 发表

我在澳洲开奥迪Q7,我一年薪水也就是将近6万澳元。 你在中国一年10万人民币的,你去街上看下有几个敢开Q7的?

说话要讲事实。 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穷。

你说的是实在话
发表于 2009-2-11 10: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发自内心希望我们国家能够早日强大,这里不是来吵架的。我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比有些朋友站在中国的角度看中国更明了。我希望我们团结,我们富强。而不是为了个小经济问题来吵架。
钱多钱少,是国家经济和经济体制决定的。我们都想过个好生活不是吗,那就各自为自己的前途奋斗吧。
能赚到钱才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09-2-11 11:2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搞笑帖
发表于 2009-2-11 11:41: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啊, 您去澳洲多久啦, 这就瞧不起祖国人民啦?
如若不是而发自内心希望祖国强大的话应该付诸于实际行动么...手里揣着6W年薪应该回国买琴啊 至少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多给祖国经济带来一点点贡献嘛 咋double master连这都掰不开呢
不是抬杠哈 更不是吵架,  就是好奇问问 lo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4-4 06:01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