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8-22 22:5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做吉他理论多过实践是通病了,如音梁一堆人做在一起可以讨论一整天,什么为标准?音质说话,说到这我在反思,为什么连一些圈内人都只是注重音色,而不是音质?别说初接触吉他没几年的受众。说回来,国内有很好的制琴理念,工艺我还是持保守态度,虽然我自己也是这个圈子,好比一个老外让他做二胡,可能怎样都会有点不对?这是浸到骨子里的东西,不是靠工艺,产品去评价的,有点不太合适这比喻,但又一下找不到合适的,一个有血有肉的产品可能是各个角度支撑,托垫才会非满,有合理理念,落实下去,品牌,文化,服务,包括很细的旁糸,甚至老板为人之道都在参与,依斯特曼作为做提琴起家的,它根源还是国外,他爵士吉他在美国据说销量第一,美国才是总部,说到底,他是国外的。象一些个本土品牌好象还有距离?法丽达是台湾人开的,帮芬达代工起家,顺带会有技术支持,这几年不断缩水,技术不行了?其实我们不时会讨论,他工效是最大问题,一个工人平均一天做0.3支,别的优化好的工厂,同样品质可能0.5,0.6,但吉他行业利润只有百分之十到十五,法丽达的琴是贵在这。值吗,见仁见智,伊斯特曼200人做2000支左右,0.4的工效,这成本是要受众买单的。品控如做到80分,附加费用是100,到81分,可能就是200了,受众觉得1分也好不到哪里,可工厂事实是要这么多成本,比如我们工厂品丝处理常规处理和细腻处理,工时相差六到七倍,成本肯定上,可客户要好的,价钱不愿出,怎么做?两万块的琴是可以做,可国内品牌到两万有多少人选择?换我都选马丁这类了。多方面的因素。 |
|