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43|回复: 7

[电吉他周边] 从唐诗到吉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2 14: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事,磨损心中万古刀。
最近看了一本唐诗180首,这首诗大致意思是:人间这些操蛋的事从太阳一出来,就都冒出来了,看见不平处,又不能拔刀相助。心里甚是窝火。作者署名刘叉,大概是化名,或根本不太清楚。少年时曾因杀人吃了官司。那和弹吉他有什么关系呢?诸位看官,一个唐朝光诗歌,就有个几万首少说,怎么这个逃犯的诗,语言粗糙,相当于没练几年琴的新手,却能被收录呢,我觉得关键在于意,就象弹琴音节再熟再快,没有意,没有自己的东西,并不能打动人,特发此贴,欢迎拍砖。
发表于 2009-6-12 14:3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自己找出do re mi的音阶好过把别人整首曲一字不漏地抄弹一次.. ..
同时又要参考别人的一些东西...
发表于 2009-6-12 14:46:52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刘叉,元和时人。少任侠,因酒杀人,亡命,会赦出,更折节读书,能为歌诗。闻韩愈接天下士,步归之,作《冰柱》、《雪车》二诗。后以争语不能下宾客,因持愈金数斤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遂行,归齐鲁,不知所终。其诗诗风峻怪,才气纵横,辞多悲慨不平之声,如刀剑相击,铿锵作响。代表作有《偶书》、《代牛言》、《冰柱》、《雪车》、《勿执古寄韩潮州》、《姚秀才爱予小剑因赠》、《塞上逢卢仝》等。其中以《冰柱》、《雪车》和《偶书》三首为最善。《冰柱》写冬天雪化所凝成的檐间冰柱,“铿镗冰有韵, 的皪(音li立)玉无瑕”,通篇奇思联绵、有声有色、虚实相生、意象万千,其才气几与李白的名作《蜀道难》不相伯仲,令人击节称赏、叹为观止。《雪车》写“阛阓(音huanhui环卉,街道之意)饿民冻欲死”、“人家千里无烟火”的时代里的一个冬天,官家仍然“尽驱牛车盈道载屑玉(即指雪)”以“秘藏深宫以御炎酷”,诗人见此情此景不禁感叹“岂信车辙血,点点尽是农夫哭”,其悲气冲天的艺术感染力几与杜甫的《兵车行》相仿佛。由此可见刘叉之杰出才华,所谓“高人多怪异”,刘叉客于韩愈,自持其金数斤且留讽语,扬长而去,亦难怪也。!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三百九十五)。
  刘叉诗胆大于天
  唐朝诗人不少,狂放孤傲者也屡见不鲜,但是豪迈如江湖好汉的却只有刘叉一人。刘叉,这名字就叫的不同凡俗,一般人都叫些典雅端丽,或者温正和平的字眼儿。可刘叉兄弟的名字却不是,单一“叉“字,江湖豪气就迎面而来,确实刘叉人如其名,性格也是如梁山好汉一般。
  据说刘叉少时就“任侠”,还因酒杀人,亡命而逃,倒是和鲁智深有些相仿。但刘叉没有去当杀人放火的“花和尚”,等到朝廷大赦,就改为发愤读书,后来竟也能写的好诗。他听说韩愈接纳天下的读书人,就去投奔,作《冰柱》、《雪车》二诗献给韩愈老师。刘叉的这两首诗,历来被评为险怪之中的代表作,用险韵(险韵是指韵脚比较少,字也比较生僻的韵部,像《冰柱》这首诗用的“麻韵”,其中的“柤”字和“舥”字等都极少有人能用的到)。全诗显得如奇山怪石,峥嵘嶙峋:
  师干久不息,农为兵兮民重嗟。骚然县宇,土崩水溃。畹中无熟谷,垄上无桑麻。
  王春判序,百卉茁甲含葩。有客避兵奔游僻,跋履险厄至三巴。貂裘蒙茸已敝缕,
  鬓发蓬舥。雀惊鼠伏,宁遑安处。独卧旅舍无好梦,更堪走风沙。天人一夜剪瑛琭,诘旦都成六出花。
  南亩未盈尺,纤片乱舞空纷拏。旋落旋逐朝暾化,檐间冰柱若削出交加。或低或昂,小大莹洁,随势无等 差。始疑玉龙下界来人世,齐向茅檐布爪牙。又疑汉高帝,西方未斩蛇。人不识,谁为当风杖莫邪。铿镗 冰有韵,的皪玉无瑕。不为四时雨,徒于道路成泥柤。不为九江浪,徒为汩没天之涯。不为双井水,满瓯 泛泛烹春茶。不为中山浆,清新馥鼻盈百车。不为池与沼,养鱼种芰成霪霪。不为醴泉与甘露,使名异瑞 世俗夸。特禀朝澈气,洁然自许靡间其迩遐。森然气结一千里,滴沥声沈十万家。明也虽小,暗之大不可 遮。勿被曲瓦,直下不能抑群邪。奈何时逼,不得时在我目中,倏然漂去无馀些。自是成毁任天理,天于 此物岂宜有忒赊。反令井蛙壁虫变容易,背人缩首竞呀呀。我愿天子回造化,藏之韫椟玩之生光华。
  刘叉此诗是用冰柱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得不到施展,但比喻的怪,诗也写的怪,可韩愈老师是喜欢这样的怪僻诗风的,所以就收留了刘叉。但刘叉也不是那种习惯于低三下四地寄人篱下的人,韩愈老师又一付儒者的派头,所以刘叉不久就不耐烦了,据说刘叉临走时“持愈金数斤而去,曰:‘此谀墓中人得耳,不若与刘君为寿。’”。这里顺便说一下韩愈老师是当时有名的写墓志铭的专家,当时写墓志铭收费极高,尤其像韩愈老师这样的名人写墓志铭,更是一种身份象征,所以豪门望族都重金礼聘韩愈老师来写,同理负责写碑的书家如柳公权等也发了不少财,当时认为如果贵族中哪家子孙为父辈办丧事时,没有请上述两位来写文书丹,就是不孝。当然写这东西时,不免有些无谓的吹捧,人死为大吗,就是现在追悼会上的悼词一般也是只说好话嘛。刘叉对于韩愈老师这个做法却并不以为然,竟理直气壮地拿走了韩愈的钱,还说你这是吹捧死人得来的,还不如给我刘某人当生活费呐。大有“不义之财,取之何碍”的意思。不知道韩愈老师的鼻子有没有气歪。看这刘叉的脾气确实很像绿林豪客们的性格。
