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FENGXIAYE

愚弄听众100年!音响界的十大谎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23 04: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至于说数字的信号连续性,不是目前做不到的问题,是永远也做不到,但我也说了,这不是问题。
发表于 2010-8-23 05: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楼主这篇文章很有颠覆性啊
发表于 2010-8-23 10: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不同器材的影响肯定有的,我觉得好东西经历若干十年,全球那么多耳朵也不都是傻的,好的就是好的。
发表于 2010-8-23 10: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em13]
发表于 2010-8-23 13: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说十年前中国没有大师级的设备
那么现在中国就是没有大师级的理念
以后将会没有大师级的灵魂

  冯小刚也说了 中国没有大师
发表于 2010-8-23 14: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本身就是个谎言,我们听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
发表于 2010-8-23 14:3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李钊 的帖子

晕,人家说的电子管和晶体管音箱是在放音乐,那是保真的,你的外东西是失真,不是一回事。
发表于 2010-8-23 15: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胜子哥对音响也很了解啊~~支持!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但是我绝对不认为越贵就越好。要相信科学,用科学去看待问题。0和1不管你怎么复制声音都不会改变,就算是翻版的翻版声音都是一样的!这个模拟就做不到。相反,都是母带回放的话,当时是模拟的听感更好一些!所以,如果是穷人听翻版的话,那当然是数码的好了!
音响也好吉他音箱也好,其实最终出来的音色是一个系统,任何一个步骤对最终的声音都是有影响的。完全按照木桶原理!还有就是我们不能把几元钱的吉他线去跟几十元的比,但几千元和几万元的差别差距有多大?有没有必要?盲测能否判断出来?这就要看你的钱包了!LZ用怪兽线去和那根天价线比,也不算过分吧?在这个层次上面LZ这十条是正确的!不能用最差的垃圾,但也没必要去追求所谓的发烧!
发表于 2010-8-23 16: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胜子 的帖子

我觉得胜子版主说得比较有道理。

数字的信号不连续是绝对的,但是不是问题。

举个例子吧。现在听的大师的音色很多都是mp3,cd来的,这些都是不连续的数字信号,总不可能都是rp50声音吧?

那些天天说音色的总不可能天天听大师现场的音色吧?而且耳朵还在人家喇叭12点方向徘徊?
发表于 2010-8-23 16: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了。。。。但是我不完全相信。。。。
发表于 2010-8-24 00: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盲听,再说一个关于小提琴的例子。

“斯特拉迪瓦里”是世界上公认最棒的古董手工小提琴,现存每一把琴价格随便都超过一千万美金,每一个小提琴演奏家都趋之若鹜,以能拥有其中一把,乃至能演奏上一回为最大的幸福。曾经有一个电视节目专门讲述了斯特拉迪瓦里小提琴,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盲听,用了包括斯特拉迪瓦里在内的大约五把小提琴,听者包括小提琴演奏家、音乐杂志编辑、资深乐迷等人,结果每个人认为最好听的一把琴答案并不一致,而且没有任何一个人认为“斯特拉迪瓦里”的声音是最棒的。
发表于 2010-8-25 11: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25 11: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此种帖子
言辞犀利,并且先占领一个“公允”的位置
实则偏颇太多
音箱线虽然7000美金的较为夸张
但若说合格音箱线跟一个衣架抻开了差不多
想必大多数因为负责任而连所谓国产优质音箱线都不购买的普通用户都不认同
发表于 2010-8-25 12: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HIFI本身就是吹出来的,都是有钱人面子的象征
发表于 2010-8-25 13:0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吧!
发表于 2010-8-25 18: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管是HI-FI界还是吉他音箱,单从声学角度说(排除电源内阻 滤波电容的电量储备 输出变压器的倒角效应),我个人就觉得晶体管和电子管的放大过程就有很大的区别。
当然,从电学角度讲,同样的一级放大器,用1KHZ的正弦波做输入信号,在THD相同的情况下,没有人能盲听出电子管和晶体管的区别,就好像两个杂技演员,叫他们从左手抛一个球到右手,运动轨迹是一样的。但是大家别忘了,不管是听唱片还是弹吉他,放大级都是同时接受了一大片各种频率的波形集合的,在那种情况下,晶体管和电子管的反应就不可能会完全一样了。在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因为是以半导体为电流运动介质的,所以晶体管中的电流运动是靠制作晶体管的半导体材料中的空穴和电子不停地置换实现的;而用真空作为电流运动介质的电子管,它的电流运动是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在真空中由阴极飞向阳极来实现的。这两种实现电流运动的方式就算从物理学角度讲,也应该产生不一样的(或者说有区别的)结果吧?
另外说电子管过气了,效率低了,我就非常不敢苟同。效率和欣赏不是一回事情,我个人也认为完全不能用函数曲线来把这两者联系在一起。效率高有用吗?吃方便面效率高,为什么大家不都顿顿吃方便面呢?还非得费钱费力费时的做各种菜吃?
数码有它的优势,在实现高度精准密集的控制的时候,就比模拟的要好得多。但是用来模拟电子管音色的话,呵呵…………怎么说呢?还得举个例子。一幅《清明上河图》真迹5万和印刷品5块,就算完全的一模一样,价格也都差1万倍了,如果叫大家挑的话,估计少有人挑印刷品,至于为什么,那可能就要用心理学或者别的什么科学来解释了。
晶体管有它的好处,用晶体管做模拟开关,速度比电子管快得多。而且发烧界也承认,要是做真正的“高保真”音响的话,还是晶体管的比较适合。但是我们不是专业的录音师,我们要的是经过润色后的比较顺耳的声音。也打个比方,我们一般人会缅怀那些可敬的人,会去瞻仰他的遗容,但是不会也不想去关心他的身体组织如何腐烂。所以大部分时候,高保真是用来研究而非欣赏的。
发表于 2010-8-25 18: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上河图 你出500亿 国家都不会卖的 。。。无价
发表于 2010-8-25 23:34: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楠楠说的没有错,的确是无价之宝。
我只是举个例子嘛,因为我不知道谁的真迹会卖5万。
也许我应该说“某个名人的真迹卖5万,而它的印刷品才5块”就比较严谨了吧,嘿嘿…………
发表于 2010-8-26 00: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总是要拿自己无法体验的事情去道听途说呢
盲法测试最大的漏洞就是欣赏水平,如此专业到发烧级别的器材测试你得让什么人来盲测?
至少我是分不清戴玉强和帕瓦罗蒂谁唱的好

本来玩乐器或听音乐讲的就是自我享受的东西
难道几百平米去个厨房得走个几十米回个房睡觉得上楼的别墅会比廉租房更实用,简直就是惊天大骗局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5 08:03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