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587|回复: 34

吉他英雄闯难关——Gibson在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5 09: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这家被称为吉他英雄的美国公司在中国差点变成了钢琴公司,它希望自己在中国的吉他业务也能像在全球市场上那样“英雄”起来。

  文|CBN记者 赵慧

  2009年,Gibson公司的全球CEO亨利?嘉斯可维兹(Henry Juszkiewicz)终于忍不住跑到中国,换掉了这家公司在中国的总裁周文华。

  这家公司在美国被称为吉他英雄。它和实心电吉他之父Les Paul共同推出的Gibson Les Paul吉他几乎成为音乐界尤其是摇滚界人士的事业起点。摇滚乃至流行乐的明星们—Beatles、猫王、麦当娜或者中国的伍佰、郑钧,都爱在演出时带它秀上一段。而Gibson也和Zippo打火机、哈雷摩托一起,被那些有摇滚气质的年轻人看成美国精神的象征。

  但如果不算上音乐圈的人,它在中国的年轻人中至今还没什么人气,这让亨利很不高兴。

  周文华曾带领Gibson进入中国市场并在这里站稳了脚,只不过他选择的是钢琴生意。在这位钢琴家的布局下,Gibson收购的钢琴品牌鲍德温(Baldwin)在中国闯出了市场,并接连拿下了广东中山和吉林营口两家钢琴厂。

  在Gibson中国2008年超过1.6亿元的销售额中,90%都是钢琴业务贡献的,市场占有率也一度攀升到10%。负责销售的副总经理李文东估算,过去五年中公司钢琴销售额每年增长超过15%。周文华很清楚,对待高雅古典的钢琴,中国孩子的爸妈们显然要比对待代表着流行音乐的吉他恭敬得多。

  但“吉他英雄”的吉他在中国却没能像在美国乃至全球那样“英雄”得起来。

  尽管中国区的员工想方设法让老板知道,五年来,Gibson在中国的吉他生意以每年100%的增长率在发展,然而亨利显然并不满意。他觉得周文华在吉他业务上进展缓慢,“他太稳健了,而且缺乏大公司的经验。我需要一个适合大公司思路的人。”亨利解释说。

  公司的人私下评价这个玩摇滚出身的CEO在做乐器生意的时候也带着玩的心态,“他更爱流行的东西。”他们议论说。亨利也毫不避讳地承认了这一点。

  但这个精明的犹太人同样“强势而重业绩”。“我们的吉他在全球市场有35%的占有率。”亨利说。而他的中国下属们呈到他办公桌上的数据却是:Gibson吉他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仅有7%到8%。

  即便是广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经销商兰荣亮,一年卖出去的Gibson产品也不过1000把左右。兰荣亮记得自己去美国参观Gibson公司时,在机场工作的小伙子看到他身穿带有Gibson Logo的皮衣,眼里闪闪发亮地满是羡慕之色。可是回国以后,除了那些兴奋的摇滚青年,没有人能认得出他这件衣服。

  增速虽快,市场占有率表现却不佳,这样的产品满足不了亨利的胃口,他希望Gibson吉他在中国迅速取得20%以上的占有率。2008年Gibson全球销售额3亿美元,中国市场的贡献也仅有7%左右—当全球的公司都在中国市场加紧攻城掠地的时候,这个数字简直有点提不起来。

  Gibson在中国的高端吉他市场更是一滩浑水。Gibson旗下有三个吉他品牌:高端的Gibson、中低端的Epiphone和作为低端补充的Kramer。Gibson在中国的工厂只生产中低端吉他,但和其他一些品牌相比,Epiphone和Kramer的型号不用Gibson命名,也没有什么性价比的优势,有人宁愿选择放弃。至于高端的Gibson品牌,价格一般都超过万元,对于那些玩乐队又有些资本的人,是他们的绝佳之选,但是这个级别的吉他全部需要从美国进口,税率高达30%不说,经销商还各自定价销售,价格一片混乱。

  亨利不愿当面承认的另一点换人原因是,营口、中山两家钢琴厂在进行整合,采购、生产,乃至人事都要重新部署,尤其是营口的那家工厂,正纠结在难以理顺的人情关系里。

  他从1000个应聘者中挑了两个有大公司背景的人来接手中国业务。来自阿迪达斯高尔夫驻上海的大中华地区董事总经理、加拿大人马克?克林普森(Mark Klinspon)成为Gibson的新任中国总裁。亨利又从阿迪达斯的老对手耐克挖来另一个人—原来负责耐克亚洲区供应链管理的罗恩?哈特菲尔(Ron Hartfeil)成为马克的下属、Gibson的供应链总经理。

