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722|回复: 32

自己做个文章书签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9 15: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和声自由和声教程----
为歌曲配和弦本教程面向有一定乐理及和声基础者,如果您对该方面不甚了解,请先阅读其他书籍。 序 本教程的目标是教授为歌曲配和弦,分析流行音乐中和弦的使用及规律。作曲是无法教授的,但配和弦是可以教授的,而且它会对你的作曲有很大帮助。事实上,真正的作曲应当是和弦与旋律一起写出的。(REMEMBER)任何一首歌曲如果采用不同的和弦,即使旋律一样,听起来感受绝不一样。本教程主要针对流行音乐,(其实流行乐中的许多手法完全是古典的)采用字母标记和弦手法,比较直观。学过电子琴或吉他的朋友门可能会感到比较亲切。接下来我们就要进入正题了,如果您对音乐实在不太了解,可能会感到有一个真空带,后面的课程是面向有一定基础的朋友的。有的东西是一言难尽的,只有靠各位努力了。第一章 和弦新论 传统和声学把所有的和弦都归为三度关系来解释,并且力求和声进行的完美和规范。但是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爵士音乐的和声已经高度复杂化和自由化,三度叠置虽然仍是和弦构成的基本原则,但已不是重要的解释手段。这年头可以这样说:把几个音合在一起发音就构成和弦。和声的进行是否规范属于次要问题,平行五,八度的错误基本上不予考虑。唯一的准则是:听起来是否舒服,到位。爵士音乐中复杂的加音和弦几乎使你分不清和弦的功能性,布鲁斯和弦同名大小调搅和在一起,莫名其妙的模进进行很难用经典的和声理论来解释。我们现在就进入现代和弦的奇妙世界。第二章 和弦标记 本教程采用字母和弦标记法来表示和弦。这是流行音乐中通用的标记法,把它和级数标记法结合使用会感到很方便,能使你很透彻地领悟到不同调的和弦的相互微妙的关系,好象你的脑子里就有一张和弦表。下面我们就来熟悉这个标记法。 1。大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大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来表示,如DO,MI,SOL和弦用C表示,FA,LA,DO和弦用F表示,降MI,SOL,降SI就用Eb表示,升FA,升LA,升DOL用F#表示。 2。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是小三度,三音与五音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小写m表示,如RE,FA,LA和弦用Dm表示,MI,SOL,SI和弦用Em表示,降MI,降SOL,降SI用Ebm表示。 3。增三和弦: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都是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aug或加一个“+”。如DO,MI,升SOL和弦表示为Caug或C+,FA,LA,升DO和弦表示为Faug或F+。 4。减三和弦:根音与三音,三音与五音都是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dim或一个“-”。如RE,FA,降LA,表示为Ddim或D-,升DO,MI,SOL表示为#Cdim或#C-。 5。大小七和弦:在大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7”即可,如SOL,SI,RE,FA和弦用G7表示,LA,S升DOL,MI,SOL用A7表示。 6。大大七和弦:在大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aj7表示,如DO,MI,SOL,SI和弦表示为Cmaj7,降SI,RE,FA,LA和弦表示为Bbmaj7. 7。小小七和弦:在小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7”表示。如LA,DO,MI,SOL和弦表示为Am7,RE,FA,LA,DO和弦表示为Dm7. 8。小大七和弦:在小三和弦基础上再加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M7表示,如DO,降MI,SOL,SI和弦表示为CmM7,LA,DO,MI,升SOL表示为AmM7. 9。减七和弦:在减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加小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dim7表示,如SI,RE,FA,降LA和弦表示为Bdim7,LA,DO,降MI,降SOL表示为Adim7. 10。半减七和弦:在减三和弦的基础上再加大三度,用根音的大写英文字母音名加上m7-5表示,如SI,RE,FA,LA和弦表示为Bm7-5,升FA,LA,DO,ME和弦表示为#Fm7-5. 11。加音和弦:它是指在一个以三度关系为基础的和弦上加上其它音,如加入六度音,九度音,四度音等,标记法为将这个加音的度数写于原和弦的右边,如DO,MI,SOL,LA和弦可标为C6,(LA是基于C和弦的加音),FA,LA,DO,SOL和弦可标为F9。但要注意的是,加四音和弦的写法有规定,要写sus4,并且要省去原和弦的三音,否则三音和四度音一起响会很尖锐。如DO,FA,SOL和弦标记为Csus4.(C和弦省三音加四度音)。加音以6,9,4度为多数。另外,有更复杂的理论把加音与多音和弦分开来,如FA,LA,DO,SOL和弦应标为Fadd9,而标为F9会被认为是FA,LA,DO,MI,SOL和弦。不过这只是理论而已,一般情况下用简单的加音标记法就可以让别人明白你的意思。 12。指定和弦根音:就是在演奏该和弦是,不弹它本身的根音而根据标记弹奏。如C/G,表示演奏该和弦时把G音置于最低音。Dm/F表示演奏Dm时把F音置于最低音。也可以用On*表示同样意思,如F9OnD,实际演奏的是RE,FA,LA,DO,SOL。很明显,这种标记法可以用来表示和弦的转位。第三章 各级和弦的功能 流行音乐中一般只讲大调的和弦而很少把小调单独作为一种调式重新定义和弦,因为流行音乐中关系大小调和弦共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如果用经典和声学解释会颠来倒去搞不清。 下面我们用C大调来举例。基本和弦共7个:C,Dm,Em,F,G,Am,Bdim.分别是1,2,3,4,5,6,7级和弦。1,4,5称正三和弦,2,3,6称副三和弦。7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极为少用。1级和弦也称主和弦,4级和弦也下属和弦,5级和弦也称属和弦。接下来是每个和弦的属性,很重要哦! C,即1级和弦,是用来明确调性的。一般大调的歌曲都以它开始,也以它结束。不过在曲子的中间可以尽量少用主和弦,否则老是给人以终止感,乐曲的进行也会很硬。 Dm,即2级和弦,是一个很柔和的和弦,它的最重要用途就是放在属和弦即5级和弦之前。而5级和弦则自然要回到1级和弦,所以很容易就形成了2-5-1的进行。这是一个极其常用的进行。 Em,即3级和弦,也是一个十分柔和的和弦。音乐的进行中有了她马上就会变得柔美而略带忧伤。1-3-4的进行,也即在C大调中的C-Em-F是一个很常用的进行。乐曲中本来用1级和弦的地方有时可以考虑换成3级和弦,音乐立即就不强硬了。港台音乐中这种手法很常用。 F,即4级和弦,大调中的又一正三和弦,属于骨干和弦之一。它十分明亮,让人感觉心胸开阔,有一种一下子“飞”起来的感觉。我们听到的美国乡村乐和描写西部大草原和大峡谷的歌曲都使用4级和弦来表现。1级和弦后面跟4级与跟3级和弦是绝对不同的。 G,即5级和弦,大调中的第三个正三和弦,任何一首歌曲都不可缺少。它起着对主和弦支撑的作用。乐曲的终止感就是由5-1这样的进行产生的。当然现代流行音乐特别是欧美音乐中不使用5-1终止的歌曲也很多,这正是流行音乐的特色,但5级和弦作为音乐的骨架和弦仍然不可动摇。 Am,即6级和弦,一个中性的和弦,如果把它作为主和弦那就是小调了。歌曲肯定会变得忧郁,悲伤。如果6级和弦出现在大调中的某些部分,那它起到的就是连接不同和弦的作用。6级和弦象一座桥,它前面可以接几乎所有的和弦,后面也是如此。它可以是和弦的进行连贯,不呆板。1-6-4-5是极为常用的进行,事实上就用这四个和弦就可以写歌了。 Bdim,即7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很少用。因为它是减三和弦,有一种向里收缩的紧张感,一般只在某些特定进行中使用,或是为了根音的流动而使用。 在了解了上述和弦的属性之后,大家就可以尝试为歌曲配和弦了。不过这是一个长期探索和实践的过程,能否配出基本正确的和弦不是寥寥文字可以教会的,也不是本教程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配置出更好更优美的和弦,我们不该停留在对与不对的层次上。就我个人经验而说,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几点,那你就向编曲大师跨出了关键一步: 1,能在一遍内听出歌曲的基本调内和弦(即1,2,3,4,5,6,7级和弦) 2,对歌曲常用的离调和弦比较敏感,一般也应当在1到2遍内分辨出其离调和弦。 3,看乐谱上的和弦可以想象出其音响效果,如果别人演奏错误,能马上察觉。 4,看一条单旋律,不用任何乐器,在心里能为它配和弦。 我们现在的流行音乐体系是纯西方的,旋律与和声地位同等重要。如果对和声不进行系统的研究,是难以制作出优秀的现代音乐作品的。第四章 各级变化和弦   接下来我们要为歌曲配置更优美的和弦,使音乐更流畅。这就要用到各种变化和弦。关于变化和弦在经典和声学里有复杂的一套理论,这些理论是有实际意义的,但是对于那些没有系统学习过和声学的人来说,如果一开始就被灌输有关离调的系列理论,恐怕没有多少人可以正确理解。所以在本教程中,我采用了一种比较直观的说法,关于离调和弦等内容的正确涵义会在以后写明。 注:所有和弦转位都沿用传统名称,第一转位称六和弦,第二转位称四六和弦。 1,主四六和弦(K46和弦)   这是一个在古典音乐中很常用的和弦,但它在流行音乐中仍然有很重要的作用。它的形式是主和弦的第二转位,以C大调举例就是C/G和弦,即5-1-3和弦。这种和弦的特点是,虽然算是主和弦,但因为它以SOL为根音,所以一点也不稳定,有着极强的向属和弦去的倾向。试验一下,如果一首大调歌曲结束时贝司手不弹DO音而弹SOL音,你肯定会感觉很奇怪,你会觉得这首歌曲根本就没有结束。这充分体现了主四六和弦的不稳定性。因此在编曲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如果有一首歌曲的结尾是C-G7-C(这可是很常用的结尾哦)我们就可以改为C/G-G7-C。由于C/G(主四六和弦)倾向与属和弦G7,而属和弦G7又倾向于主和弦,这样从C/G开始一系列的和弦都顺着它的倾向性行进,音乐就变得流畅了。在古典音乐中,C/G-G7-C的进行是最经典的终止式。 2,二级六和弦   二级六和弦是二级和弦的第一转位,在C大调中是Dm/F。它的构成音是FA,LA,RE。大家会发现它与F和弦(四级和弦)只差一个音,前者是FA,LA,RE,后者是FA,LA,DO。所以,二级六和弦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四级和弦的一个替代品,也就是说某些地方本来用的是四级和弦,现在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C大调中就是用Dm/F代替F和弦。二级六和弦保持了二级和弦柔和的特性,不象四级和弦那么硬,也没有强烈的“飞”起来的感觉,所以如果你想要使1-4级的进行不要那么强硬,但又要保证有1-4级进行的和声效果,你就可以用二级六和弦代替四级和弦。如果大家听过电影《红河谷》的主题曲,它的第二个和弦就是二级六和弦,而这个地方的和弦功能和听上去的感觉实际上是四级的,这就对了!这就是二级六和弦要达到的效果。 3,大二级和弦   这实际上是一个离调和弦,不过在这里我不从这个角度去说明问题。大二级和弦就是升高三音的二级和弦,在C大调里是2,#4,6和弦。它的特点就是强烈倾向于属和弦(五级和弦),也就是在C大调里构成D-G的进行。在前面介绍二级和弦时我曾提到二级和弦最重要的用途是置于5级和弦前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大二级和弦是增强了小二级和弦向属和弦的倾向性。在C大调中就是用D-G7代替Dm-G7。在歌曲的适当位置使用这种代替手段效果是十分好的。但是要注意,歌曲的旋律音如果是FA(首调)则不能这样代替,因为这会构成与和弦#4的小二度冲突,十分尖锐刺耳。邓丽君的许多歌曲及那个年代的许多歌曲(如《今宵多珍重》)都会在属和弦前使用大二级和弦,大家可以去仔细地分辨一下。另外,和所有的离调和弦一样,大二级和弦也可以扩展成七和弦,C大调里是D7和弦,2,#4,6,1。它的和弦性质和D和弦是一样的,只不过音响更丰富些。 4,大三级和弦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在C大调里是E和弦,3-#5-7。是由三级和弦Em升高三音形成。它倾向于六级和弦Am.也就是在C大调里构成E-Am的进行。它实际上也是Em到Am进行的强化。和前面一样,我们可以用E-Am代替Em到Am,但仍要注意,如果旋律音是SOL,就不能这样代替,因为SOL会与和弦里的#5冲突。有一首老歌叫《我家在那里》就使用了大三级和弦。有首圣诞歌曲就连续使用了大二级和弦和大三级和弦。另外,和所有的离调和弦一样,大三级和弦也可以扩展成七和弦,C大调里是E7和弦,3-#5-7-2。它的和弦性质和E和弦是一样的。 5,大六级和弦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而且这是一个很常用的和弦,它的“离调感”十分远,所以能制造出很动听的效果。在C大调中是A或A7和弦(和其他离调和弦一样,它可以扩展成七和弦)它强烈倾向于二级Dm和弦,这样就在C大调中形成A(A7)-Dm的进行。这可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进行,它不仅可以代替Am到Dm的进行,还可以代替其他和弦到Dm的进行。只要你的旋律中带有6,#1,3,5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音,你就可以使用这个进行。它是用来强调和声在音乐中作用的最好例子。看一下: 3 - 4 | 2 - - | 这个例子,如果你想在第二小节配置Dm和弦,那么前一小节用什么好呢?Am可以,Em也可以,但它们都不是最好的,试过用A(A7)吗?那将会是一种新鲜的感觉。这种和弦手法在流行音乐中被广泛应用,邓丽君的歌曲《爱的箴言》就使用了该和弦,著名的圣诞歌曲全曲多次使用该和弦。这个和弦十分有色彩,恰当的使用肯定可以使你配置的歌曲和弦及伴奏比原来丰富得多。当然仍旧要注意,不要在旋律音为DO时使用该和弦,因为它会与和弦的#1音冲突。 6,一级七和弦   这也是一个离调和弦。一级七和弦在C大调里就是C7和弦,1-3-5-b7,看清楚了,这是一个大小七和弦,是降SI而不是还原SI,在其他调里可不要搞错了。它的用处就是置于四级和弦前面,一级七和弦有强烈的倾向于四级和弦的特性,又由于它本身属于主和弦系列,所以如果我们使用了一级到四级的和弦进行,就可以在这两个和弦当中插入一个一级七和弦,形成C-C7-F的自然进行。有一首英文老歌就使用了该和弦。 7,小四级和弦   大调中,四级和弦应当是大三和弦,但有时侯我们也会使用它的降三音形式,就形成了小四级。它的最有效作用是置于四级和主和弦之间,也就是在C大调形成F-Fm-C的进行,小四级当然是一个小三和弦,它的加入会使音乐突然变得忧伤,所以它不但可以置于四级和主和弦之间,而且可以直接加在乐曲中的某个部分。著名的(雪绒花)在最后结尾时,就使用了小四级和弦。很多港台流行歌曲也使用小四级来表现忧伤与失落。 8,五级增三和弦   这个和弦不算很常用。它升高原来五级和弦的五音,变成增三和弦。在C大调中是Gaug(G+),这个和弦的用处是当一个乐句结束在属和弦上时,可以用五级增三和弦来代替五级和弦,增加意尤未尽的气氛,然后音乐稍作停留便又从主和弦开始,这种手段在爵士音乐中有着较多的应用。 9,降六级和弦   是一个常用的变化和弦,是大三和弦,在C大调中是bA和弦,b6-1-b3,降LA-DO-降MI。这个和弦看上去离C大调很远,确实如此,因为它只有一个音DO属于C大调自然音阶,嘻嘻,就是这个DO成为降六级最大的应用之处。因为绝大多数大调的歌曲都会结束在主音DO上(首调),我们可以利用降六级含有DO音,把降六级置于主和弦的前面,达到一种特殊的音响。在C大调中,如果本来是G7-C的终止,现在可以用G7-bA-C来替代,这样就能得到这样一种效果:旋律虽然保持是DO,但和弦是降六级-主和弦,非常有色彩。它可以烘托出那种宏伟,壮观的终止,不是属到主简单了事。 10,降七级和弦   相比降六级而言,降七级离原调好象近一点。在C大调中,降七级是bB和弦,b7-2-4,降SI-RE-FA,也是大三和弦。它含有RE,FA两个调内音,它可以被较自由地运用在歌曲中间部分,如果旋律中出现了这两个音就有可能使用降七级。在歌曲中如果在本来使用一般和弦的地方改用降七级,会有一种突然转调的感觉,降七级后面可以接1,4,5级和弦,C大调中,C-bB-C,C-bB-F等都是常见的。邓丽君的《千言万语》,The Beatles乐队的,, 都使用了降七级和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降七级还有一个用处就是对降六级作进一步扩展,把bA-C扩展为bA-bB-C,也就是在降六级与主和弦之间再插入一个降七级,得到一个连续上行大三和弦的效果,更适合于那些气魄很大,雄壮而有震撼力的终止。 11,降三级和弦   这也是一个用得不算太多的变化和弦,在C大调里是bE和弦,b3-5-b7,降MI-SOL-降SI,也是大三和弦。它离C大调也比较远,只有SOL是调内音,因此只有旋律出现SOL时,它才有考虑的可能。它适合在乐曲中起丰富色彩的作用,使用一下以后马上又回原调。这种和弦就一定要用得好,用得到位而不能滥用。有一首著名的英文老歌(《奔放的旋律》--“人鬼情未了”的插曲)后半段就用了一个降三级。 12, 降二级和弦   降二级和弦在流行音乐中用得比较少,在爵士乐中倒有一定的使用.经典和声学里给予这个和弦以一个名字,叫"那波里和弦".当然对于我们的应用者来说不一定要了解这么多.这个和弦在C大调里是bD和弦,b2-4-b6,离C大调相当远,在钢琴上听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但这样就注定了它是一个极有色彩性的和弦,一般可以用在曲子的结尾,在主和弦的前面,感觉是十分奇特的.不过我没有找到合适的例子来说明,以后再补上吧. 第五章 和弦使用手段 1, 保留根音   这种手法在很多流行音乐中有应用.它的意思是在一段和弦连接里,根音不按照正常和弦根音走动而是一直持续在一个音上保持不动,最常见的是保留主音.具体点就是类似这样的连接:C---F/C---G/C---C,和弦原来的意思是1级到4级到5级,但根音却一直保持在C上,这种手法也削弱了原来和弦间强烈的对比,使它们能"粘合在一起",所以能给人以稳定,温馨的感觉,用在前奏,歌曲的A段比较合适.Bryan Adams的成名曲 一开始就用了这个手法,你可以仔细去听一下.在经典和声学中称这种手法为"主持续音".和声就是这样奇怪,也许你会说G/C的和弦,用C作G和弦的根音,难道就不会发生小二度冲突?所以说理论既是我们前进的领航员也是最大的束缚,当我们把一串和弦连起来后,你就会发现根本体会不到小二度的冲突,试一下吧! 2, 延留音,先现音   我一直感觉到,和声的最大魅力在于"期待感",也就是当一个和弦出现时,我们就等着它应该走向的那个和弦的出现,做到与我的"心理听觉"相一致.延留音和先现音可以满足我的这种"僻好".   我们先说延留音,它的意思就是把甲和弦中的某个音延续到接下来的乙和弦中,并且这个音不是乙和弦中的音.例如这样的进行:F---Gsus4---G7---C,其中Gsus4和弦的构成是5,1,2三个音,而DO音是从F和弦延续下来的,它并不属于G和弦,由于它加入了G和弦中,使G和弦原来的属功能被削弱,DO音代替了原来SI应有的位置,但抢了别人的位置是一定要还给人家的,所以"期待感"在这里产生,听觉上我们等待着DO进行到SI去,于是后面一个G7的出现满足了我们的听觉需求,并且最终解决到主和弦上,得到完满的终止.这是最常见的延留音形式.我们可以自己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把某个和弦的某个音延续到后一和弦上,造成一种"迟到的解决",很诱人的.   再来看一下先现音,它和延留音正好相反,就是在甲和弦中先出现了后一个乙和弦的某个音,而这个音并不属于甲和弦.当音乐进行到乙和弦的位置时,这个先现音成为了和弦音,音乐得到了解决.比较有效果的办法是先现根音.如这样: F/G---G7---C,它原本的意思是4级--5级--1级的简单进行,不过在4级和弦上它先出现了后一个5级和弦的根音--G,结果造成了一种很奇特的效果,使4级和弦也有了属功能,三个和弦的连接变得紧密了.   先现音和延留音是调动听众胃口的极好手段,我们应该好好利用,也可以一起使用,如:F/G---G7---Csus4---C,连续使用了延留音和先现音,非常不错。

