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12|回复: 118

说说国内演奏家台上的紧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5-21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说国内演奏家台上的紧张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国内的演奏家上台机会少,实践机会不多,难免紧张,或受台下观众的行为干扰。



但是作为一个演奏家,首先就是一个舞台上的演员。职业演员的表演应该到位不出纰漏,这是观众对他的基本要求,也是作为一个职业演奏家的应有的职业道德。


就说二人转或者其他地方戏曲吧,弟兄们听说过那个二人转或者地方戏曲的名家在台上经常出错吗?


好了,那为什么人家就能在众多而且层次复杂的观众面前得心应手呢?


别的戏曲不知道,就二人转来说,我在电视上曾听赵本山、潘长江等介绍说,他们从农村的炕头儿、场院,演到城里的茶社、桑拿、夜总会,直至中央级的剧院、电视直播,遇到过形形色色的观众,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场面,所以根本就没有什么紧张、干扰可言。


我相信,二人转的观众要比古典吉他的观众素质低得多---舞台上演出稍微有些麻烦,叫倒好是清的,按东北人的脾气,骂街砸场子揍演员也是有可能的。所以逼得他们不得不好好排练,不得不好好表演,不得不在各种场合下严肃对待,不得不在各种场合下锻炼自己。日积月累,自然也就出不了大什么问题。


反观古典吉他的观众,也就是在你表演的时候走动走动,电话铃响几下,偶尔鼓错掌,有意见也是事后才发表观点,相比之下素质绝对算是高的。这么好的观众还埋怨,真是不识抬举了。我看这些人就是欠饿----二人转演员咋不埋怨观众?因为观众是他的衣食父母。

发表于 2004-5-21 2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和楼主有不同看法:
我们传统演出,比如相声和2人转,我觉得演员还是喜欢观众热闹点,因为他们的目的是逗乐,要的就是这种“闹”的气氛。观众清净了,他们倒会紧张起来。这点上不能和音乐会对观众有一样的要求。这个论据不成立啊。
要是听音乐会还是清净的好。但是演奏家也应该理解和包容一点观众,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能把整场100%注意力都放在你身上,观众时而的分心和差错是应该包容的。
观众的观念我们中西也是有差别的,我们中国的观众对演员的要求太过严格,很难包容演奏者的失误,可能会喝倒彩,演员本人也会自己认为自己演砸了。而西方的观众则能包容这一点,他们则认为演员一时的差错,也是难免的,“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这也是我们值得学习的。 中国观众的观念是造成中国演员紧张的最主要的原因。
观众和演员应该互相包容,互相尊重。
不知道俺说的对不?这也是我的主观发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05-21 23:21:19编辑过]

发表于 2004-5-21 2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2人转是啥玩意啊?你懂不懂啊你?服了袄~那2人转啥叫错?除了在舞台上瞎咋呼咋呼说说难听的话~还有赞美一番肮脏的东西外还有啥啊?拿如此高雅的音乐和2人转比!天!真是恶心死了!那演员也叫演员?他们再怎么能有吉他演奏家来的刻苦?只要骂的恶心,观众掌声哗哗的~恶心!别吵吵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5-21 2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以下是引用贱族在2004-05-21 23:20:57的发言:
2人转是啥玩意啊?你懂不懂啊你?服了袄~那2人转啥叫错?除了在舞台上瞎咋呼咋呼说说难听的话~还有赞美一番肮脏的东西外还有啥啊?拿如此高雅的音乐和2人转比!天!真是恶心死了!那演员也叫演员?他们再怎么能有吉他演奏家来的刻苦?只要骂的恶心,观众掌声哗哗的~恶心!别吵吵了!
那就拿京剧打比方行不?
哈哈,不是照样差得很远?

吉他是啥?原来不也是欧洲国家的一群痞子在街上乱砸的破瓢?现如今,古典吉他的一个重要亲戚---弗拉门戈,不还是西班牙劳苦大众休闲娱乐的东西?