  在进入阿迪达斯之前,马克曾在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做过财务和管理顾问,亨利希望他能来清一清公司的旧账。这位兴致勃勃的新总裁也是个吉他老手,在来到中国公司的第一天和下属们打招呼时,他用上了前东家的广告词“Impossible is nothing”。他的胃口和决心看上去和他的老板亨利一样大。

  2009年12月15日,亨利到上海和钢琴、吉他两组经销商分批见面。他和马克向众人展示了改革的意愿。“他们是来稳定军心的。”北京楠木秀琴行的CEO刘春阳猜测说—这次见面勘定了高端吉他的全球统一价格。

  这很可能意味着经销商今后生意更难做,但对Gibson公司来说却是好事一桩。Gibson中国演艺关系部经理陈加力表示,对经销商加强控制并分级管理可以让吉他经销商优胜劣汰,公司可以选出更符合自己标准的经销商网络。

  两个头儿还结伴去了趟东北。他们试图用两天的会议来解决两家钢琴厂在采购、生产以及人事整合中的麻烦。“中国是我们最大的机会。”马克记得亨利和自己第一次见面时说的这句话,他抵达营口时立即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你要知道,营口有个多么大的工厂,”他惊叹,“那简直是一座城!”他们已经决定将这个巨大钢琴工厂的一部分拿出来生产吉他。加上在青岛的两家吉他工厂,他们即将有三个吉他基地。

  马克打算借鉴阿迪达斯的经验,在上海开设吉他旗舰店—紧挨钢琴旗舰店旁边、也是公司新办公地址的楼下。他还不想给中国那些喜爱古典音乐的父母们太多冲击,但又希望他们的孩子知道Gibson吉他品牌,旗舰店也可以作为经销商学习的样板。

  没有比视频网站以及SNS社区网站更火的年轻人网络聚集地了。Gibson和优酷、开心达成协议,在这两个网站上建设自己的主页,发布相关视频—比如吉他教程,或者明星怀抱Gibson吉他的演出片段。

  马克还翻出了被搁浅的全国巡演计划。一年多前,Gibson曾把自家最炫的乐器搬上一辆巨大的卡车,打算在全国各大高校进行展示巡演,但卡车刚从上海开出就遭遇了奥运会的档期,到第二站西安就不得不停了下来,一车吉他和满腔的热情被默默拉回上海。现在马克打算派人去找些服装、饮料以及媒体的合作伙伴,把这辆车装扮装扮再开出去。

  明星营销的架势也随之拉开。2009年11月27日,Gibson在北京办了一场名为“Beijing Goes Wylde”的演出。金属吉他英雄Zakk Wylde在表演的同时,也带来多款全新的以他名字命名的Gibson和Epiphone吉他。

  是的,对于现场被吸引来的200多名摇滚乐迷来说,这个被誉为“当今乐坛最伟大摇滚吉他手”的男人的确让他们为之“goes wild”,一些金属乐迷甚至抱着吉他跨越了半个中国,就为了一个Zakk的签名:“他是金属之神,太男人了!”

  可这真的能吸引更多普通年轻人记住Gibson吗?2008年陈绮贞抱着她的第一把Gibson吉他发布了第五张独立单曲《失败者的飞翔》,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吉他的事。或许Gibson选错了人—赞助一场“超女”都会比找陈绮贞、当然更比Zakk Wylde有成效。

  马克和他的计划还在继续,他的圣诞都过得不太安稳。在这个被形容为“主动而有竞争性”的计划里,马克勾画了一个吉他生活方式的蓝图。他期待中国人像看待耐克或者阿迪达斯那样看Gibson—高端、时尚,可能最初还有一种小众的高级味道,然后渐渐让多数人接受。
发表于 2010-1-15 09: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发表于 2010-1-15 09:26:3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吉布森你放心
我保证:将来一定给我娃买一把flying V,不买钢琴
发表于 2010-1-15 09: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吉普深就是太贵了



爱~~~~


不是吉他贵,是我们收入太骚了
发表于 2010-1-15 0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的更猛烈一点吧
发表于 2010-1-15 09:46:20 | 显示全部楼层
G和F,哪一个先本地化生产中高端产品,哪一个就会赢。其他品牌也一样。不是买不起高端,是买不起美国生产的高端。我觉得F美豪这种琴,要是在中国生产,价格卖一半就能保证一样的利润。
发表于 2010-1-15 10:0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恐怕不容易

