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928|回复: 87

[古典吉他教学] 钢琴、吉他等乐器手指技巧练习法的新突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3 14:5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钢琴、吉他等乐器手指技巧练习法的新突破

Abada张宏兵

我20多年来的目标之一是,寻找一种练习手指技巧的方法----我设想的要求是:这个方法必须能简洁、完整地解决纯粹手指技巧问题,包括各指独立性、灵活性、跨度和速度,而且能用尽可能短的时间解决。

(尝试在钢琴上或桌面上,做相邻手指的交替即“颤音”尝试。通常食指与中指能快速、均匀地交替,而中指与无名指很难达到食指与中指那样的快速均匀,小指与无名指交替也很难。在上述手指中,若有两个手指保持按下受束缚的状态,则另外两个相邻手指的交替自由度就更是难点了。实际上这都是要解决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指机能问题。但上述方法只是一个机能检查方法,而若直接那样练习,肯定是难达目的的。)

(又如,检查你吉他左手的一项机能如何,看你无名指按住1弦的1品即F音,小指按住6弦的3品即G音,并让2、3弦保持空弦状态,尝试用右手弹出一个四声部的G7和弦)

也许促使我我追求这个目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我对物理学的爱好和理解,使我知道物理学家总想寻求最少的原理、公式,以精确解释宇宙中尽可能多的现象,而且物理学家们获得了不断的成功。同样,我也相信存在一些简单的手指公式,可以简洁地解决演奏时的手指机能问题。二是我的爱好广泛,没有时间按传统方式靠常年累月地弹大量的练习曲来练习手指技巧,所以需要一个短时间解决和保持手指技巧的可靠方案。

通过不断的亲自尝试、教学实践以及文献阅读,我坚信最近我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的钢琴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就能登台准确流畅地演奏巴赫的平均律赋格曲、贝多芬的奏鸣曲了,根本就不用练什么车尔尼练习曲。

还是直奔主题。我经过多年的探索,最终还是发现回到了当年我与吉他界著名教授陈志先生合作发表的一片文章,刊登在1989年的一期《音乐周报》上。这篇文章写的是空手的3个手指动作,能尽力做到这三个动作,演奏时手指的机能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当时陈志老师专门找画家照着我的手画了插图。按现在的成熟的观点看,这套空手动作公式仅仅还差一个动作,即还应当加入将其中第二张图中的无名指再伸出去的动作。这样手指问题就解决了。

在陈志老师和一些来华的演奏大师看来,当时我的左手问题就基本解决,而我一直是右手有问题,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也还是右手的基本机能问题。轮指和快速琶音或音阶当然可以立刻检验出右手机能,当时我按传统方法每天练习几个小时还是会有不错的效果,但我觉得这样练琴太浪费时间,而且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左手并不需要这么长的练习时间。

我如果想到:仅仅按照我与陈志老师合作发表在《音乐周报》的练习方法,右手进行完全同样的练习,就可以了。但是,我却长时间地犯了错误,偏偏以为吉他演奏中右手并不需要左手那种劈叉式的怪动作,因此也不需要那种练习。我以为左手是因为按弦需要力量,所以练出了指力,而右手弹奏很难练出指力,所以机能难以练习。 但现在看来这是错误的理解,因为许多儿童根本没有什么指力,而一样快速流畅地弹奏。

后来练习钢琴时,我才觉得左右手应该有完全对称的练法。而那时我已忘记了我在《音乐周报》上的那篇文章的练法及其重要性。当我一年前想起来那篇文章和练法时,距离我本文开头所说的目标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回头想来其实也很简单,我只要用练习左手的方法同样练习右手,那么一样可以解决右手的机能问题,这不但对钢琴演奏是重要的,对吉他演奏(快速均匀的轮指琶音)也一样重要。

感兴趣的人到图书馆找到那篇文章吧。其中的理论,甚至其中每一句话,至今看来仍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即使熟知当今流行的《跳动的尼龙(美)》这样的经典吉他视频和书籍,也仍然可以这么说。

