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噬魂者

不买琴了.准备入手单反相机了..忽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16: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嗯。。。。我看错了前面的数字。。。

绿森没有D80。。。
发表于 2009-8-11 16: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早停产了,现在没有新的了~~
发表于 2009-8-11 16: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其实数码相机
二分靠拍,八分靠后期
而胶片正好相反
关键是整个好镜头

推荐用标准镜头,就是定焦的 
50的
135的
都可以
因为结构简单,光学素质优异
较变焦要好很多~

故而“标头无弱旅”
机身要想玩最好还是全幅!
发表于 2009-8-11 16: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另外大变焦镜头不要买
除非买上万的~
因为如果不用昂贵的萤石和低色散玻璃
来补偿各个焦段上的弱点
大变焦镜头的成像品质很差~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16: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额。。。那个店铺只能先款 P掉。。。。

绿森卖的好贵啊。。。
发表于 2009-8-11 19: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从胶片过渡到数码的,所以对尼康的感情是有的,当年一台nikon fe简直视为珍宝
但是到了数码,不得不说,佳能的优势是明显的,别的不说就感光件自己生产就已经把尼康甩开了。

真的要说好的照片,不用好的相机是不可能拍摄下来的,尤其是静物照片,优势更是明显
而且好照片还是要用胶片的,显然的是,自然的渲染和数字计算毕竟还是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了,后期暗房技术也很重要。

说到h3d,只能说这是哈苏向市场的妥协,也是他们的进步,但是倘若说,h3d有多好,这个是有待商榷的,毕竟买它的钱用来购置胶片机,结果会比它好很多。这里插一句它们的x pan倒是相当不错,呵呵。

而且我发现很多刚刚接触摄影的朋友都特别喜欢虚化背景,其实,这只是手段,更应该关注的是其他细节,而不是仅仅关注于这些基本的功能。

马格南的成员之一 马克 吕布的作品我有幸见过原件,其精准的曝光和对人物的把握实在是境界高深。他的作品很少有虚化背景的,但是很动人。(这是我看了诸位的作品,提出的小小建议,题外话了,呵呵)

其实,数码机身的感光件分辨率和镜头的分辨率的对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我保证肯定让你大吃一惊,呵呵。

当然了,摄影不是仅仅是mtf值这么简单,但是,我以为,有些功课还是要做的。

比如,什么是色彩还原,什么是自然的渲染,什么是好照片,什么是只是看起来不错。

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享受摄影的心。呵呵

[ 本帖最后由 tishri 于 2009-8-11 19:1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20: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器材无所谓 重要的爱摄影 享受摄影
能在摄影中找到快乐 这才是重要的
发表于 2009-8-11 21: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6# tishri 的帖子

虚心受教.........我个人理解虚化背景是用在主体突出, 而背景又比较凌乱的构图中的........不知道是否有错.........

准确的曝光和构图是个人理解很重要,或者说最重要的所谓"摄影技术".......兄台有何高见呢?

爱好摄影, 只是有一颗记录生活中美的心
发表于 2009-8-11 22: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在主体突出的照片中的确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虚化背景,但是,突出主体并不代表一定要虚化背景,有的背景是用来衬托主体的,而且背景也能显现主体所处的环境,对于解读照片是有很大帮助的,有一点要注意,我们所以为的乱并不是时刻都是乱,乱中也有秩序,关键看摄影者能不能抽离出来。其实,这个就需要很高的领悟力了,而这个领悟力需要各方面知识和生活的积累。
所以其实,很多大师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是博物家,对于专业之外的其他领域也有涉猎,这不但适用于摄影,其实很多行业也都适用。
发表于 2009-8-12 00: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机这东西。。一分钱一分货。。。。