中国的国情和美国差太多了

要等80后这帮人有钱了,稳定了,整个文化市场起来了
才能带动乐器行业,不考虑大环境,想单独做起吉他起来,还是高端吉他,
没戏。别说一两万的吉他,一二十的CD现在有人买吗?
吉他这东西,也就是不能下载,再过一两百年,什么都虚拟了,大家都下载gibson
发表于 2010-1-15 11: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占个位,慢慢浏览。
发表于 2010-1-15 11:3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混得太惨了~~
发表于 2010-1-15 11: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吧~~~~~~~~~~!
发表于 2010-1-15 11: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on39gmx 于 2010-1-15 10:00 发表
中国的国情和美国差太多了

要等80后这帮人有钱了,稳定了,整个文化市场起来了
才能带动乐器行业,不考虑大环境,想单独做起吉他起来,还是高端吉他,
没戏。别说一两万的吉他,一二十的CD现在有人买吗?
吉他 ...



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就不要讨论了,中国五十年之内都不会赶上欧美的版权保护,以后有没有人做CD都难说了,对于中国的音乐家来说,这是莫大的悲哀,因为在**看来,文化已经先于经济被共产主义了。


还是看看GIBSON在中国怎么圈钱吧。
发表于 2010-1-15 12:05: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整体的音乐氛围都已大不如前了
发表于 2010-1-15 13: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lhs860425 的帖子

木头比成品琴更难运进来。。。。。。。。。。。。。。。。。。。。

可怜的周总。。。。。。。。。。。。。。。。。。。。。。。
发表于 2010-1-15 13: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Gibson铁托
发表于 2010-1-15 14: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美国代表的物品应该是 zippo 和雷朋    再就是悍马和哈雷    gibson还远没那个代表性
美国的军装都比gibsn有代表性
发表于 2010-1-15 14: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发表于 2010-1-15 14: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GIBSON吉他产品的销售没有看清中国的国情。这一点了解GIBSON吉他销售的人都这么说。

同样是绝大部分中国人买不起,且大多数人不了解也不会想买的东西,GIBSON应该好好学学harley-davidson在中国的营销,站在同样的位置上,harley-davidson以劣势的产品抢了BMW机车很多生意并稳固了自己的地盘,虽然没有他们在美国那么NB但是绝对是成功的。很不容易。
发表于 2010-1-15 14: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年后epi要全国统一提价 百分之三十,不知道又在搞什么。
发表于 2010-1-15 14: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fender又怎么样呢?
发表于 2010-1-15 14: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贴不能沉

我的观点是针对g老总的远大抱负,
他想把g从音乐圈推出去,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成为一种文化和潮流的象征

这短期内真的没戏

在音乐圈中现在G都是奢侈品,别说对于非专业人士了,没人说,我小孩想学吉他了,给他来把G,但这种情况在美国绝对有!中国人普遍就不会把钱花在文化上,这是症结
君不见一两百万的房子大家抢着买么? 一两万的琴?一两百的演唱会票?一二十的正版CD?
发表于 2010-1-15 15: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在友谊宾馆 旁边看到 大大的鲍德温(Baldwin)专营店LOGO  而Gibson就小小的贴在旁边
就觉得窝火~
发表于 2010-1-15 15: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ls的,你也在中关村么

呵呵,友谊宾馆,无数次经过了
gibson钢琴,感觉还真有点怪呢
发表于 2010-1-15 16: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gibson钢琴,是鲍德温钢琴,也是很有名的老牌子了。

可这真的能吸引更多普通年轻人记住Gibson吗?2008年陈绮贞抱着她的第一把Gibson吉他发布了第五张独立单曲《失败者的飞翔》,但实际上并没有多少人关注吉他的事。或许Gibson选错了人—赞助一场“超女”都会比找陈绮贞、当然更比Zakk Wylde有成效。

这一段写的大有问题:这个记者显然没注意到像GC这些用户,对于摇滚乐明星的推崇才是Gibson的重要客户。那些追流行歌星的,甚至超女等等,我怀疑他们本身玩不玩吉他,流行音乐很难造成持久的对吉他的热情,乐迷对歌星们的装扮和演唱才最关心,原因是流行音乐不依赖吉他,但是摇滚乐不同,摇滚乐天然就是吉他音乐(起码大部分是这样)。对我们来说,吉他才是最重要的。gibson应该把我们这一群吉他爱好者作为主要的推销对象,假如他们向那些“不依赖吉他”的流行音乐家和乐迷去推销,反响当然不大了。

[ 本帖最后由 boss6tg 于 2010-1-15 16:15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5 16: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3# boss6tg 的帖子