[ 本帖最后由 lqcandx 于 2009-6-9 15:1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6-9 15: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日本的编曲特征论坛
http://www.audiobar.net/viewthread.php?tid=39391&extra=&page=3
 楼主| 发表于 2009-6-9 15: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GT-3全面的介绍

GT-3全面的介绍 2004-10-29日 12:39 阅读:次 作者:deca [大 中 小] -------------------------------------------------------------------------------- 第一部分 主要效果种类介绍及总体评价 一、 主要效果种类介绍 1. SFX模块: l ACOUSTIC GUITAR SIMULATOR—箱琴模拟器,可以用来模拟箱琴的音色,效果一般。 l SLOW GEAR—慢发音,可用来做小提琴音色,但还是无法替代用音量踏板或转动音量旋钮做出的效果。 l ANTI FEEDBACK—限制回授。 l FEEDBACK—激励回授。 l picKUP SIMULATOR—拾音器模拟,可以将双线圈拾音器模拟成单线圈,将单线圈模拟成双线圈,也可以将双线圈模拟成音量开一半时的音色。效果较好。 l TREMOLO/PAN—颤音效果。 2.COMPRESSOR/LIMITER模块 l COMPRESSOR—压缩效果。 l LIMITER—限制效果。 3.WAH模块 l PEDAL WAH—用踏板控制的哇音。效果一般,但考虑到综合效果器上的哇音效果普遍较差的情况下,GT-3上的哇音还是可以用的。 l AUTO WAH—自动哇音。 4.OVERDRIVE/DISTORTION模块 l NATURAL OD—很轻微的过载。 l VINTAGE OD—传统的过载音色,有点BOSS OD-2的味道。用来做BLUES音色再好不过了。 l TURBO OD—能够产生圆润的、有丰富中频的接近DISTORTION的过载音色。用来做SOLO的音色相当不错。 l BLUES—BLUES音色,但音色稍嫌薄而尖。 l CRUNCH—能够产生真空管音箱上的失真音色。 l DISTORTION 1—就是DS-1,音色上十分接近,但不如单块DS-1可调节性强,也缺少一点自然、温暖的感觉。不过总体效果还是很棒的。 l DISTORTION 2—比DISTORTION 1更结实,中频部分更足一些。也相当不错。 l GRUNGE—音色较脏,有点GRUNGE的意思。 l METAL 1—标准的重金属音色。将失真度调小,并关掉延时、合唱、混响的效果,是一个很好的练琴音色。 l METAL 2—比METAL 1的中频更足,适合做重金属SOLO音色。 l FUZZ—法兹效果,最好和哇音一起用,否则音色就太扁了。 l EXT OD/DS—外接OD/DS。可以将你喜欢的单块失真接在GT-3上。 5、PREAMP/SPEAKER SIMULATOR模块 l JC-120—模仿ROLAND“JC-120”音箱的音色。声音很干净,适合做JAZZ音色,加失真的效果也不错,够劲但又不过分。 l CLEAN TWIN—模仿FENDER音箱的音色,很象。无论做CLEAN音色或失真音色,这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l CRUNCH—模拟大型真空管音箱,有很好的质感。用它和TURBO OD可以做出类似于STEVE MORSE那样的SOLO音色。 l MATCH DRIVE—模拟现代派真空管音箱的声音,适合ROCK、BLUES。 l VOXY DRIVE—模拟VOX音箱的声音。适合做六十、七十年代的音色。 l BLUES—可以用来做BLUES SOLO的音色。 l BG LEAD—模拟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真空管音箱的声音,中频丰富。估计是模仿ME SE/BOOGIE的声音。用来做SOLO音色会很亮。 l MS1959(Ⅰ、Ⅱ、Ⅰ+Ⅱ)—模仿MARSHALL分体式音箱的声音。Ⅰ型是高音单元,Ⅱ型是中低音单元,Ⅰ+Ⅱ型则是全音频。一般都可选择Ⅰ+Ⅱ型。 l SLDN LEAD—模拟一种有很好失真的真空管音箱,频响很宽。 l METAL 5150—就是VAN HELAN的5150音箱,很好的金属声。如果将GAIN调到MIDDLE或HIGH,不加失真效果就可以得到很棒的重金属音色。 l METAL DRIVE—有点类似于METAL 5150,但没有5150的声音刚劲,它更温暖一些。 l AC GUITAR—箱琴音箱。但加失真后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很适合做节奏音色。 l SPEAKER SIMULATOR—可以调节话筒拾音的部位。但只在效果器处在直接接调音台或耳机时,此功能才打开。 补充说明:所有音箱的采样都是基于“GAIN“为“MIDDLE“的基础上的,因此通常在选用PREAMP时,最好将它设置在“MIDDLE”的模式。 6、EQUALIZER模块 l LOW EQ:—20dB——+20 dB,用于增加或减少低频。 l LO MID F:100HZ——10.0HZ,用于设置中低频的频段。 l LO MID Q:0.5——16,调节EQ对F控制的敏感度。 l LO MID EQ:—20dB——+20 dB,用于增加或减少中低频。 l HI MID F:100HZ——10.0HZ,用于设置中高频的频段。 l HI MID Q:0.5——16,调节EQ对F控制的敏感度。 l HI MID EQ:—20dB——+20 dB,用于增加或减少中高频。 l HIGH EQ:—20dB——+20 dB,用于增加或减少高频。 l LEVEL:—20dB——+20 dB,调节EQUALIZER的大小。 7、MODULATION模块 l HARMONIST—和声效果。可以根据弹奏的音符制造出另一个或两个音符(具体度数可以自由设定),或者可以用踏板来控制音高,使之成为一块WHAMMY踏板。GT-3甚至可以根据设定的调性自 动判断调内音或调外音,比如,设定加一个三度音,并设定调性为C调,当弹一个C音时,它会自动加一个E音,当弹D音时,它会判断应加一个小三度音,既F,而不会加#F。 l FLANGER—飘忽效果 l PHASER—相移效果 l AUTO RIFF—自动点奏效果,可以产生自动点奏或琶音效果,是厂家的宣传点之一,但实际上是一个华而不实的典型。还不如多在音色方面下一点工夫来得实际。 l SUB EQUALIZER—另一个均衡器,可以将它加在所有效果的最前面,以弥补琴本身输入信号的某些不足,这对于那些琴不太好的用户是一个十分有用的效果。 l 2X2 CHORUS—合唱效果 l SHORT DELAY—短延时效果 l HUMANIZER—人声模仿器,类似于TALK BOX,但效果一般。 l VIBRATO—颤音效果 l GUITAR SYNTH—吉他合成器,可以模拟弦乐,但只能演奏单音。想法很好,但毕竟不太现实。 l RING MODULATOE—可以模仿铃声或钟声。 l SLICER—可以制作出有趣的节奏。 8、DELAY模块 l TYPE—有SINGLE和TAP两种。 l DLY TIME—0ms至1800ms。也可以根据设定的拍数来设定延时,调节范围为:16音符至全音符。这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可以免去你计算延时时间之苦。 l DLY TIME.F—0msec至20msec。对DELAY TIME进行微调。 l TAP TIME—0%至100% l FEEDBACK—0次至100次 l HIGH CUT—700HZ至11.0KHZ,FLAT l EFFECT LEVEL—0至120 9、CHORUS模块 l MODE—MONO、STEREO l RATE—0至100 16分音符至全音符 l DEPTH—0至100 l PRE DELAY—0.0msec至40.0msec l HIGH CUT—700HZ至11.0KHZ,FLAT l EFFECT LEVEL—0至100 补充说明:和大多数综合效果器不同,GT-3将合唱效果从MODULATOR模块中独立出来,使用户免去了用了合唱就不能用其他特殊效果的两难处境。 10、REVERB模块 l TYPE—ROOM1、ROOM2、HALL1、HALL2、PLATE l REV TIME—0.1sec至10.0sec l PRE DELAY—0msec至100msec l LOW CUT—55.0HZ至800HZ l HIGH CUT—700HZ至11.0KHZ,FLAT l DENSITY—0至10 l EFFECT LEVEL—0至100 11、MASTER模块 l MASTER—可以对总音量和乐曲拍数进行设置。 l NOISE SUPPRESSOR—噪音门。 l FOOT VOLUME—对音量踏板的最大值进行设定。 l EFFECT CHAIN—可以对各种效果的连接顺序进行调节,这是一个非常好设计,它使GT-3的使用能象使用单块效果器一样方便一样随心所欲。 l NAME—可以为所调的音色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12、PEDAL/ASSIGN模块 l EXPRESSION PEDAL—可以设为音量踏板也可设为感情踏板。可以对多种效果进行控制,如可控制音高、失真度、哇音等等。 l CTL PEDAL—几乎可以对所有效果进行控制。比如,可以用它来控制哇音效果的开关,这样,你就不必为了一首乐曲中的哇音SOLO而再调另一组音色了。 l ASSIGN—可以对系统设置进行修改 13、 其它主要功能 l 支持MIDI。 l 有五种输出模式以适应不同的音箱。这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当你外出演出时,可以根据现场的音箱情况选择一种输出模式,就不会因为演出音箱和你调音色用的音箱不同,而使得你不得 不对调好的音色再次大动干戈。甚至在直接进调音台时,你也只需对调好的音色进行一些微调即可。也不会因为输出太大而使的调音台亮红灯,从而使得调音师不敢将吉他音量推上去。 l 140组用户音色,200组原厂音色。 l 新型EZ编辑方式用于只使用4个参数快速调整效果。 l 调音功能。 二、 总体评价 1、优点: l 友好的界面:GT-3有一个大显示屏,可以容纳较多的字符,因此它不需要用大量的缩写来表示,使用户很容易理解,掌握起来相当方便。 l 方便的编辑:只要按一下需要调节的效果按钮,就立即进入编辑状态,而不象其它许多效果器(比如RP系列)需要按很多次才能找到需要调节的效果。另外,在每一种效果模块被打开后, 都会有几种此模块内所含的效果的常规使用模式可供选择,一来可以使调节音色更方便,二来可以使你对这种效果的基本使用方法有所了解,以便更快更好的掌握调节方法。 l 11种OD/DS:有11种过载和失真效果,无论需要做何种风格的音乐都可以调出所需音色。由于采用了模拟电路,因此GT-3的失真音色还是相当真实的。其中个人认为较好的有VINTAGE OD、TURBO OD、DISTORTION1、DISTORTION 2、METAL1、METAL 2。另外GT-3还为外接单块失真设置了EXT OD/DS接口,想的十分周到,这样你就可以将外接失真放置在整个效果链的任何位置上 ,不必再为无法将外接失真放在哇音、压缩之后、EQ、延时等之前而烦恼了。 l 全面的功能:GT-3有着非常强大全面的功能,几乎可以满足用户的任何要求。比如MIDI的功能,连比它贵的多的RP14都没有。不过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因为功能的繁多是以牺 牲一部分音色为前提的。 l 出色音箱前级模拟器:GT-3 运用COSM(复合物体声音模拟技术)的罗兰专利模拟技术来制作各种著名的音箱前级功放模拟器,效果十分出色 。这个效果对于音箱不太好的用户而言是非常 有用的。有了GT-3就好象有了各种名牌音箱(当然,效果毕竟还是有差距的)。另外,如果你不喜欢BOSS的失真,你也可以选用模拟音箱上的失真,比如,“METAL 5150”上的失真就很好。 l 人性化的周到设计:GT-3有很多周到的设计,比如5种输出模式(方便不同场合的使用)、给音色取名(便于记忆)、CTL踏板的设置(方便现场切换效果)、根据拍数自动计算延时时间( 免去计算之烦)、效果链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使使用综合效果器象使用单块效果器一样方便)、音箱模拟器中调节模式和真实的音箱调节模式完全一致(调节更直观更方便)、有电源开关 (更好的保护效果器)。 2、缺点: l 华而不实的功能(效果)稍多:GT-3的功能很多,但有一些功能就未免有画蛇添足之嫌了,比如前面提到的自动点奏功能、吉他合成器等。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功能越多越划算,但对于效果 器而言,音色是第一重要的,如果为了功能而牺牲音色,那么,这些功能不要也罢。如果BOSS公司能将GT-3上的一些华而不实的功能去掉,而在音色上加以进一步的改进的话,那GT-3就绝对 是购买综合效果器的人的不二选择了。比如,GT-3如果能象DIGITECH的RP7、RP14等加上一个真空管。 l 失真音色偏硬:GT-3的失真据BOSS公司所讲是采用模拟线路设计的,总体效果音色应该说是相当不错的,并不象一般综合效果器上的失真总给人一种假的感觉(有塑料味)。但如果和RP系 列装有真空管的效果器上的失真比,还是稍嫌偏硬一点,缺少一些温暖的感觉。 l 哇音效果不理想:这是综合效果器的通病,包括ZOOM、KORG、DIGITECH等各种综合效果器在内,几乎没有一个哇音是比较好用的。我想这可能是因为哇音的数据采样比较困难吧。 l 直通效果不好:直通效果不好说明GT-3对于吉他本身的信号消耗大(实际上综合效果器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个问题),这样吉他本身的音色特性以及吉他手演奏时一些细腻的触弦感觉就不能 很好的被表现出来。当然这对于那些用琴不太好或演奏水平一般的人来说,这倒并不是缺点,因为它可以弥补琴音色或演奏上的一些缺点。但是对于好琴或优秀的吉他手而言,这就是一个很 大的缺点了。不过我想,BOSS公司肯定是认为,一般真正的优秀吉他手他不会选择综合效果器,而会用单块效果器。但在国外是这样,而对于我们中国的大部分吉他手而言,恐怕综合效果器 还是比较适合我们的实际经济状况的,那对于这一缺点我们也只能忍受了。 3、综合评定: GT-3总的来说,是一块性价比很高的综合效果器,虽然它有上面提到的这些缺点,但总的来说,还是瑕不掩瑜的,毕竟世上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如果你再配上一块好的哇音踏板、一块单 块失真,就可以拥有很好的音色了。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钱购买好琴、好音箱的人来说,它可以弥补你在这些器材方面的缺陷。对于那些经常需要到外面演出的吉他手而言,GT-3也是一个很 好的选择,因为它很全面,也很方便。