[ 本帖最后由 ibanez370 于 2009-8-12 00:04 编辑 ]
未命名.jpg
12.jpg
3333.jpg
222222.jpg
发表于 2009-8-12 00: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摄影的学问大着呢。好多东西要学习。就和录音一样。
而且这里面不单单涉及到技术与设备问题。
就像弹琴搞作品一样。能不能出好作品,并不仅仅是设备和技术决定的。
好的作品的衡量也是很主观的。从题材到拍摄手法再到内涵。
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很个体,很主观的因素。
况且更多人不一定有技术与设备。
所以我目前不敢涉及。
自己拍些简单的片子纪念一下就可以了。
发表于 2009-8-12 09: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陶瓷的车模片子,有一点建议,先不谈对人物神态的把握,关于对焦应该再练习一下,毕竟作为普通的人像照片,在传统技法上应该对焦在眼睛上,而这幅作品显然在鼻子上,使人物不够鲜活,不能抓住人物的神韵,而且场光虽然不能控制但是可以通过改变角度达到更好的效果。
另外,的确,摄影所需要的综合素质是比较高的,但是也没有必要因此畏手畏脚的,去享受愉悦才是重要的。没有人天生是大师。
发表于 2009-8-12 10: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shri 于 2009-8-12 09:47 发表
关于陶瓷的车模片子,有一点建议,先不谈对人物神态的把握,关于对焦应该再练习一下,毕竟作为普通的人像照片,在传统技法上应该对焦在眼睛上,而这幅作品显然在鼻子上,使人物不够鲜活,不能抓住人物的神韵,而且场 ...


  大师, 他那张很明显不是对焦不准, 而是被压缩的
1.jpg
发表于 2009-8-12 10: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的朋友,我说的是对焦位置不对,不是说没有合焦,你应该认真一些。

而且,我不是大师,只是玩的时间久一些,是普通影友。
发表于 2009-8-12 11: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shri 于 2009-8-12 10:44 发表
楼上的朋友,我说的是对焦位置不对,不是说没有合焦,你应该认真一些。

而且,我不是大师,只是玩的时间久一些,是普通影友。

200MM 5.6光圈, APS画幅半身照, 您拿景深公式来算算看, 恐怕就是200 1.8 也达不到鼻子到眼睛这么浅的景深啊
发表于 2009-8-12 11: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索尼镜头少,其他没啥,lz既然不富裕,那就自己选择吧,练好了再买别的。
发表于 2009-8-12 11:5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幸亏没学拉二胡 于 2009-8-12 11:00 发表

200MM 5.6光圈, APS画幅半身照, 您拿景深公式来算算看, 恐怕就是200 1.8 也达不到鼻子到眼睛这么浅的景深啊



不要忘了,200mm也要换算的,再说了,你所说的景深是一个粗放的定义,实际景深是非常浅的,景深的公式也不过是个经验值,如果非要很精确,景深是浅到让你吃惊得程度的。只不过你肉眼的感觉是这样,其实如果这幅照片放大以后,就能看的很清楚了。

欢迎讨论哈
发表于 2009-8-12 12: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shri 于 2009-8-12 11:58 发表



不要忘了,200mm也要换算的,再说了,你所说的景深是一个粗放的定义,实际景深是非常浅的,景深的公式也不过是个经验值,如果非要很精确,景深是浅到让你吃惊得程度的。只不过你肉眼的感觉是这样,其实如果这幅 ...


呵呵 稍微有点拍摄经验的都能了解200MM 5,6 的光圈 拍摄半身人像焦平面的宽度, 您是大师, 连景深公式都是经验了, 让我怀疑光学物理是到底是唯心还是唯物
发表于 2009-8-12 12: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吧,你要不先找找资料,不要找网上的搜素了,去图书馆找找(最好查查景深的理论到底是什么,何谓真正意义上的景深)  评价陶瓷的片子无非只是交流,而且也没有用语不当啊,可以讨论,但是

你总说我“大师”,我觉得这不是一个讨论应该有的态度,如果只是想斗气,那,我没有时间,而且没有意义



最后,欢迎讨论,拒绝斗气,谢谢。
发表于 2009-8-12 12:27:55 | 显示全部楼层
H×D          H×D
  ————   ˉ    ————
  H-D-F                  H+D-F

按照景深公式, 最后最远景深-最近景深,  10.355M-9.668M= 0.687M ,,  哪个人的鼻子和眼睛的X轴差能达到半米多???
发表于 2009-8-12 12: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shri 于 2009-8-12 12:21 发表
这样吧,你要不先找找资料,不要找网上的搜素了,去图书馆找找(最好查查景深的理论到底是什么,何谓真正意义上的景深)  评价陶瓷的片子无非只是交流,而且也没有用语不当啊,可以讨论,但是

你总说我“大师”, ...


您把物理学都推翻了还不是大师啊?   该找资料的是你, 景深的理论很量化,  不是哪个片子好不好的个人欣赏问题,  我也不用去图书馆找, 网上找都不用, 因为至今景深计算方式还没有被推翻,   ..
发表于 2009-8-12 12: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景深还有前景深 和 后景深 您知道么?


