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他中国新网址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楼主: 12356

有没有改进吉他谱的办法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5-2-22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微信公众号
是巴赫的鲁特琴组曲第一号---布雷舞曲.
我今年要恶补曲目课.所以对自己喜欢听的小曲先弹下来.
巴赫的这首布雷舞曲我是先过一遍.然后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弹熟了连起来.非常考验耐心.
唉,这些年心情变得有些垺燥,坚持练段时间视奏能力可能会好点.

但如果有那种配套的图解谱对应,那我相信弹熟它们所用时间至少可以减半.
发表于 2005-2-23 10: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吉他中国抖音
      我在教学中有时为了赶进度,比如考级前夕,会给学生的乐谱上划上一些您讲的那些“配套的图解谱对应”,有时是方格谱,有时是六线谱,有时是拍子的基本划法,有时甚至直接注明几弦几格,这样作的结果是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某作品的背奏,但对学生的基本视奏能力训练丝毫不能懈怠,仍然要长期坚持。      您说的难以读谱的地方我个人以为无非以下几点:1节奏复杂处。2和声复杂处。3.临时升降号多的地方。4某些复调作品。其实您只要读谱多些,视奏练习多些,对吉他指板音位和和声构成熟悉了,一般的吉他乐曲视奏应当不成问题。
发表于 2005-2-23 1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GC视频号
其实,从古典吉他角度来看,五线谱是比较科学的方式。因为,其一,古典是多声部音乐,如果只是记录位置,有时候可能会丢掉关键旋律,或者把底声部简单的认为是个伴奏音。 其二,古典五线谱通常标有指法,这些指法一方面方便演奏,另一方面也是音乐处理(比如音色)的提示,例如B音表住在2弦上演奏,使我们意识到可能该音是重点音或点缀音。现代音乐已经突破了传统对音乐的定义,例如无调与抽象派等,很多特殊技法的运用使五线谱不能满足需要,比如rojos的作品,他用很多图形表示特殊技法。但这种作品毕竟是少数。即使是现代作品,主流仍是用五线谱,但这些作品通常上有即兴或者变化的成分,因此这时五线谱只成为了演奏的参考依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很多现代作品难以把握的原因。通常演奏家演奏现代作品都会得到作者的亲传,否则真是无从下手。还一种方式就是听录音来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05-2-23 12: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买琴买鼓,就找魔菇
以下是引用老古典吉他在2005-2-23 10:52:54的发言:

      我在教学中有时为了赶进度,比如考级前夕,会给学生的乐谱上划上一些您讲的那些“配套的图解谱对应”,有时是方格谱,有时是六线谱,有时是拍子的基本划法,有时甚至直接注明几弦几格,这样作的结果是学生很快就完成了某作品的背奏,但对学生的基本视奏能力训练丝毫不能懈怠,仍然要长期坚持。
      您说的难以读谱的地方我个人以为无非以下几点:1节奏复杂处。2和声复杂处。3.临时升降号多的地方。4某些复调作品。其实您只要读谱多些,视奏练习多些,对吉他指板音位和和声构成熟悉了,一般的吉他乐曲视奏应当不成问题。
配套的一步到位,眼睛瞳孔就不要放大,直观得多了,辛苦一个人,节约众人时间,造福好多人。我们忍着去适应单一的五线谱,为式么不去做改良配套的吉他谱去迎合我们大多数人的需求。虽然“我”可能想要做演奏家,而更多的人只需要尽可能方便的谱。
发表于 2005-2-23 1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minbaili在2005-2-21 16:02:59的发言:

这是正宗古谱
开眼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2-23 13: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sammer在2005-2-23 12:01:19的发言:

其实,从古典吉他角度来看,五线谱是比较科学的方式。因为,其一,古典是多声部音乐,如果只是记录位置,有时候可能会丢掉关键旋律,或者把底声部简单的认为是个伴奏音。 其二,古典五线谱通常标有指法,这些指法一方面方便演奏,另一方面也是音乐处理(比如音色)的提示,例如B音表住在2弦上演奏,使我们意识到可能该音是重点音或点缀音。
现代音乐已经突破了传统对音乐的定义,例如无调与抽象派等,很多特殊技法的运用使五线谱不能满足需要,比如rojos的作品,他用很多图形表示特殊技法。但这种作品毕竟是少数。即使是现代作品,主流仍是用五线谱,但这些作品通常上有即兴或者变化的成分,因此这时五线谱只成为了演奏的参考依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很多现代作品难以把握的原因。
通常演奏家演奏现代作品都会得到作者的亲传,否则真是无从下手。还一种方式就是听录音来学习。

楼兄勇于接纳现代作品令12356倾佩。
发表于 2005-2-23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谱是一门学问,嗯
 楼主| 发表于 2005-2-23 2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minbaili在2005-2-23 23:09:01的发言:
打谱是一门学问,嗯

是啊,没想到这个话题引出了音院吉他专业的许多专业所在的技术探究在这里得以了公示.
发表于 2005-2-23 23: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再说了,再说我又要往古琴上扯了。忍!你最后一句话真是强悍,我读下来差一点断气。真是断气回肠啊
 楼主| 发表于 2005-2-23 23: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minbaili在2005-2-23 23:21:34的发言:

不能再说了,再说我又要往古琴上扯了。忍!
你最后一句话真是强悍,我读下来差一点断气。真是断气回肠啊

干吗要忍啊,确实那样啊,好像没什么不妥.
发表于 2005-2-23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吉他论坛耶,长时间偏题不好也
 楼主| 发表于 2005-2-23 2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minbaili在2005-2-23 23:26:54的发言:
这里是吉他论坛耶,长时间偏题不好也

