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0-5-3 04:2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1922年3月5日-1975年11月2日),意大利作家、诗人、后新现实主义时代导演。他的父亲是一名狂热的法西斯军官,母亲是一位墨索里尼的反对者,而他自己则一直坚称是马克思主义者。
帕索里尼曾参加意大利**,1949年被意共以同性恋为由将其开除。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应征入伍,后担任中学教师。1950年代初任教于罗马一所贫民窟学校,接触到社会最阴暗的一面,这对他的人生观以及以后的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反映罗马贫民生活的小说《生活的年轻人》、《激动的生活》,也曾创作剧本,贝尔托鲁奇的处女作《死神》就是特意请他写的。1950年代末他写了诗集《葛兰西之烬》以及小说《暴力人生》使其位居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列。之后他把主要精力投放在电影事业上,先后拍摄了如《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爱与愤怒》、《十日谈》及《萨罗》(又名《索多玛120天》)等电影。
他在《萨罗》公开上映前不久,在罗马被人痛殴之后再以其轿车残忍地辗毙。
帕索里尼,父亲是一名法西斯军官,母亲是一位反墨索里尼的敏感的农村妇女.
他是战后艺术界员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意大利**在1949年以同性恋为由将他开除;他景仰神圣和主,但他14岁就放弃了天主教信仰并一生与教会公开对抗;以无产阶级左摄自居的他在6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中站到了警方一边反对学生革命;他批评电视开创了一个享乐主义的时代,但是他在影片《定理》和《天方夜谭》中公开蓄意地表现色情;他的影片《软奶酪》因渎神而给他带来了四个月的监禁;而两年之后,他又以《马太福音》一片获天主教电影大奖;这位被称为“文质彬彬、具有深厚美学修养”、反对野蛮暴力的诗人、小说家却拍摄了据色情作家、臭名昭著的萨德侯爵的小说改编的影片《萨罗》(索多玛120天),在银幕上展现了肮脏、血腥、不堪入目的场面(这部帕索里尼绝笔之作在所有国家均被禁映);直到生命完结的前一天,他还在为同性恋者的平等地位而疾呼,而他却固执地视堕胎为法西斯主义行为…
1975年11月2日,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PierPaoloPasolini)伤痕累累的尸体在罗马郊外的海滨被人发现。他的生命结束于一次夜晚的寻欢,结束在一名17岁男妓的乱棒下。他的死留下诸多疑点,迄今仍是神秘的谜团,有人猜测这是有计划的政治暗杀,有人哀叹这是一场艺术的殉难,文化的仪式。帕索里尼曾希望自己的尸体上混合着白色的精液与殷红的鲜血,竟然一语成谶。而此时,距离他完成电影《萨罗:索多玛120天》(以下称《萨罗》)仅仅数周,那部渗透着彻骨绝望的冰冷影片,似乎是他给世界留下的黑色遗嘱,这巧合中传递的死亡讯息令人毛骨悚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