http://www.guitarschina.com/news/shop/seffect/20041129/124011.htm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02: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10 11:40:03 | 显示全部楼层
鼓点
http://hi.baidu.com/beipanlove/b ... eefe083bf3cfc2.html

2009-03-30 13:31在开始之前有一个问题,你知道音乐有多少种?我告诉你,音乐只有两种,一种是3拍子的音乐,一种是2拍子的音乐,其他的都是2和3拍子的结合。这个问题就像汉语言文字有多少种一样,汉语言文字当然只有一种,就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当然汉语言文字的题材有很多,比如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等。音乐也是一样,音乐的题材有交响乐、交响诗、奏鸣曲、小奏鸣曲、序曲等等,现代的有摇滚、爵士、篮调等等,就像小说、诗歌无法脱离文字一样,摇滚、爵士、篮调也无法脱离2和3拍子的音乐范围。这就是音乐。

  到比赛的时候再学习音乐已经太晚,但我们如果知道一些知识却可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首先你要明白,音乐对你的舞蹈没有任何关系,但又有关系。为什么说没有关系呢?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在平时练习或者是不熟悉的时候,不用音乐,只在嘴里数着1、2、3、4就可以练习,音乐在哪里呢?

  你在赛场上的音乐与你平时练习的音乐肯定不一样,如果说音乐重要的话,你在换了音乐的情况下一定无法跳舞,可事实并非如此,你仍然可以跳的很好,音乐重要吗?

  你在比赛伦巴的时候,音响师肯定不会放桑吧,支持人也不会把伦巴说成桑吧,好像你仍然不需要音乐来提示你这是伦巴舞的比赛,音乐重要吗?

  所以音乐不重要!这里的音乐不重要是要提醒你一定要用平常的心态来看待国标舞比赛时赛场上的音乐。但音乐确实很重要。

  音乐真的很重要。因为音乐在这里调动的是一种情绪,是舞蹈生命歌唱的另类形式。盖娜说,音乐是拉丁舞的灵魂,就是这个道理。

  音乐无处不在,音乐上有句话很能说明问题:没有节奏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只要有节奏,有没有旋律音乐都存在。所以,嘴里数的1、2、3、4就是音乐,因为1、2、3、4是用“嘴”演奏出的节奏。音乐的学习必须理解音乐并不都是由乐曲或人声演奏(演唱)出的声音这个概念,因为没有音高与旋律线条的节奏才是音乐的灵魂。

  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就可以比赛了,不管你有没有学习过音乐。但我们还应该知道一定音乐的常识,这些常识可以帮助你快速摆脱“音盲”的行列。

  一般来说,音乐开始的前奏是音乐的“帽子”,这个“帽子”告诉了你整首乐曲的所有信息,包括:速度、节奏、拍子、情绪、风格、调性、调式、织体、和声等等(这些名词的解释都可以在乐理书中找到),这么多概念中对我们最重要的只有速度、拍子。速度决定了你舞蹈的快慢,拍子决定了你舞蹈节奏如何进入音乐节奏。有一点窍门:

  音乐开始的速度在流行音乐特别是舞曲里一般是不变化的,也就是说,开始的速度从头到尾不会改变,只有结束的最后两个小节才会突然变慢来增强结束感。

  一般音乐的前奏,都是从第一拍开始的。

  你必须知道,音乐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可以没有声音(休止音符),但不会停止。我想舞蹈也是一样,可以没有动作,但舞蹈不会停止流动。

  如果你不能很快的判断出小节的第一拍,你可以多等几个小节的音乐来帮助自己辨别。

  一般比赛的音乐都是重复播放的,所以在场内没有比赛的时候,尽可能多的用心听每一个曲子,当你进入下一轮的时候,就不会感到陌生了。想想平时在赛场上,当你在专心看比赛的时候,是不是忽略了音乐的存在呢?你不是有意的不听音乐,而是无法分心的去听音乐,所以比赛的时候,要分心,要给音乐一点空间,因为音乐可以弥补舞蹈上的“不足”。

  你可以做这样的练习,当你听一个舞曲的时候,你能在心里全部再现自己的舞蹈动作吗?当你在没有音乐练习的时候,你能在心里听到音乐吗?

  音乐上有这样的练习,看着谱面,心里有一个声音在唱,听着一段音乐,脑子里可以看到乐谱,这就是音乐的基本技能,视唱练耳。同样你在默读的时候,脑子里有没有一个声音在读?别人对你说话时,你有没有在心里看到文字?这样的练习应该有好处吧,你可以尝试一下。

  掌握了上面的知识,你就可以比赛了,但如果你能多知道一些,我想你会发挥的更好!

  用音乐只有两种的概念来分析一下国标舞的十种音乐,你会发现国标舞的音乐很简单(本来音乐就不复杂)。

  除了华尔兹和维也纳华尔兹是3拍子外,其他的都是2拍子的音乐(4拍子是2拍子的混合拍子,6拍子是3拍子的混合拍子),简单吧!

  先说一下华尔兹和维也纳华尔兹:

  华尔兹和维也纳华尔兹所用的音乐是圆舞曲,3拍子,以4分音符为一拍。

  常用节奏型:   3/4   | ×   ×   × |   ×   ×   × |
                          强 弱   弱     强 弱   弱

  常用节奏型是圆舞曲经常可以听到的一种节奏型,很简单,因为重音经过了二个弱音的延迟才出现,所以比2/4节奏更加轻柔优美。这是圆舞曲的特点。变奏是把一个四分音符变成了两个而成,在单一中寻求一种变化,对爵士鼓演奏的鼓点起到变化作用。不再多谈。

  变奏节奏型:   3/4   | ×   ×   ×× |   ×   ×   ×× |

  圆舞曲节奏的体现一般在爵士鼓的脚鼓与军鼓上。脚鼓第一拍,军鼓后两拍,军鼓有时候被踩镲替代或合奏。很容易听到。有时候用弦乐演奏,大提琴演奏第一拍,小、中提琴演奏第二拍。可以听乐曲分析。

  需要说明的是,脚鼓相对于军鼓来说是低音乐器,军鼓是高音乐器,所以实际演奏中是“弱   强   强”,而不是“强   弱   弱”。音乐是首要对比的,音乐本身的 “强   弱   弱”与鼓点的“弱   强   强”形成了对比。任何伴奏中的鼓节奏与音乐本身的强弱节奏都是相反的。在音乐中叫“反节奏”。

  下面说其他属于2拍子范畴的国标舞音乐。在开始以前说两点。第一,按照习惯用法,流行音乐记谱法里不再出现2拍子标记,所以分析音乐我们用4拍子节奏分析。第二,你必须知道一点乐理知识,一个四分音符可以用两个8音符代替,一个八分音符可以用两个16分音符代替。节奏音符简谱标记如下:   

  全音符              × - - -
  二分音符          ×-       ×-
  四分音符        ×      ×      ×     ×
  八分音符      ××      ××       ××      ××
  十六分音符   ××××   ××××   ××××   ××××

知道了上面两点,我们来看一下4拍子的基本节奏。

  4/4   |   ×    ×   ×    × |   ×    ×    ×    × |
          强    弱   次强   弱    强    弱   次强   弱

  这是4拍子的基本节奏和强弱关系。每一个舞蹈的音乐节奏都是它变化来的。我们来逐渐改变,看看到底能变成是什么。

  1、第一拍用一个8分音符两个16分音符,时值没有改变 ××× ,后面的三拍都用两个8分音符 ××    ××    ×× 就成为这样的节奏:
  4/4    |    ×××   ××     ××     ××   |

  这是什么节奏,是伦巴!

  2、所有的拍子都用一个8分音符两个16分音符代替,
  4/4    |   ×××   ×××   ×××   ×××   |

  这是什么节奏,斗牛

  3、我们简单一点,只改变第四拍,用两个8分音符代替,
         4/4    |   ×   ×   ×   × ×   |

  这是什么节奏,探戈,同时也是恰恰(从第二拍开始念:图、撕瑞、恰恰、玩,没有错吧!)。

  一个音乐节奏怎么会有两个舞蹈节奏呢?因为重音改变了节奏循环的模式,探戈是“正宗的”,从第一拍开始,而却每一拍都是重音,第4拍后8分音符的小鼓轮击推动了音乐节奏的前进动力,使音乐不断向前。而“恰恰“节奏”还是正常的强弱重音,虽然从第二拍开始,第4拍的两个8分音符也有推动音乐节奏前进的动力,但重音的改变导致了舞蹈风格的不同。

  看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4、我们用一个8分音符一个8分休止音符来替代1、2、4拍,有16分音符替代3拍,看看是什么节奏,
         4/4    |   0 ×   0 ×   0 ×××   0 ×   |  

  桑巴节奏!没错,是桑巴节奏。休止音符也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没有声音可以,音乐还在流动。休止音符可以在念的时候,发“空”的音。

  5、好啦,我们不再浪费时间了,我们可以把这些变化出来的节奏,用一个4分音符代替,你就重新会到了基本节奏:4/4 |× × × ×|

  在进行下一个详细介绍如何听辩节奏之前,还有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认识与运用国标舞的音乐。

  我们还要把基本节奏在变化一下,使基本节奏成为一个符合体,手选我们把基本节奏重叠起来,想有很多乐器演奏一样,就像下面的一样:

  4/4     ×    ×    ×    ×
  4/4     ×    ×    ×    ×
  4/4     ×    ×    ×    ×

  然后我们再分配演奏乐器,很好!

  踩镲演奏    4/4     ×    ×    ×    ×      声音   此
  军鼓演奏    4/4     ×    ×    ×    ×      声音   哒
  脚鼓演奏    4/4     ×    ×    ×    ×      声音   洞

  我们应该有点变化与对比,因为变化与对比是音乐的生命。

  踩镲演奏    4/4     ××    ××    ××    ××
  军鼓演奏    4/4     0       ×      0       ×
  脚鼓演奏    4/4     ×       0      ×       0

  用你的右脚踩脚鼓的点儿,用你的右手打踩镲的点儿,用你的左手打军鼓的点儿,嘴里的口诀是“洞此、哒此、洞此、哒此”这就是我们在音乐中经常听到的“爵士鼓”的节奏,所有的4拍子音乐都在它的基础上变化而来。好啦,我们来看看最后的环节吧。

  伦巴: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中速、抒情的音乐。节奏4/4 |    ×××   ××     ××     ××   |。要注意有时候,你会听到没有上面鼓点节奏的音乐,此时刚学习的“洞此、哒此、洞此、哒此”就是你的节奏。

  桑巴:桑巴的节奏在3拍上的16分音符,这串鼓点的推动是桑巴不断流动的动力,目前我还没有听到没有这个鼓点只有音乐的桑巴。鼓点一般用手鼓演奏,富有动感,听觉上的重音在第4拍,

  斗牛:很明显。我猜测名字的来源就是因为乐曲《西班牙斗牛士》,或者是因为斗牛舞才有了乐曲《西班牙斗牛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的节奏很有意思,几乎所有的乐曲都有《西班牙斗牛士》开始的经典主题,这好象成了斗牛舞曲的标志。节奏贯穿始终,不用担心听不到鼓点。

  牛仔:一般使用的鼓点就是“洞此、哒此、洞此、哒此”(这个节奏被频繁使用,是因为它是所有4/4拍音乐的骨架)但有一点就是你听到的延迟是“贝司”谈走出来的,在每拍里有一个8分附点和一个16分音符,形成的延迟:

  4/4   “×·×    ×·×     ×·×     ×·×   ”

