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会员
UID17027
好友
回帖0
主题
精华
积分87205
阅读权限225
注册时间2002-12-20
最后登录1970-1-1
在线时间 小时
|
楼主 |
发表于 2004-4-10 1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琴与吉他望蒲斋主人 一方面,古琴演奏被极端地神秘化,另一方面,吉他(指古典吉他,不是民谣吉他和电吉他)演奏被极大的庸俗化。而实际上,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抱在怀里或放在架上只是形式的区别。那种独自一人溶化在音乐中的体验,那种手指直接拨弦,按弦的溶合,你会觉得你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伯牙手中如是吉他,钟子期依然会发出同样的感叹。
古琴瘦长为隐士,浑厚飘逸,神具豪士气概;吉他宽厚为仁者,圆润灵巧,形似佳人身躯;形别而神似。聚钢琴之精华,汇提琴之灵气,在俗人之手,发俗声,唱之和之,其乐融融;在高士之手,迸古意,多声交织,心灵之唤。左手连心,心不离弦,捏之一体,右手连耳,离弦半寸,拨弦千斤。古琴悠久,五千年,和中国文字共起源,吉他弥新,二十年,和改革开放同流传。琴是知己对月弹,书为良朋映日读,艺到深处品自高,远离权贵不折腰,达则仗剑向天横,穷即执琴入空门!
吉他,弹拨乐器,中国为起源地之一,传入阿拉伯称为里拉(在唐朝传回中国称琵琶),传往意大利、西班牙称鲁特。其形状各异,有类似古琴的长形,有类似琵琶的圆形,少则四弦,多则十二弦。19世纪西班牙制琴大师托雷士受妻子美妙的身材启发,完成现代吉他设计,即类似女性身体的琴身,六弦,统称吉他。20世纪初传入中国。聂耳就曾学习吉他,改革开放后开始流行。
古琴,弹拨乐器,起源于中国,几千年来被中国文人发挥到极致。嵇康临刑前一曲《广陵散》(此曲已失传,现同名曲乃后人创作),曲终毁琴仰天长啸慷慨就义,令人叹服。文革期间四川一位著名琴家亲手毁掉唐代名琴“大雷”和“小雷”后自杀,令人叹息。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使卓文君和他私奔,乃中国戏剧史上常演不衰的千古爱情绝唱,令人叹为观止。
吉他,20世纪开始发扬光大。从“近代吉他之父”泰雷加1909年去世到“伟大的吉他演奏家”塞戈维亚1987年去世的近一个世纪中,巴西的维拉·罗伯士,英国的布里顿,意大利的泰代斯科,墨西哥的庞塞,西班牙的罗德里戈,阿根廷的皮亚佐拉,法国的迪安兹,德国的多姆尼珂尼等作曲大师创作了大量的吉他作品,使吉他在古典音乐中同钢琴、提琴齐名,在流行音乐中成为唯一的王者。
古琴,20世纪显示衰落迹象。首先,尚未出现划时代的琴家,能创作出反映时代的作品,能和钢琴、提琴对话的作品,甚至像罗德里戈对吉他那样,在配器上解决音量小、音色难统一的局限,创作出和交响乐团协奏的作品。其次,在录音、出版、影视传媒异常发达的今天,琴家仍以祖传秘方式的教学传授琴艺,曲谱也常用“秘谱大全”命名,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远离人民群众。值得欣慰的是此种状况已在逐渐改善,各地琴家也开展了一些普及工作,但在观念上还应有革命性的转变。可以预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琴一定会像“琴棋书画”中的“棋书画”一样,得到普及,和吉他一样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因笔者酷爱古琴,撰写此文,还望琴家多多指教。 原载 2003年12月8日《合肥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