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1-28 10:26:41
|
显示全部楼层
Roger,写歌词绝对是最难的。现在中国旋律感好的人一找一大把,但是写歌词写得好的人几乎没有。为什么?因为21世纪的中国就是文化荒漠。不仅仅是流行音乐和摇滚,而是所有艺术领域包括诗歌,电影,小说,戏剧,美术,甚至严肃音乐,全都出不来好作品。缺少积淀,太急功近利,总想着怎么出名赚钱了,怎么能出好东西?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中国,英文的歌词比中文的好写的多。为什么?因为英文的歌词在中国没有几个人能评价,在大多数中国人听来就是一种充满异国情调的音节,而且似乎更容易让人进入英美摇滚的那种状态。但是如果仔细听,会发现连语法和表达都不对,怎么评价?
为什么流行歌曲和摇滚的中文歌词难?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一旦写了中文,那中间的肤浅,粗糙,俗套,和口水歌的性质很容易就给听众看出来。有的时候恐怕连写的人也觉得看不下去,干脆就不写了。
还是一个原因是历史原因。中文的流行歌曲的歌词与调子不一样。现在的流行歌曲和摇滚的调子都是欧美的东西(包括你写的这些歌曲和所长我自己写的东西都是)已经有一个现成的Paradigm,就是已经有了现成的范本和套路了,找个喜欢的专辑改改走向就搞定了。但是中国传统里是没有和这种调子适合的歌词的传统的。古代的诗词特别是词是用来唱的,但是那个传统在五四运动以后就基本中断了。新诗(就是白话诗,就是用和口语接近的语言写诗)从1920年代开始试验(就是郭沫若,徐志摩这些人),在整个20-30年代都一直很坎坷。在大陆到了文 革以后,新诗的实验传统才被顾城,北岛,海子,芒克这些先锋诗人延续了,但也只是80年代随着文化热昙花一现。到了90年代后期已经没有人在写了,以至于到了今天“诗人”已经变成了骂人话。80-90年代的某些让人觉得歌词还有点意思的摇滚作品比如崔健和张楚之类其实是属于先锋诗歌的传统的。但是这种探索已经随着中国的摇滚乐一起衰落了。前两天还看到老家伙如季羡林,小年轻如韩寒都觉得白话诗(新诗)是没有必要存在的,或者就是笑话。大概他们觉得歌词更是雕虫小技,不值一提,这些都是极端的例子。
我要说的就是,中文的歌词,在广义上作为新诗歌的一种,在中国传统诗歌被截断后,在整个20世纪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范式。换句话说,就是其实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写才是好的。如果仔细想想,自从有中文流行歌曲以来,哪一个汉语歌词作者是大家都觉得真的写得非常好的?
真的,谁要是真的汉语歌词写得牛逼了,按英文的说法就是path-breaking的工作了。
你的旋律很好听,听了忍不住写一些感慨。这些完全是tangent comments。勿要怪罪。
[ 本帖最后由 wwyang 于 2010-1-28 10:3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