按照我的这个理论与实践,开始练习钢琴或古典吉他的最佳年龄是5岁以下。超过10岁就要吃苦了。就像劈叉,如果2、3岁就开始练习,很容易劈下去,只需要注意保持,不用吃多大苦,长大了也一样能劈叉。 而成年人开始练习劈叉,不是不行(网上有几十岁的人练习劈叉成功的),但要吃很多苦。
发表于 2011-3-3 16: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是哪一篇哪,楼主给个较具体的出处,八九年音乐周报难找啊
发表于 2011-3-3 16: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期待具体的方法。。。
发表于 2011-3-3 16: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发表于 2011-3-3 17: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疯狂的练习练习曲就是最好的方法
发表于 2011-3-3 18: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有何意义?除了告诉读者你和陈志很熟,没读出其他信息..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18: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89年《音乐周报》历史性插图文章扫描如附件。

注意这是静力训练,只要力图做到,坚持半分钟即可。

看第一行图,头两张就是食指的机能:一般人天生就可将食指同时做到以下三个要求:

1、独立弯曲(使指尖摸到指根关节线),

2、大关节朝手背方向尽量高抬;

3、侧分,即食指远离中指。

手指机能练习的基本原理就是:食指能按照上述三个要求做到这个动作,其他手指也要一样做到。

首先,检查你的小指。把小指当做食指、无名指当做中指,按上述公式要求做。就是图中上行最右和下行左边的小指机能图。

中间的两张图,是中指与无名指一起练习弯曲、高抬与分开的。 在这个练习的基础上,还要增加单独中指弯曲、同时大关节向手背高抬、同时离开无名指而其他手指并拢的动作。

其中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文中已说得很清楚了。

钢琴手还要补充大拇指练习,方法和原理一模一样。

流行的钢琴教学强调高抬指弹奏练习。 根据我的理论,高抬指必须空手练习,而在弹琴时,要养成动作节省的好习惯,用尽量小的手指动作去弹奏。

我的理论中很强调手的柔韧性练习,柔韧性也是所谓“童子功”的关键。
每个手指的大关节都应能与手背垂直。柔韧性好就仿佛为手指关节上了润滑油,只要很小的力气就能使手指快速运动。

abada张宏兵

abada张宏兵
发表于 2011-3-3 18:4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了,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19: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独立高抬指吉他和弦例图:
高抬指和弦.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3-3 19: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图不限于用来检查左手机能。把吉他左右反过来抱,同样可用来检查右手是否能做到,右手各指向手背的高抬的柔韧性和肌肉控制能力如何。

当然,重要的是能空手即可做到这个和弦,在按到弦以前,空手已经做到了,只需轻轻放在弦上即可。 重要的是空手能做到,要求手指的柔韧性和控制能力。
发表于 2011-3-3 20: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3-3 22:36:18 | 显示全部楼层
试了试,只有食指可以勉强做到,果然很有难度。。。
发表于 2011-3-4 09: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手指的大关节都应能与手背垂直。
-------------------------------------------------------

反关节垂直?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0: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seanhoo 的帖子

对。

高抬指在钢琴练习中也很重要。柔韧性好可以降低抬起的阻力。练习本文的推荐动作可以增强独立抬起的肌肉控制力。

练习要领就是:掌关节(即大关节)尽量倒弯,同时中小关节尽量正弯。

实际演奏时,除非必要,掌关节尽量不要倒弯,但是空手练习时是必要的,如此才可锻炼抬起的柔韧性和独立肌肉控制力。

《跳动的尼龙》里说,有些人弹奏音阶很快,是因为左右手抬起的控制力强。

弹任何曲子都可以锻炼手指按下的力量,所以关键就是空手练习(独立)抬起的控制力。而高抬指是高效的方案。

[ 本帖最后由 abada 于 2011-3-4 10:32 编辑 ]
发表于 2011-3-4 12: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2: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上照片

手指操.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2: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照片可以看出,其他手指咋一看就像是食指。力图使其他手指获得食指一样的机能。
 楼主| 发表于 2011-3-4 1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名指
无名指手指操.jpg
发表于 2011-3-4 14: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弯道超越,秘籍啊秘籍!
发表于 2011-3-4 15:41:0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
发表于 2011-3-4 17: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收藏一下、
发表于 2011-3-4 17: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來就看到這武林瑰寶  易筋經   謝謝張老師無私的提供和詳盡的說明!
发表于 2011-3-4 18: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胳膊老腿,真給力 ,太具有挑战性了!乖乖,厉害!
发表于 2011-3-4 18: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 我正在试 谢谢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11-3-5 04: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难以解释的现象现在容易解释了:

搜索一下“吉他 左手难还是右手难”,网上的普遍回答是“右手难”,但实际上左手动作更复杂,为什么练吉他到一定程度普遍觉得右手反而难练呢?

