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14|回复: 32

请教几个与专业人士密切相关的问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4-19 22: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几个与专业人士密切相关的问题——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中国各音乐学院古典吉他专业的学生,重点培养方向是什么?演奏?教学?
毕业之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留校任教?去乐团当演奏员?教私塾?改行从事音乐相关工作?彻底与音乐绝缘?
 楼主| 发表于 2004-4-19 22: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弟兄们就没有了解的?
发表于 2004-4-20 07: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目前为止, 中音吉他专业毕业的没有几个人...李节, 王压梦还都在读, 扬学非留学去了.
据我所知, 中音毕业生出国的特别多, 基本都是去国外的社区乐团担任演奏员(正规的国家乐团比较难入),
另外, 留在国内的有的担任演奏员, 有的在艺术院校任教. 但大部分还是从事音乐相关工作, 比如媒体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音乐编辑, 音象公司艺术指导..等等.
教私墅基本都是业余时间教. 而专业教私墅的基本都不是科班出身的.
以上仅仅是我知道的情况, 可能不全面, 有偏颇, 还请专业人士发言指正!.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08: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4-4-20 7:33:00的发言:

目前为止, 中音吉他专业毕业的没有几个人...李节, 王压梦还都在读, 扬学非留学去了.
据我所知, 中音毕业生出国的特别多, 基本都是去国外的社区乐团担任演奏员(正规的国家乐团比较难入),
另外, 留在国内的有的担任演奏员, 有的在艺术院校任教. 但大部分还是从事音乐相关工作, 比如媒体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音乐编辑, 音象公司艺术指导..等等.
教私墅基本都是业余时间教. 而专业教私墅的基本都不是科班出身的.
以上仅仅是我知道的情况, 可能不全面, 有偏颇, 还请专业人士发言指正!.

古典吉他专业的怎么办?
发表于 2004-4-20 09: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觉得这就是吉他专业招生极少的原因之一.
发表于 2004-4-20 10: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郭, 您公司想招吉他演奏员?
发表于 2004-4-20 10: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关行业吧,那么多弹钢琴的又如何谋生?1。教吉他演奏2。吉他相关行业3。其它与音乐相关的行业4。其它与艺术相关行业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4-4-20 10:06:00的发言:
老郭, 您公司想招吉他演奏员?

一个个好吃懒做的,给我擦鞋都不配
发表于 2004-4-20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郭, 是不是有点以偏盖全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4-20 1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勤快的没见到
发表于 2004-4-20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没有一个人每月都开演奏会,一个月都做不了一件事,这么懒,当然是不聘请的。别把饭桌前、学校内弹一弹的算上,没有酬劳的那能算工作?
发表于 2004-4-20 16: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lksound在2004-4-20 11:01:00的发言:


一个个好吃懒做的,给我擦鞋都不配


你很过分,要攻击拿出点东西来,胡说八道就没意思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吉他学生一般每天的练琴都在8小时以上,其他音乐学院的也不会少于6小时,没根据的话以后就别说了,说多了要送安定医院的。
发表于 2004-4-20 16: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MM发话,老郭傻眼了
发表于 2004-4-20 1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大概不是个MM. 也不是常用的ID.
发表于 2004-4-20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4-4-20 17:00:00的发言:
他大概不是个MM. 也不是常用的ID.
哈哥看MM乳母三粉呀!
发表于 2004-4-20 17: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哈哈,在网络上任何名字都是不重要的,因为没有意义,这里大家重要的是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发表于 2004-4-20 1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字不重要,性别很重要。大家对MM都是很好很好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4-21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
发表于 2004-4-21 0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lksound在2004-4-21 0:21:00的发言:

顶一下

别顶了. 人家是个老实孩子. 如果觉得话说重了, 您别在意, 哈.
 楼主| 发表于 2004-4-21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4-4-21 0:42:00的发言:


别顶了. 人家是个老实孩子. 如果觉得话说重了, 您别在意, 哈.
不知这话题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拿就可以继续讨论,哈哈
发表于 2004-4-21 0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lksound在2004-4-21 0:45:00的发言:


不知这话题有没有问题?如果没有问题,拿就可以继续讨论,哈哈

那你想让他们干什么? 哈.
 楼主| 发表于 2004-4-21 0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4-4-21 0:57:00的发言:


那你想让他们干什么? 哈.

