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吉他中國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63|回复: 64

!!压电琴桥Floyd Rose实验版DIY共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9 12:4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压电琴桥原理及草图等DIY内容,请查阅http://bbs.guitarschina.com/viewthread.php?tid=1356987&page=5“暴力贴”。
本帖图示:德国原产琴桥、配件替换对比、配件核心、接线及整体上琴测试。
欢迎交流!版权所有,请勿商用!

谢谢观看!
特写.jpg 德国fr桥.jpg 德国fr桥1.jpg 德国fr桥1 (1).jpg 德国fr桥1 (2).jpg 德国fr桥1 (3).jpg 德国fr桥 (1).jpg 德国fr桥 (2).jpg 德国fr桥 (3).jpg 德国fr桥 (4).jpg 德国fr桥 (5).jpg 刀口设计.jpg
fr样品.jpg fr样品 (1).jpg fr样品 (2).jpg 核心.jpg 核心 (1).jpg 核心 (2).jpg 核心对比.jpg 核心对比 (1).jpg 核心对比 (2).jpg 核心对比 (3).jpg 配件对比.jpg 配件对比 (1).jpg 配件对比 (2).jpg 配件核心.jpg 配件核心 (1).jpg 配件替换对比.jpg 配件组装.jpg 配件组装 (1).jpg 配件组装 (2).jpg 配件组装 (3).jpg 配件组装 (4).jpg 配件组装 (5).jpg 配件组装 (6).jpg 配件组装 (7).jpg 配件组装 (8).jpg 接线柱.jpg 接线柱 (2).jpg 接线柱对比.jpg 接线柱对比 (1).jpg 接线柱对比 (2).jpg 待接线.jpg 待接线 (1).jpg 琴上试装.jpg 琴上试装 (1).jpg 琴上试装 (2).jpg 琴上试装 (3).jpg 琴上试装 (4).jpg 琴上试装 (5).jpg 琴上试装 (6).jpg 上桥测试.jpg 上桥测试 (1).jpg 上桥测试 (2).jpg 工作台.jpg 工作台1.jpg 工作台 (1).jpg 快递前.jpg 快递前 (1).jpg 快递前 (2).jpg
顺便发一张待发出“免费压电琴桥体验计划”之压电琴桥"黑金TELE.."倩照!具体体验方法联系笔者。
体验琴tele.jpg

[ 本帖最后由 weililong 于 2012-6-9 13:16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6-9 12: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楼 magnet0468 的帖子

吉他中国抖音
 楼主| 发表于 2012-6-9 14: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摇动试听测试

GC视频号
试听是测试fr摇动中压电音色的变化。。效果还可以吧?弹的啥您就忽略吧!哈哈,主要听个动静儿。。。
您听听留下宝贵意见。谢谢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Dg4xZUYNw/ 压电单独工作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Vsb5UdPw2s/压电+琴颈
发表于 2012-6-9 14:5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楼主 想问一下就是能不能在一些穿体+固定琴桥的琴上 在穿体的穿孔上加装拾音装置?
 楼主| 发表于 2012-6-9 15: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楼 kyb4g9551 的帖子

您的想法,我大致理解(简化diy操作和难易度)。但您是否考虑到,琴弦拾取的震动来自琴弦的有效弦长的点上?如您的添加压电拾音,那势必拾取的就不是那些特定点的震动,达不到分体压电的效果。具体效果类似整体一根压电拾音器拾取的震动,扩音后的效果浑浊缺少那种清晰感。哈。。我这样说您能理解吗?
另外说到,压电箱琴模拟效果,源自箱琴的琴桥,这其中就有传统的一根压电条压在整个琴桥下(普及的产品),另有分别拾取每根弦震动的电箱琴,这在很多所谓高端一些琴上见到!哈,其实就是分别拾取的压电核心!如果其普及了,那笔者diy的过程就大大简单化了!
谢谢关注,欢迎讨论交流!


[ 本帖最后由 weililong 于 2012-6-9 15:57 编辑 ]
发表于 2012-6-9 15:3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有新成果~ 得顶
 楼主| 发表于 2012-6-9 15: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楼 hlzdnh 的帖子

是最新改进与美化!
谢谢!
发表于 2012-6-9 15:42:11 | 显示全部楼层
[em21]
 楼主| 发表于 2012-6-9 15: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楼 antonfung 的帖子

谢谢“兄弟”的关注!
发表于 2012-6-9 16: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嗯 这个方法我是看到一把warrior的琴上这样做的 应该是在穿体空上安装的拾音
QQ截图20120609150823.jpg
发表于 2012-6-9 17:3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一看标题就是你
发表于 2012-6-9 18:0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6-9 21:0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真漂亮!

