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80|回复: 10

[碟评]维瓦尔蒂《四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18 10: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碟评]维瓦尔蒂《四季》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评论:

Nigel Kennedy(坎尼迪)是英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以其特立独行的“朋克”风格以及鲜明的个性享誉古典乐坛。1997年EMI公司发行了由坎尼迪担任独奏,英国室内乐团担任协奏的《维瓦尔蒂 四季》。要知道在当时《四季》的优秀版本已经相当之多,要将如此普及的作品演奏出特色来绝非易事,但是坎尼迪非但让自己的《四季》变得个性十足,而且还创出了100万张的销售奇迹,这个纪录甚至被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可见这张唱片的非同凡响之处。坎尼迪赋予了维瓦尔蒂这部传统巴洛克作品以全新的内涵,夸张的造型、犀利而强烈的音色、高超而华丽的技巧,甚至在演奏中加入了“朋克”风格,都让这个版本的《四季》显得特别与众不同。我们特别选择其中的《春》和《夏》两个篇章,大家可以把它与自己手上已有的《四季》进行对比,一定会发掘EMI坎尼迪版的独到一面。

●品评

演绎指数 ★★★★
录音指数 ★★★★
收藏指数 ★★★★

四季

  韦瓦尔第的“四季”其实是每首各三个乐章的四首小提琴协奏曲,每首各分别代表一年的四个季节。这四首协奏曲来自韦瓦尔第一组十二首的协奏曲“和声与创意的竞赛”(The Trial Between Harmony)。

  四季可能是大家最熟悉的古典音乐乐曲。在18世纪韦瓦尔第在世的那个时代这四首协奏曲在威尼斯已经很受欢迎了。但后来逐渐被人遗忘,直到四十多年前才被重新发掘出来,现在和它们新作时一样是人们最喜欢的乐曲。

 ;这四首协奏曲除了能够表现每个季节的特色,四首都旋律优美外,各自都有其特点。“春”声音清澈,小提琴欢快地拉出如鸟叫的声音。“夏”充满炎热、令人懒怠的感觉, 就象人闲逛在威尼斯幽雅的庭院,周围昆虫嗡嗡作响,突然暴雨倾盘而下。“秋”使你感觉到片片树叶落下的情景。“冬”使你冻得牙齿直响。

  四季的受欢迎程度也可以从唱片发行情况来看。四季录音版本超过100种,而且现在还不断增加。其中不少是销量很的:肯尼迪(Nigel Kennedy)的EMI版本销量100万,慕特(Anne-Sophie Mutter)的DG版本达75万。




DG公司推出的这张唱片,可谓是热点与热点的组合。在巴洛克音乐里,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四季》的知名度不亚于浪漫派作品中的老柴第一钢琴协奏曲。其实,这部作品旋律的流行程度已远超过后者,据一份统计称,全世界所有唱片公司录制的所有小提琴协奏曲唱片,各种版本累计,发行最多,销量最大的,就是这首《四季》。而在当今乐坛上,技艺与形象俱佳,最能够引得乐迷为之狂热的小提琴演奏家,则非穆特莫属。
    当年维瓦尔第在创作这部作品时,就是以拓展音乐本身的表现力为目的,因而冠以《和声与创新试验》为总名。维瓦尔第身后,光我们现在能够听到的这首作品录音版本就超过了100种,可见《四季》的诠释空间确实如作者所期待的一般。虽然版本众多,乐迷们还是不断期待着新演绎的出现,因为从这首作品的演奏中,最能分辨出音乐家的个性和特长。联想到维瓦尔第一生的创作几乎都是在一所女孤儿院里完成的事实,看来唱片公司让当红的女小提琴家演奏这部作品,似乎并非没有道理。
    作为“音乐皇帝”卡拉扬一手提携起来的小提琴家,穆特成名后一直享有着明星式的荣誉,从她几次访华演出时的受欢迎程度里,也不难看出中国乐迷对她的痴狂。不过,穆特演奏时对力度的把握和对情感的控制,也经常受到人们的诟病。可以看出,在这张唱片里,她似乎着力改变着这种形象,穆特向人们强调了一名女性对于季节变更的细腻感受,并且突出了作品富有色彩感的一面。在唱片说明里,还附有穆特与一位画家的对话,从中更可以理解她诠释作品时捕捉到的那种变幻、斑斓气息。除独奏外,穆特还当仁不让地当上了指挥,从而使独奏小提琴的比重绝对提高,可惜,她那挥之不去的“霸气”,还是自然不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尽管穆特在尝试改变,但我们并没有从演奏中听到一个更加充实而丰满的形象。她对细节的追求与之后的敞亮对比起来,还不免给人以造作的感觉,而她使用的一些现代化处理手段,也似乎有步小提琴怪杰肯尼迪后尘之虞。但不论如何,《四季》与穆特这两大热点的结合,还是给步入新前年的古典乐坛带来很多话题,听惯了马里纳版的丰润秀美和阿卡多版亮丽音色的听众,不妨找来穆特这张新唱片,品味一下女性眼中的《四季》。