作为局外人,我想不明白。所以要问问。
发表于 2004-4-21 0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说, 当初选择学吉他专业就是个错误?
 楼主| 发表于 2004-4-21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4-4-21 1:01:00的发言:
就是说, 当初选择学吉他专业就是个错误?
错不错的只有本人才知道。不过,我们不妨做个换位思考的话:如果毕业之后不得不改行,则代价大了一些
发表于 2004-4-21 0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音乐的才能与“努力就会成功”    “不打不成材”、“严师出高徒”、“成功在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才”、“努力耕耘,就会有所收获”、……,这些都是我们耳濡目染的训戒。古代有“头悬梁、锥刺骨”的榜样;外国有贝多芬,从小受尽了父亲的打骂终成音乐史上的丰碑;近看,无数乐团的演奏员,有几个没有因为学琴挨过打?听说的看到的,都向我们表明,要想在音乐上取得成就,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而孩子不懂事、爱偷懒,打、骂、高压自然就是必需的了。很多榜样使有些特别望子成龙而又认为最好是能让孩子当个音乐家的家长相信,孩子只要有足够的刻苦努力就会终成大器。然而就在我们身边的无数事实说明的是另外一个道理,制约一个人能够达到什么样的音乐演奏水平的更重要的因素是他自己是否具有音乐才能。    首先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些事实:在对于很多学琴儿童的家长无异于“天堂”的中央音乐学院,有很多学生练一首拉赫马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每天练琴4小时以上,练一年也弹不好,还有相当一些学生一生也不能达到驾驭这首协奏曲的水平,但几年前在希腊有一个孩子,只练习一个星期就达到了演奏、录音的水平。对于大多数搞音乐的人来说,由于他们的音乐能力距离大音乐家所要求的相差太远,因此他们终生只能作为一个很平常的、默默无闻音乐工作者。如果大家认为我们不与神童相比的话,那么,就在音乐学院的学生中间,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每天练四、五个小时琴,而成绩远远不如那些每天练一个小时琴的学生。这些经验表明,才能制约着音乐成就所可能达到的程度,而努力只能在这一程度的范围内起作用。    研究表明,仅次于戏剧表演,音乐能力是最受遗传因素影响的能力。我们发现,比起一般学校学习所要求的能力,音乐能力个体的先天差异是非常大的。在一般的学校学习中所要求的水平大多数人通过适当的努力都能够达到,对于钢琴、小提琴这样高度复杂的乐器,要达到一般的演奏水平,所要求的能力往往就不是所有的人均能够具有的。那么这个神秘的音乐能力是什么呢?让我们以钢琴演奏所要求的能力为例来说明音乐能力构成的复杂情况。     1.视觉运动反应能力:以看谱演奏为例,演奏员要非常迅速地识别出乐谱上的音符,并且要迅速地弹奏出来,因此他需要具有高速的“视觉运动反应能力”;     2.肌肉运动控制能力:由于器乐演奏是一种非常精细的操作活动,因此它在对所有肌肉运动的控制方面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反应时(即从命令发出,到肌肉作出反应的时间)、肌肉控制的精度(比如触键时非常细微的力度与速度的控制)、运动定位的准确性(比如小提琴的音准控制,钢琴的远距离快速大跳)、肌肉记忆能力(由于在很多情况下人的注意力需要控制其它方面,因此肌肉经常是靠训练形成的记忆自动操作的),肌肉运动模式形成的速度(比如,手指按1-3-5-2-4-5-3的顺序快速弹下,那么这个运动的顺序模式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形成,就直接关系着将一首乐曲弹熟练的时间)……;     3.心理操作技能: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能力,比如,演奏同时需要控制很多事情:高度复杂的弹奏动作,音乐表现,听觉的监控,脚的踏板运用等等,这些就对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具体包括:工作记忆容量、信息读取速度、组块策略、注意分配的能力,控制转换的速度、平行操作的能力及心理动作的有序性等等。     4. 听觉分辨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弦乐演奏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音准,声乐演唱也有“跑调”的问题,这实际上就是听觉对音高的辨别能力决定的,一个良好的音乐的耳朵还包括对音强、音色、音长的判断。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人在对声音的各个属性进行辨别的细微程度是不同的。比如一个好的音乐家可以辨别3音分(一种测量音高的单位)的差别,而一个普通人只能分辨大于14音分的音高差别。    5.速度的知觉与控制能力    6.音乐的记忆能力。这是考察音乐才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听一遍就能复唱出来的人,要比练很多遍也记不住的人在取得音乐成就上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要少得多。     7.音乐想象力与创造性。用我们一般的经验就能够知道,人在想象力与创造性方面的能力差异是非常大的,而音乐的想象力就是对音乐声音与形式方面变化及表现力的想象能力。     8.音乐审美反应的强度。一个在听音乐时,是无动于衷,还是容易被音乐所感动,是更高级、更综合的音乐感受能力的表现。    以上仅仅罗列了音乐才能的构成内容的一个大致的框架。