哈哈,心态放平和一些。俺的比较可能极端一点。就拿钢琴小提琴来说吧,那些演奏家,也没想吉他演奏家这样啊,上台就错。

有人会说,因为吉他比钢琴小提琴难。我考,这都不是上台就弹错的理由
发表于 2004-5-21 23: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拿京剧或者乐器比是行的,都是音乐。  但也不用该京剧了,我明白你的主题意思了。 我也是主观理论发表观点,但是在生活中,你所说的可能更会被认可,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05-22 0:07:07编辑过]

发表于 2004-5-22 0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同意楼主的看法,京剧里演砸了的也多,一代宗师麒派创始人周信芳就是台上倒仓了后开创的麒派。京剧里叫倒好太多了,现在去去几个老茶馆听听戏都常能见到。小提琴和钢琴弹错的就更不稀罕了,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钢琴弹错了,不熟悉乐曲的人根本不知道,钢琴巨匠鲁兵丝坦就说“如果我那场音乐会弹错的音比较少,那我就太开心了,”小提琴音准出问题,也是要懂行的才明白。可是吉他就比较麻烦,一出杂音谁都知道你错了。记得威连丝来北京的时候,弹啊协,整整漏掉一个乐句,那人家就不是大师了?罗素去年来也是错的够多,也是顶尖的大师。前阵中国交响的演出,小号冒泡不也冒?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alala在2004-05-22 0:03:58的发言:

我不同意楼主的看法,京剧里演砸了的也多,一代宗师麒派创始人周信芳就是台上倒仓了后开创的麒派。京剧里叫倒好太多了,现在去去几个老茶馆听听戏都常能见到。小提琴和钢琴弹错的就更不稀罕了,不过表现形式不一样,钢琴弹错了,不熟悉乐曲的人根本不知道,钢琴巨匠鲁兵丝坦就说“如果我那场音乐会弹错的音比较少,那我就太开心了,”小提琴音准出问题,也是要懂行的才明白。可是吉他就比较麻烦,一出杂音谁都知道你错了。记得威连丝来北京的时候,弹啊协,整整漏掉一个乐句,那人家就不是大师了?罗素去年来也是错的够多,也是顶尖的大师。前阵中国交响的演出,小号冒泡不也冒?
那我倒要问问,京剧表演有没有一句都不错的时候?钢琴小提琴音乐会有没有一个音都不错的时候?国内这帮吉他演奏家有没有一个音都不错的音乐会?
如果京剧,钢琴,小提琴都有,而偏偏吉他就没有,那就有点怪异了
发表于 2004-5-22 0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钢琴小提琴音乐会一音没错的没见过,吉他里一音没错的也没见过,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你能说说那个国外的吉他大师音乐会是一音没错的。要拿追求一音不错当目标,那音乐就不是音乐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0: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alala在2004-05-22 0:14:01的发言:
.............要拿追求一音不错当目标,那音乐就不是音乐了。
那还要谱子干吗?干脆弟兄们自由发挥算了
发表于 2004-5-22 00: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就没劲了,音乐就是要弹奏者和听者有共鸣,而不是一音不错,要一音不错,去听midi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0: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alala在2004-05-22 0:21:01的发言:

这么说就没劲了,音乐就是要弹奏者和听者有共鸣,而不是一音不错,要一音不错,去听midi难道演奏家们的演奏,还不如MIDI?
发表于 2004-5-22 0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你算说点子上了,要是听音乐就是听一音不错,那就干脆去听midi,速度要多快有多快,而且永远不错。
发表于 2004-5-22 00: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精彩,都是好辩手。我给你们两鼓掌!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alala在2004-05-22 0:33:29的发言:
对了,你算说点子上了,要是听音乐就是听一音不错,那就干脆去听midi,速度要多快有多快,而且永远不错。
谁说听音乐就是听一音不错了?一音不错这是一个基本要求之一啊。
至少比赛的时候,这个也算打分标准之一吧?评委们可以这样要求参赛人员,凭什么我们花了钱的观众就不能要求?
至于说能不能做到,那时另当别论。
发表于 2004-5-22 0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哼哼,怎么说你走音都有道理~要艺术的也是你,要精确的也是你,哈哈哈
发表于 2004-5-22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音不错不是什么基本要求,因为这个基本要求没人能做到,都做不到,那还要求什么?听音乐听的是个感悟,威连丝北京的啊协虽然少了一个整句,但给听众的感动是实在的,这就够了。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0: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兵吉他在2004-05-22 0:42:30的发言:

哼哼,怎么说你走音都有道理~
要艺术的也是你,要精确的也是你,哈哈哈
艺术不讲究精确吗?
发表于 2004-5-22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哼,哼,哼
发表于 2004-5-22 00: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最烦这种要求的听众了,前阵听中国交响的时候,一个老兄完了后就没完没了的说“小号冒泡了,哈哈”,这个是听音乐的态度?
发表于 2004-5-22 0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听音乐就是为了找错~~(惭愧,我也有这习惯了,不过我不说,哈哈)连DAVID RUSSELL都在中国“错”了好多音,何况国内乎~~闲着也闲着,扯贝~~
发表于 2004-5-22 00: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没错,记得小时候我看一个杂技表演,一个小女孩高空踢碗,踢了十几个上去,底下看的都没反映,一个踢砸了踢地上了,马上底下笑声满堂,小女孩马上就哭出来了,人有的时候是够残酷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0: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alala在2004-05-22 0:49:57的发言:
说实话,最烦这种要求的听众了,前阵听中国交响的时候,一个老兄完了后就没完没了的说“小号冒泡了,哈哈”,这个是听音乐的态度?
如果一个明显的错误都能被我等门外汉发现,却不让说一句,那是不是太不讲道理了?这还能称得上是艺术家么?
买东西还讲售后服务呢,凭什么听场音乐会发现点问题,就不许人家说说?
也不想想:大家为什么不挑西直门地铁站里吹长笛那人的毛病?哈哈
发表于 2004-5-22 0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啊使劲说啊,还可以找消协的。如果听完场音乐会,好的没记住,就记谁那里错了,这观众也够失败的了,这样的观众还是去听midi好。
发表于 2004-5-22 01: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说啊,使劲说啊~拿着喇叭说,哈哈
发表于 2004-5-22 01: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alala在2004-05-22 1:01:28的发言:
说啊使劲说啊,还可以找消协的。如果听完场音乐会,好的没记住,就记谁那里错了,这观众也够失败的了,这样的观众还是去听midi好。
花钱听场音乐会,发现点问题嘟囔嘟囔,居然是失败的观众,这天底下还有没有王法了,嘿嘿。
发表于 2004-5-22 01: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lksound在2004-05-22 1:04:07的发言:


花钱听场音乐会,发现点问题嘟囔嘟囔,居然是失败的观众,这天底下还有没有王法了,嘿嘿。

当然有王法,所以去消协啊。
听音乐会不听好的,就记人家有没有错,和买椟还珠有什么区别?不但失败,简直愚蠢。花钱看音乐会是欣赏美去的,不是发现错误去的。
发表于 2004-5-22 01: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啊,老郭,我这有一套NAXOS CD,您买去吧,100多张,才3000,听吧,一个错音都没有~
发表于 2004-5-22 01: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个办法,这样的听众还是听cd好,不受刺激。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1: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halala在2004-05-22 1:08:01的发言:



当然有王法,所以去消协啊。


听音乐会不听好的,就记人家有没有错,和买椟还珠有什么区别?不但失败,简直愚蠢。花钱看音乐会是欣赏美去的,不是发现错误去的。

谁说只听不好的了?您这又犯了主观臆断的毛病不是?~~~~~~
再说了,买椟还珠着成语也不能这么用啊?您说是不是,建议翻翻成语词典。
其实,作为艺术家,是相当虚心的,希望直接听到反馈,正面的和负面的。就如同好的程序员希望测试人员发现更多的问题以便改正一样。
往往就是那些半吊子,和盲从者,最不愿意听不同的意见。
发表于 2004-5-22 01: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我这还有一堆二人传磁带,什么《回杯记》《马前泼水》《猪八戒拱地》。。。。都是正宗的,一个错音都没有,俺可是地道的东北银,哈哈哈送您了,郭兄,我的二人传师兄~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兵吉他在2004-05-22 1:10:09的发言:
所以啊,老郭,我这有一套NAXOS CD,您买去吧,100多张,才3000,听吧,一个错音都没有~

按你们的意思,这就造假,更不能买,哈哈
发表于 2004-5-22 0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lksound在2004-05-22 1:13:43的发言:



