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2-16 18:5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拾音器上获得的音色的不同几乎完全来自于他们的位置。不插电的时候弹吉他,在琴颈、中间、及琴桥附近弹奏。你会在弹靠近琴桥位置的时候听到比较尖的声音,而在逐渐靠近琴颈的过程中发现声音变暖及不那么尖了。拾音器所做的就是拾取这些声音。同样的拾音器,从琴桥移动到中间再到琴颈,将会提供三种非常不同的声音。
关于位置的问题在我们下面要讨论的话题中变得非常重要,这称为“异相”(out-of-phase)声音。这种音色,由Mark Knopfler和Eric Clapton普及,与Stratocaster,电子相位(electronic phasing),或拾音器类型无关。它只同拾音器的位置及相互间的平衡有关。
这个音色由弦的相位产生——由混乱而来。当吉他弦颤动的时候,它形成波形图。当一个拾音器传送波的一部分时,邻近的拾音器传送另一部分。不需要太技术性的说明,就能够明白Stratocaster琴桥拾音器和中间拾音器能发出独特的相位抵消的音色,这就是我们都知道都喜欢的Dire Straits类型的音色。(当使用琴颈和中间拾音器的时候发出类似的,但不那么尖的音色)。
并不是非要用Stratocaster型的吉他或者是单线圈拾音器才能获得这样的音色。两个双线圈消哼线圈也能获得同样的效果。但是,拾音器安装的间隔必须类似Stratocaster的琴桥同中间拾音器的距离,或是琴颈同中间拾音器的距离。同时使用琴桥和琴颈拾音器是无法得到这种特殊的音色的,无论使用怎样奇特的接线方式或使用均衡(equalization)。可是,很多Telecaster的使用者通过在现有两个拾音器之间安装一个Stratocaster的拾音器和五路拾音器选择开关,成功获得了这种音色。拾音器恰当的平衡也是必须的。如果其中一个功率盖过另一个的话,那么音色就缺了我们熟悉的“放克”(funkiness)。
参考资料:Getting Great Guitar Sound
by Michael Ross
翻译:pinkspid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