现在看来原因就是:吉他的左手,由于需要演奏横跨六根弦的和弦,手指往往不经意地得到了大关节独立高抬的锻炼;而右手却恰恰难以得到这种锻炼。《跳动的尼龙》提出的方案是必练右手相邻手指反向扫弦,差不多也是着重练习手指抬起的肌肉群。而实际上,用本文推荐的手指操会安静地使右手得到高抬指练习,更绿色环保。


youtube上的见证:

钢琴大师霍洛维茨 的小指 不经意就会出现我指出的小指必须能做到的那个高抬动作,见卡门幻想曲1:04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nla_5zrHAE
且被网友热评。所以这是霍洛维茨的手之所以成为霍洛维茨的手的一个必要条件。

四或五岁的孩子,弹奏时无名指不经意可以抬的极高,出现我所叙述的规定动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_WBdb4Hu_Y
发表于 2011-3-5 04: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

这简直就是秘籍啊~哈哈!在民谣吉他和电吉他上练习一样受益匪浅!
发表于 2011-3-5 08: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弯道超越,武林秘籍。金刚经、易筋经、降龙十八掌、灵犀一指......最重要的是,俺家女儿正好4岁...........这个秘籍实在及时了。自己练习的同时看看能不能把家中那个小的也哄来一起练。
感谢,太感谢了!
发表于 2011-3-5 14: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信这样的练习应该可以解决我多年以来的问题
发表于 2011-3-6 11: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分享,我练一练看看效果怎样
发表于 2011-3-6 13: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赶紧练习下看看~
发表于 2011-3-6 15: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方法太好了,更值得佩服的是创新精神~为我们后来者省下了不少的时间,我已经26岁了,现在做这些动作很吃力,特别是三指按一品一弦,四指按三品六弦,现在看来好像没希望了。。。无名指的机能丧失很多~想请问下老师,如果反复跟这这套动作做,基本在几年中能回复手指机能?
发表于 2011-3-6 17: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钢琴、吉他等乐器手指技巧练习法的新突破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7:5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1# soull 的帖子

那个和弦就是用来检查无名指(相对于小指)的高抬机能的。主要就应照片中无名指的练法练。等空手柔韧性和抬起控制力足够了,就自然可以独立地卷曲并高抬无名指,按和弦放上去即可。

成年人应隔天练习20分钟,劳逸结合,估计半年左右机能见效,1年多能使机能稳定下来。然后保持起来就容易了。
随着练习年限的增加,需要“热身”的时间会越来越短,手指稍微活动一下就可使机能发挥出来。
 楼主| 发表于 2011-3-6 18: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右手也一样练习(包括拇指卷曲高抬)。右手各指机能、控制力练好了,轮指想做到快速均匀就没有问题了!
发表于 2011-3-6 19: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3-6 20: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琴功密籍啊。
发表于 2011-3-6 20: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3# abada 的帖子

谢谢老师解答,受益良多
发表于 2011-3-6 21:33: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动作 我右手可以做到
但左手完全不行啊 可怜
发表于 2011-3-6 23: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1-3-6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大赞同张老师的说法。即:这个方法可以彻底解决手指一切机能问题。
弹吉他手指最总要的是独立性而不是柔韧性。这是常识。看看同样学琴的,许多小孩一双小手比成年人速度快多了。
我的看法是,柔韧性是独立性和灵活性,以及速度的基础。但绝不能替代。控制手指速度和独立性的关键是什么,当然是神经,非肌肉,更非韧带。而神经系统的架构取决于遗传(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天生速度快,动作协调的原因),而反射弧的建立来自于大量后天的练习(这就是为什么每天的练习不可替代原因)。
我还要补充一点。食指和中指交替,远比无名指和小指交替快。这并不是楼主说的韧带宽,窄问题,根本原因是人食指,中指是日常生活中用得做多的手指。用进废退。上帝就是这样设计手的。
张老师提供的这个练习,我认为就是个扩张练习。
如果一个人神经反应慢如牛,韧带拉的比万里长城长又有什么用。

[ 本帖最后由 jiangyou 于 2011-3-6 23:2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2 16: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