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具有以上能力,但对一个搞音乐专业的人来说,他必须同时具有以上的所有能力,并且在每一项能力上都要达到很强的水平。    “成功在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才”,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鼓励人们要努力,强调任何人无论有多大才能不通过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但这句话的内容也可能被误解,使人错误地认为,才能并不重要,只要刻苦地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勤奋与成就总是相伴的。在音乐演奏的领域努力对才能不足的弥补是有限的,这是家长们需要接受的事实。那些成功的人,那些经过“打”才成了“材”的人,还是首先具备了音乐才能的基本条件,才取得了当下的成就的,而不顾个人能力的状况,一味强调努力、刻苦、高压,不但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反而会给孩子的全面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这类反面的例子远远要比成功的例子多。我们从考级的各级人数比例的多少,就可以看出,越往高级人越少,这个阶梯是按从上千到数百到十几个人的比例向上的。并非那些中途停止的孩子的努力不如达到最高级别的孩子,而在于很多孩子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由于能力不足的制约,使其难以应付更难的音乐演奏技术与表现的要求,或者他已无法付出更多的努力。反之我们可以看到那些有着很好的演奏水平的孩子,不仅学琴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并且学校门门功课都很优秀。在我们曾经做过的调查中,所有北京星海钢琴比赛获得三等以上奖的孩子,均是班级学习前10名以内,并且认为学琴与学校功课冲突不大;而很多演奏水平不高或较差的孩子往往功课并不突出,并且多认为练琴与学校功课在时间安排上冲突很大。这就是音乐能力决定的。那些有能力的孩子并不需要特别的努力,或用少得多的努力,就可以达到没有能力的孩子难以达到的水平。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多数考级通过最高级的或比赛获奖的孩子的水平也达不到专业演奏的要求,而在从事专业演奏的人当中,成为演奏家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在乐器演奏这个领域成功不是努力的必然结果,“价值是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的理论也行不通。由于音乐能力的制约,使得努力与成就之间不相称的现象非常突出,而家长往往将其中的原因归结为是努力不够,因此学琴的孩子往往比不学琴的孩子承受更高的压力,也最容易有失败感。    在阐明了以上道理之后,我们要反过来看一下我们自己孩子的问题。    首先如果您希望自己的孩子搞演奏专业,那么您就一定要非常慎重,如果您的孩子不能比较轻松的每半年以高质量通过一级考级的话,那么您就要非常慎重地向自己的教师咨询一下。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很快判断出一个学生的才能状况。    家长们可以想想,如果一个人并不适合搞音乐,如果他通过艰苦的努力真的成为一个职业音乐工作者,这对他的一生意味着什么呢?我在给音乐学院的学生上课时,一个学生曾当堂哭了起来。她说,她之所以练琴就是想让家长高兴,而她自己根本就不喜欢钢琴。她的不幸是她拥有一定的但远不能算很好的音乐才能,因此使她终身从事了一个自己既不善常,又不喜欢的职业。在音乐演奏的领域内有这样的现象: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后,就进入相当稳定的状态,一个人在乐团的专业水平的排位也比其它职业稳定得多。进入成年以后,努力可以保持当前的水平,却很难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个人的努力对改变这种排位状态的作用不大。因此如果一人仅仅能够勉强应付音乐专业工作需要的话,那么他在未来的道路上就很难有成就感与工作的快乐。对于那些才能并不高,但可以达到一般音乐专业水平的人来说,以音乐为职业就很难获得成就感,及竞争中的优越感。    如果您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孩子搞专业,通过对孩子音乐才能的判断,您就要考虑一下,以自己的孩子的能力情况在一个怎样的状态下学琴是比较适宜的,即,既能使学琴在适度的努力下继续下去,又不影响全面发展;既让孩子觉得学琴是一项严肃的学习活动,又让孩子在这一活动中获得快乐。如果学琴已经与孩子的全面发展产生了严重冲突,甚至是在非常痛苦的状态下学琴,那么您就要考虑学琴是否已经开始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产生不良影响。这时就需要及时地调整学琴的作业安排,不要一味地追求进度,而应该以培养音乐修养为目的,在孩子能力胜任的情况下多涉猎广泛的音乐作品。我们要认清一个重要的事实学琴并不是越学越深,演奏技术并不是总会不断地提高,而是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就要停止下来。因此孩子学琴到了一定程度后就不是向高发展,而是向广拓宽;即不是演奏更难的作品,而是在当前孩子技术能够驾驭的范围内,涉猎更多的音乐作品,了解更多的音乐文化。    孩子的能力与素质状况是家长必须接受的一个事实存在,很多家长忽略自己孩子自身的素质,而过高地期待孩子在每项活动中取得超出他人的成绩,其结果就是对孩子施以过高的压力,最终使孩子心理崩溃、个性扭曲,从而不仅不能成龙、成材,反而连一个普通的人也没有做好。
发表于 2004-4-21 0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喜在2004-4-20 16:45:00的发言:






你很过分,要攻击拿出点东西来,胡说八道就没意思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吉他学生一般每天的练琴都在8小时以上,其他音乐学院的也不会少于6小时,没根据的话以后就别说了,说多了要送安定医院的。
练得那么卖力,干吗不多点演出,为锻炼身体不成?
 楼主| 发表于 2004-4-21 0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意思?我是问哈哈
发表于 2004-4-21 05: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哈哈在2004-4-21 1:06:00的发言:
十、音乐的才能与“努力就会成功”
   “不打不成材”、“严师出高徒”、“成功在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加百分之一的天才”、“努力耕耘,就会有所收获”、……,这些都是我们耳濡目染的训戒。古代有“头悬梁、锥刺骨”的榜样;外国有贝多芬,从小受尽了父亲的打骂终成音乐史上的丰碑;近看,无数乐团的演奏员,有几个没有因为学琴挨过打?听说的看到的,都向我们表明,要想在音乐上取得成就,就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而孩子不懂事、爱偷懒,打、骂、高压自然就是必需的了。很多榜样使有些特别望子成龙而又认为最好是能让孩子当个音乐家的家长相信,孩子只要有足够的刻苦努力就会终成大器。
打!在中国有这么一条道理,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假如搞个调查:谁未被家长打过的?恐怕被打过和未被打过的比例大概是9x:x。不过人的努力是有极限,并不是努力了就能成大器。如:田径项目的世界记录一定是越来越难被打破的,这并不说明努力的人越来越少了。假如某一项目的记被录频繁刷新,多半是技术上进步了或是出了有异于常人的奇才。我并不反对大家去努力、去追求,因为这样通常会比不努力、不追求的自己做得跟好。
我是个很俗的人,活得开心且最好还能对社会有一点微不足道贡献就行了。
题外话:我现在这儿的小孩不能打,他们都会Call911,就算被邻居听到了也会Call,警察来了你就完蛋了
发表于 2004-4-21 05: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扯完发现我已经跑题太远了。我并非专业人士,也不了解专业人士,像我这样游手好闲的人是来凑热闹的
发表于 2004-4-21 0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家小喜都有老公的人了,你们别瞎想.
发表于 2004-4-21 1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才能制约着音乐成就所可能达到的程度,而努力只能在这一程度的范围内起作用。
说的太好了~~~~~
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04-4-21 1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JoeNo1在2004-4-21 5:44:00的发言:

胡扯完发现我已经跑题太远了。
我并非专业人士,也不了解专业人士,像我这样游手好闲的人是来凑热闹的

彼此彼此不必客气
发表于 2004-4-24 03: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lksound在2004-4-21 13:26:00的发言:


彼此彼此不必客气
呵呵,才看到。
前辈!不敢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4-30 01:51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