论坛这些人,不用zakk来,该买还是会买的,只要有钱。营销的目的是把本来不是自己客户的人变成自己的客户。。。。。。。。。

我倒是真不太相信换个老外能把生意做好。以达能和谷歌作为例子来说,一旦没有本土的领军人物,业务做的都是一塌糊涂。ebay和yahoo也是失败的典型,在全球做得好又怎么样,水土不服一样在中国生存不下去
发表于 2010-1-15 16:3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大厂最有效的广告就是找代言人,比如一把奶子找了joe,vai,paul gilbert,gibson找了slash等等,它的号召力是极大的。想想slash的潇洒风度激起了多少人想买大G!
但是gibson在中国要面临一个国情,就是中国的吉他音乐并不繁荣,(而Gibson价格又贵的要死。)这样,一方面吉他音乐不繁荣,吉他明星演出少之又少,另一方面仅有的爱好者多数负担不了它的高价格。

虽然流行音乐确实在中国有广大的歌迷,但是因为流行音乐跟吉他的关系不深,所以在国内找他们代言我觉得是没有什么促进作用的。

我觉得gibson还是应该找大牌吉他手代言,并且让他们多在中国演出。
发表于 2010-1-15 16: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eon39gmx 于 2010-1-15 14:46 发表
我的观点是针对g老总的远大抱负,
他想把g从音乐圈推出去,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成为一种文化和潮流的象征

这短期内真的没戏

在音乐圈中现在G都是奢侈品,别说对于非专业人士了,没人说,我小孩想学吉他了,给他来 ...

这么看我爸妈当年还是很开明的 我一说 就花三千给我买了把当时我们那小地方琴行里最好的IBANEZ  我家也不是什么有钱人
发表于 2010-1-15 16:3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忽然想起当年fender找一个叫常宽的代言fender的事情,我玩吉他十年,到现在都不知道常宽有什么业绩和作品,这个代言真失败。假如找李彤或者许巍,或者哪怕郭智勇,都好得多。(不过他们可能都代言了别的牌子)

[ 本帖最后由 boss6tg 于 2010-1-15 16:51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5 16:4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oulReaper 于 2010-1-15 16:22 发表
论坛这些人,不用zakk来,该买还是会买的,只要有钱。营销的目的是把本来不是自己客户的人变成自己的客户。。。。。。。。。

我倒是真不太相信换个老外能把生意做好。以达能和谷歌作为例子来说,一旦没有本土的领 ...


嗯,也许gibson能把李宇春或者曾亦可或者别的歌星的拥趸变成自己的客户,只要他们找这些明星代言gibson,既然有这种可能也不妨试一试。能多卖一把算一把,呵呵。最近我看见李宇春演出拿着一把奶子的白色7V,不知道是不是代言的,给没给代言费。

另外虽然zakk本人来不来中国可能关系不大,但是zakk用gibson吉他搞音乐这件事本身对gibson公司是很重要的,不是zakk自愿用gibson,而是gibson花钱请他宣传。说到底这还是代言人的作用,代言人一定要选对。

[ 本帖最后由 boss6tg 于 2010-1-15 17:03 编辑 ]
发表于 2010-1-15 17:48:02 | 显示全部楼层
估摸着gc想买的人很多,买得起的人可能占得比例就很小了,比如我,挣得不多,让我拿出一两万买个g回来,不现实,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呆儿说得对,我们收入少了
发表于 2010-1-15 18:3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起自己写的一个帖子了。

要是哪天挂GIBSON牌的(非下属)的琴在国内生产了,不知道有人会买吗?我一定买
发表于 2013-3-14 00: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辽宁营口的GIBSON工厂 名字叫鲍德温 在没被GIBSON收购以前 叫做东北钢琴厂。。

这厂里出的东西 根本就是垃圾。。。

木头基本都是千层板。。。

没有自己独立的生产型号。。。生产出的吉他也不是G的牌子  也不是E。。。

具体叫什么忘了。。。

每一个弹吉他的人 如果去过那工厂 看到过工人加工吉他的过程  你们死也不会买那里的吉他的。。。。
发表于 2013-3-14 09:5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楼 福杯满溢 的帖子

是不是Talent?
发表于 2013-3-14 10: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到了20L,才发现是挖坟的
发表于 2013-3-14 13:29: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后买了大约十把fender,但是只买过两支二手gibson,第一把全新的gibson直到今年才买到

我从十年前刚开始听摇滚乐的时候就喜欢gibson,特别喜欢

那又怎么样呢,一把vintage52一万多块钱,我要想买把同样级别的gibson起码要多花一倍的钱
发表于 2013-3-14 18: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呆儿 于 2010-1-15 09:34 发表
吉普深就是太贵了



爱~~~~


不是吉他贵,是我们收入太骚了


都不是,是某个SSHABII收的乐器进口税税太高了。

[ 本帖最后由 冰封大地 于 2013-3-14 18:5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15 11:52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