我早说过,你那个是传统公式,记住公式需要推导,需要定义参数,而定义参数的时候稍稍的感动的确有不同的结果(这可不是推翻物理学,您这么说实在是言重的厉害啊)



再讲下去我可以给你推导一下,等晚上吧。另外你要是真心讨论,就别“大师”长“大师”短的了,真挺没风度的。

[ 本帖最后由 tishri 于 2009-8-12 12:39 编辑 ]
发表于 2009-8-12 12: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shri 于 2009-8-12 12:37 发表
景深还有前景深 和 后景深 您知道么?


我早说过,你那个是传统公式,记住公式需要推导,需要定义参数,而定义参数的时候稍稍的感动的确有不同的结果


再讲下去我可以给你推导一下,等晚上吧


我刚才说话冲了些,  大师长大师短是我不对, 郑重道歉,  不好意思, 在摄影论坛说顺嘴了

[ 本帖最后由 幸亏没学拉二胡 于 2009-8-12 13:02 编辑 ]
发表于 2009-8-12 12: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传统的景深定义,物距为u1的点光源聚焦点在胶平面后面的像距v1处,并在胶平面上形成半径为σ的弥散圆时,u与u1的差ΔL1即被定义为前景深。

很无语

您说话太夸张了
发表于 2009-8-12 12:4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shri 于 2009-8-12 12:43 发表
按照传统的景深定义,物距为u1的点光源聚焦点在胶平面后面的像距v1处,并在胶平面上形成半径为σ的弥散圆时,u与u1的差ΔL1即被定义为前景深。

很无语

您说话太夸张了


http://forum.xitek.com/showarchives.php?threadid=315387

这个是您COPY的这段话的最初处, 就算您不认真看完无忌的这个帖子, 难道那张图还不够明白吗?  更何况这篇文还不对咱们的题
发表于 2009-8-12 12: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留一个国外的摄影网站的景深计算的网页,操作很简便
http://www.dpreview.com/learn/?/ ... pth_of_Field_01.htm

[ 本帖最后由 幸亏没学拉二胡 于 2009-8-12 13:02 编辑 ]
发表于 2009-8-12 13: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shri 于 2009-8-12 12:43 发表
按照传统的景深定义,物距为u1的点光源聚焦点在胶平面后面的像距v1处,并在胶平面上形成半径为σ的弥散圆时,u与u1的差ΔL1即被定义为前景深。

很无语

您说话太夸张了


我在用实照说明一下,  这张记得大概是85mm 1.8,  这么浅的景深自然要对焦在眼睛...
4396764.jpg
发表于 2009-8-12 13: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shri 于 2009-8-12 12:43 发表
按照传统的景深定义,物距为u1的点光源聚焦点在胶平面后面的像距v1处,并在胶平面上形成半径为σ的弥散圆时,u与u1的差ΔL1即被定义为前景深。

很无语

您说话太夸张了


而这张在100mm左右 2.8的光圈的半身照,  显然对焦在鼻子或眼睛即使放到100%,,,, 也是没有区别的.

[ 本帖最后由 幸亏没学拉二胡 于 2009-8-12 13:34 编辑 ]
4396747.jpg
发表于 2009-8-12 13: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出处还有真不是我得知的地方,不过这个帖子我也看了一下,对其有些观点我也持保留意见,但是帖子里很明白啊,你可以看到不同的结果啊。关于景深本来就从来没有过绝对化的公式定义。或者说每个人都认同的公式

还有这句定义随便找本书都应该差不多是这样描述的

最后,只要是纯讨论,还是很好的态度,接受你的道歉
发表于 2009-8-12 13: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shri 于 2009-8-12 13:40 发表
你说的出处还有真不是我得知的地方,不过这个帖子我也看了一下,对其有些观点我也持保留意见,但是帖子里很明白啊,你可以看到不同的结果啊。关于景深本来就从来没有过绝对化的公式定义。或者说每个人都认同的公式
...


不是COPY的怎么会和人家一个字都不差?  不认也罢...  咱们就事说事.  