没偏题,上边川音徐老师讲的就是附中吉他学生练习打谱的问题.
发表于 2005-2-23 2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琴的减字谱,音高很节奏根本看不到,比六线谱更甚。想借鉴的一些观点的,就看看这个吧http://202.38.64.3/cgi/bbscon?bn=Chinese_Music&fn=M41e887d2&num=1516尽管很多在吉他上面不适用。
 楼主| 发表于 2005-2-23 23:4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minbaili在2005-2-23 23:36:01的发言:

古琴的减字谱,音高很节奏根本看不到,比六线谱更甚。
想借鉴的一些观点的,就看看这个吧
http://202.38.64.3/cgi/bbscon?bn=Chinese_Music&fn=M41e887d2&num=1516
尽管很多在吉他上面不适用。

我的意思是在五线谱的基础上再另行附带直观性较强的指板指法图解谱,没说五线谱不好.只是说要更好地弥补吉他五线谱的缺陷,以利节约更多爱好者的视奏学习时间.
发表于 2005-2-23 23: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没说五线谱不好啊,嗬嗬,就连现在的许多古琴记谱,都是一行五线谱或简谱(五线谱居多,我的两本《古琴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都是采用五线谱),一行减字谱。
发表于 2005-2-24 03: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356的视奏的阶段性工作:1、读谱编排标注指法2、掌握音乐特性、感情符号、节奏、和声、呼吸、旋律、乐句等3、通关4、GAME OVER!
 楼主| 发表于 2005-2-24 1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baozhenhao在2005-2-24 3:52:04的发言:

12356的视奏的阶段性工作:
1、读谱编排标注指法
2、掌握音乐特性、感情符号、节奏、和声、呼吸、旋律、乐句等
3、通关
4、GAME OVER!
我的头脑比较简单,没那么复杂.
视奏这东西又不是上战场上舞台,我当然希望谱子来的越一目了然越好.这恐怕也是谱子改革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吧.
 楼主| 发表于 2005-2-24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10年以前弹过的曲子巴赫的鲁特琴前奏曲中间忘了,刚才视奏了20分钟,行了,可以一口气背奏下来了.弹过的曲子视奏总是简单.没弹过的曲子视奏非常考验耐心.而我现在的耐心要靠"逼"出来了~~几个人一起玩玩多好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2-25 0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01: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葛路路在2005-2-25 1:11:28的发言:
直接五线谱六线谱对照不就是了,
六线谱看指法,五线谱看音乐性。

六线谱也不直观,编错的一大堆.
而用吉他指法指版照片图表(左右手二行图表)看过去直观.手指的导向运动(演奏技术性的直观)一目了然.-----那简直就是视频的慢镜头,再有音频配合听听.那万事大吉了.
为什么这种"生意"没人做.要是我在出版社,我看其他出版商都要借鉴一下咯.
五线谱的音乐性比较直观,各印一份[本]同时看,那就有效地节约视奏时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02: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12356在2005-2-25 1:27:37的发言:



六线谱也不直观,编错的一大堆.
而用吉他指法指版照片图表(左右手二行图表)看过去直观.手指的导向运动(演奏技术性的直观)一目了然.-----那简直就是视频的慢镜头,再有音频配合听听.那万事大吉了.
为什么这种"生意"没人做.要是我在出版社,我看其他出版商都要借鉴一下咯.
五线谱的音乐性比较直观,各印一份[本]同时看,那就有效地节约视奏时间了.

如果有我说的这种谱,那我每天就可视奏好多曲目了,多好的自我音乐欣赏形式.而现在就当静得下心来,最多也就一天视背奏2,3首曲子就头脑发涨了吧.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2-25 03: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2-25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葛路路在2005-2-25 3:37:50的发言:


不过,GUITAR PRO现在的版本对多声部处理地不好,
至少无法把符干的上下指向区分开来。
gtp没有这个问题,只是你还不会用而已
发表于 2005-2-25 11: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5-2-25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GTP是个很好的辅助工具,以前说了多少次了。对此,凡是一般人的大脑所能够想到的问题我都在以前那个命运多舛的《五线谱适合吉他吗》帖子里给出了充足的解释。
现在又继续再讨论这个,这就是历史的倒退。
 楼主| 发表于 2005-2-25 12: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999Y在2005-2-25 11:32:45的发言:

GTP是个很好的辅助工具,以前说了多少次了。对此,凡是一般人的大脑所能够想到的问题我都在以前那个命运多舛的《五线谱适合吉他吗》帖子里给出了充足的解释。
现在又继续再讨论这个,这就是历史的倒退。

电脑这东西不知一生古典会不会,叫他来教我.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2-25 2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5-2-25 23: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_^
头像被屏蔽
发表于 2005-2-25 23: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05-2-26 2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赵长贵先生的新编吉他教材不错啊.买了好多本,一天给分光了.五六线谱对着看.学生们看着学好喜欢~~
发表于 2011-11-11 10: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值得讨论。
发表于 2011-11-11 10: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在思考和探讨中,有兴趣一起探讨,Q303387982
发表于 2011-11-11 11:5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56 于 2005-2-21 15:12 发表
以下是引用小兵吉他在2005-2-21 15:00:36的发言:
你。。。。。。竟然看谱有问题??
你所说的“改进”是给爱好者更好的或者说更懒的方法而已~


我现在也是很怕麻烦.我想看着就能弹下来,而无需在指法上再乱糟 ...



我只能说,楼主读谱有待训练。一个学过五线谱的人,如果熟练到一定程度以后,根本不需要费力,就如同你读书一样,不会去琢磨每个字读音与含义,然后再怎么去连成句子的。所以,你现在需要解决的是,训练自己的读谱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他中国官方

GMT+8, 2025-2-4 18:5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