  在牛仔舞曲里,这两个节奏互相补充就是你听到的音乐。

  恰恰:使用的鼓点也是“洞此、哒此、洞此、哒此”只是在最后的第4拍上把“踩镲”打开,就成了“恰恰”的声音。

  探戈:节奏非常鲜明,容易辨别。其特点就是最后一拍的两个八分音符。在后一个八分音符上出现了“小鼓轮击”。还有一种探戈音乐的节奏是不依靠鼓点的,这种探戈的音乐属于“阿根廷探戈”音乐,依靠手风琴的风箱使声音产生节奏,很有特点,是和声织体的范畴,需要学习才能较好的掌握。

  狐步:节奏也是“洞此、哒此、洞此、哒此”,你没有听出来?没有关系,因为演奏着把左手的鼓棰儿换成了“铁刷子”,当“铁刷子”击打军鼓的时候,就产生了你经常听到的声音。有点儿“沙沙”的“仆仆”声。

  快步:基本节奏也是“洞此、哒此、洞此、哒此”,只不过脚鼓与军鼓的交替频繁了一些,成为这样的声音“洞哒、洞哒、洞哒、洞哒”。

  一般人对音乐都有感觉,但这种感觉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而艺术不能依靠被动的接受,而应该主动的学习为自己更好的服务。

  到这里,你就已经可以出发了,在出发以前,必须告诉你一点,舞蹈你练熟了吗?如果不熟练,你在赛场上就听不到音乐了,看此文时最好找一些音乐结合起来听,这样就会有印象。

  最后说一句,音乐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速度,因为速度是你跳舞的先决条件, 那么决定速度的是什么呢?是节奏。节奏重要吗?很重要!没有节奏音乐就消失了。所以,在你觉得音乐上还有不足的时候,还是去学习一下吧!毕竟艺不压身嘛!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0: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击奏方法与基本技巧
              
                                        第一节 鼓
   
    鼓的类别:威风锣鼓的鼓,基本上有三种。一是现在最变遍、地通用的扁鼓;二是阴阳鼓,即一个鼓手打一个大鼓,大鼓架在架子上,小鼓架在其右侧,拍钹时敲其小鼓,敲锣时敲其大鼓。优点是层次分明,音域宽广,更能显出阴阳对比。三是架子鼓。这种鼓,在击奏时,不能死打,而要弹鼓,还要敲出阴阳鼓的效果。即拍钹时敲鼓的前沿。打锣时敲鼓心,听起来也是轻重缓急,音响丰富,对比显明,悦耳动听。
     
    鼓是威风锣鼓的灵魂、核心。它对威风锣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敲鼓则十分讲究。
     
    敲鼓,不论什么音符,都是右手打强拍,左手打弱拍。如四分音符,|X   X|(俗称一点子)如用单棰,即右手打,如用双棰,左右手同时打;八分音符|XX XX|(俗称二点子),则右手先后均匀地各打一下;前八后十六分音符|XXX  XXX|(俗称三点子),则右手手连续打二下,左手打一下;前十六后八分音符|XXX  XXX|(也称三点子)则右左手各打下后,右手再打一下;再如十六分音符,|XXXX  XXXX|(俗称四点子),即在一拍时间里,右左手均匀地交替各打两下,而阴阳鼓则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按照大鼓的要求去打就可以,而遇到钹锣交错节奏紧凑的地方,就得左手压过右手去打。
   
    如:|平平 匡平   平|
        |XXX  X X  XXXX|
     
    第一、三拍都是打小鼓,第二拍,右手打匡(强拍)左手得到右侧打平(弱拍)。这种打法经过反复练习,就可得心应手。
     
    这是几种最基本的打法。除此,根据鼓谱需要,还有一些花彩的敲法,以达到刚中见柔,威中透情之目的。
     
    敲鼓帮:用左右鼓棰击打鼓帮,发出嘎嘎的脆声,如:
    |打各打各  打|打各打各  打|打各打各  打打|O打   打|  
    此打法仍以右手打“打”,左手打“各”。
     
    敲鼓边:此打法严格地说不是敲,而是利用鼓皮对鼓棰的反弹作用弹出来的效果。即两手虚握鼓棰,手心向上,向前摧到鼓皮边沿,使鼓棰按音符在鼓皮上弹动,敲时要巧、要脆、要轻。
    如:|匡  匡  O|嘟儿  嘟儿  匡|
    这儿的嘟儿,就是敲鼓边。
     
    嗑鼓帮:就是按照节奏用鼓棰前疙瘩,在鼓钉上左右划动,发出|花儿  花儿|的音响。
    例如:匡匡  匡匡|花儿  匡|。如 花儿 是一拍,鼓棰不要回划,如果是 |花儿花儿  匡|,那么两手从两侧向前划去,再从前向两侧划回,但必须是在一拍时间完成。
     
    按鼓:多用于后八分休止。
    如:|匡匡  匡匡|O匡  匡O|
        |XXX   X X |O X  X O|
    在最后一拍与锣配合休止,要干净利落,就必须按鼓。即在最后一拍击鼓后,左手立即用手按住鼓面。
     
    闷击:一般用于轻松愉快的情形,即用左鼓棰后端,按住鼓皮,右鼓棰稍轻击鼓,
    如:|匡  匡  O|工  工  工 匡  O|
        |X   X   O|工  工  工 匡  O|
    工即闷击。
     
    鼓的基本动作:鼓手把鼓背好后,目视前方,右手举棰至头顶,左手扶鼓,或冲跑或齐步走出。开打后胸部略向后倾,两腿分开成马步状,随着节奏两腿自然颤动。
     
    威风锣鼓素以粗犷奔放、慷慨激昂为特点,所以击鼓时,要幅度大动作大。四分音符、八分音符,鼓棰要超过头顶,十六分音符,鼓棰应与胸部相平,这样不仅曲牌听起来威风,动作看起来,更为威风。
     
    鼓的其他动作:都是随着威风锣鼓表演性的增强而发展丰富的。如“马步跳打”(双脚离地面前进或后退同步跳打);“马步跳喊”(同步跳打时加喊声,以增强威风气氛);“左转打”、“右转打”(以一脚为轴心,向左或向右转九十度,转时要有力,落地必有声,要把转、打、下蹲同时在节奏里完成),“左弓箭跳打”“左弓箭后退打”等等,可因队形所需而定。应该明确威风锣鼓是打击乐,应以击奏为主,动作多少,要看对威风锣鼓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适当运用。
     
    鼓棰的技巧:敲威风锣鼓时,常常会遇到前八分休止符或换气符号,在这短暂的停留中,鼓棰中挽一些花,以增强威风锣鼓的美感。
     
   “单棰花”:右手握住鼓棰的后端,手心向上,利用甩鼓棰的惯性,加上食指的“护送”,使鼓棰以手心为轴心,由外向上再到里,在胸前旋转一周,,即算完成。要注意,这是在八分音符的时间里完成。
     
   “双棰花”:它和单棰花的要领一样,只是左手有鼓带的限制,只能靠下挽花。
     
   “盘头花“:击奏中遇到的较慢节奏,为了占满空间,还要显示威武的气慨,才用盘头花,即右鼓棰抬高到头顶,逆时针转一周落下。
     
    鼓点(谱)的设计:威风锣鼓的锣钹谱是“死”的,但鼓点是“活”的,它可因人而定。因人是对初学者而言,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如平叉 匡|平叉 匡|,初学者可设计为
平叉 匡|平叉  匡|                  平叉  匡|平叉 匡|
XX  XXX| XX   X |,熟练后可设计为:XX  XXXX|XX XXXX|,当然最理想的鼓点是
平叉  匡|平叉   匡|
XXX XXXX| XXX XXXX|由此可找出威风锣鼓鼓点设计的一规律:即锣鼓钹谱为八分音符时,鼓谱即为八分音符或前八后十六或前十六后八分音符。如果锣钹谱是四分音符,只要不结束句的最后一拍,一般情况下,鼓谱应设计为十六分音符或前八后十六音符,如|平平  匡匡|,鼓谱就应设计为:|XXXX  XXXX|XXXX  X|,最后一个匡,应设计为四分音符,表示一句的结束。但也有特定情况下的设计,如:|匡 匡 | 匡 匡|
                                                                        | 嗨嗨 | 嗨 嗨| ,四声锣的情况下,为了增强气氛,在敲锣的同时还要加四声嗨,那么鼓点就不能打十六分音符,而应打四分音符,更显得震撼有力。
     
附:鼓练习曲:
1、X  X|XX  XX|OX  X|
2、XX  XX|OX  X|XX  XX|OX  X|
3、XXX  XX|XX  XXX|XXX  XX|XX  X|
4、XX  XXX|XX  XXXX|XX  XXX|XX  X|
5、XX  XX|XXXX  X|XXX  XX|XXXX  X|
6、XXX  XXX|XX  XXXX|XXX  XXX|XX  X|
7、XXXX  XXXX|XXXX  X|XXXX  XXXX|XXXX  X|
   
                                     第二节 锣
   
    一  锣的打法:
    锣的敲法多用于端锣、举锣、托锣、提锣、敲锣边、按锣。
现分述于下:
先讲端锣:左手端锣于肚脐平,前沿略向下倾,右手握住锣棰的底端,开打后,右手从头顶通过耳侧,下到腹部击锣,当锣棰接触锣面的一刹那,要利用手腕的爆发力甩向锣面。右手击锣时,两腿膝关节随着节奏自然弯曲一下,右手上扬时两腿自然站直,就这样,随着节奏,周而复始的颤动。(要注意:锣的里沿不能接触身体)
再讲举锣:当曲谱由低潮将要转入高潮,或者打到情不自禁、极其兴奋之际,自然要用举锣。举锣,就是左手把锣举到肩部略靠前成45度的地方,右手从头顶的右侧,下到左肩部击锣,其手腕的爆发力和腿的颤动与前述同。
和举锣相联系的就是推锣。为了显示高潮,表达情绪的激奋,增强威风锣鼓的气氛,往往以剽悍、粗犷的推锣动作来助威,使之“威”上加威。
推锣从举锣的部位开始,向左上方45度的方向推起,推锣可根据教练要求,或注视锣的方向,或注视正前方均可。
推锣一般是在“平”的半拍推起,如匡平  匡平|匡匡  平平|匡在肩部打,平就得推起。第二拍匡,又要把锣拉回到肩部同时击锣,但第二小节第一拍就得在肩部打完匡匡,到平平,再起,推上去停留一拍。按此推锣,如果是平匡  平|平匡  平|就是先推锣,后半拍击锣。由此可见,推锣是锣表演中的一个动作,也是威风锣鼓的独到之处。
下面再讲托锣。托锣和端锣、举锣不一样,前面几种均可利用腿部颤动时向上的反弹作用,连身躯带推锣一气呵成,而托锣就要靠臂力的支撑。
托锣,身体朝正前方,身体的重量放在右腿上,左腿跨前半步,脚根着地,脚尖跷起。左手持锣,举到头部略靠下的部位击打,击打时曲肘收回,然后颤动,头部略向后扬,犹如抬头望月(锣)。
提锣,在威风锣鼓里是较轻松的敲法,在由高潮转入低潮,缓和气氛的同时,使敲锣者也得到“喘息”的机会才用之。
提锣,有多种敲法,根据情况与队形的需要,可弓箭步敲,并可提到腹部敲。
敲锣边:当威风锣鼓进入轻松欢快或抒情段落,可敲锣边。如鼓谱是|打各打各  打|打各打各  打|打各打各  打打|O打  打|,锣可敲边|当当  当|当当  当|当当  当当|O当  当|。
再如锣匡匡  匡匡|O匡  匡|当|,最后这个当,就是锣边,它虽用的不多,但可起到画龙点睛之效。敲锣边根据动作的联贯性,端锣、提锣均可。
当威风锣鼓进入紧张、激烈之时,也可敲锣边,如“大杀”曲谱中的“出征”一节。
锣旋律|匡匡 匡匡|匡 匡 匡 匡 匡 O|匡 匡 O|匡 匡 匡 匡 匡 O|匡 匡 匡 匡 匡 O|
      |XX   XX|X  X  X  X  X O|X  X O|X  X  X  X  X O|X  X  X  X X O|
      |匡  匡  O|匡 匡O|匡  O  匡  匡  O|匡  匡|匡  匡
          |X  X   X|X  XX| X   X  X  X   X|XX XX|XX XX|
“X”作敲锣边铛音的附号
一半或三分之二的锣可端锣演奏旋律,另一半或三分之一的锣可提锣敲锣边演奏,|当当  当当|当 当 当 当|使人隐约听到马蹄声声,风声阵阵,将士出征的情景,这段锣的二重奏,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按锣:多用于后八分休止符。最后一拍敲完后,右手不要抬起,立即用手掌按向锣面,形成休止。
二 锣的动作
锣的动作与威风锣鼓其他乐器一样,要刚(劲)、粗(犷)、豪(放)、美,才能引人入胜。
前面讲过的推锣、托锣是表演中的动作,举锣、端锣、提端都是敲锣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动作。动作是在威风锣鼓发展前进中,产生、提炼、发展的,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下面讲讲在训练实践中,常用的几个动作:
左右甩锣:第一拍,面向正前方,挺胸收腹,锣面垂上朝前,左腿向左大跨一步,成大马步,与此同时,锣向左甩去,停留在膝盖之外的部位。第二拍来不动。第三拍转向右侧,动作和第一拍一样,第四拍不动。来管向左向右,始终挺胸部一字甩开,不要弧线,才显得刚劲有力。
上下推拉:第一拍,双手扶锣。锣面垂直朝前,两臂伸直,推到头顶,整个身体尽量抬高。第二拍,两腿稍曲,把锣拉到胸前。第三拍,推拉各一次,第四拍,推上。
如果两句曲谱连起来,那么左右甩锣,上下推拉,也要连起来。由此可见当锣连续四拍或八拍休止,此动作完全是为了充实空间,增强威风的气慨。
众星捧月:当队形变换成若干小组时,小组人数不论多少,均可作此动作。以七人为例,第一拍变队形,第二拍既成圆形,一人在中间成圆心,两手平着高举,锣面朝上,其余六人成圆,把锣推向上前方,目视铜锣,同时右臂后伸,与左臂成斜一字形,此时身体的重量放在左腿,右脚根离地靠后半步虚立。
海底捞月:在众星捧月的基础上,右脚不动,左腿由左侧向后转,左腿大跨成弓箭步,锣面朝上,放到膝盖前击打。该动作要打、动一拍完成。
排练中,上述两个动作常连贯使用,一气呵成。
三 锣棰的技巧
锣棰的任务有二,一是按曲谱的音符、节奏把锣敲响、敲好,二是掌握运用好锣棰的技巧。但不要单纯为技巧而技巧,要把技巧与曲谱、技巧与动作,技巧处情感,看做是相互依存、相互刺激、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情感的激发,情绪的发泄,是威风锣鼓发展的必然。
单棰花:右手举过头顶,拇指、食指、中指握住锣棰的底端,(达到松而不掉)由上向里时,再由下向外,在一拍时间里旋转一周。锣棰由上向里时, 手腕要向里向下压,锣棰向外时,加上它旋转的惯性,就会成为锣棰花。单棰花,一拍一“花”,一般是在缓和、抒情的节奏里使用。
如:匡匡|平叉  平|,在第二小节的第二拍,就要用双棰花,即八分音符挽一花,这样锣棰花和曲谱就相辅相成,浑然一体了。
纺线花:它是模仿过去单车纺线往出抽纱的动作而得名。是在特定的曲谱中使用,用来抒情、耍彩,起点缀之效用,故不宜多用。
挽花时,右手从右侧下部向右后方向开拉,一拍一个花,边拉边挽花,目光随着棰花转。纺线花的挽法和双棰花一样,只是在手的运动中挽成。如:|匡 匡  O|嘟儿 嘟儿 嘟儿匡 O|,这儿的嘟儿就是挽纺线花。
抛锣棰:它是在威风锣鼓表演中,利用拍钹的间隙,把锣棰高抛二米左右接上再打的一种技巧。从抛到接,时间较短故不宜过高,否则在规定时间里,接不到棰,影响下面敲锣,同时过高易偏离方向,影响整体队形。
  