“免费压电琴桥体验计划”之压电琴桥"   这个是咋玩?
发表于 2012-6-9 21: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完美至极  限定后看
发表于 2012-6-9 22: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挺复杂的,主要是精度要掌握好,我是做不来咯。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01: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楼 kyb4g9551 的帖子

真的很欣慰!
您提供的参考图我只看到一部分。如果是琴体表面(通常穿体上弦)图示,那么弦将通过下一点是哪里?一定是弦码!也就是我理解的有效弦长的特定点,这一特定点要么在琴桥的弦码上,要么在琴枕上。这两个特定点拾取的弦的震动,是压电最理想的音效。但很明显琴枕的一点不可取了,除非永远弹奏空弦。
那么,您提供的(我不知其设计是否采取其他辅助拾音)图示,我理解是有效弦长的“点外”震动。这样的点拾取到的震动,一定与笔者理解的“特定点”有很大差异!这样的肯定说法,笔者是有过实践的:笔者在固定琴桥类别直接挂弦的位置测试过压电拾音,已经很接近您图示的拾音位置(甚至更优),但拾音效果不满意!不满意其一:拾取的震动已经很微弱!不利于输出及扩音等效果的实现。其二:拾取震动的点是“特定点”以外琴弦延伸20mm左右的点的震动,且这一点带动整体琴桥共振。这样的音色同样是“浑浊”或不“清晰”的。
这一论点,包括对压电琴及压电配件的参考及研发之体验。目前能认知的至少两类:一类是压电与配件外壳一体固化,对配件外壳任何一点产生震动,都会拾取!另一类为压弦点施压,只对施压点上的震动敏感拾取(其他方向的震动拾取不明显或微弱)。这就是笔者所理解的,拾取震动的特定点区别。
哈,说这么多。都是我目前diy经历所积累和理解。。。。
欢迎继续交流..非常感激您的关注与交流!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01:17: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楼 湛江杀人王 的帖子

回杀版,已经就不成熟的“免费体验计划”发站内消息了。。请杀版斟酌。

一并回复楼上各位朋友的关注!谢谢!
发表于 2012-6-10 09:45: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回复指点 虽然部分内容只能略懂一二 但还是非常非常感谢
Warrior Custom Shop_2.jpg
Warrior Custom Shop_1.jpg
那把琴的原图为这两张 以楼主的意思 是否它的琴桥上也加装了拾音装置呢? 那么在穿孔上那里是作以何用的呢?
我在考虑电箱琴的piezo那种工作方式能不能应用于电吉他呢? 也是说电吉他没有回音箱对于琴体拾取震动太小了呢?那么空心和半空心的爵士琴呢? 我一直喜欢爵士琴的原音 不知能不能运用电箱琴的piezo使得他的原声发挥出来有一种电箱琴的效果 或者那种电箱琴的音孔拾音器能否做到呢?(在我想办法把音孔拾音器固定在正确的位置)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13: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楼 kyb4g9551 的帖子

哈!好漂亮的琴!
首先,我现在可以确定,这琴的压电拾音器就是在琴码上!(图片隐约看到了,估计也是fishiman的压电),那穿孔位置的设计,与压电无关,那里的设计可能是对琴弦的引导设计比如润滑等材质,减少琴弦在那里的摩擦。
您希望的电琴应用压电,其实就是两大类:一类实体琴,就压电而言只能拾取琴桥震动,其他地方震动就很难选择。也曾有过在琴颈附近附着一些压电的点,但震动拾取很微弱!已经没有意义。 第二类就是空心与半空心的jazz吉他之类的电吉他,就完全可以应用电箱琴的一套拾音系统了。其一在琴桥更换压电拾音器琴桥,另外在音孔位置或琴的空腔内加入mic类的空气拾音。那效果与电箱相当接近!区别就在于琴体共振效果是箱琴与电吉他本身木材规格比如(薄厚、材质、琴体结构)等等区别所致。笔者一把jazz半空琴做过类似测试,但考虑到jazz琴自带super58 琴颈拾音器的音色就是很经典的jazz音色了。所以取消了压电及mic之类的拾音改装。
另外,压电琴桥的模拟效果,其实目前已经理解为电吉他(实体琴或半空琴等)特有的压电音色,尤其是琴桥压电拾音与琴颈位置的混合音色。电箱琴由其空腔结构产生的共鸣音色,只靠压电琴桥是无法替代的。但压电琴桥与琴颈拾音器的混合音色,在电箱琴上确很容易实现。就如您的设想,jazz电吉他的琴体结构很接近箱琴!应用压电的条件大大优与实体电吉他!