谁说只听不好的了?您这又犯了主观臆断的毛病不是?~~~~~~
再说了,买椟还珠着成语也不能这么用啊?您说是不是,建议翻翻成语词典。
其实,作为艺术家,是相当虚心的,希望直接听到反馈,正面的和负面的。就如同好的程序员希望测试人员发现更多的问题以便改正一样。
往往就是那些半吊子,和盲从者,最不愿意听不同的意见。
哎,终于中蛋了俺。。。。成了半吊子,终于被郭老师骂了。。。。。哭了。。。。
俺都不弹古典吉他了,竟然被夸半吊子,这么说来水平还有一点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01: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小兵吉他在2004-05-22 1:15:10的发言:

对了,我这还有一堆二人传磁带,什么《回杯记》《马前泼水》《猪八戒拱地》。。。。都是正宗的,一个错音都没有,俺可是地道的东北银,哈哈哈
送您了,郭兄,我的二人传师兄~
你还学过二人转呢?~~~~~~~~~~~
发表于 2004-5-22 01: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椟还珠的本意是什么?您自己也看看成语词典吧,听音乐会您满脑子都是错误,把音乐会里美好的音乐不要了,这个不是买椟还珠是什么?您的帖子是说什么的?自己转眼就忘?不同意您宝贵的、正面的或负面的意见就往往是半吊子和盲从者?您快歇了吧
发表于 2004-5-22 01: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音不错只能是一种追求,但现实中很难实现,好比汽车工厂都是以生产完全没有毛病的汽车为目标,但现实中大家见过能做到的吗?平常练习只是为了演出时别出错吗?当然不是,这只是其中一个目标,好比汽车要能开动,但舒适和省油等,也是衡量汽车好坏的标准之一。
发表于 2004-5-22 0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walksound在2004-05-22 1:16:20的发言:


按你们的意思,这就造假,更不能买,哈哈
没错,您老这次又说到点子上了,要不说怎么是高人啊~ 就您现在能买到的cd,只要不是现场实况,就没有不粘贴的,但这样的音乐没有错,比较适合您。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1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需要进行一番推理了,同时,为了使推理相对客观,首先更有必要为shalala网友普及普及语文等方面的常识。



一、常识普及


1、语文常识


为了重温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特地查阅了不同时期不同出版社不同编纂者出版的三个不同版本的成语词典,目的是对“买椟还珠”一词的求得多方释义,同时也为这次讨论求得佐证。不约而同的是,三本成语词典对该成语的解释居然只字不差:


买椟还珠--------椟:木柜,木匣;珠:珍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里说,有个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放在一个装潢得非常华贵的匣子里,郑国人不识货,买下了匣子,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2、音乐常识


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就是:音高、节奏、力度和音色。其中“音高”排在首位。这是公理,不需要论证。


二、推理


a、音乐的四个基本要素就是:音高、节奏、力度和音色。其中“音高”排在首位。


b、弹错音,就是音高出错。这一点无可非议。


c、由a、b可以推论,音高出错就是毁了音乐的一大要素。


d、由C可知,缺乏第一大要素的,就不能称为音乐。


e、由D可知,对缺乏第一大要素的东西提出看法,是欣赏音乐的正确心态。


三、结论


shalala网友为什么要用那个“比喻取舍不当”的成语来讥讽“欣赏音乐的正确心态”呢?


可能是肆意歪曲成语,或者是自己根本不知道这成语咋用?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不好猜测了,毕竟大家都是学过语文的人。


三、补充


作为艺术家,怎能强迫观众接受自己的错误呢?作为旁观者,就更没有理由强迫别人发表个人的意见,况且是正确的意见。
发表于 2004-5-22 1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Walksound老师好像已经有点离题了吧?
讨论到了字眼这么狭小的范围有点没必要。
音乐要素那个要素居首的定义是谁下的?



 楼主| 发表于 2004-5-22 11: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guitarguitar在2004-05-22 11:17:46的发言:
Walksound老师好像已经有点离题了吧?


讨论到了字眼这么狭小的范围有点没必要。




音乐要素那个要素居首的定义是谁下的?










但总是要素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5-14 11:5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