                                    第三节 召钹
     
     如何持召、拍召,第三章第三节已讲过,现在讲一下召的技巧。
     召的技巧十分重要。它与曲谱、形体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如果没有技巧,它将没有生气,没有活力,好像是一个只有心脏跳动的植物人一样。所以说,良好的技巧,它不仅可使人们体会到“威风”的含义,而且能使威风锣鼓的精髓淋漓尽致的发挥,起到如虎添翼的作用。
召最主要的技巧,就是翻召。也是威风锣鼓的一绝,翻召在民间有个说法“召不过头”。
翻召,总的说就是“前翻”和“后翻”。
前翻,又分“前小翻”和“前大翻”。
前小翻:即拍钹后,钹面翻向正前方,成90度角。一般是在缓慢节奏里使用。
如:平叉  平|平叉  平|可一拍一翻,对召来说就成了|平翻  平翻|平翻  平翻|。
前大翻:拍钹后,利用手腕的翻转,把钹面翻向左右两侧,即翻一百八十度。这种翻法,一靠手掌把钹碗控制牢,不要摇晃;二靠手腕的转动,用好一刹那的爆发力;而且它只能在半拍的时间里完成。
后翻,又分“后小翻”和“后大翻”
后小翻:它和前小翻一样的道理,只是翻的方向相反。
后大翻:也是和前大翻一样,拍完后,向后翻180度。它还往往与前大翻联起来使用,形成翻270度或者360度。即拍后把钹面翻向后90度或180度,然后顺势翻向前90度或180度。
上述前翻、后翻是召钹里常用的最基本的翻法。
还有一种是难度较大,不大常用的翻法,即“拍前翻”。
其翻法是利用拍钹前的后八分音符把钹后翻90度,然后按音符拍钹,拍后再前大翻。整个过程是在一拍半的时间里完成270度的翻召。如果放在节奏里,就是|O后翻 | 平翻|。例如匡匡  匡匡|匡匡  平增|在第二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就要后翻,也就成了匡匡  匡匡|匡匡翻  平平翻,通过反复练习,理解节奏,定会熟能生巧取得成功。
随着威风锣鼓的发展,尤其是队形排列的需要,还会产生新的动作和技巧,但只要掌握了“翻召”这一基本技巧,也就奠定了拍召的基础,其他难度,也就会迎刃而解。
  
                                    第四节  铙钹
     
铙钹,由于是上下相擦,就受到许多限制,加之它有重任在肩,越是热闹,越在冷静,越是激昂,越要稳住阵脚,故技巧不宜过多。
转铙,在擦铙的过程中,铙随手转,手随铙走,熟能生巧,得心应手,自然而然,铙柄就会在手心里转动。要曲谱某句的最后一拍,就可以转铙,如平叉  平叉|平叉  平|,最后一个平,就可转铙。转铙,可利用四分音符的时间,顺势扬到头顶,但要转而不离手。
抛铙,“转铙”是“抛荛”的准备,“抛铙”是“转铙”的必然。在转铙的基础上,高抛离手,然后接住,就是抛铙。这一技巧难度较大,要训练有素,万无一失。抛铙多高为宜,即要看铙手的熟练程度,还要看曲谱允许的时间,一般以一米五的高度为宜。  
  
http://www.sxwflg.com/typenews4.asp?id=237
  
  

、 (6078字节) (江南丝雨 2008/06/13 14:14,阅读:7)
组合
   
  
    威风锣鼓是群众性极强的文化艺术活动。参与群众之广泛,击奏艺术之高超,翻江倒海之气势,催人上进之激情,都使人过目不忘,激动不已,这是几千年来,人民群众不断发展创造的结果。也是其长盛衰的主要的原因。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搞好组合,这是威风锣鼓之关键。
为什么要搞组合?
    俗话说“百人百性”,在威风锣鼓队里,不管多少性,在这都是一个性,就是“威”。
“威”不是抽象的东西,而是非常具体,威武之师,必整齐统一,不仅鼓点齐,服装齐,动作齐,队形齐,而且情绪统一,快慢统一,强弱统一。要达到此目的,只有练,不是一个人练,也不一个声部练,而要锣鼓队四个声在一起整体合练,这就是组合。
                             
                          第一节 念谱、背谱
   
     
一、念谱。现在的威风锣鼓曲谱都是按照简谱法记载的。
念谱的基础。不但要念会,而且要念好,要念出阴阳顿挫,要按照节拍、音符、提示,念出情绪,念出节奏,念出韵律。
念谱可由一人领念一句,大家复念,稍熟悉后,就可齐念直至记牢背熟。
二、背谱。威风锣鼓不像其他乐队那样可以看着乐谱演奏,必须熟记熟背。
威风锣鼓和其他事物一样,都有着自身规律,掌握了这一点,就会帮助你加深理解,加强记忆。
(一)   对应句式多:威风锣鼓里,多是下句对上句,或理解为问答句,如前句是|平平|,下句是|匡匡|,前句是|平平  叉平平|,下句则是|匡匡  平匡匡|。
(二)   交错句式多:就是音符结构不变,只是锣钹的位置互换。如前一句是|平匡 匡平|平匡  平|,接着就是锣钹位置互换成了|匡平  平匡|匡平  匡|。
(三)   蛇退皮句式:即一句比一句少,接连递减,俗称“蛇退皮”。
  如第一句|:平叉  平|平叉  平|平平  叉平|叉平  平|匡匡  匡|匡匡  匡|匡匡  平匡|平匡  匡 :|。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能否认识它,掌握它,掌握了它就好记了。
      
                            第二节 无器练习
   
   
     
    无器练习,就是没有乐器的练习。即消除念谱中的枯燥情绪,还要为拿乐器作好准备,也为了缩短和减少拿乐器后不可避免地、短暂地燥音过程。它是由念谱到持器的过渡。也是提高学者兴趣的手段。
  
                                 第三节 练乐 合乐
   
   
    一、练乐:练乐应分开声部练,对初学者来说,不受干扰不受影响,条件不具备者,也应分成两个部分,一是鼓,二是锣钹铙。
   鼓,应会两个乐谱,鼓谱在学会,锣钹谱也得学会,因为鼓和锣钹要配合在节奏里。如果鼓谱打得很熟,却不知锣钹到了什么地方,势必相互脱节,相互扯皮。所以一个好的鼓手,在威风锣鼓队里,应是一专多能的全面手。
   记两种乐谱,并不是很难,也要寻找它的规律。在威风锣鼓里,锣钹如果是八分音符、四分音符,这时鼓谤谱不是八分音符,就是八分后十六分音符;当锣谱最后一拍是四分音符时,鼓一般是十六音符(通常都要反复),结束句,鼓则是四分音符。例如曲谱是:|平匡  匡平|平匡  平|,鼓谱是XXX  XX|XX  XXXX|,那么鼓手可念为:平冬冬  冬平|平冬  平冬冬冬|,这就是把两种乐谱合二为一,好记多了。
   锣钹铙在乐谱中的交替、交错进行,也不很难。交替进行比较容易,钹上句,锣下句,你问我答,虽然平淡,但较顺畅。交错进行,略有难度,如:|平匡  平匡|平平  匡匡|平匡  平|匡平  匡平|匡匡  平平|匡平  匡|,确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掌握了它的规律,也就化难为易了。在这儿要掌握两点:一是前半句是钹开头,钹是强拍(只是第二节第二拍没钹),后半句锣照着钹的路走就是了。二是钹手心中必有锣(谱),到锣点时,钹手的肘子略往下压,就代表了锣(谱),这样拍起来,就不会乱了章法。反过来说,锣手心中必有钹,到钹点时,锣手的手臂上去,挽一锣花,就代表了钹(谱),即占住了空间,也不会乱了方寸。只有寻找规律,反复练习,定会掌握自如。
二、   合乐:这是掌握威风锣鼓最关键、最重要的一项程序。因为各声部在练乐时,重点是:记谱、打会,不可能有深层次的练习和进一步的要求,而合乐就要达到队列表演前的击奏任务。
   那么如何练呢?
   首先练齐。因为练乐时各声部是分开练的,既没有合作的体验,更没人合乐的感觉,可说是七股八岔,这就需要把各种乐器击奏的快慢、音符统一在曲谱的节拍里,做到整齐统一,不管几十人也好,几百人也好,敲起来是一个声音,一个点子。
   其次练轻重缓慢。威风锣鼓有它的喜怒哀乐,有它的阴晴圆缺,有它的阳刚之美,也有它的抒情之娴,这一切,就要靠曲谱演奏的轻重缓急来体现,来完成。要轻如淑女拂袖;重如智深擂棰;缓如仙女下凡;急如战马奔腾。
   打击乐是有极限的,轻与重,缓与急,是相辅相成,相互衬托而言的,所以合乐一是靠手来体会;二是靠脑找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克服“老师要我们这样”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根据情绪的发展就非要这样“的理性认识。
   再次,练激情。轻重缓急,是威风锣鼓演奏在手脑并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中一次飞跃,但这还不够,还需进一步练激情,练情绪。
威风锣鼓的演奏,如果没有激情,既是能打出轻重缓急,也是干巴巴瘪皱皱的,没有活力,没有生命。
激情,不能做作,要靠内心的思维,要靠朴实的感情,情绪才能真实,才能丰富,只有这样轻重缓急也才能真正有了“内功”。
最后,练动作、技巧,段落间的衔与吻合;威风锣鼓练到有轻重缓急、有激情,还不算完美,还必须与动作、技巧结合起来,因为动作和技巧可刺激情绪的激发,情感的渲泄,又能带动动作技巧的自由发挥。
另外,段落的衔接、吻合,不容忽视,因为段落的衔接外一般有节奏的变换;另一方面也多是队形变换之际,所以要把节奏卡死,把变换外(或者说节奏的转折外)牢牢掌握好。
。 (4660字节) (江南丝雨 2008/06/13 14:15,阅读:9)
队形
                                
                                第一节 什么叫队形
   
     
    队形俗称阵势和场面,也是表演威风锣鼓时队员所站的位置和式样,是威风锣鼓表演中草药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区分声部,凝聚声部力量;有利于规范表演动作,施展各种技巧,也便天互相交流,抒了感情。它能烘托气氛,造成声势,能充分表达音乐情绪,体现“威风”特点,更能显示整齐、统一,给人以美感。
    队形也是一种艺术,它是由人们生活中习惯的方形、圆形、三角形、菱形、梅花形等几何图形,组成各种画面,再加演奏起来,钹巾飞扬,棰缨频舞,衬以鲜艳的服饰,极富有观赏性。
                                
                                第二节 队形的种类
   
    队形可分为就地敲打、路行、场地表演三种类型。
    队形符号是:O代表鼓、X代表锣、三角形代表铙。
    一.就地敲打:就地敲打,大多依照声部,自然地站成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圆形,一般鼓居中心,锣手面向鼓围成半圆形,召钹和铙钹面向锣站在鼓的后面。方形,鼓站在底端,锣分两行面对面地站在鼓的左右,召钹与铙钹和鼓相对站在前端,中心留有空隙,三角形,鼓、锣、钹(召和铙)各站一个角。一般站上角,锣与钹面向鼓各站下面左右一角。
这三种队形,击奏起来没有队形变化,也没有表演动作,只有队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和各种技巧的运用。其人数可多可少,乐器比例要求也不严格。它适用于无场地条件的十字街口或一般热闹取乐。
   二.路行:路行即游行表演。其队形是根据街道宽窄,将各种乐器按声部分成三大块,列成若干路纵队。一般锣在前面,鼓在中间,钹在后面(其中召钹在最后)。也有的鼓居中心,锣分别排在鼓的两边,形成一个方块,铙钹和召钹分别居后。
    游行时,应选择四分之二节拍的曲谱,反复击奏,边击边走。但也有的是,除鼓边走边击外,钹与锣在击奏长句式时,则停顿下来,根据威风锣鼓曲谱呼应式的特点,便形成了钹击锣走,锣击钹行。不论上述那种走法,如果到了宽敞区域观众聚集的地方,则迅速走成表演队形,击奏精彩乐段,这种队形,全部、局部均可,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所谓局部,就是由某个声部,摆成场地表演队形,进行击奏。如此,把路行和表演结合起来,连贯起来,做到边击奏,边游行,边表演。切不可把曲谱的精华部分,走在路上敲打。
    三.场地表演:场地表演,包括舞台和广场,其队形应特别讲究。前面说过,队形是一种艺术,既是艺术,就要有观赏价值,要富有变化,不能一图到底。因此,要根据乐曲表现的情绪、乐器种类演奏技巧、服饰色彩、队员调动和突出某个声部等情况,有计划地设计各种队形图案。
场地的中心是主要表演区,凡是进入主要表演区的声部,一定是要在曲谱进入高潮时,更加完美地表现本身的独特技巧,做到声情并茂。为保证曲谱核心的凝聚和完整,当乐曲进入精彩段落时,不能变换队形,以免冲淡音乐,破坏音乐情绪。既有变化,也是在为音乐增添气氛的前提下,一刹那迅速变换。
舞台表演,由于受场地限制,击奏人员较少,动作幅度不大,其乐器配备,按比例适当减少。比如按二十个队员上场,可配备四个鼓、四副召,两副铙,十面锣。队形可灵活运用。
队形大少,应根据场地,将各声部的间隔距离按比例放大或缩小。一般人与人的间隔距离以两米左右为宜。
                              
                             第三节 怎么变换队形
   
    威风锣鼓曲谱,分乐句、乐段,它反映着不同情绪,也都有各自的完整性能和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变换队形时,通常在击奏曲首或曲尾乐句中进行,若场地过大,所击的拍数,不足以变换,可再反复,做到不慌不忙,恰到好外。
    队形,是威风锣鼓训练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在排练中先拉开队形,无乐试走,然后持乐练习。其步法按节奏统一起来,但应有变化,或走步、或跳跃、或跨步;其方向或向前,或后退,或左右靠拢;其位置次序,先远后近,繁而不乱,快而有序。队员交插碰面时,向右互让,避免相撞。
    进入队形以后,各种乐器在尽力发挥各自技巧,运用不同姿势、动作,进行演奏,保持整齐、统一、干净、和谱。


http://www.19190.com/bbs.php?id=22233&page=1&mystyle=3
 楼主| 发表于 2009-6-11 13:3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GIBSON的选择