转自 雅燃伊甸园
发表于 2004-5-18 21: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四季》只是维瓦尔第于1725年以《和声与创新试验》为总名的一套十二首协奏曲(作品第8号)中的第一首。他在每首协奏曲前加了一首解释音乐的十四行诗,这些十四行诗(可能是维瓦尔第本人所作)并非惊人之笔,但音乐显然确实用来极为详细地描写十四行诗中所说的一字一句. 为了避免任何可能发生的误解,维瓦尔第把十四行诗的每一句印在它所解释的乐曲各句的上方;甚至还印了进一步说明的句.
    我们从四首十四行诗中摘印‘春“与“秋”两首,以说明维瓦尔第如何应用描绘性诗歌.春
(TLe  Spring[La  primaveta]  )
  E大调,作品第8号,第一首A、春光重返大地。
B、乌儿欢快鸣啭,热情迎接春天。
C、微风轻拂泉水,细声密语潺潺流.
D、乌云笼罩天空,电光闪闪,雷声隆隆.
E、云散雨止,小乌又唱起动人的歌曲.
P、在鲜花丛生的牧场上,
    在簌簌作响的枝叶下,
    牧童和他的忠实的狗正在入睡.
G、在春光明媚的灿烂天空下,
    应着农村风笛的欢歌,
    仙女和牧童翩翩起舞.    1、A11egro开始的副歌确定整个乐章的标题“春光重返”的意境。意大利原文的节奏就几乎可以使人联想到这一兴高采烈的曲调,或反之,这一曲调暗示了语言的节奏:第一个形成对比的小提琴独奏插部的乐队中的另两把小提琴独奏作为伴奏,这里标有“鸟之歌”,由轻柔的颤音和细致的独奏跑句组成.这一插部的中途继续着十四行诗“乌儿欢快鸣啭,迎接春天”。开始的副歌很快地重复之后,小提琴中的轻声絮语组成第二个插部(相当于十四行诗的C字部分),它先现了一个半世纪后瓦格纳的《齐格弗里德》中的森林的喃喃细语.副歌的第二次再现(字母D)后是“电光闪闪,雷声隆隆”,由小提琴声部迅速跑动的音阶相随后整个弦乐组中低音上的碎弓加以描绘。    2、Largo e pianissimo sempre  慢乐章于字母F处开始,乐队描写牧羊人小睡(独奏小提琴的徐缓而流畅的旋律)外加一个显然不能纳入十四行诗的描绘性片段。牧童的“忠实的狗”显然在清醒地守卫着,因为中提琴被要求以“非常响亮而短促”的重复音符来模仿狗的叫声.听众可以感觉到这一天真的细节给维瓦尔第带来的心情愉快,因为狗在整个乐章中自始至终吠叫不停,