  此后的刘叉,“归齐鲁,不知所终”。唉,古代的文献中记载的多半是帝王将相,一般人往往入不了史书,只见于笔记小说之类的,所以生卒年和事迹什么的都不完整,我们现在知道的刘叉的事迹,也就这点事儿。
  不过刘叉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不少耳目一新的好诗。江湖夜雨很喜欢刘叉这首诗:
  偶书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
  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
  这首诗写的很是与众不同,“野夫怒见不平处,磨损胸中万古刀”,这样的句子恐怕只有刘叉能写的出来。在唐代诗人的作品中,还没有看到用“刀”来比喻人的思想感情的。因为一般的文弱书生类的诗人,看到世间的不平之事,也只能或是暗自怀恨,或是长吁短叹,像娘们儿一样泪沾衣襟的更不在少数。但豪气填膺的刘叉看了,却别具一番情怀。刘叉见到世间不平,恨不得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是世上不平之多,现实情况所限,又不能真的“敢出手时就出手”。所以这些不平之事将心中万古留传的正义宝刀都渐渐磨蚀了。看到这句,不禁想起梁山好汉如李逵等的思路,见到世间的不平不义之事,首先想的就是“拿俺的板斧来,砍他娘的鸟头”,刘叉之胸怀,约略如此。
  刘叉后来“归齐鲁,不知所终”,江湖夜雨猜想,也可能是刘叉大哥实在忍不住,也到梁山泊等类似的地方,成了绿林豪杰,从此行侠仗义,快意恩仇去了。
  通过刘叉为数并不太多的几首诗,可以看出刘叉大哥不怕天,不怕地,不信神,不信道,豪爽无羁,确是诗人中的好汉。像“劝君修真复识真,世上道人多忤人。披图醮录益乱神,此法那能坚此身。心田自有灵地珍,惜哉自有不自亲……”讽刺了骗人的道士们,“请君勿执古,执古徒自隳”(《勿执古寄韩潮州》)劝韩愈不要一味崇古,“莫问卜,人生吉凶皆自速。伏羲文王若无死,今人不为古人哭”对于卜卦迷信也执反对态度。刘叉之诗,实在是唐诗中的一株奇葩。当时孟郊等就对刘叉的诗很欣赏,刘叉有两首诗写给孟郊,看来他们俩关系还不错,比如这首:
  答孟东野(孟郊)
  酸寒孟夫子,苦爱老叉诗。(嘻,上来就说孟郊寒酸)
  生涩有百篇,谓是琼瑶辞。(嘻,这里的琼瑶辞可不是琼瑶阿姨的小说呀)
  百篇非所长,忧来豁穷悲。唯有刚肠铁,百炼不柔亏。退之何可骂(退之指韩愈),东野何可欺。
  文王已云没,谁顾好爵縻。生死守一丘,宁计饱与饥。万事付杯酒,从人笑狂痴。
  从孟郊后来的好多诗中可以看出他也受了刘叉的影响的,有些诗也比较险怪,后来宋代苏轼在《雪后书北台壁二首》中写道:“老病自嗟诗力退,寒吟《冰柱》忆刘叉。”可以看出他对于刘叉的诗也是很赞赏的。但江湖夜雨觉得刘叉诗中那种绿林味的豪气是其他人谁也学不来的。
  刘叉有首《自问》,江湖夜雨觉得很好,在此和大家共赏:
  自问彭城子,何人授汝颠。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
  断剑徒劳匣,枯琴无复弦。相逢不多合,赖是向林泉。
  “酒肠宽似海,诗胆大于天”江湖夜雨在此以之复赠豪客刘叉,窃以为非刘叉无人可当此语也。
   从军行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看完了感觉一句话:

刘叉很摇滚

[ 本帖最后由 boss6tg 于 2009-6-12 14:51 编辑 ]
发表于 2009-6-12 14:5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叉 ,非常现代的名字嘛

叉就是X  

XP 被国人亲切的成为叉P

又比如  X-JAPAN, X-BOX ,X战警,X档案。。。

总之X 很好很强大
发表于 2009-6-12 15:4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不过不太明白楼主意思
发表于 2009-6-12 18: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弟兄们文采学识都不错啊!这个刘叉俺喜欢!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07:4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lg4101622 的帖子

我的意思就是音乐最重要的一点是表达再表达
发表于 2009-6-13 09: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叉=NB啊!!!
当然不同凡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8-30 19:4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