Les paul 系列用的人最多。在日本几乎遍街都是Gibson Les Paul Standard,最主要的原因是出租的排练室大多都是MARSHALL音箱。美国年轻乐手大多用EPIPHONE,价廉物美。另外,EPIPHONE有美产,日产,韩产(好像还有国产,不知是不是真的)。美产的很少,且价格不菲,韩产的很普遍,相信大家都见过,不说了。有的日产EPIPHONE琴头大小和GIBSON一样,只是琴颈盖处和其他EPIPHONE一样没有写型号,只有竖写的GIBSON字样。GIBSON在日本还有一个子公司叫ORVILLE,是以GIBSON创始人ORVILLE GIBSON的名起的所生产的吉他,除了琴头的大写字母为ORVILLE之外,其他的部分和GIBSON完全一样,包括琴头样式和琴颈盖上的型号(如STANDARD,LES PAUL CUSTOM等)价格和EPIPHONE差不多,但好得多。在日本还有两家仿GIBSON的厂家,GRECO和TOKAI生产的琴都不错,价格也比较便宜,地下婴儿就用了一把GRECO的CUSTOM。一般的LES PAUL琴体较重,所以不少人爱用SPECIL和JUNIOR,而且这两个系列采用P-90或P-100的拾音器,音色独特。另外还有LES PAUL STANDARD LITE和STUDIO LITE两款部分琴体挖空的轻型LES PAUL。STANDARD和STUDIO还有DOUBLE CUTWAY型较轻。SG系列是GIBSON中最猛,重量最轻的,很多乐手也爱用SG。HOLLOWBODY的琴较贵,使用的人也不及LES PAUL和SG多。以ES335和135为主。  
美圆报价(未含购置税)
GIBSON LES PAUL JUNIOR LITE $650(含软袋)GIBSON LES PAUL JUNIOR $750(含软袋)
GIBSON LES PAUL SMARTWOOD EXOTIC $1000(含软袋)
GIBSON LES PAUL JUNIOR SPECIAL PLUS $1050(同上)
GIBSON LES PAUL JUNIOR SPECIAL $700(同上)
GIBSON LES PAUL STUDIO $1100(同上)
GIBSON LES PAUL STUDIO LITE $1150(同上)
GIBSON LES PAUL STUDIO GOTHIC $1250(含硬盒)
GIBSON LES PAUL STUDIO PLUS $1550(同上)
GIBSON LES PAUL STUDIO GEM SERIES P-90 $1250(同上)
GIBSON LES PAUL CLASSIC $1400(金面加$600,含硬盒)
GIBSON LES PAUL STANDARD RAW POWER $1850(含硬盒)
GIBSON LES PAUL 30TH ANNIVERSARY DELUXE $1900(同上)
GIBSON GARY MOORE SIGNATURE LES PAUL $1900(同上)
GIBSON LES PAUL STANDARD $2050(同上)
GIBSON STANDARD DOUBLE CUTWAY PLUS $1400(同上)
GIBSON LES PAUL STANDARD SPARKLE TOP $1900(同上)
GIBSON LES PAUL DELUXE GOLDTOP $2250(同上)
GIBSON LES PAUL STANDARD PLUS $2250 (同上)
GIBSON LES PAUL CUSTOM $2500(同上)
GIBSON SG JUNIOR $700(软袋)
GIBSON SG SPECIAL $800(软袋)
GIBSON SG CLASSIC P-90 $1000(软袋)
GIBSON SG STANDARD $1250(硬盒)
GIBSON STANDARD LIMITED EDITION $1300(硬盒)
GIBSON SG'61 REISSUE $1550(硬盒)
GIBSON ANGUS YOUNG SIGNATURE $1900(硬盒)
GIBSON SG SUPREME $2100(硬盒)
GIBSON SG SUPREME'57 $2150(硬盒)
GIBSON SG SPECIAL GOTHIC $900(软袋)
GIBSON EXPLORER GOTHIC $1250(硬盒)
GIBSON ES-135 LIMITED EDITION $1650(硬盒)
GIBSON ES-335 REISSUE $2250(硬盒)
GIBSON DOBROLEKTRIC ACOUSTIC-ELECTRIC RESONATOR $1800(硬盒)
CUSTOM SHOP LES PAUL
GIBSON CUSTOM SHOP LES PAUL CLASSIC MAHOGANY $2700(硬盒)
GIBSON '57 LES PAUL CUSTOM BLACK BEAUTY $2660(同上)
GIBSON '68 LES PAUL CUSTOM $3040(同上)
GIBSON LES PAUL CLASS5 $3250(同上)
GIBSON LES PAUL ACOUSTIC $3550(同上)
GIBSON 1950 FIGURE TOP $4000(同上)
有些琴比国内便宜,但有些比国内还贵,可能是从香港进货的原因。但可选择性大得多。I


http://www.xici.net/b137240/d6282716.htm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1:51:0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798920.html?si=1

电吉他的介绍,比较详细
www.fender.com  
Fender 可以说是电吉他界的领导品牌之一。虽然 Leo Fender 并不是第一位发明电吉他的人,摇滚乐却是首先藉由 Fender 震撼了世界。在这个 Fender 官方网站上,有许多详细的数据,可以查询产品规格、下载 PDF 格式的说明书,还有工厂导览、参加 Fender Club 会员等等。想对 Fender 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是一个起点。  
www.gibson.com  
Gibson 的 Les Paul 应该是仅次于 Fender Stratocaster 的畅销琴款,这两款琴目前还是世界上的两大主流。Gibson 这个超过一百年的公司早期以制造木吉他为主,除了著名的 Les Paul,还有许多经典名琴。在这个网站上也是有不少数据,还可以找到 Dobro、Epiphone,Trace Elliot 扩大机似乎也改由 Gibson 所代理经销。此外还可以到 Gibson Global Auction 去逛逛。  
• www.groshguitars.com ---- COOL  
这是要特别推荐的一个网站。这个网站设计精美,有不少漂亮的图片和工厂导览。也可以来看看有哪些吉他手拥有 Grosh,还有不少 Review 文章都给予很高的评价。  
• www.prsguitars.com  
Paul Reed Smith 算是在 Fender 和 Gibson 两大厂之外相当成功的品牌,他没有传统的包袱,能够揉合两者的优点创新设计。最喜欢他稳定的小游戏杆和锁定旋钮,音色和手感也都在水平以上。这个站有 PRS 全系列的图片介绍,还包括使用、维护说明。  
• www.visuallink.com/callaham ---- NEW  
以 vintage 为主的 Callaham 号称最能掌握老琴的特色。它的产量不多,只有 Stratocaster 型的 "S model" 和 Telecaster 型的 "T model"。另外他们还设计扩大机、零配件等。  
• tylerguitars.com ---- NEW  
James Tyler 位于美国西部,生产电吉他从复古的 Classic 到高档的多功能琴都有。他主要是 double cutaway 的 strat style 但多用 quartersawn 的 neck 和 Seymour Duncan pick-up,另外可以搭配特殊电路设计。  
• www.bmcguitars.com  
合成材料结合传统木材设计的 Brian Moore 比起 PRS 又更有创新性。他们大多是 neck through body 的设计,合成材料的琴颈并不像 Steinberger 和 Parker 那么生硬,而由于保有传统木材所以有较自然的音色。最喜欢他的外型设计,balance 相当好而且符合人体工学。另外还可以选购他的 5 pin midi 系统,直接接上音源就能使用,完全不需要其它 midi 接口。  
• www.suhrguitars.com  
80 年代在纽约和 Rudy Pensa 合作的 Pensa-Suhr 吉他,可以说是当时的 hi-end 名琴。之后 John Suhr 跑去和 Robert Bradshaw 合作设计 tube amp,还加入 Fender Custom Shop 做琴。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品牌,有兴趣的人不妨看看。  
• www.sadowsky.com  
基于有好的木头就会有好声音,Roger Sadowsky 做琴的哲学就是挑选 acoustic tone 最好的木头。许多杂志 Review 都评 Sadowsky 为相当优秀的全能型吉他,适合各种风格的录音室乐手。有机会到纽约的人可以去拜访一下,Sadowsky 很欢迎直接与乐手做生意。  
• www.rickenbacker.com  
Rickenbaker 在 1931 年成立于洛杉矶地区,是少数历史悠久的厂牌之一。他们半空心设计的电吉他在 60 年代曾大出风头,Beatles、Byrds、CCR 等许多英国乐手都是忠实的爱好者。在他们的网站上,从历史背景到工厂导览都有清楚丰富的介绍,千万不要错过!  
• www.glguitars.com  
Leo Fender 离开一手创办的 Fender 之后,和 George Fullerton 在 1980 年成立了 G&L。他检讨许多 Fender 的缺点把改良成果放在 G&L 上,从 neck、bridge、tremolo 到 pick-up 都有相当进步。对于喜欢 Fender 又受不了它种种缺点的人,可以试试看 G&L。1991 年 Leo 过世之后,G&L 目前由 BBE Sound 经营管理。   
   

  
作者: 106404765  2006-7-10 13:18   回复此发言   

--------------------------------------------------------------------------------

2 回复:世界上众多电吉他品牌网站大全—吉他网上冲浪收藏夹  
• www.tvjones.com ---- NEW  
Thomas Vincent Jones 在加州 Whittier 的工作坊生产有 baritone、七弦吉他等各种手工琴。他的量少质精,感觉相当 high end。  
• www.andersonguitars.com  
这个网站设计就如同他们的琴一样精致。对 Tom Anderson 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手感和 pick-up 电路设计,他们藉由计算机辅助并且不断弹奏测试,所以每个细节都能控制得精准。对于追求精致细腻而且挑剔的乐手,不要错过 Anderson。  
• www.chandler-usa.com  
Chandler 至今也有一段历史了,规模似乎仍然不大。他们做一些有趣的琴像是 Baritone 和 Lap Steel,也做效果器和 pick-up。另外他们还接受订做各种奇奇怪怪的 pickguard,真是很有意思。  
• www.kleinelectricguitars.com  
强调人体工学的 Klein 琴有特殊的设计造型,见过的人一定印象深刻。他们的特色是无头 neck 搭配 Steinberger tremolo,加上形状奇怪的 body,据说是相当好弹。他们甚至有 one piece rosewood neck 的设计,还可以选配 Joe Barden 的 pick-up,是一个不错的另类选择。Klein 的创新大胆应该可以满足追求前卫的乐手。  
• www.modulusguitars.com ---- COOL  
Modulus 这个新厂牌以合成纤维材料为特色,没有 Brian Moore 的华丽也没有 Parker 的高科技感。他们的琴大多是 neck through body 设计,从头到尾一体的石墨纤维,再结合其它木材而成。他们认为结合石墨纤维的坚固骨架和传统木材的温暖音色,能够得到最佳的平衡和反应。从短时间内就赢得不少乐手喜爱看来,Modulus 的琴应该也相当不错!  
• www.warrguitars.com  
Warr 是专门做特殊琴的一个厂牌。34 吋的 Scale 还有 8、10、11、12 弦的款式,据说特别适合双手点弦。除了特殊用途的设计,Mark Warr 对于木材的选用和裁切黏合都有一套独到方式,加上 18V Bartolini 电路与 stereo output,的确让人眼睛一亮。这么特殊的琴使用者并不多,比较有名的是 King Crimsom 的 Trey Gunn。  
• www.mjguitar.com  
这是 Mark Johnson 自己的厂牌,规模似乎也不大。对他并不十分了解,Mirage 系列应该是他的代表作。这款琴相当漂亮,琴头旋钮设计得很特殊,整体感觉也不错。有兴趣的人可以过去看看。  
• www.gretsch.com  
从德国移民美国的 Friedrich Gretsch 在 1883 年创立 Gretsch 至今已经一百多年,目前由他的第 4、5 代经营。就像 Fender 和 Gibson,Gretsch 的传统特色建立起响亮的招牌。不论乡村或摇滚,他都占有一席之地。  
• www.users.uswest.net/~benedictguitar  
在 70 年代就开始做琴的 Roger Benedict,坚持不大量生产,直到 90 年代才成立公司。他们的琴大多类似 Stratocaster,包括 Jackson Browne、Johnny Lang、SRV 都拥有 Benedict。  
• www.znet.com/~ngangi  
Zolla 的琴大多是结合 Fender 和 Gibson 优点而改进的所谓 hybrid guitar,属于中价位的价钱大概不超过两千美金。在网站上可以看到特别设计的 Gun Guitar,长相就有如一把猎枪相当有趣。  
• www.visuallink.com/callaham  
Callaham 吉他以发扬 vintage 精神为职志。基于老琴的设计,只改变小部分像是 10" 的 radius 会更好弹。另外他们选用的 Lindy Fralin pick-up 有目前 听过最好的 vintage tone。如果 vintage 老琴一直是你在追求的,那么应该要试试看 Callaham。  
• www.novaxguitars.com ---- COOL  
Ralph Novax 认为 scale 长度是影响弦乐器好坏的最重要因素,对音色的影响胜过木材、电路和其它配件。他基于这个理念发明了 Fanned - fret 的 Novax 电吉他,从高音到低音弦有随之变化由短到长的 scale。这个特别的设计对乐手来说,可能也需要时间适应。  
• www.citron-guitars.com  
70 年代初开始做吉他的 Harvey Citron 曾经是 Veillette-Citron 的创办人之一,他制琴的理念就是要做世上最好的琴。除非特别要求,他所有琴的 neck 都是 quartersawn 木材,body 都挑选最华丽的 flatsawn 木材。目前他在纽约的 Woodstock 有独立一人工作室。  

  
作者: 106404765  2006-7-10 13:18   回复此发言   

--------------------------------------------------------------------------------

3 回复:世界上众多电吉他品牌网站大全—吉他网上冲浪收藏夹  
• www.timtone.com  
Timtone 是个以 Tim Diebert 为主的 custom shop,每年只做 12 到 15 把琴,价钱从 2,400 美金起跳。他们没有做广告,网站是主要的对外管道,其余的客户都来自口碑和 Buyer's Guide。  
• www.zionguitars.com  
Zion 成立于 1980 年,使用者包括 Phil Keaggy、Neil Zaza 和 King's X 的 Ty Tabor。现在可以直接向他们购买,还提供 3 天刷卡试用,有兴趣的人不妨试试,然后记得来信告诉一些心得。  
• www.terryguitars.com  
Terry C. McInturff 从 70 年代就开始做琴,他的理想是在 Stratocaster 和 Les Paul 之间取得最佳平衡。在这个网站上有不少图片,可以看到他做的琴相当漂亮而且很贵。比较特殊的是他采用 25-1/8 长度的 scale。  
选用一套好弦就如同赛车手选对好轮胎一样重要,一般吉他手习惯使用同一厂牌规格的弦。对琴来说,保持在固定的张力状态能避免琴颈弯曲的机会。www.juststrings.com 能找到各种弦乐器用的弦。  
• www.deanmarkley.com  
这个厂牌最有名的弦是 Blue Steel。特殊的致冷作法 ( Cryogenic-processed ) 是将弦至于华氏 -320 度以重组其分子结构,藉此获得更好的音色和寿命。  
• www.ghsstrings.com  
GHS 弦的张力大弹性也不错,包括 Stevie Ray Vaughan 有不少蓝调乐手爱用。  
• www.drstrings.com ---- NEW  
来自美国纽泽西的 DR 得名自创办人 Mark Dronge 和 Benzion Rapoport。它以昂贵量少的手工弦著称,弹性好而耐用。  
• www.rotosound.com  
Rotosound 起源于英格兰的 James How 为了让心爱的齐特琴 ( Zither ) 有弦可用,便自己发明了半自动的制弦机。现今已经成为制弦大厂,产品众多并有不少爱用者。  
• www.sitstrings.com  
以 Stay-In-Tune 为名的 SIT 弦张力不小,初次使用可以明显感觉出来。声音颗粒清楚有不错的质量感,弹性中尚。  
• www.thomastik-infeld.com ---- COOL  
1919 年 Dr. Franz Thomastik 和 Otto Infeld 成立于维也纳,目前规模不小的公司。产品不少只是没用过。  
• www.goremusic.com ---- COOL  
Gore 的 Elixir 系列开发了新的技术,将弦包覆以一种特殊合成物,能阻隔汗水、灰尘的侵害。据说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指尖移动的杂音并使手指移动更顺畅。  
• www.labella.com  
20 世纪初 Emilio 和 Olinto Mari 兄弟于纽约成立制弦厂之前,Mari 家族早已是意大利最大制弦厂并有数百年的历史。他们以小提琴弦起家,古典吉他弦也有很好的品质。  
• www.daddario.com  
使用经验中 D'addario 的张力最小、非常软而轻、动态反应也不大。属于那种非常好弹的弦,没有特别个性。  
• www.daquisto.com  
D'Aquisto 坚持在自己的工厂用自己的机器生产,认为这样能避免外包代工的不稳定质量。  
• www.vincistrings.com  
Vinci 父子在 50 年代中发明自动制弦机,之后也开始自己的生产线。用铁包覆的作法号称比一般的镍包覆弦要有更好的磁反应。  
• www.ernieball.com  
Ernie Ball 本人会许多乐器,也设计过不少琴。他有感于市面上的弦不敷需求而开始卖自己的弦,之后儿子 Sterling 更是成功扩展了市场,并有制造许多乐器。  
电吉他拾音器对音色的影响不小,这里是一些 推荐的网站。 除了几个专门生产 pick-up 的厂牌,不要忘了许多琴的原厂也有提供各种 pick-up。  
• www.kinman.com ---- COOL  
完全没有杂音并保有 vintage 音色是 Kinman pick-up 的特色。网站上面除了背景、产品介绍,还有图文并茂的解说教你如何调整音色。Kinman pick-ups review 是 自己的使用心得。  
• www.fralinpickups.com ---- COOL  
Lindy Fralin 是位于维吉尼亚州的小公司,以手工缠绕线圈为主。他们的 vintage pick-up 在各地都有很高的评价,而且有 10 年产品保固。这个网站上有产品介绍和一些技术文件。  