   3、Allegro乡村舞曲开始的曲调(十四行诗中的字母G)令人想起农村的风笛.小提琴中的轻快活泼的曲调,和模仿风笛嗡嗡声的低音弦乐器中的持续音都造成这样的印象。
发表于 2004-5-18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The  Summer[L’estate]
g小调,作品第8号,第二首
    1、A11egro non molto 维瓦尔第的诗告诉我们:“夏日炎炎,人畜萎靡不振.“协奏曲的开头几句与之共鸣而精神萎顿.独奏小提琴的一个比较活泼的乐句描绘杜鹃.斑鸠和金翅雀的叫声.微风的柔声细语(小提琴和中提琴)被“狂风”和风神的突然发作所中断,它们是由小提琴声部奔驰着的音阶和整个乐队的突然猛烈的暴发来描绘的.    如泣如诉的小提琴独奏表示,牧童害怕即将来临的风暴而哭泣,风神又多次袭击,第一乐章以此结束.
    2、A daeio:Presto 远处雷声所引起的恐惧扰乱了代表牧童的镇静悠缓的独奏小提琴乐句(Presto:全部弦乐器沉重的碎弓),他试图再睡(Adagio),但是苍蝇蚊子叮咬他.    3、Presto:夏日雷阵雨  开始处的副歌标有十四行诗中的词句:  “啊,他的恐惧理所当然.”第一和第二小提琴飞速进行的音阶一个紧接一个,是闪电在乐队中放射:低音提琴和大提琴则是隆区的雷声.
发表于 2004-5-18 21: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The  Fall[L’autunno])
F大调,作品第8号,第三首
A、农民载歌载舞,欢庆丰收.
B、许多人痛饮美酒,兴高采烈.
C、结束庆典,昏昏欲睡.
D、众人远离歌舞,呼吸清新空气.
    时间已到,大家去享受美梦.
E。黎明破晓,猎人出发.
F、号角、猎犬和枪支,随身携带,
    人们追捕,猎物逃窜.
G.枪声和犬吠,一片嘈杂,
    猎物惶惶不安,精疲力竭
H.受伤而逃。奄奄而死.
    1、农民载歌载舞:A1iegro第一乐章相当于十四行诗的头四行(A—B—C).开始时的刚劲有力的副歌上标有头两行的字句(字母A).以后的两行(B和C)是一个有补充标题“醉汉”的插部.酗酒者狂饮,脑子越来越不清醒,步履蹒跚,东倒西歪,这些都由那位技巧辉煌的小提琴独奏者担当,醉汉的天昏地转变得更为狂野,与此同时,比较清醒的庆贺者的歌曲以副歌的形式一再重现.醉汉们终于瘫倒,沉入梦乡,这时维瓦尔第突然离开第一乐章的正常急速,顿时慢下来,进入Largetto。    2、沉睡的醉汉:Adagio缓馒的第二乐章越来越轻,表示睡得越来越熟,它与十四行诗的第二个四行(字母D)相应.    3、狩猎:A11egro自有记录以来,音乐家们部很喜欢用狩猎号角声,但是这一乐章的副歌中以小提琴所模仿的原始猎号声,必定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用这样一个主题作为管弦乐曲整个一个乐章的基础的最早范例.几个插部仍然主要是由小提琴独奏奏出,说明猎物的奔逃和逐渐衰竭而死
发表于 2004-5-18 2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Winter[L’inverno])
    f小调,作品第8号,第四首
    1、A11eoro non Molto 第一乐章开始时由小提琴上的颤音生动地表示冬季酷寒 ,独奏小提琴中的飞速的琶音和音阶描绘“可伯的烈风”之严峻,一串强劲有力的和弦令人联想到快速奔跑和跺脚.然而这样的活动显然不起作用,因为第一乐章结束时以快逮的碎弓来说明牙齿在打战.    2、Largo 传统的徐缓如歌的中间乐章不仅以小提琴上的拨弦来令人联想到使户外“数百人淋湿”的雨滴声,而且还以小提琴独奏的流畅的旋律来亲切地表达坐在室内炉火旁的那些较幸运的人宁静而心满意足的情绪.
(这是《四季》一曲最为华彩的乐段)(以下部分拿波里独奏家合奏团全曲中未演奏)
  3、Allegro 末乐章的一长串滑行的乐句开始.描写在冰上行走之险况。全奏进入,节奏慢下来,说明“步履缓慢”和怕跌.可是猝然而来的音阶和跌跌撞撞的破碎音型表明小心翼翼是徒然的,有一个人跌倒了.更大的危险还在前面.独奏者奏出的一条直泻而下的音阶暗示,有人跌进了冰窟.然而过了不久,我们安然无羌地返回室内,倾听着户外的“风神们开战”。
    在协奏曲的最后七小节上维瓦尔第所写的结束语是:“这是冬天,但这样的冬天带来欢乐.”阿卡多小提琴
拿波里独奏家合奏团:
 楼主| 发表于 2004-5-19 11: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晕,你搞这么多东东,害我差点死机。。。
发表于 2004-5-19 1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jianguo版主辛苦了!。。。
发表于 2004-5-19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个性
发表于 2004-5-19 1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把阿姆斯特丹吉他三重奏演奏《四季》贴上来?或其他吉他重奏!我有山下和仁与JAZZ钢弦吉他二重奏!
发表于 2004-5-19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国兄:你这样把音轨贴出来,我进来时还以为是谁在演绎《群魔乱舞》呢!建议还是贴地址好些。。。我很早以前买了卡拉杨指挥维也纳Anne-Sophie Mutter小提琴的CD,好像也差不多¥100吧,现在居然找不到了#(※¥(#……%好听又易懂的协奏曲,用音乐画出的一幕幕栩栩如生的风景。。。
 楼主| 发表于 2004-5-19 15: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JoeNo1在2004-05-19 15:01:57的发言:

建国兄:你这样把音轨贴出来,我进来时还以为是谁在演绎《群魔乱舞》呢!建议还是贴地址好些。。。

    同意同意,贴地址要好一点,要不然我机器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19 01:21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