哈,交流很愉快!谢谢关注!

[ 本帖最后由 weililong 于 2012-6-10 13:35 编辑 ]
发表于 2012-6-10 15: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楼 weililong 的帖子

多谢指点 看来我要去定一把有piezo的爵士琴了 哈哈 我太喜欢那个独特的音色了
另请教一下放在音孔上的木琴拾音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属于Mic还是像电吉他一样的磁柱拾音呢?
发表于 2012-6-10 15: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16:5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楼 kyb4g9551 的帖子

谈不上指点,我们交流互益!
对于木琴用的音孔拾音,目前两类:一类就是电磁拾取琴弦震动,普及的是单块磁体单线圈。另有分立磁铁分线圈,比如3分的,当然6分最讲究了!目前市场成品还没见到,哈,等我开发吧!哈哈,玩笑了。另一类就是mic空气拾音。很多时候是同时配合压电桥+音孔拾音器+mic空气拾音,这样尽可能获取更接近非电声乐器的声效!此类实践与追求一直没有停止,各大产品名牌时有新产品推出!
一并感谢楼上朋友的支持!谢谢!



[ 本帖最后由 weililong 于 2012-6-10 17:00 编辑 ]
发表于 2012-6-10 18:3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

恭喜 卫大哥  实验成功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21: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楼 刘彦鹏 的帖子

谢谢!你的琴进展如何了?没消息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01: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双摇的试试!可以有!

[ 本帖最后由 weililong 于 2012-6-14 01:21 编辑 ]
发表于 2012-6-14 01: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5: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楼 butiger 的帖子

有后台的妖精!哈哈
多谢关注!
发表于 2012-6-14 21: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一般人那 ! 太有才了
发表于 2012-6-14 22: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精致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03: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楼 wxjlt 的帖子

一并回29楼的朋友,过奖了!
多谢关注!

[ 本帖最后由 weililong 于 2012-6-16 03:10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2-6-23 02:2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共享有哪个步骤不明的?笔者手把手教你!
发表于 2012-7-3 14: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厉害,牛X
 楼主| 发表于 2012-7-6 03: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试验阶段,纯手工有很大局限!不牛x!哈哈!
多谢关注!
发表于 2012-8-8 11: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9 02:5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楼 无产阶级工人 的帖子

这个是FR版本压电之一,哈,所谓实验版本就是对那些各种进口的FR琴桥硬度的逃避!(金属加工巨累!)故以常见的配件替换。。。
新的设计与版本近期将共享于GC!.............敬请期待!

多谢您的关注!


发表于 2012-8-19 22: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LZ哥们我说句话你别不爱听哦   我觉得 这琴桥上这琴上白瞎了!!!
发表于 2012-8-20 00: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顶起
 楼主| 发表于 2012-8-20 01: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8楼 METALBIN512 的帖子

多谢关注!期待您的金属大作!

一并回37楼的朋友。。首先感谢您的关注!哈,眼神不错啊!?这琴桥是朋友的!在780身上试试效果啊。。。话说,韩产的780真有那么“瞎”吗?。。这琴可是俺的宝啊!。哈哈
发表于 2012-8-31 15: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在琴桥上打孔用的是什么设备,如何保证精度呢? 谢谢 ~
 楼主| 发表于 2012-9-1 04:4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楼 :しǒgiC 的帖子

应该用精度高的台钻、铣床!哈。。这个实验版本的用的是国产的配件,金属很软,用的低速手持慢慢的,几乎是磨!为了尽量精度,否则高速的很容易就废了!
一般这样的加工精度要求好的工具!其实对于台钻的要求,也就是主轴的摆动范围有要求。。。可惜一般的电钻。。。摆动的大就无法控制精度了。

还有就是钻头的硬度,比如帖内的“真正的德国青”--德产FR琴桥,一般钻头可干不动她!直接打滑了。。。

谢谢关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4-6-2 06: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