  
作者: 106404765  2006-7-10 13:18   回复此发言   

--------------------------------------------------------------------------------

4 回复:世界上众多电吉他品牌网站大全—吉他网上冲浪收藏夹  
• www.bartolini.net  
以 active pick-up 闻名的 Bartolini 早在 70 年代就开始生产了。他们的主动式设计加上前级放大电路是 EMG 之外很好的选择。  
• www.seymourduncan.com  
Seymour Duncan 原本是个吉他手,为了得到更好的声音而开始研究 pick-up。目前他有数不清的各种 pick-up 在生产,还有不少吉他厂牌的 oem,规模可说相当大。  
• www.riograndepickups.com  
Rio Grande pick-up 可以选择许多种花俏的外壳像是珍珠和玳瑁的花色。音色强调是大出力的德州风格,不过没试过。  
• www.dimarzio.com  
DiMarzio 也是一个不小的厂牌,他们有不少为知名乐手设计的型式,许多琴出厂时也选择搭配 DiMarzio pick-up。  
• www.billlawrence.com  
Bill Lawrence 除了做 pick-up 也做电吉他。他的 L500 双线圈自 1979 年发表以来,至今仍有许多摇滚乐手热爱,L500XL 更是许多重金属吉他手的第一选择。  
• www.fishman.com  
Fishman 的木吉他 transducer 和前级放大器除了有不少乐手使用,似乎也在市场上颇为成功。他们的产品没有 Barcus-Berry 的广泛,和 L.R. Baggs 的重迭性较大。Powerbridge 和 X-Bridge 相抗衡但有更多周边像是前级和音量踏板支持。  
• www.rmcpickup.com  
Richard McClish 的产品并不多,主要是木吉他 pick-up、前级放大器,还有 saddle pick-up 类似 Powerbridge 和 X-Bridge 使电吉他能有 acoustic tone。Jeff 第一次见到这个厂牌,发现他的使用者还包括不少顶尖的乐手。  
• highlanderpickups.com  
这是一个做木吉他和 resonator 吉他 pick-up 的厂牌。是第一次见到了解不多,这个网站上有 包括 David Crosby 等乐手对他评价很好。  
• www.emginc.com  
做 active pick-up 的厂牌中,EMG 算是赫赫有名了。多样的款式还有许多知名乐手的特殊设计,另外他们还有很多不错的改装套件包括各种 switch 和前级放大电路。  
• www.mbtinternational.com/barcusberry  
1964 年 John Berry 和 Lester Barcus 成立了 Barcus-Berry,在当时以研究小提琴的 piezo-electric transducer 为主。之后研发应用到各种弦乐器、吹管乐器甚至打击乐器,包括 Guild、Alvarez、Martin 等木吉他大厂也有他们的 oem。有趣的是,著名的讯号处理器厂牌 BBE Sound,不但技术和名字都得自 Barcus-Berry Electronics,如今还买下了 Barcus-Berry 经营管理。  
• www.sunrisepickups.com  
这是 Jim Kaufman 所做的木吉他 pick-up,每年只卖 1,000 个。另外还有前级和 Direct Box。  
• lrbaggs.com  
Lloyd Baggs 曾经帮 Ry Cooder 做过不少琴,并渐渐对木吉他的 pick-up 有兴趣。在加州成立公司之后,相继有 Leo Kottke 和 Robert Godin 的支持逐渐打出名气。小游戏杆型适合 Stratocaster 的 X-Bridge 也有不错的评价。  
• www.joebarden.com  
Joe Barden 发明的 Twin-blade 是单线圈 size 的双线圈 pick-up,两条刀刃般的磁铁有别于传统 pick-up 很好认,无杂音的 vintage tone 使他名噪一时。现今有许多电吉他都将 Joe Barden pick-up 列为标准配备,他的 Danny Gatton model 更是换装 Telecaster 的第一选择。  
• www.agi-lace.com  
Don Lace Sr. 发明新的方法提高 pick-up 的制造良率,在 Fender 名下生产著名的 Fender-Lace pick-up。现在由他儿子所经营的 Actodyne General Inc. 也有一系列的 Agi-Lace pick-up。  


木吉他的介绍,也蛮多,可惜是英文的,我看不太懂,你可以去看看
http://www.muguitar.com/Html/Photo/Fender/7_List_3.html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1: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tieba.baidu.com/f?kz=234931161

美国著名吉他品牌Schecter发展史  
   SCHECTER作为一个近两年刚开始进入国内的吉他品牌,以其合理的价格,优秀的品质,很快受到了广大中国摇滚乐手的欢迎。但是鉴于不少朋友对这个美国品牌还不是很了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这个品牌的历史。

  SCHECTER可以算是金属吉他里一个不折不扣的老牌子,他们已经有超过30年的历史了。虽然他们并不仅仅制作只适合重型音乐的吉他,但是无可非议的,他们在韩国和中国生产的一系列重型武器在最近几年迅速成为在各个国家乐器市场都很畅销的玩意儿。

  与很多美国吉他品牌一样,SCHECTER也是以老板姓氏注册的品牌。品牌创始人DAVID SCHECTER在1976年就已经在加洲创办了公司。而在那个时代,高档的美国乐器制造重心并没有转移到NYC去,加洲地区的乐器制作代表了美国最高的水准。

  在最开始的时候,SCHECTER包括老板在内只有四个员工,他们只是在接受一些客户的乐器维修/改装的订单。比如他们就曾经为“恐怖海峡”的吉他手MARK KNOPFLER以及THE WHO的吉他手PETE TOWNSHEND的TELE与LES PAUL进行过改造,并且后来PETE拿着这些被SCHECTER改装过的吉他出现在MTV中。但是很快的,象当时的SADOWSKY或者其他手工吉他改装商店一样,他们的改装越来越超出了“改装”的范围。他们不仅仅给客户的吉他换装拾音器,琴桥,NUT等一些小的配件,他们甚至开始自己采购一些稀有的高品质木材,制作NECK和BODY去替换乐手拿来的FENDER和GIBSON吉他!!在这个时期,我们不得不记住两个专门进行制作NECK和BODY工作的SCHECTER的新雇员的名字,因为这两位在后来成为了美国吉他制造界的明星和大师,他们就是——TOM ANDERSON 以及 JAMES TYLER!!当时他们俩都是SCHECTER的雇员,并且在SCHECTER工作的时候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吉他制作水平,也与很多客户保持了密切的联系,这些在SCHECTER工作的经历与后来他们能够自立门户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可以说,TOM ANDERSON 与 JAMES TYLER两个品牌与SCHECTER的关系就好象后来的SUHR GUITAR与FENDER的关系一样。

  在有了TOM ANDERSON 和 JAMES TYLER 这些人的加盟后,SCHECTER逐步开始进入吉他制造业。在1979年,他们就已经发表了很超前的设计——一系列使用稀有木材制作的FENDER STYLE的改进版的吉他和BASS,在当时,这是最时髦和顶级的代表。这个时期的设计无疑是对后来TOM ANDERSON,JAMES TYLER两人分别自立门户后自己制作的型号影响很大,在后来日本的SCHECTER TOKYO生产的手工吉他也延续了这个时期的SCHECTER的设计。

  到了80年代,他们在达拉斯开办了一个更大的吉他生产线。而他们之前的客户,“恐怖海峡”的MARK就是最早期使用SCHECTER独立生产的吉他的SCHECTER艺术家之一。不过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的乐器市场是一个很大的泡沫,看似庞大其实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而已。这个时期,很多坚持“品质第一”的制作高品质乐器的公司纷纷走向滑坡从而被收购。比如MICHAEL TOBIAS的TOBIAS卖给了GIBSON,STUART SPECTOR的SPECTOR卖给了KRAMER(KRAMER在90年代初也被GIBSON收购),NED STEINBERGER的STEINBERGER也卖给了GIBSON,甚至连MUSIC MAN也被制作琴弦起家的ERNIE BALL收购,更甚至连这个时期的FENDER也开始用降低品质,寻找国外廉价生产线这些方法来维持生存。而SCHECTER虽然在这个时期设计发表了一系列高品质的经典吉他型号,但是仍然无法避免公司运做方面走下坡路的命运,终于,在1991年,SCHECTER被HISATAKE SHIBUYA(涉谷的久田家??这个只有日文拼音,不知道该怎么翻译,就直接把拼音打上来了),也就是收购了MI的人所收购。他同时还持有ESP吉他的所有权。

  于是,SCHECTER又辗转来到了洛杉矶落户,他们在新的日本东家(但是很快的,他们又和新东家“解约”,重新成为一个美国的独立乐器厂牌)的要求下在洛杉矶开办了一个小规模的只接受CUSTOM订制的小作坊,仅仅生产高价位(当时的定价是1500到5000美圆)的订做吉他。但是这个时期洛杉矶的唱片业很繁荣,很多音乐人和艺人都需要高品质的吉他来保证他们的演出。而SCHECTER的吉他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摇滚乐队的喜爱,从金属到PUNK乐队,在当时甚至说在MTV中看到乐队使用SCHECTER吉他的频率是一天30次。而这个时候的SCHECTER的CUSTOM SHOP最多一个月也只能生产40把吉他,并且这些吉他卖的又很贵。这远远不是市场所需要的。

  所以,在1996年,SCHECTER开始改变了战略,保持CUSTOM SHOP的同时,打算进一步的扩大生产规模。1997年,SCHECTER在日本的东京乐器展会上,进一步的接触了一些亚洲的乐器制造商,最终决定在韩国开辟新的生产线,也就是目前最畅销的“钻石”系列。一年后,也就是1998年,在世界最大的现代乐器展会,美国的夏季NAMM SHOW上,SCHECTER展出了这一性价比极高的量产系列吉他,这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轰动。而SCHECTER并不象其他品牌那样满足于生产高端吉他的廉价翻版来赚钱,他们真正的在设计一系列低价位的高品质吉他,并且采取了很多新的设计。这个时候他们开始有远见的,更多的考虑新的摇滚乐手的需要,并且为他们设计吉他。于是,1999年的NAMM SHOW上,SCHECTER展出了一款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适合新金属乐手的7弦吉他,也就是钻石系列的A7,同时,它又是一把人人能够买的起的高品质吉他。这款吉他一上市就受到了包括PAPA ROACH,POWERMAN 5000等大牌新金属乐队的喜爱。

  直到今天,SCHECTER拥有月产近万把吉他/BASS的生产能力,包括韩国和中国的钻石系列(其中韩国的钻石系列生产线包揽了这万把中的一半数量),以及在美国生产的高品质CUSTOM SHOP。使用者包括从Avenged Seven Fold,POWERMAN5000,PAPA ROACH,CRAZY TOWN等大牌金属乐队,到歌特摇滚的代表乐队THE CURE的主唱Robert Smith与吉他手Porl Thompson。甚至是PRINCE和STEVE VAI。当你在演奏SCHECTER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是真的在用心为摇滚音乐人制作吉他。
发表于 2009-6-12 12: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2: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bs.guitarschina.com/viewthread.php?tid=266170&highlight=

常见效果类型试听
给大家一些常用的效果器效果示范:)
也欢迎大家补充:

过载[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overdrive.mp3[/mp]
失真[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distortion.mp3[/mp]
金属[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metal.mp3[/mp]
法兹失真[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fuzz.mp3[/mp]
颤音[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tremolo.mp3[/mp]
颤音摇把[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whammy.mp3[/mp]
混响[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reverb.mp3[/mp]
延时[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delay.mp3[/mp]
合唱[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chorus.mp3[/mp]
镶边[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flange.mp3[/mp]
相位转换[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phase.mp3[/mp]
均衡器[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eq.mp3[/mp]
哇音[mp=0]http://www.zentao.com/guitar/equipment-rap/sounds/wah.mp3[/mp]

继续加,希望大家支持Jazz Chorus models:

Bridge - Single Coil sound: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jc-charvel-b-s.mp3[/mp]

Bridge - Humbucker: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jc-charvel-b-h.mp3[/mp]

Center PU - Single: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jc-c-s.mp3[/mp]

Center PU - Humbucker: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jc-charvel-c-h.mp3[/mp]

Neck - Single: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jc-n-s.mp3[/mp]

Neck - HB: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jc-charvel-n-h.mp3[/mp]

Bridge and Center - Single: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jc-charvel-b+m-s.mp3[/mp]

Neck and Center - Single: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jc-charvel-n+m-s.mp3[/mp]

Bridge and Neck - Single: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jc-charvel-b+n-s.mp3[/mp]

All three PUs - Single: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jc-charvel-b+c+n-s.mp3[/mp]

还有一些其他的:

British Combo Model (vox):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bc-charvel-b-various-guitar-adjust.mp3[/mp]

British Combo with more OD: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bc-charvel-b-various-od-guitar-adjust.mp3[/mp]

Vintage Stack Model (Marshall Stack):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vs-charvel-b-h-od.mp3[/mp]

Rectifier Stack: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rs-charvel-b-h-od.mp3[/mp]

Modern Stack (Marshall JCM):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ms-charvel-b-h-od.mp3[/mp]

Modern Stack Variant: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ms-charvel-b-h-od-var.mp3[/mp]

Metal Stack: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mets-charvel-various-od.mp3[/mp]

Metal Stack Variant: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mets-charvel-various-od-var.mp3[/mp]

Crunch : [mp=0]http://www.infoswift.com/mp3/demos/crunch-charvel-various-od.mp3[/mp]
 楼主| 发表于 2009-6-12 13:2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12 14:4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6-12 15: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靠了   什么玩意   这么多      ``````````````````以后漫漫看```````````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4: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店长吉他使用体会
http://shop.6735.com/index.php
发表于 2009-6-16 14: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5: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Fernandes  吉他

Fernandes 哪几款吉他是带Sustainer,也就是无限延音的?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2008-9-13 16:21

问题补充:
- - Fernandes是日本牌子吧...我只知道MG系列有些是无限延音...