那您看到这张图了吗?  后景深比前景深要长, 但是0.6米的景深 就算前景深只有0.2米,  就算是卡西莫多的眼睛、鼻子的X轴间距也不会超过20厘米, 何况这么标志的小妞,  我上的图也说明了这点.
您还是没有仔细看那贴,  他们也都是在框架内讨论的, 始终脱离不了那个最基本的景深公式......无非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加点变量

[ 本帖最后由 幸亏没学拉二胡 于 2009-8-12 13:59 编辑 ]
depth1.gif
发表于 2009-8-12 13: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以前没接触过数码单反的话建议先买个入门级的
太高级了没有用 你也未必能用明白  呵呵  数码产品换代快
机身三五年一换  镜头有钱就换  
至于索尼的机器 我就不发表言论了 呵呵
发表于 2009-8-12 14:06: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佳能,貌似一个高贵的女人,让你意淫,只是偶尔可以爽一下。
尼康,象一个美丽的少妇让你想爽就爽,爽的很束缚。
宾得,就像站街女,很爽,但要看别人的脸色。
索尼,就是一个外地来的鸡,爽一次再也不想爽了。
富士,是穿着少妇装的女人,看起来很爽,用起来发现胸是假的。
松下,像一个穿着名牌衣服,皮肤吹弹可破的美女,可惜先天不足,没胸没屁股。
奥林巴斯,素装颜面,皮肤粗糙,可气的是同样先天不足又没胸没屁股,不过还是有人觉得她爽。
徕卡,是电影明星,花了大代价得到了,才发现都是二手货,自己用着不爽,但别人都以为你很爽。
发表于 2009-8-12 14: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无忌还是GC啊~~
发表于 2009-8-12 14: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火药味太重了,只说一句,好好看看书

你没修改之前的发言你自己心里明白你自己是怎么理解前后景深的关系的,就不多说了,给你留点面子。

景深的概念一直就没有完全统一过,的确这张照片的对焦点在鼻子,其实甚至应该是鼻子前
发表于 2009-8-12 14:3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tishri 于 2009-8-12 14:24 发表
火药味太重了,只说一句,好好看看书

你没修改之前的发言你自己心里明白你自己是怎么理解前后景深的关系的,就不多说了,给你留点面子。

景深的概念一直就没有完全统一过,的确这张照片的对焦点在鼻子,其实甚 ...

我确实没有前后景深的文字概念,  我以为前后景深就是景深的两边. 哪句不合适的话,  我给改回来...  我自个都都不给自个留面子.所以说话冲了您也别在意.

至于景深的概念没有统一过, 我感觉好像没有这样的书 , 书上已经把景深的概念统一了. 您要是有知道的帮我推荐一本....

那个焦点是不是鼻子, 我看不出来, 因为压的太厉害.

火药味可不浓啊, 我承认我说大师长大师短不对, 你说了以后我一个字都没有再提, 您让我看书找资料我就找了, 但是没有找到能够能够证明您的观点的, 那这还怎么讨论下去?

我说话冲, 您别在意, 您很好脾气我知道, 所以有上面有些话要是过了您担待一下(已经超过了1小时不能编辑了,我只能把能改的改掉). 我是愿意和您认真的谈论, 也在认真的回帖, 也学到了东西, 象前后景深, 还有那些可以考虑进去的变量.

[ 本帖最后由 幸亏没学拉二胡 于 2009-8-12 15:18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5: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9-8-12 15: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汗吖。。。
那个车模不是我拍的啊
我也不喜欢那个车模。。。
那个车模本来就木有咪咪
后来看照片才发现竟然还用了胸垫。。。


本来挺喜欢劳斯莱斯的车模
结果她是个不上相的

那个是雪佛兰请来的小乐队
水平一般
可惜拿相机的都不是我
而且我真的对阿尔法系列没什么好感
DSC01539.jpg
DSC01682.jpg
发表于 2009-8-12 15: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aiknife 于 2009-8-10 10:59 发表
Nikon D60 + 55-200 在CJ上的战利品



这个拍得好鲜嫩吖

喜欢
发表于 2009-8-12 21: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景深段内有最佳位置,这个还是有公式的,并且还有经验系数,我当年狂热的时候也推导过,只不过现在没有当年的热情了,那时候连银盐成像的化学原理都有过较深的琢磨

其实现在想想,摄影如果太较真也就失去了乐趣,是不是?

还是享受乐趣的好啊
发表于 2009-8-12 21: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体浴场偷拍才是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11 07:17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