提问者: HazukiYu - 江湖新秀 四级 最佳答案
日本乐器厂商Fernandes,
Sustainer是厂家的一个名牌产品,在Fernandes的每款电吉他中,都有一个Elite型号,是在琴颈位置安装这款拾音器的。

包括以下款式:
Ravelle
Vortex
Vertigo
Monterey
Dragonfly
Retrorocket
Revolver

每一款的Elite型号,都是带这个拾音器的。
以下是官方网址:http://www.fernandesguitars.com/guitars.html
可以查每款吉他的详细信息。

欢迎站内信交流。

0回答者: et_bizkits - 总监 八级   2008-9-8 21:01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8063320.html?si=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6 15: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15: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效果器


效果器是个很个人化的东西,每个人所注重的方面也不同,不过一般来说买综合效果器我们主要考虑效果器的功能,音色效果,模拟效果和可调节度与方便程度。


如果你不想花多少钱的话,买个505II或者RP50吧,这两款效果器是最大众的。再往上可以考虑ME-50,V-amp。如果你想一次买个好效果器可以考虑BOSS的GT系列,Digitech的GNX系列,Line6的POD系列。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2116768.html
发表于 2009-6-17 16: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洪水~洪水来了~~!!!!

(不过也谢谢LZ法好东西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16: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哭泣的电吉他 于 2009-6-16 14:29 发表
我也看看~



发表于 2009-6-17 16: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好啊是个集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6-17 16: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适合可以看看``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1: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音箱的个性问题

电吉他音箱品牌已经不算少了,像熟知的Marshall、Fender、Peavey、Crate等等这些,有些也已经在吉他手和人们的脑海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说品牌多但是种类却不算多,大的方面讲有电子管和晶体管放大之分。如果再分的细点就是全电子管放大和前级电子管后级晶体管放大,至于有没有前级晶体管后级电子管的音箱倒是没留意过。不管怎么去分门别类,制造厂家也是力求得到好的放大音色,HI-FI领域的胆石之争由来已久,吉他音箱也有非常多这方面的讨论,不过目前看来对电子管箱的推崇占了多数。
电子管受到拥戴自然有它的诸多好处,晶体管目前大行其道也不乏理由。不去讨论它们谁优谁劣,只提音箱的风格以及音色问题,就目前能接触的音箱而言我拿MARSHALL和FENDER两个影响力很大的品牌做简单探讨。考虑到小功率的音箱往往低频和中低频的声音比较弱小,而高频音就相对突出的特点,这里说到的音色风格也是针对功率稍大点音箱来讲,往往好些品牌的音箱在这个功率层次上都集中到了电子管上,因此在讨论的时候不得不顺带涉及到一点关于电子管特点的问题。
筑就Marshall风格的看家武器当推EL34,EL34的声音总体感觉是有些薄的,在高、中、低三个频段上高频显得特别突出。高频声音金属且犀利,中频音感觉怀旧和稳重,低音就显得不足和有点滞后,她可以产生出强劲的中音和猛烈的高音而不费吹灰之力,但是要想得到狠重、猛烈的低音就有些牵强,有的朋友提出这在70年代左右的Marshall音箱中体现的不是那么个性鲜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技术决策者在70年代以后放弃了使用6550,这个和EL34若兄弟一般的功放管,它的低频响应要好过EL34一些,但是同样高音也更加的突出,也许正是这个原因让Marshall有了一个折中的想法。近一段时间Marshall好象针对这些特点做了不少有意义的改进和尝试,在前段时间最新推出的MODE FOUR系列中针对电子管的特点在后级运放电路上做了一些设计上的改进,从网站上的Demo听上去低音改变明显,扎实并且针对PU的ATTACK响应时间有很大改善。
不知道到底是不是巧合,有着巨大反差(或者可以认为是风格相似点如此之少)的Fender音箱风格显然是归根与6L6,这只同样出色的功放管,它使Fender音箱的声音方面剔透得体,低频结实有力并且扎实,这尤为突出。原音时非常好听,如果演奏时用上一把Strat音色更加迷人。当然6L6对于失真音色的表现也是不错的,Bon Jovi的吉他音色就是经典体现,扎实的低音基础上高音有了相对更宽广的扩展余地。但是由于Fender音箱在高音上的不够犀利,可能是导致人们认为它的风格不够金属不够猛烈的主要因素,加之中频音的响应比较FAT而且有一定的压抑,使其整体声效的爆发度来的弱些,何况Fender音箱有着如此甜美动人的原音音色,BLUES情结非常重的乡村风格足以体现她的内在价值。
以现在的的市场上看,音箱品种品牌非常之多,尤其是国内的市场上很多国内企业的粗制滥造产品充斥着很多乐器店。得到一个真正好的音箱的愿望下,选择余地真的不是非常大,在有限的选择范围里对于音色的挑剔便也化零为整了,就像一开始我对于音箱的选择一样,在90年代后期那个市场极度空乏的情况下,能把握的只有是唯一顶礼膜拜的JCM 900了,市场的繁荣,商品的琳琅并不能取代对于音箱,对于音色最初的认识和把握,能够以既定的出发点去选择和运用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成熟的吉他手应该懂得如何去面对手重的武器,如果运用得当而发挥其作用也有很大的探讨空间。怎么表达自己对音色的理解呢,想来都应该体现自己做出的音色上,弄出一种音色不算难,要把握一种音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用一把琴分别接在不同音箱上面弹奏的时候出来的声音完全是两种风格的不同声音,无疑说明音箱在整个环节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吉他手,音箱就是耳朵。很多人,尤其是初学的人购买设备的时候往往都把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在琴或者是效果器上,或者是因为资金原因或者是认识原因而没有把钱用在音箱上,这样对于练琴的投入大大走了弯路,不利于对音色和弹琴感觉的发现,电琴的音色是通过音箱来表达的,一个好的音箱应该能够表达或者能够把琴的音色锦上添花,而捉襟见肘的起着样品作用的替代品是无法起到真正作用的,也于琴看起来很不相称。一次有个朋友来玩,刚好我用一把低型号Squier练习,为此他大惊失色觉得声音很棒,自己也弄了一把回家,结果适得其反,声音实在不能恭维。抛开技巧不谈,殊不知音箱在其中也起了重要作用,对于那把低型号Squier我不敢说有多好的声音,但是就其Fender麾下的产品和音色来说,有一个忠实的音箱还是能发挥它的音色特点。
Marshall有Marshall的个性,Fender有Fender的特点和特色。
JCM 900的失真在:PRESENCE:7,BASS:8,MID:6,TREBLE:6.5 MASTER:10 INPUT GIAN:8时可以发出类似于Jimi Page那样的vintage音色,高音犀利,中频发散低音微弱的感觉,而在  PRESENCE:8,BASS:7,MID:7,TREBLE:4.5, MASTER:10 INPUT GIAN:6.5时配合一块BOSS DD3则又接近SLASH的音色。很多时候我们都好象是在模仿别人的音色中度过很多练琴的时光,正像听很多打口带和CD一样,对这些音色的模仿和钻研也是提高运用音乐水平的一个过程,BAS、MID、TRI经过不断的调高调低的过程中使我们最初懂得什么叫做EQ,进一步的研究又会发现BAS、MID、TRI这三种组合在什么时候会有最结实有力的效果从而又仿佛明白了最初的COMPRESS概念,如此多多的实践才能不断的感到心里有底。善待你手中的音箱和吉他,发挥它们的作用。之所以说是善待它们我想是要发挥长处了避免缺陷,每个音箱的声音特色决定了它究竟适合于什么样的音乐风格或者说是电琴的音色,善于利用这些特点才能让它物有所值,反之如果你想让你的音箱发出并不属于它音响领域的音色无疑是等于折磨它,一台纵然非常优秀的音箱也是有它自身的特点,表达你的思想,忠实的还原你的琴声便无可厚非,正像很多朋友抱怨花了不少的钱买来一个不错的FENDER但是却无法做出像METALLICA一样的效果那样,折磨你的音箱是没用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换掉它。造就无数吉他英雄和经典音色的箱子成功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人无完人,同样在吉他音箱领域也没有全能选手,没有风格就没有过人之处。
像晶体管放大音箱声音的冰冷生硬,电子管音箱的温暖犀利一样,不同的音箱的声音特点体现的很明显。晶体管音箱像比较有代表性的Peavey BANDIT 112,特定年代的晶体管特性让这款音箱在中低频的响应异常灵敏,而高频却不是那么令人满意,整体感觉富于High Gian。其实它本身提供vintage、 modern、 high gian三种模式的音箱效果,但是由于高频音的整体发散,所以在VIN和HIGH GAIN这两种模式下音色偏向一种American High Gain,增益强劲,中频音扩张,而低音却有着扎实的基础。而MODERN模式却有非常不错的表现,如果通过效果器和箱体EQ的修饰可以让它趋于完美,音箱本身的HIGH GAIN风格让人入耳难忘,这在运用效果器的时候能提供给你很好的GAIN BOOST,或者本身已经足够让你考虑该如果去运用它了。像一位国外朋友形容的一样“你会发现当你弹那种带一点‘HEAVEY  METAL’的时候,它是完美的。”而这样的音箱,这样的声音个性在运用的时候是要加以谨慎的,需要告知的一点经验是如果你不设法去控制弹奏时的噪音那就可能让音色变的一团糟,那种中频丰富并且夹带很多高音杂波的噪音是这类高增益音色的大敌。
电子管温暖而犀利的声音。往往人们在提到它的声音总是用“暖”来形容,温暖与犀利这个概念我个人认为并不矛盾,这由于电子在管内发射的过程中有延时和滞留使它听起来声音温暖,而对音阶的表现力度上要更加有力,听起来更加柔和富有韵律,高频没有了像晶体管那样的尖锐刺耳感,中频宽阔稳重,低音相对来说就缺乏了一定的力度和棱角感。丰富的动态和微量失真也是电子管音箱的一大特点,让混响和声场更加自然。JCM 900+1960B CAB(笔者所用)的声音在整个中频层次上都是非常令人满意的,输入时采用高阻抗端,高频时有Marshall特有的尖锐发散,整体感觉偏“薄”的特点,而低频同样会让人觉得力度不足,虽然并无拖泥带水的粘沾感但也需要在前级进行一定修饰,新品JCM 2000则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MODE FOUR系列在ATTACK响应时间上也有了不少进步,更加适合于更多的音乐风格。Fender电子管音箱的低频上相对来说就有着比较充实的分量,低音厚重,可修饰的余地更加大一些,“中低音”上的表现尤其突出,这些都跟上篇提到的有关电子管放大特性有非常大的关系。拿Fender HOT ROD DEVILLE来说它的GAIN也能提供很大的变化空间,从3的Vintage Blues Rock到8的HEAVEY METAL差异之大很是让人惊喜,low drive叠加在Fender通透的原音上顿时让人联想到60年代的乡村蓝调,味道十足。而重失真下的音色则十分厚重,失真音色稳中有力,却没有 Marshall那样的步步紧逼,有人说用Fender音箱就要讲究味道和韵味不无道理。
从这些例证中也不难发现,其实音箱的个性特点也是非常鲜明的,像我们每位吉他手一样,在对音乐不同理解的基础上就分之出了对手中不同武器的选择。掌握吉他音箱的个性就要善于加以利用而做出适合自己的好音色,越善于捕捉音箱的细微特点越对音色有把握。本来想在这个连篇里说说我对一些音箱的试用经验,对设备调校的感受和一些个人理解,后来觉得这跟主题有点偏差就放弃这个念头,有话题以后探讨,希望这些感受与你有益。
 楼主| 发表于 2009-6-18 12: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把你的吉他手感调到最佳状态
一把吉他,手感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本身做工的问题,一是调节的问题,而拾音器、木材材质、配件个人认为对音色和功能会有巨大影响,但对手感影响不大。因此,综上所述,不论你买的是一把多么垃圾的吉他,首先,你的吉他必须是一把做工好的琴。同样是三五百的琴,应该够垃圾了吧,做工好坏也有很大差异,因此,首先买吉他的时候,就要把没有毛次,油漆平整,弦钮不卡、视觉舒服等作为指标。

但是琴已经买了,这时只能靠调节来搞他了。下面我们就具体讲讲如何调节你的琴。事实上,大多数人所认为的手感不好,还是由弦决定的,调节琴,主要还是调节弦。

1、音准,这个音准不是调音高的意思,而是调节返音点的具体位置,单摇通过调节后面的六个横向螺丝(最后的那个),双摇通过调节拉弦器(卡住琴弦不让他跑的那玩意儿)的位置(通过他前面的六个纵向螺丝固定),使弦距发生变化,从而使每根弦的泛音点保持在5、7、9、12……品柱的正上方。

2、琴枕,大家都认识,低端琴枕很多时候都偏高,可拿小锉或小刀,把每个放弦的弦槽根据需要挖深一点,使一弦距一品丝一毫米以内,六弦至少一点五毫米以内,具体下降多少根据你的需要来。注意不要挖过,否则太底了就无法补救了。双摇琴头锁是金属的,不好挖,弄起来比较复杂,一般也不会太高,如果确实高,那你只能把这个锁卸下来,把锁床锉低一点再装上去,但这个难度太大,初学者不建议使用。

3、琴颈,琴颈的最佳状态应该是笔直的,也只有这种状态下我们才能考虑别的因素。象木匠那样从琴头向琴尾方向看琴颈的侧面。应该很容易看到琴颈是怎么弯的,反方向调好就行。这里有个关键的东西问题,怎样用扳手!!
注意听好:扳手插进六角孔,扳手屁股由1弦向6弦方向扳,可以使琴头向背面(这个背面是什么面再不懂真的要打PP了)背伸。反之,6-1方向,可以使琴头向前面弯曲!这句话好好看,好好理解!!背伸可以使弦降低,面曲使弦升高。

4、把琴颈调成笔直的情况下,把琴桥调底(具体请看第五点),使吉他的最后一品与弦距离控制在三毫米以内,把每一品都试过去,看一下是否有跳跃性打品(我自己瞎起的名词:比如1、2、4品不打,三品打,那就是三品的下一品品丝过高,用细锉子锉平,或者用榔头,当当当,当到不打品即可,过低会导致5品丝相对过高而打品),每一品都这样试过调过。就基本大功告成!

5、根据你的需要调节琴桥高度,不要怕打品,电吉他与民谣不同,民谣弦距高,弦紧而硬,绝对忌讳打品,电吉他弦距底,弦松而软,有轻微打品很正常,只要不是跳跃性打品(这个打品是指突然打的很厉害)。如果你是玩金属的、死亡的,为了追求速度,你可以把弦调得很低,这样可以省去很多多余动作。如果是玩意境的,BLUS之类的,可以适当高一点,推弦舒服嘛……只是我自己这么瞎说,具体多高,你还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具体调法:
单摇:找到最小的扳手和琴桥上最小的12个螺丝没?最小的啊,不要搞错了,呵呵,下面就不用我教拉,对吧?
双摇:找一下摇座上那俩半圆形切迹,卡在两个固定在两边的螺丝上,看见没?就是卡住那个座子不让他被弦拉了往前跑的那两个拦路虎啊,哈哈。找个合适的扳子,自己试吧……

一般来讲,一弦细,振幅小,相对底一点,六弦粗,振幅大,相对高一点,具体多高,自己感觉吧,反正扳子在手里,不舒服再调呗。

讲了很多了,希望给那些天天问调琴、打品、手感之类问题的朋友些有用的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09-7-4 09: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4: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audio.hc360.com/  ( 内容中肯)

百度->搜 "日本的电吉他"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5: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info.audio.hc360.com/2009/07/06085577713.shtml
(好音质出于好音箱 专业音箱应该如何选?)
 楼主| 发表于 2009-7-6 16:0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系音乐的 类别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8026866.html?si=3

百度搜 "日本的音乐"

[ 本帖最后由 lqcandx 于 2009-7-6 16:0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12: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14: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7-11 14: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我说命运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15: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4 09:55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